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国学课堂 >> 解读《弟子规》六
详细内容

解读《弟子规》六

《弟子规》泛爱众

《弟子规》中的“泛爱众”是学生们主修的第五门课。泛爱众是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每个人在为自己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他人、家国、天下,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待人谦和、有礼貌。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译文】:行持善法者若相互勉励,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倘若明知对方有过错却不规劝,那么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瑕疵。因此,善友对自己的一生有极大助益。也许有人对此也深有体会,你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你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生病了,非常需要人照顾时,在救护车里陪你去医院的,恐怕屈指可数。因此,能同富贵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能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当然,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出谁是善友、谁是损友,真正的友情在顺境中难以发现,往往是于逆境中才见真情。

凡与人有财物上的往来,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以含糊。

在与人相互往来时,给予的应多一点,索取的要少一点。这里讲的“与宜多”,指给予别人的应该多,却并没有要求全部付出。但由于人的心力有别,有些人的无私之举确实令人感动。退一步而言,即使你做不到付出一切,哪怕短时间内做个好人,多付出一些,少接受一些,也是很好的。一个人若没有高尚的德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内心只会越来越堕落。很多人都以为,物质享受能带来快乐,故拼命追求外界的色声香味。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己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译文】:你打算怎样去对待别人,首先应将心比心地问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愿接受,那就要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于人。这仅仅是对人类而言,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小,我们可以把这种理念扩展是一切生命。《格言联壁》中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这样就会很少有过失。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尽量报答他的恩德;他人与我有仇怨,应该尽快忘掉,不要耿耿于怀、记恨在心。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对于别人的恩德,自己一转眼就忘了;而与别人的怨恨,如他打过我、骂过我,甚至三年前说的一句重话,直到临死时都牢牢记着。这是不合理的!

人应该及早忘掉仇恨,忆念恩德。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要短,而报恩之心要长存不忘。所以,对于别人的恩惠,我们要铭记于心;而对于别人的危害,我们则应尽快忘掉。世间也有这样的人,受了伤害不但不恨别人,反而还生感恩之心。对待怨敌的态度,在古代,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即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老子则提倡“以德报怨”,如《道德经》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即对我有恩的人,我用恩情去回报他;对我有怨恨的人,我也用恩德去感化他。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作为主人,对待家中的奴婢、仆人时,自身行为要端正、庄重。行为端正固然好,但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太公兵法》云:“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总之,每个人若能从自身做起,改善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扩至家庭、集体乃至全天下,那么仁德之风一定会盛行起来。

如《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意思是说,每个家庭都实行仁爱,一国就会出现仁爱之风;每个家庭都施行礼让,一国就会形成礼让的风气。这也是儒家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用权势来压服人,虽然人们表面上不敢反抗,但心中却不以为然。只有用道理来感化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无怨言。用权势或武力所赢得的胜利,是最下等的。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斧砍得倒树,有理说得服人。”这也充分说明了以理服人的重要性。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会考虑大局,而不贪图小利;小人只想到片面利益,却从不关心大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文化产业网
			官方微信			
			文化产业
			客户端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