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纸库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
详细内容

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纸库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

文章讨论了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的品名与品种等的特殊性,通过分析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用纸纸 库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省级图书馆建设修复用纸纸库建设的目前所处的困境,从修复用纸采购质量与 成本控制方案、入库前修复用纸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与修复用纸库存动态管理方案等角度,提出了相 应的对策。 

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并传承 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创造。近年来, 随着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 部署贯彻落实,国家级、省级珍贵古籍文献修复工作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显突出。古籍文献普遍采用传统手工 纸,尽管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但在传承过程中,难 免受到水浸、霉蚀、灰尘、蠹虫、紫外线等因素侵扰与 人为使用过程磨损。要想延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必 须尽快对古籍文献进行有效准确的保护和修复工作[1]。

古籍文献修复中,古籍文献纸张的匹配是古籍修复 的基础与关键环节。为更好匹配古籍文献本身纸张特 性,延长古籍文献使用寿命,必须选择质地相似的传统 手工纸进行修复。因此,选取合适的纸张不仅是对每位 修复师的考验,也是衡量古籍文献修复工作的重要指 标。正是因为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的这种特殊性,古籍修 复工作普遍面临着修复用纸的短缺与不均衡等问题[2]。

每种修复用纸代表着不同的人文环境、文化习俗与 生态环境,不同的纸张其生产原料、工艺原理与生产流 程也不同,对于来之不易的修复用纸进行有序管理和妥 善保存,成为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文章在讨论古 籍修复用纸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图书馆古籍 修复用纸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省级修复用纸纸库建设 的困境,并提出破解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纸库困境的相 应对策。 

古籍修复用纸的特殊性 

古籍文献凝结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创造, 其载体纸张因年代、地域与材质不同,对古籍文献修复 用纸的要求也有其特殊性。 

首先,古籍修复用纸品名繁多。毛边纸、元书纸、 连史纸、玉扣纸、海月纸、开化纸、金粟山纸等,让人 难以辨别。从造纸的原料划分,又可分为分皮纸、竹 纸、麻纸与各种混料纸等。 

其次,古籍修复用纸品种繁多,要求各不相同。粗 估大约有几十种,从用途上可以化分为修补用纸、加固 连接用纸、加固连接用纸、吸水撤潮用纸及书皮用纸五 大类。修补用纸用于书叶缺失部位,修复师通常称为 “补纸”。选配适宜的补纸是修复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 节,一旦选择失误会给文物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加固连 接用纸用于书叶上完全或部分断裂但书叶无缺损部位, 加固因纸张纤维丧失的部分强度。通常应选用纸张韧性 好、厚度相似的薄皮纸。吸水撤潮用纸用于书叶修复时 需要快速撤潮或修复后书叶压平,选择的纸张应同时满 足厚薄适宜、光洁度高、强度性能好、吸水性强、伸缩 性小等性能。书皮用纸用于书皮破损部位。 

第三,部分手工纸已经失传,其取材不易、工艺繁 杂、价格昂贵。如历史上名震一时的金粟山纸、薛涛 笺、开化纸、侧理纸、蜜香纸等纸张都已失传了。究其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技艺保守。《现代中国实业 志》记载了宣纸的生产,“宣纸为皮料是最佳者,产于 安徽省泾县,泾县之宣纸业在小岭村,制此者多曹氏。 世守其秘,不轻授人。”二是口传身教式的技艺承袭, 容易造成技术变形。有时候师父也不一定了解造纸的 原理,师父将技艺传授给徒弟,只是单纯传授步骤和 手法,有大量依靠经验的成分存在,全靠徒弟的悟性, 如果弟子不能完全理解,很容易改变步骤和手法。三是 技艺容易失传。一般徒弟学成技艺就会脱离师父另起炉 灶,因为行业竞争等原因,也可能会导致师父对徒弟有 所保留,不能将一些高超技艺倾囊相授,一旦掌握技艺的匠人遭遇不测,技艺也就跟着失传了。四是造纸原料 改变造成原来的工艺失传。如藤纸是用藤树皮的长纤维 制造的纸张,早在晋代就有制作,到唐代时已经能够大 量生产,因而原本工艺已经失传。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 修复用纸的价格上涨。 

第四,现代制纸技术冲击传统手工纸业态,造成了 修复用纸价格较高。如以棠云纸为例,一位技艺熟练的 造纸工人每天只能生产出尺寸约50CM*80CM纸十刀,而现 代机器一分钟即可生产900米长的机质纸。一张修复用纸 价格约5.00元,而一张普通A4打印纸价格约0.05元。 此外,修复用纸的要求较高,符合要求的生产厂家 却较少。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40多家传统手工纸项目 被陆续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根据浙江省图 书馆与国家图书馆联合对全国主要传统手工纸项目23项 107个样品的测试,只有不足1/3的样品符合古籍修复 用纸的PH值标准,还没有考虑纸张拉力、耐折度、松厚 度、形稳性等指标。即使这样,还是远远不能保证我国 目前存藏的近五千万册古籍中亟待修复的部分。经过多 年筛选,目前被各级古籍保护中心认可的古籍修复用纸 生产厂家已经不足十家。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存藏 的近五千万册亟待修复和保护古籍的需要。 

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用纸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1904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 早成立、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 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笔者工作于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与地方文献部,从事古籍 文献修复工作10余年。通过长期实践与系统调研,发现 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用纸库存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修复用纸品种繁多,但单品保存数量少,很 难满足正常修复工作的要求。 

2021年7月,笔者对本馆馆藏古籍修复用纸进行了全 面清理与归档,共统计馆藏修复用纸近300个品种,914 刀。如宣纸品种,共有十几种,有罗纹纸、棉连纸、玉 版宣、单宣、夹宣、小刀头、大千书画纸等。修复用纸 有195种,有棠云纸、迎春纸、毛边纸、毛泰纸、连史纸 等。品种虽多,但每个单品数量较少。其中常用于修复 书叶,消耗量大的棠云纸按原材料制造工艺中生料、熟 料、混料区分为五大类、颜色各有八种、厚度各七种, 如全品种收集应有280种,目前馆藏仅108种,336刀,每 个品种平均3.1刀,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大量的修复使用。 2021年8月,有读者捐赠《御纂医宗金鉴》十六册,书籍 有严重的虫蛀痕迹,如不清理修复便无法入库收藏。在 综合测试与对比后,确定最合适用于修复的补纸为棠云 纸(材料为苦竹、三桠皮混料,颜色为淡黄),但这个 品种库存仅为1刀,不足用于修复十六册书籍。 

其次,纸张存储时间跨度长,少量纸张保存不当。 湖北省图书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设立了专职古籍修复 岗位。1961年至1963年文化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第 一期装修古旧线装书人员培训班,为我国各地培养出了 一批优秀的古籍修复师,我馆王思婧同志参加了这次学 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部前后两次委托上海图书 馆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我馆刘红梅同志、黎芳同志参 与培训学习,学成回馆后,一直从事古籍保护与修复的 工作。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在不断延续的古籍修 复工作中,为我馆收集了大量手工修复用纸,纸张存储 时间跨度长,少量纸张保存不当。 

笔者在本次古籍修复用纸清理时,发现有各类库存 老纸11种,170刀,涵盖修复用纸、书画用纸、书皮用 纸。本馆古籍修复用纸分藏在多个库房与三个地点。虽 然库房条件都是恒温恒湿,但三号库存放的纸张紧邻缩 微胶卷,少量纸张已出现黄斑,PH值相比较同批次纸张 稍低,已呈微弱性不再适合用于修复用纸,令人惋惜。 

第三,选用修复用纸缺乏科学依据。目前,即使是 省级图书馆,也不完全具备科学检测修复用纸纸张的条 件。根据笔者观察与多年修复经验,大多数古籍文献修 复选择修复用纸时,尽管小心翼翼地关注纸张原料与加 工工艺等信息,但仍然多凭修复师的经验进行选择,很 少进行科学分析,有很强的主观性。此外,手工纸市场 缺乏质量认证机制,大多数纸张缺乏严格性能指标。 

第四,供需脱节,缺乏必要的交流平台。一方面, 古籍文献修复人员为找不到合适的纸张而困惑,另一方 面生产厂家不知道古籍修复用纸的需求,这种供需脱节 不仅可能造成了修复用纸来源的短缺,也可能抬高了修 复用纸的价格。目前,我馆的修复用纸采购信息主要来 源于上级图书馆的推荐、同级图书馆古籍文献修复人员 之间交流与介绍,再从市面选购。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 缺乏完善的交流机制与交流平台。 

此外,缺乏库存纸张的精细化管理。目前虽已做到 了库存用纸的审批、登记,但在入库管理、库存管理与 出库管理等数字化环节上尚且存在不足。如哪类纸张用 量较多,哪类纸张库存还剩多少,需要提前预订哪些纸 张,还停留在粗放式管理层面,缺乏精细化管理。 

修复用纸纸库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 

通过调研各省级图书馆的古籍修复用纸与纸库建设 情况,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困境。 

首先,手工纸张质量不稳定,中国传统造纸术的生产工艺多凭经验积累,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其次,手 工纸品大小标准不统一,无法做到像宣纸有四尺、六尺 等标准规格,多是各厂家依据自家纸帘、纸浆槽大小抄 纸,我管馆馆藏修复用纸有多种规格如:50CM*80CM、 69cm*48CM、60CM*100CM、50CM*90CM、62CM*138cm等。第三,无特定技术参数,目前传统手工抄造纸的生产厂 家为数不多,规模不大,且大多数属于私人小作坊或民 企,没有统一的技术参数做为生产指导。此外,价格波 动较大,价格相对较贵。 

要解决省级图书馆的古籍修复用纸纸库建设困境, 必须建立现代化意义上的古籍修复用纸纸库,实现古籍 修复用纸的精细化管理,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修复用纸采购的质量与成本控制方案 

目前,省级图书馆主要采用检验法来采购修复用 纸,即从上级与同级各馆古籍保护中心交流获取信息, 听取、釆纳有经验的人的意见,对合作伙伴进行经验判 断。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但是极其容易受到主观意愿的 影响,从而产生偏差。 

此外,大多数省级古籍保护中心无法独立完成古籍 修复用纸性能的全评估。如果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委派 修复及纸张专家综合考察手工纸生产基地,统一测验, 按照统一标准择优选取,对质量把控,生产出适合修复 要求的用纸,每年动态公布厂家名录,可以确保修复用 纸质量,同时又能节约成本。同时,省级图书馆根据自 身情况,采用招标方式,联系生产厂家取得纸样后,再确 认订购,这种模式将可能大大减小采购成本与采购风险。 

入库前修复用纸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 

选择了有资质及信誉度高的厂家采购修复用纸,这 是复用纸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修复用纸纸张入库 之前,必须对纸张的各种性能进行评估,以实现精细化 管理。 

首先,需要测试纸张的酸碱度,对同批次、同类型 的纸张,采取少量抽样方式进行测试,一般同批次的纸 张来源于同一个纸浆池,其酸碱度变化不大。 

其次,对纸张的厚度进行测试,各厂家表达厚度的 方式不同,验收时要用测厚仪进行测试,统一标准。 

第三,对纸张进行白度检测,确认是否有添加莹光 剂等不合理的成分,如果有类似莹光剂等不合理成分, 必须做出标记,及时与供货方协商、沟通与置换,必要 时上报上层主管部门备案,甚至取消其供货资格。 

第四,要进行拉力、耐折度测试,分析纸张的耐久 性能。 最后,要进行纤维分析。如果不通过科学辨别而使 用不合格的修复用纸,不仅会影响修复质量,还会污损 其他书叶。 

修复用纸库存动态管理方案 

目前修复用纸的采购量主要依靠库存管理员与修复 人员多年来的的经验确定,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依 据,急需建立修复用纸库存动态管理方案,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全生命周期的修复用纸库存动态管 理系统。 

首先,加强纸张入库、出库与报废的管理,实现纸 库内各类纸张库存的数量管理。纸张入库管理主要包括 纸张的数据初始化,如基本信息(品名、生产地、数 量、价格等)与工艺信息等;出库管理包括填写出库 单、出库原因、管理员数量等;报废管理包括报废标 准、报废清单、报废审核与报废批复等。 

其次,通过纸样的采集、归案、标注等手段,实现 纸库内各类纸张库存的存放地点、存放质量等管理,使修 复人员能精准找到配纸,减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通过分析本馆的古籍收藏与修复量,为每种 纸张设定预报警机制,如常规纸张预设300张为报警量、 书皮纸张预设60张为报警量等。一旦纸库的纸张低于报 警量,系统能及时提醒纸库管理人员,并能自行生成采 购清单,避免订购的盲目性,实现修复用纸库存的动态 管理。 

总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互联网、物 联网等技术,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设计全生命周期的修复 用纸库存动态管理系统,实现修复用纸纸库的全生命周 期管理,提升古籍文献修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文章分析了古籍文献修复用纸的品名与品种多样性 等特点,并从作者的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省级图书馆 建设修复用纸纸库建设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从修复用纸 采购中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案、修复用纸入库质量管 理、修复用纸库存管理等角度,探讨了修复用纸纸库精 细化管理方案,为图书馆古籍修复用纸的储备与管理提 供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志清.试述图书馆估计保护的历史机遇[J]. 图书馆工作 与研究. 2007,139(3):25-27. 

[2]刘家真,廖茹.我国古籍、纸质文物与档案保护比较研 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04):88-98.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