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传承木雕技艺 礼赞民族精神
详细内容

传承木雕技艺 礼赞民族精神

时间:2022-02-23     作者:邓 斌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原创】

《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以访谈录的形式集结了十八位民间木雕技艺传承人。木雕是木工由“技”升华为“艺”的高级形态,全书贯穿“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由技及物,由物立人,既深入探讨了傩面、家具、建筑、器乐、图章等木雕工艺品的民间传承经历,又体现出技艺传承人的聪明才智与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反映了木雕技艺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从而彰显出普通劳动者慷慨热切的民族精神。

人民出版社在2021年10月隆重推出“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系列丛书,《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是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金晖教授编著出版的其中第二部。“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是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研究课题,从2012年立项到2016年,课题组成员调研采访了140余位民间艺人,覆盖武陵山区包括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张家界市,重庆黔江区,贵州铜仁市等所辖的所有县区及市,行程约4万公里,录音达450小时,录像达500小时,整理文字资料100余万字,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形成了论文和专著等研究成果,为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出版此书的编著提供了鲜活的资料。

《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约24万字,共分为十九章。除第一章系统概述木雕历史、木雕原材料与武陵山木雕工艺传承的相关情况外,从第二章到第十九章,其文本多是通过采访人设置提问,让民间艺人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口述技艺传承,这种问答式的语言形象通俗、亲切随和、生动活泼、口语色彩浓郁并且俏皮风趣,特别贴近武陵山区民间生活的本真。这些访谈录,贯穿“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既深入探讨了傩面、家具、建筑、器乐、图章等木雕工艺品的民间传承经历,推介了大量木雕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又赞美了十八位民间木雕技艺传承人的聪明才智与奉献精神,由技及物、由物立人,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礼赞普通劳动者民族精神的颂歌。

木,深深根植于沃土,由“木”聚集而成的森林,更是中国鄂渝湘黔武陵山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绵延不绝,铺天盖地,根、干、枝、节等部分不仅为一代复一代的武陵人遮风避雨、构木为巢、伐薪取暖等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且为人们就地取材、因势象形构筑各种富有文化特质的艺术品奉献了大量原质木材。木雕,是木工由“技”升华为“艺”的高级形态,这类“艺”包括圆雕、浮雕、根雕、图章雕刻等,适应环境,亲善自然,是合理协调物化生态与人类精神的创造性劳动,交融有艺术学、民俗学、建筑学、美学、文字学与人类文化学等多种理论,是具有原发性特质的一类极为典雅的民间艺术样式。

通过斧、锯、刨、刀、凿等工具手工制作木雕的历史,基本上与人类整个生存史相伴始终。在原始时代,武陵巴人使用木屐草搭建所谓的“杆栏建筑”,既讲究稳妥支撑,又注重平衡对称,并逐步尝试在房屋建筑的门框、窗棂、檐口、柱梁、挑枋、栏杆、屏风等家具部件上镶嵌花草静物、鸟兽虫鱼、传说故事、人物故事等装饰图案。后来,又根据当地的巫傩习俗、鬼神信仰等,借用竹木等材料构建精神理念中的神鬼形象以及戏剧人物形象,其形式包括根雕、圆雕、浮雕与面具等。“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后汉书·张衡传》),秦汉时的建筑就有了完美精致的图案与色彩描绘。唐宋时期,线条流畅、造型凝练的木雕佛像经过打磨、彩绘更是变得栩栩如生[1]。木质图章的历史,因取材方便,比用金属、玉石等材质制作的图章更为久远,也更为普及,逐渐成为交流规范程序鉴别的重要证签。

适应借势赋形的原木,这类自然之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木工技艺就是借助原木这类自然之物的形态、色泽、肌理、质地,创造出房屋、桥梁、家具、器乐等“第二自然”,从而构建出有形的“物质文明”。而艺术化的木雕,更需要通过艺术造型来体现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在“有形”的基础上凸显“无形”的精神韵致。这种韵致,不仅来自物质的外部形态,更来自技艺人本身所具有的灵商、智商、情商等精神元素。也就是说,情趣高雅、含义深刻的木雕艺术品,需要创造者对社会事物具备高超的顿悟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需要他们拥有细致、丰富而强烈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分析判断力与机动应变能力,需要创作人本身在审美方面具备举一反三、百折不挠和抵御其他诱惑等方面的高尚品质。

木雕器具如房屋、桥梁、亭台、床、柜、桌、椅等的价值以实用为主,同时兼具观赏性。而窗花、檐牙、雕像、面具、画屏、画匾等,则主要通过优美的造型来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以愉悦情趣[2]。美,是艺术品的最高境界。木雕工匠面对初步选定的原木上极为粗糙的干、根、枝节等部位,首先必须充分调动木雕工匠因势象形的构思智能,从思维上先为原木虚拟出特定的形象,运用或写实,或抽象,或夸张的综合表现技巧,借助刀凿之类的器具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循序渐进地进行取舍,即去除掉不需要的部分,保留需要的部分。待木质实体的粗坯与构思形象基本吻合后,再精雕修光、打磨抛光、涂色上漆,并巧借木头本身的形态、纹理以及刀凿施加的印痕,赋予作品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

金晖教授所叙写的十八位木雕技艺传承人,遍及鄂西南、湘西与黔东北等地域,大体上可包括三个类型的民间技师。如湖北省恩施市的汪儒斌,湖北省鹤峰县的刘学清,贵州省铜仁市的肖越航、罗国珍、石冬平、王国华、吴廷军、杨云霞八人,主要侧重于傩面具的制作;湖北省利川市的卓达成、湖北省建始县的李远平、湖南省永顺县的陶代荣与陶晓晖父子、湖南省泸溪县的符自元、湖南省保靖县的向心红六人,侧重于建筑木雕技艺;湖北省鹤峰县的骆培明擅长土琵琶的制作,贵州省铜仁市的舒厚槐、吴继红、刘泽松三人擅长箫笛一类管乐器的制作。

当然,这些民间传承人一方面各有专长,另一方面也一专多能,作为民间艺术的领头人,他们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自己的长期学习和实践,均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是民间技艺传承的忠实践行者和守护者,所以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与称羡。通过书中接受采访的十八位木雕传承人口述可知,湖北省恩施市的汪儒斌除了传承谭学朝老人的木雕技艺外,也曾外出从事泥塑工艺、绘制服装效果图等,利川市的卓达成同时爱好绘画与摄影,建始县的李远平从小跟随老师绘制幻灯片且醉心于根雕,鹤峰县的刘学清由精通木工技艺渐进为傩面具的雕琢。

湖南永顺的陶代荣更是典型的木工世家,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木雕代表性的传承人,他从事木工建筑技艺的程序如立屋起扇、升梁等,总是伴随着民间文化意味极其浓郁的“口诀”,其子陶晓晖传统的“花格”(窗花以及门楣图案)除了几何形的花纹外,还融合了大量人物故事、兰梅竹菊以及牡丹、莲荷等极为丰富的生活素材。湖北泸溪县的符自元、保靖县的向心红,均是湘西自治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擅长制作箫笛的吴继红、刘泽松等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箫笛制作传承人,王国华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面具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十八位传承人中的巾帼女杰杨云霞,是其杨氏家族傩面具雕刻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祖祖辈辈痴迷并传承一项技艺,一方面充分说明民间艺术天长地久的滋养,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家族文化传承的风气源远流长。

总的来说,全书对傩面雕饰、建筑木雕、器乐制作等技艺通过传承人的口述,尽管是纷纭错杂,五花八门,人为自说的技艺口述,但也有比较全面的记载,反映出该地区木雕发展的基本原貌和传承现状,用环境、技艺、文化来考察,不难找到解决技艺传承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3]。譬如傩面,是根据武陵山土家族、苗族对巫傩习俗的图腾崇拜所制作出来的各种傩神面具,其视觉造型奇特生动。制作傩神面具时,一般采用柳木、香樟木、黄杨木、红豆杉为材料,雕琢成人面形态,并赋以夸张离奇的五官布局,让其面部表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神仙鬼怪以及戏剧人物狰狞狡诈、剽悍狂傲、慈祥亲切、木讷诡谲等形象特征,雕刻就绪后,还会采用打磨、涂色、上漆等工序并配置眉毛、胡须、发辫、头巾头盔等饰物。

傩面造型有演出类、供奉类与传说类。在巫歌傩舞的场合中,演艺人员戴着傩面表演,会给人一种神秘离奇、群魔乱舞的震慑感。供奉类包括天界与冥界诸神以及各姓氏的家神,传说类的傩神,主要是武陵土家族传说中的傩公傩母(月亮神、太阳神)以及向王天子、德济娘娘、猎神、土地神等。湖北恩施市三岔乡已故傩戏大师谭学朝,留存有36神、72将共108类傩面形象。本书所介绍的“傩面汪”——汪儒斌,正是谭学朝大师的主要传承人之一。

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它既隶属于环境,又反过来改善和美化环境;武陵土家族的吊脚楼、苗族的苗寨与苗塔、侗族的风雨桥等恢宏建筑,均有大量的木雕技艺“锦上添花”,特别是门框、窗棂、柱梁与护栏等,多用繁花起舞、鸟翔鱼跃、烘云托月或人物活动的木雕图案点缀装饰。还有床、柜、箱、桌、椅、凳之类木制家具以及屏风等,亦被民间艺人精雕细刻,赋予美轮美奂的花鸟静物类视觉形象且触手可感,是建筑艺术的一种集成。更有专门用浮雕形式制作的木质画屏与画匾等,有神话传奇,有人物故事,有山水景观,也有诗词书法,为人类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高雅情趣,显然也是一种建筑文化的象征。总之,武陵地区的木工,不仅仅是楼堂馆所的建筑师,也多是画梁绘壁创景写意的民间艺术家,更是美化家园丰富精神生活的设计师,它不仅为该地区的社会生活增添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增加了精神财富,是技艺、环境及文化凝结的建筑综合体。

如果说木雕利用斧锯刀凿等工具,通过叠床架屋、镂花琢树、雕龙绘凤、状情写意的艺术构架为木头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是将自然升华为视觉艺术的生花妙笔;那么,土琵琶、箫、笛一类竹木乐器的制作,则是把自然的天籁之音巧妙凝聚成了人类生活的华美乐章,“泡桐板板现音律”,“平箫玉笛成珍品”,又添加了听觉艺术的无穷魅力[4]。《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一书中,通过访问骆培明了解如何制作土琵琶,通过舒厚槐、吴继红、刘泽松等传承人制作竹箫、竹笛的访谈,既颂扬了大自然材质的有声有色,也讴歌了技艺人善于探隐勾微的工匠精神,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技艺的坚守和传承。

《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还通过全彩印刷的大量彩图,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木雕技艺传承人的若干精美雕塑艺术品,人物栩栩如生,傩面神形毕肖,窗花琳琅纷呈,画屏画匾赏心悦目,琵琶箫笛等巧夺天工,书页版面图文并茂、七彩缤纷,令这部书的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更上一层楼。同时,每一章均有民间技艺传承人的肖像图,还有少量他们进行艺术性创作的情景图。这些图片,是对文字叙述的精彩佐证与形象化补充,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亲临感,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民间技艺传承人口述的历史资料。

传承人接受采访,言为心声,从他们真挚朴素的话语中,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劳动与创造的生活情景,摄录到他们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的心灵感应。艺术精湛,除了需要一代复一代地传承下去,还需要工匠们真诚无伪地热爱着,即“大美之艺”源自“大爱之心”,执着的爱,方能赋予人以智慧与动力。随着民间生活传统不断改弦易辙且被域外的欧风美雨所冲击,机器与电脑等高科技手段渐渐取代了民间手工技艺,经济收入逐步成为衡量衣食住行的需求,特别是脱贫致富的唯一标准。在五花八门的游戏人生浮华现象取代传统,远离民间淡化人文的趋势愈演愈烈之际,一些民间技艺传承人也曾瞻前顾后、犹豫再三,也曾失落迷惘、长吁短叹,他们不得不若即若离、类比权衡。对于木雕、傩面、民间器乐、传统的民间艺术门类,是坚守还是放弃,这一选择反复折磨着民间工匠们的心志。但正是这种反复折磨锻造了他们的心性,让他们坚持到最后,成长为民间技艺的忠实守护者和传承者。

总之,这些成果均是编著者在他工作之余带领团队克服交通不便、虫蚊叮咬等困难,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冒酷暑战严寒换来的,当然也是通过编著者的精心梳理,进行系统的整合得到的,书中不仅反映出木雕技艺的造物之美,同时又以民间工艺美术为切入点,凸显了艺术的形式美感和民俗文化,让人们可感、可看、可触。《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呈现的民间技艺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的艺术造型、艳丽的色彩、夸张的表现,传承人随心所欲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以及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都会让读者沉浸在大美和大爱之中。

参考文献

[1]金晖.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汉)范晔.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张良皋.巴史别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杨坚平,吴它军.木雕[M].武汉: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201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