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基于科学文化的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详细内容

基于科学文化的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2-09     作者:丁洁虹 义乌市雪峰中学【原创】

科学文化的问题化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更为侧重科学文化的渗透,以期全面培育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问题化教学法,通过合理的问题引导以调动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对此,探究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求寻找提升科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推进初中科学教学工作优化改进。

随着新时代教育工作改革的深化推进,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诸多改变,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方式融入教学工作之中。其中,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既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该种新式教学方法是基于新课改目标提出来的,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而在初中科学课堂上运用该种教学方法,既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初中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十分关键。

科学文化的主要表现

科学文化属于一种由科学学习因素联系起来的特殊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目前,科学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精神,在科学教学方面,侧重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在问题设计上突出“独立思考、勇于批判、求异质疑”的精神;其二,科学之美,科学是一种具有新式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虽然科学的美没有自然美明显,但其是一种理智的美,所以在问题化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掘和探索科学特有的理智美;其三,思维训练,科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锻炼并不单纯地指逻辑思维训练,还涉及探索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所以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教师需要始终关注这个本质特征,避免学生单纯地追求科学知识,忽视了对思维能力的提升;其四,历史背景,科学文化的内涵并不单纯地表现在知识本身上,还表现在其历史上,因此在问题教学应用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揭示科学知识产生及发展的全过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思考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知识的源泉。

科学文化问题化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过程。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科学这门课程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也是为了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等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在科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化教学法,既可以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这就为科学教学工作的推进做好了铺垫,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目前,问题化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其可以将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科学课堂上,引入问题化教学法既可以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能力非常关键,且这些优势都是传统课堂所不能企及的。

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期间,要以问题化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侧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育。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时候,时常会迸发出一些较为新颖的方法,这也是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过程。对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将一系列问题中抽象化的科学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目前,新课改实施以来,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学科必须讲究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育。这就意味着科学课堂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基础科学知识,而是要关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开展工作,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精神。

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学校缺乏重视

目前,很多学校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对新式教学法的应用,然而以往的教学方法依旧在课堂中占据主要位置。学校对于问题化教学法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还缺乏重视。学校及教师对于问题化教学理念还存在一些不足,仅仅是在传统教学上添加几个问题,若问题之间缺少联系,必然难以保证问题化教学的效果。

尚未落实因材施教

目前,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教师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过程,所以对于问题的设计就要因人而异,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对不同班级会设计同一份教案,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对于教师设计的问题理解程度不一,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地学习知识,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应用缺少创新

从问题化教学的运用来看,既需要教师去问,还需要学生去答,可以说问题化教学法就是一个运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这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比较依赖他人现成的经验,套用别人的问题化教学模式,尽管有的方案很优秀,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此外,课堂教学期间设计的问题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影响了问题化教学法在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科学文化的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借助科学问题,激活学生探究兴趣

目前,在初中阶段的科学课堂上,对于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时常出现在科学实验教学方面。很多初中科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会先对学生进行提问,用意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渗透作铺垫。而当下运用哪种方式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需要科学教师认真观察与总结,探索出适合初中生的问题化教学方式。因此,在科学课程开展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以趣味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研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辅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相关知识。在课堂之初,教师可以设计小问题来营造课堂氛围以及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同学们穿着同样的鞋子,在土路上走和在地板砖上走,大家感觉哪一个会更快一些。”这个问题属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会在课堂上主动回答,教师可以在学生作答的时候往摩擦力知识点上引导,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对摩擦力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随之,教师可以用实验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同一辆小车在不同模板的表面从同一高度滑下的不同现象,学生会发现模板表面不同,小车自由滑落的时间及轨迹也会存在差异,随后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这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目前,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运用问题化教学法,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设置问题。为了增强问题化教学法运用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合理性。因此,在初中科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既需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需要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科学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水平来有效提升问题设计的能力,从而使得初中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在今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对于问题化教学法的顺利应用而言非常重要。以“能量的获得”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教材来设计问题。如:“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那么糖是怎样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呢?”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记忆,还能够增强问题化教学的效果。初中生在探索科学问题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这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立足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一直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只局限于课本,实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知识源于生活,科学是一门以自然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要善于关注生活实践与科学教材的联系,然后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涉及的教材中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以“物质的构成和特性”这一章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这几个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列举了“水的三态变化”。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列举在生活中看到的水的形态,此时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回答。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回答的是河水、自来水,这些属于水的液体形态;有的学生回答的是冰雹、雪,这些属于水的固体形态;有的学生回答的是水蒸气,这些属于水的气态。随之,教师结合学生的答案来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和分析水的形态,并运用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刻地掌握这些知识。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案例,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

设置科学情景,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目前,对于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运用,创设科学情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课堂上,教师唯有创设科学化的问题情景,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以此来获得知识。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实际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设计科学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探索酸的本质”和“探索碱的本质”这两节课程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酸碱的性质,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创设相符的科学情景。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酸碱有关的化学反应动画,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动画直观地了解酸碱的性质。随之,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促使初中生主动探索酸碱知识,以此来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在整个问题化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都发挥着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交流与讨论问题,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对问题的导入,既可以辅助学生构建思维体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这对于初中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育非常重要。

借助文学作品,创设人文问题情境

目前,在学生所学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些情节或名句对于科学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在科学教学期间,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运用这些文学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借助学生熟知的文学作品来组织问题化教学活动,深化初中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以“生物与环境”这一章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以运用文学作品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引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诗词,可以使得学生从侧面了解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月相”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古诗来设计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月相的变化有一个感性认知,随之教师可以用实验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月相,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可以说,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或名句来设计问题情境,有助于增强问题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所以,在初中科学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合理地运用文学作品来设计问题化情境,以此来改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实现自身创新能力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目前,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优化改进,突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向。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方面,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关键。因此,对于初中科学教学工作的优化改进,作为教师必须合理地运用问题化教学法的优势,巧妙地设计问题,全面发挥问题化教学法的效果。与此同时,作为初中时期的科学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途径,注重跨学科教学、生活化教学与问题化教学法的结合,大胆尝试,创新科学教学工作,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探究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上厚.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7):105-106.

[2]任浩男.探析初中科学问题情境教学有效性策略[J].读写算,2021(20):149-150.

[3]任建君.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2):59-60.

[4]李栗.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2):1-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