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借力传统文化开展 深度学习策略探究
详细内容

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借力传统文化开展 深度学习策略探究

时间:2022-02-23     作者:丁洁虹 义乌市雪峰中学【原创】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每一位中国人及海外华人都引以为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而科学则是初中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果能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和初中科学教学相整合,其意义非凡。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度影响下,学生群体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教学讲解,因此导致初中科学教学出现形式化的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地优化和改进教育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相应科学知识的探究和认识,完成对科学实验的操作,融入深度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完成知识预热,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现,此举意义非凡。基于此,重点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科学深度学习策略,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当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操作、实践训练、合作交流以及求知探索,形成和学科项目相互关联的专业技能,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使得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为教师的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说是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初中科学的崭新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明确认识到学生在知识储备和学科认识方面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群体的思维特征和逻辑习惯,考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更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活跃的教学环境,精准有效地解决学生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因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只有充分考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的需要,实现分层教学的重要目标,才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科学知识内容覆盖广泛,教师需要综合应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绝大多数初中生都缺少完整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认识,对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也并不高,这显然无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可以有效促进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全面整合,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以此来解决目前初中科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初中生因为对于科学知识的接触尚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科学思维,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都显著增加,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推进科学深度学习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成长和发展,进而提升科学的教学稳定性和科学性。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科学深度学习策略

做好课前导入,强化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并非是要求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而是深层次地挖掘科学知识当中所包含的内涵性元素,用于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想,推动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迁移。在初中科学课堂中,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的效益,重点彰显出核心素养的价值,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并非是简单地扩大教学内容、提高学习难度,而是需要充分贴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助力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能力和认识的提高,利用趣味化课前导入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热情,减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难性,以此来为学生良好的高阶思维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限制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迅速步入到学习状态。但是绝大多数教师长时间应用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忽略前期导入和预热的重要意义,并没有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学习空间以及思考时间,这显然是无益于学生的深度成长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良好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可以综合应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完成前期导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与实践操作的机会,这将会充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物质的分离》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简单的科学实验来做好课前导入工作,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融入后续课堂当中。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科学实验所需要应用的工具,在两个烧杯中加入20毫升70℃的热水,而后分别将盐和硫酸铜晶体放置在两个烧杯当中,经过充分搅拌以后可以形成过饱和溶液,教师可以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两个烧杯当中的实验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群体思考当前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而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群体的科学认知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进而达成良好的前期导入成效,为学生的深度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空气与氧气》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向学生群体提问:“如果想要去喜马拉雅山登山的话,都需要准备什么物品?请说出为什么。”当学生完成回答以后,教师继续用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如果一个人是健康的话,那么能否长时间吸入纯氧?”上述两项问题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密切,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积极性,紧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有关资料,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现如今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西方科学在经过飞速发展后,频频遭遇发展困境,东方智慧因此而受到越发广泛的重视,比如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科学研究就是在我国广袤土地上,在丰富充实的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开展的。所以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后,完全可以针对性地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和影响,为学生良好高阶思维的形成提供铺垫。

科学实验探究,形成深度思维

初中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巧妙地应用科学实验,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实验具备更好的直观性,可以让学生肉眼看到科学现象的发展情况和状态,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有必要逐步发挥出科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内化自己所学知识方面的价值和效益,以此来深化学生群体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融入实际学习当中。当然,就目前来看,仍然有部分教师简单地应用验证实验开展教学工作,并未充分考量到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着力点以及学习能力等多项因素,这就导致科学实验的内容严重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也偏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严重降低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索的热情和欲望。而在核心素养的有效支撑下,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组织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深度思维,帮助学生积极自主地解决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对科学精神的传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有非常丰富的精神力量,身为科学教师,有必要深切地领悟并予以应用,将传统文化智慧渗透融合在科学教育的不同方面,这将会深度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物质的酸碱性》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切实有效地转变验证实验模式,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到讲台上或者实验室当中完成自主操作,教师则承担起引导者的责任,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将会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助力学生良好科学发散思维的形成。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闻气味来判定部分酸性溶液的强度,进而为后续强酸弱酸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因为浓硫酸腐蚀性实验具备较高的危险                                          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后由教师直接演示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准备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小苏打等多种常见的碱性溶液,并要求学生和自己团队当中的成员共同思考,“如果想要清理自己家中的抽油烟机应该用哪些药品,为什么?”紧接着鼓励学生自主操作,通过石蕊来判定物质的酸碱性,通过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来完成实验教学,最终获取结论。而后继续应用PH试纸开展酸碱性检验实验,思考判定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目的以及重要性,同时规范完善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方法,最终和团队成员共同交流探讨实验结论,归纳并学习到更具规律性与科学性的知识,这将会为学生良好实验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带来极为坚实的支撑作用。

又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二氧化碳》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改进教科书当中已有的实验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地吸引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科学实验当中,许多学生在倾倒二氧化碳的时候存在明显的操作失误,所以导致二氧化碳倾倒效果并不良好,最终实验结果的精准性也就因此而受到限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实现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处理,比如可以在烧杯当中增加短颈漏斗,保证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短颈漏斗被倾倒进入集气瓶当中,此举一方面可以改进和优化科学实验的成效,另一方面则是能够重点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完成实验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二氧化碳的“好”与“坏”进行辩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融合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有先哲们应用的辩证思维,教授学生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的文化思想上,使其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这是以传统文化检验科学的重要支柱,更是学生未来将会面临的重要发展路径。

反思创新发展,实现深度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持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为切实有效地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满足其深远成长和发展需求,有必要促进核心素养和科学教学的相互整合,以此来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旨在引导学生亲身感悟、体验和思考,在此过程中逐步促进自我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反思,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自我的契机,切实有效地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学生的深远发展需要。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群体能力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帮助学生巩固其目前已有的科学知识储备,全面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成长和发展。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换而言之,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更具探究性、实践性的科学作业,以此为基础深化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不仅是满足学生的深度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关键支撑,同时也是落实减负增效目标的前提。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调查探索有机物能否转变成无机物,如果可以转化的话,应该如何操作?如何才能够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都有哪些?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取各个问题的答案,同时积极自主地完成自己在课堂复习当中所获取的知识,调动并增强学生的学科积极性。如果想要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群体的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同步上涨,教师还需要全方位地应用崭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以此来促使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又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科成绩等多项参数构建符合学生个体认知的成长档案,综合采用辩论赛或者实践活动等方式吸引学生关注,检验分析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理解情况,要求学生借助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完善自我学习能力,在多元化评价中推进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影响下,初中科学教育有必要获得充足的改变和转化,相关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限制和影响,综合分析班级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多方面参数,提供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构建并打造科学深度学习模式,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层次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这将会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目标的初中科学的深度学习中,教师需要更为用心地为学生设计课程导入环节,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通过良好的反思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的形成,进而为学生良好的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此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是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毛仙金.聚焦核心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1(17):157-158. 

[2]王承.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阐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7.

[3]龚亚丽.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教学融入STEM理念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27):42-43.

[4]赵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学习——初中科学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117-11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