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究
详细内容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究

时间:2022-02-09     作者:齐建明 张晓丽 王亚全【原创】

数字经济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以网络为载体,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为产业创新与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数字经济的大框架下,围绕数字经济相关专业进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谋求数字创意产业结合的数字内容开发、设计等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数字创意产业前期课程的《动画运动规律》是该专业方向的核心基础课程,因此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尤为重要。现通过产教融合实训项目式教学模式结合《动画运动规律》教学进行问题的探讨,寻找产教融合新思路,提出多维度教学方法新观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绪论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和规律,就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指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应深化数字人才培养及培养体系革新,在数字产业与企业中进行深度融合并推动其合作,寻求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支持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参与到育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高数字创意人才就业效率。《动画运动规律》是数字艺术专业重要的必修主干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创意中的角色动作、人与物及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掌握影视、游戏、交互影像、短片创作及视频节目动画运动的基本技能,以及通过课程的专业训练掌握各种角色与物体动作的特点与表现方法,熟练地表达各种不同剧情中的不同动作。在数字创意领域,动画运动规律是在了解动作运动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寻求数字化角色个性运动规律的形态表现,并使静态的画面活起来。数字动画将绘画知识与造型设计知识等相结合,产生动态效果。运动规律是数字创意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必修的重要实践环节。

在传统的《动画运动规律》授课方式中,教师往往会使用透台绘画练习,此种形式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性与疲劳感,不利于学生对于动作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例,在其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大多以软件实践类为主,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多采用团队互动协作的教学模式,以数字化实践教学为基础,企业项目为课程达成目标,以多维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创意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成为主体,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在了解专业的同时能够深知每门课程的重要性及连贯性,为今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应高于对技能的掌握,好的创意设计加上好的技术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让学生懂得创意与多种表现形式应融汇于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程中。

理论教学与数字化实践教学一体化

教师课程教学中采用数字化实践与理论结合一体化模式,应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多维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理论中依托多媒体课件、动作分解视频进行理论分析,采用三维软件与二维绘画结合进行动作的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创作,把运动规律贯穿在整个角色表演中,通过二维与三维的对比效果来加深学生对其的认知。采用装置艺术与动画结合形式,采用声、光、电设备辅助传统二维及绘画形式进行创新实践。《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述运动规律的理论及运动原理,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其充分掌握,让学生了解人体、动物骨骼及肌肉结构以及动态研究是该课程的核心点,培养学生掌握两足、四足、爬行角色和物体动作的特点与表现方法的同时,使其熟悉角色机体结构及机体结构对于动画的拓展性。在掌握角色的共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角色的个性差异进行运动规律的形态表现,并强化该角色机体个性的独特性。所以在理论课程前应增强学生对于角色解剖与肌肉组织联动的理论教学,可借助三维软件通过三维数字化角色进行预演动作,对人体、四足动物、爬行动物及鸟类的肢体、骨骼、结构进一步了解熟悉以及对关节点进行认知。在数字化动画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角色进行综合动画设计,在三维数字化教学中,人物、动物的运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需灵活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幽默的手法可增加其动画的趣味性,把角色动作及角色性格刻画得更加生动活泼。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天性问题,使其解放天性敢于表演、敢于尝试,可以使用影像记录手段进行动作认知,让学生在回放的过程中真实体验表演与肢体的空间位置。其次,要了解动作运动的整个流程,学生在自我表演中体验动作的预备、缓冲、力的释放,熟知每一个肢体的运动轨迹及路线,并在下一阶段学习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影像再进行动画的制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拓展学生的自我认知,在生活中找寻与记录动作运动要素,把生活体验真正运用于课程的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洞察力,在生活中汲取知识,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在理论解读中注重经典赏析,学习经典动画作品中的优点并融会贯通。

影像记录教学方法的实施体现了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创新实践,人天生就具有表演欲和模仿欲,应尝试在课堂中引入人物肢体动作与表情表演环节,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与探索点,通过表演体验肢体动作的多样性,缓冲与力量,爆发点与轨迹线、弧线,进一步的体验感知探知运动中的情感传递。动作的核心在于情感的抒发,影像记录表演可以对表演者起到启迪与指导作用,鼓励与讲述角色在内在情绪抒发中,肢体和表情上的变化,解读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肢体与表情动作的夸张性。动画的表演不同于戏剧、影视表演,动画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拟人化,可以通过肢体与表情进行故事叙事表演。动画表演的目的在于肢体动作叙事性、动作表情塑造人物真实性以及关键动作设计针对性。在影像记录表演实践课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表演动作上大开脑洞,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表演寻找灵感,进而设计出独特、极富个性的动画动作。兴趣是激发学生创作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动画的表演才能放得开,才能对动作的理解熟记于心,才可以出现更多独创性动作,为后续的数字短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以教材为依托,而是采用新媒体、数字影像、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与数字创意结合的新式教学方法。理论一直在发展,教师不可能仅依托一本教材就能讲清楚、讲解透、讲完整。现代教学内容要按照数字产业所需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培养,“所教非所用”的教学现实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点,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动画运动规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打破2D、3D束缚,以便学生吸收;传统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必然心生厌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的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就应当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及时实践加以巩固,融会贯通。

“产教融合一体化”模式

“产教融合一体化”模式,在于强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结束本科学制后能够胜任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数字创意人才更强调“创意”“创新”,围绕数字产业链、5G、大数据、数字虚拟、数字影像等相关优势学科专业融合产业,进行深度挖掘,把企业所需融入课程中,搬到课堂上,进而打造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依托产教融合模式及“产业教授”人才优势,借力企业融合高校资源打造特色课程和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以数字经济产业技术为核心,联合头部企业与高校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联合引入企业真实型案例及企业运营机制进行实训项目式教学,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学生在校的企业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树立职业岗位达成度标准意识。产教融合过程中应逐步形成“聚合效应”,将企业骨干和高校骨干相结合搭建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优势资源共享,进行联合科研与项目孵化,协调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更多机会以及营造出更好的局面,进而全面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实现企业与高校共赢互利。

在《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中结合合作企业优势,依托相关企业公司的户外大屏媒体优势,把裸眼3D项目引入大课程中,结合实践项目,依托企业与我院建立的互动影像与互动游戏工作室进行项目案例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执行项目的“教”,下发实践案例,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课件等新媒体手段,进行案例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或课外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观看教师视频讲解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切入,进而把控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控,实时提出疑问,即从学生视角提出一些课堂上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数字化实验室成为连接学生与老师的载体,成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讨论、互动、实践创新的场所。教师答疑解惑,配合学生完成实践环节流程,在实践讨论与项目任务中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

项目小组的学生在小组案例分析与制作过程中进行“学”。此“学”以任务驱动。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演示需要完成的任务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任务案例进行动作分析,学生依托实验室LED大屏幕进行动画绘制或三维动画制作,完成实际项目测试。如学生完成飞船三维动画飞行任务,飞船太空组接变化等动画任务,以及项目动画全流程工作任务。由项目引出,以项目结束。这种全程任务贯穿式教学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统一,能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做”项目以项目小组教学法将学生划分为多个项目组,每个项目小组由3-5人组成并按照项目工作流程中的岗位职责进行分工,赋予学生团队成员身份,项目组长安排工作进度与质量监控,在专业教师和(产教融合的)企业教师的引导下相互协作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方法有助于逐步将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渗入课堂,有效地将实验室变成课堂或课外的聚集地,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各个岗位,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工作责任感,还能为学生今后学习与创作打下团队协作的基础,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动画运动规律》专业基础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我们探寻出高效实际的教学方法,破除传统课堂方式,开拓新模式,结合产教融合实验室进行项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的前提是高校课程管理的柔性化制度,产教融合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企业与高校的运行规律不能保持同步,导致合作存在时间与教学规律不一致的现象。为了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有效性,高校应与企业建立有效的弹性机制与柔性化课程规划理念,保障项目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流程同步,项目选题与学生实践相契合,项目成果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保障,并根据项目要求灵活调整实践模块,使产教融合式教学模式能够高效顺利地开展。充分发挥产业教授优势,以数字化人才需求为教学首要目标,将“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结合新媒体、交互影像及裸眼3D等前沿技术以起到技术引领、项目孵化、产业辅助的作用,为数字产业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融入课程,走进实践环节。项目教学应承上启下做好课程的衔接,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的粘连作用。深化理论与数字化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创新“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应注重实用性,打造符合企业行业标准、具备产业化能力、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新平台,依托数字创意产业特性,创新推动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制定可实施方案,培养信息数字化创意人才,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为高校开拓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找到提升能力、自信、技术的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孙聪.动画运动规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卢军.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C]//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6:68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