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唐宋文学作品中“声”的通感浅析
详细内容

唐宋文学作品中“声”的通感浅析

时间:2022-02-08     作者:苏子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创】

唐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瑰宝,作品中大量运用“声”来描绘情景,抒发情感,这与当时唐 朝统治者提倡的爱国、爱家的含蓄思想有着很大关系。诗人在创作时会传达出一种意境美,而这种美 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声”字表现出来,通过对“声”加以分析、研究和 总结,从而达到了解其内涵、理解作者情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这也是唐代诗词艺术发展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从唐宋时期诗人在“声”通感方面对诗歌所带来的影响力入手,通过解 读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及人文情怀,来了解唐宋诗词中常见的“声”通感现象及其特点,从而为后人 深入研究此类诗词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唐宋文学作品中“声”通感概述

“声”通感的界定 

声音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形式和色彩的组合, 形成的一种特殊效果,被称为“声”通感。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诗以诗人不同情绪为载体 呈现了一位伟大高尚的中国人对他挚爱的祖国的自豪之 情;这首乐曲抒发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对 国家命运心痛不已以及怀念故国的深厚情感,是作者内 心深处最真实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陆游的《咏梅》中写 到: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物喻人,托 物言志,物我融合,意味隽永,“声”感极强,还有诗 人提出了“以歌为美”来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抒发诗歌 意境的观点。唐宋时期的诗词有很多,其中以杜甫、刘 禹锡和白居易最为著名。这些诗人都在自己独特的艺术 创造中对“声”通感进行了大量研究。

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声”通感现象,但是由于不 同作者所处年代以及所创作的作品在内容和表现方式方 面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时需要考 虑到其与“声音”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 约的关系,从而为读者提供明确的信息。

“声”通感的地位

“声”通感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也代表了作 者内心深处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生活状态以及人生态 度等方面的向往之情。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 展,人们对声音表达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声”作为 一种语言符号被大量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它在唐宋文学 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研究唐代诗歌《枫桥夜泊》(张继)及白居易 创作的许多反映音乐美抒情美的作品来分析其通感与 含蓄关系,从诗词自身出发,探究其中蕴涵的丰富情 感色彩。 

初始时,“声”通感在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并 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唐代诗人王昌龄《咏史》中有一 句“声”字写到了词里行间中的“音”,诗人们才对 声音有所理解并加以运用,逐渐形成了以诗词为中心 表达思想的形式,使诗词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表达更加 丰富,其中以“柳宗元、李易年”为代表。因为在文 学中,“声”可以使情感更加自由,使人获得更多想 象力。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也曾将“声”这一词写进诗句, 从《咏史》《诗论集》和《琵琶行》三首诗歌进行的具 体分析中就可以看出,从宋代开始,诗词艺术就受到广 泛关注,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声”通感地 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明代后期,因为受西方 文化影响比较深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文人 墨客也对此有了新见解、新创造。它是文学的基础,也 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声音一 直有着或多或少的喜爱与赞美,而文人墨客们往往将“声”作为文学作品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载体之一来 进行创作,在个人感情和思想上等方面,都离不开运用 不同类型的语言风格、抒情手法来提高其艺术性。 

通过对比隋与唐前期《诗经》、汉末魏晋南北朝两 朝诗歌,了解唐代诗人“声”通感诗学著作《春思曲》 及相关作品内容后,发现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唐朝诗 歌的创作背景与艺术追求。“声”通感是我国文学史上 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对自身生活所进行 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 情。唐宋时期诗人们将“声”与其他文学作品结合起来 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和分 析,足以证明“声”通感在唐宋诗歌的艺术创造上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唐宋文学作品中“声”的内容

声音的暖寒

唐宋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 社会风气良好,因此文人在诗词中就会把“暖”字放在 重要位置。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许多著名诗篇中便有”暖 “字,例如描写鸟语花草为“暖香冷眼,冷色透亮风寒 意眉毛。”在这些诗中都会看到作者用温暖的词句表达 自己内心的情感。唐宋时期的诗词中,声音是最温暖 的,也是最响亮的,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对人 民的热爱之情。在作品一开始便是以“声”为主题展开 描写了这一形象与诗人之间的对话;而后来由于受到当 时唐朝环境以及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其表达出 一种暖色之感和“温情”之美。 

《李叔同集》写道,“‘声’是一种暖色,暖色调 的画面会给人强烈而温暖之感。”唐代文学中有许多经 典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白居易对诗词语言上 所表现出来的温柔敦厚;李白《赠汪伦》中,“一气呵 成,二颜俱美。”诗词中的声音是一个神奇的话语,它 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那种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国家 的忠诚之心。当然,唐宋时期的诗词也有悲哀叹惋之 情,如对死亡的叹息,但是这些词并不能代表唐宋时期 整体的诗词风格。

声音的形色

唐宋时期的“声”通感主要是以诗词等抒情类作品 为主,在其创作中,声音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形”而神 似的感觉。从诗词声中可以看出唐王朝时期的社会现 状。唐宋时期的诗词中,有很多都是形声字,如“山 石、飞檐、云雾”等。唐宋时期的声音,是由词、声、 像等组成。从听觉上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听者能 听到声音;另一类则是欣赏者在耳旁或在场景下感受到 的音质与音色变化。这些声音在唐朝以前是作为动词 出现的,但是到了宋代以后由于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复杂化以及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使 得唐代诗人开始重视起声、词、体、色、性特点与神 态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产生了“形音语相成” 的现象,这也就形成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意境” 这一概念。

唐宋时期的诗词中,声音一般用大音、慢音来表 现,如《诗经》中的“乐声微鼓雨声”等。诗人在写景 抒情时通常会选择一种比较宏大、意蕴深重的音乐进行 描写。而这种感情色彩往往比较深情,且具有感染力和 亲和力;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神形”。 

唐宋时期的声音,由于受时代影响,出现了一些意 境美。这些声情都源于诗人在诗歌中描绘出来的生活情 景。如《桃花扇》中的“天明、秋日流离别乡”,这首 诗是作者通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创作成的一首歌咏性较 强且有感人之处的俗语诗,表达出了词人对于故乡以及 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也使得读者可以从诗词声中窥见唐 王朝时期的真实社会面貌。

声音的美感

唐宋时期的“声”通感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中的各 种声波、光线等介质,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效应, 从而营造出一种新奇而又独特的效果。这种艺术手法不 仅具有传统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特有魅力和意境美,而且 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化特征:一是直接将人与周围环 境进行融合;二是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来表达作者 心中的真实情感(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是借助声 画、雕塑等工具,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诗词 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诗人通过语言来表达出自己 的内心世界。 

《文心雕龙》中“声”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它具 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味。在这里,声音可以分为三种 不同的类型。一是以声为主体,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和 抒发内心情感;二是用言语表达出作者所思;还有就 是通过说话方式来传递信息或传达意境。唐宋时期的 文人在诗词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不仅精通诗歌, 而且还喜爱音乐,对声乐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所以 说文学是一个大舞台,声音这种语言表现形式具有很 强的感染力。

唐宋时期的“声”是文人雅士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充满了生命力,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 史,对后世影响深远。声音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存在于文 学作品中,“声”与其他艺术一样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 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沟通、产生价值意义、展现一定的手 法。声音用口风、气韵生动地描绘出了意境和诗情画之 中的美感。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题报恩寺》一诗中,其 中有一个音就是:“三声”(即四五度、六分)。在这种语 言上运用到了香气和风进行表达;用风来表示声音的美 感与情趣等特点;用香气去形容文言中的人物形象,这 些都是作者通过音乐旋律所表现出来的处理手法,从而 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对唐宋文学作品中“声”通感的思考 

唐宋文学作品中“声”通感的意义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 文人创作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 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也诞生了很多著名诗人,作品 中出现了大量生动的形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唐 代乐府诗人白居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有诸多“声”字 在《琵琶行》等作品中加以运用。他用自己独特而富有 创造精神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世界中蕴藏的丰富情感,表 达出一种热烈之情。此外,李白、杜甫、柳宗元等都曾 在诗中有过关于“声”通感现象,他们用诗词来抒发自 己对祖国山河的豪情,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担忧;宋代 诗人苏轼的作品体现出“声言外之意在于空灵深邃之 境”的特点,这也充分体现了唐宋时期诗人精神饱满和 以身作则的时代特征。

唐宋文学作品中“声 " 通感的表现形式

唐宋诗词中的“声”通感,主要是以诗词为载体, 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诗词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抒发 情感。在《李叔同集》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唐以来有很 多诗人都喜欢用诗来描写闺中人以及人生百态、坎坷痛 苦及生活困苦几大事情”。从《诗经》、汉魏六朝时期 的诗词歌咏中可以看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学 作品当中,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描写手法,对声音有着 较高的运用。

唐代诗人张衡运用“唐伎文”“咏史”以及《旧唐 书》等著名文学作品来描写观鸟瞰疾、风烟百戏的悲鸣 和壮志难遇,流露出来的是一幅生动形象、逼真传神的 画面,呈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又如唐代诗歌 里对鸟虫鸣声进行的专门描写,都是来表达作者内心情 怀的。发展到唐宋,还有声形结合、声音与画面相融合 的独特形式。 

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春游》:“朱颜去 复去,白发新更新”。描绘了一幅凄凉、孤独无助离别 之情以及作者内心痛苦与对爱情的思念,表达出诗人心 境平和淡远的情感态度。还有诗人借吟咏羽扇等古代诗 歌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愁苦情感或忧伤深长的愤恨之 情,其目的也在于使读者在心灵上感到愉悦。诗人王昌 龄也常常把诗歌写得十分好听、读起来非常悦耳。当 然,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声”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是 人物形象塑造上,从《唐律疏议》到唐代杨柳毅、李思 存、白居易的作品都有对“神人”和“情物”进行的刻 画描写;其次就是作者自身性格特点所表现出来的, 是对于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以及对于爱情婚姻问题中深 层次矛盾的揭露。从《诗经》到唐宋时期的诗词可以看 到,作者在创作时,会有意无意地对声音的含义进行联 想,更形象地来表现诗人情深意长的感触。  

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大多以抒情为主,诗人在创 作时往往把“声”作为作品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 “声”表情达意,感染读者。由于受到当时社会背景、 文化环境、对诗词语言和艺术技巧掌握不够等各方面 影响,虽然是经过千锤百炼,但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假声”“满腔”等。所以 我们在创作上要把握好角度。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 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掌握理解古诗文基本的规律和 方法;其次是在创作时要注重表达思想情感与精神活 动,做到“心象形神”合一,气韵生动传神,这样才 能更好地体会“声”的妙用之处,为鉴赏此类诗词提 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魏香玲.浅谈通感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J].中学课 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6):184.

[2]刘洋.唐宋文学教学中感悟能力的作用及培养[J].神 州,2013(30):104. 

[3]张远宜.从文学作品中探析通感的运用[J].教育界:高等 教育研究,2015(03):86.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