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高校提质培优背景下酒店管理课程建设探究
详细内容

高校提质培优背景下酒店管理课程建设探究

时间:2022-02-23     作者:朝黎明·杨新松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原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出行时对酒店管理与服务所提出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酒店管理行业对于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基于这一变化,高校就要针对性地调整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保障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步入工作岗位。主要分析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课程建设与优化的策略。在酒店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而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是这一行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保障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能够适应酒店行业的变化,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高校就要对课程的侧重点以及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调整。

当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现状

酒店管理这门专业所涵盖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较为复杂,其本身存在着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提升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因此酒店管理岗位急缺实践性、应用性、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课程体系的侧重点无法满足当前酒店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使得人才培养方向与岗位的实际需求有所偏差,这不仅导致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能力下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

评价体系重研究轻应用

高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对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与实际教学以及课程侧重点的安排之间存在着一定出入,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各个高校的教学改革有着一定影响。比如高校各专业教师评定体系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理论性的研究成果,所以即便是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以及酒店管理岗位实际需要的学生,其在职称的评定上却会受到实践性教学以及职称评定侧重点偏离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一考核评估体系直接影响着实践型以及操作型酒店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而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侧重点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

酒店管理缺乏实训条件

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掌握酒店管理这一岗位实际的操作技能,并具备正确的职业素养,从而成长为满足岗位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但是部分高校在培养酒店管理这一专业人才的教学活动以及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却并没有为他们的实习以及课内课外的实训活动开展投入一定的资金,提供相应的条件。因此,陈旧的软硬件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实际需要,这也就限制了实训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满足的“双师型”教师仍然较为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再加上部分导师在学生实习过程当中并没有给予充足的帮助与引导,而企业又更侧重于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并不注重对学生技能以及能力的培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目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趋于单一化,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础性课程、酒店管理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课程这三个板块,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和调整下,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在这样单一以及固定的课程体系之中开展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科知识架构的不完善,学生对于该专业各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这一固定式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也没有根据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以及酒店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架构无法满足酒店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也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酒店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酒店不仅需要增加岗前培训,也大大延长了毕业生对酒店管理工作的适应期。从人才市场以及酒店管理行业来说,其也导致酒店管理岗位大量空缺,但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依旧很难的局面。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策略

建设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体系

在以往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所建设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划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1.基本素质板块培养的课程建设

将基础性的公共课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的主要特点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达到取长补短的优化目的。比如说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与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相融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借助计算机这一平台来完成该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再比如说将酒店管理相关事务与法律基础课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与酒店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酒店管理这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还可以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学科相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够为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坚守职业道德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课程结合,不仅可以满足公共课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还可以针对酒店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调整教学结构,同时提升专业课和公共课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2.岗位操作板块培养的课程建设

前厅、客房服务以及餐厅服务三项技能构成了酒店管理这一专业的重点实践技能。因此,对于岗位操作模块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优化就是要将知识的传授重点放在职能介绍、各项工作的服务流程以及该岗位的相关职能上。在实践教学中,要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酒店管理操作流程的不断强化上。以往理论知识课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安排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或者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在今后的课程设置就要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实践课程上,理论与实践课课时数最为理想的状态是达到1:2,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够在充足的时间内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在此基础上,课程的优化还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更为接近酒店实际岗位中的信息处理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职业拓展板块培养的课程建设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内容进行专题知识的排列整合,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最大化地避免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性。如酒店管理专业当中的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就在于信息加工,但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应用当中却对该部分知识的应用少之又少,因此在该门课程教学当中,仅需要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成本控制方法,并能够读懂财务报表即可。也就是说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相关职业能力以及实际需要来有选择地淡化或者加强课程当中的各类知识,从而构建专题性的课程体系。此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各项操作技能与实践技能的提升,比如针对酒店管理岗位必要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从而增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缩短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合理性设计酒店管理教学板块

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块应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明确认识该专业的基本职业素养,而这一板块的教学应当放在第一、二学期的基础教学环节。

岗位操作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后,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来进行首次演练,从而保障学生能够掌握符合酒店管理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保障学生具备基本的酒店管理岗位从业资格。而这一板块的课程教学应当安排在第一、二学期的基础教学之后,主要放在第二、三学期完成,同时还要根据第四、五学期的实训教学合理融入岗位操作板块知识教学。

在全面掌握岗位操作这一板块的知识之后,学生就要开始步入职业拓展这一板块的学习中,使自身能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这一板块的课程内容就是上述文章中所提到的专题式知识体系,将其安排在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的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并在专题式教学中融入相关时事,引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和撰写。

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以及与课程教学体系中相应的保障体系。校内实训这一板块进行详细划分又可以将其分为课程和课余两个实训板块;从校外实习这一部分进行划分又可以将其分为操作与毕业实习两个板块。

1.校内实训

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课,就是课程实训。它主要是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与岗位操作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项实践性教学课程。因此,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最终考核评价等各环节,进一步增强实践操作在该课程当中所占据的比重,这样能够保障酒店管理专业所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及时性,以及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的适用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以及操作性。

如果说课程实训是酒店管理专业基础性的实践教学课程,那么课余实训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则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各项技能的重要构成部分。该门课程的开展和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各项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技能锻炼的不足,还能够使学生在课余实训过程中充分提升自己对这一岗位相关实用技能的掌握。因此,学校实训部门要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各项技能与能力提升的需要来开展合理性的实训计划,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制定实训场地的开放时间,从而为学生的课余实训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还要指派专门的课外实训教师,对学生予以充分的指导,从而保障学生课余实训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2.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走出校园到酒店管理岗位中实习,因为整个校外实习课程的开展是在实际工作岗位当中,也就是在校外完成的,所以增强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对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学习各类型知识、提升各项技能与能力来说尤为重要。学校无论是对于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还是中期对于学生实习情况的巡视,或者是后期对于学生实际实习情况的考核与总结、调研等工作,都要遵循人性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原则。教师应在学生实习期间给予充分的了解与关怀。

3.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的重点就在于学生学习以及教师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优化的首要原则和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详细来说,体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物品采购、实验室管理、实习管理等。用上述文中所提到的课余实训来举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合理调整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合理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做好登记工作,这样既能够考核学生参与课余实训活动的学习时间,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余实训活动,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酒店管理行业人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之下,高校要想保障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酒店管理工作岗位,就要遵循“提质培优”的教育教学原则,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侧重点进行创新与优化,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顺应酒店行业的发展步伐,以保障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够满足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李忠.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06):117-119.

[2]徐萍.5G背景下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1,18(13):225-227.

[3]焦玲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改革初探[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0):147-148.

[4]庞莲荣,刘坤章.转型发展背景下提升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4):226-227.

[5]付丽丽,周文山.产教融合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中澳·万豪酒店管理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8):89-9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