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详细内容

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时间:2022-02-23     作者:李 云 黄河交通学院【原创】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基础性课程,其对学生文学素养及语言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我国课程思政理念普及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也需要积极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从而用思政育人的形式更好地提升高等语文教育的综合教育质量与水平。基于此,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偏向与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探究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大学语文的教改提供方向性经验。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在课程思政理念普及的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也需要积极推进学科德育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思政内容与语文内容相融合的同时,也需要实现语文教师与课程的融合及师生成长与课程的融合,以更好地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到大学语文总体教学中去。

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种偏向与问题剖析

偏古文:刻板教育内容灵活欠缺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中古文内容的精读在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比例,教师可以通过早期的文学著作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等部分,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基于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而形成的,采用了诸多名家的作品来进行讲解,选文相对经典,偏重于古文层面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文学视野。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问题。一般而言,大学语文是一门哲学性、思辨性以及文学性较强的科目,在讲学模式上主要依靠教师讲解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授课的模式相对刻板且形式比较单一,同时课程教学也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这就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灵活性欠缺的问题。

偏讲授:相关资料拓展深度不够

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活动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基于教材内容、文学文献资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文本资料、自身经历与认知、网络新闻、影视资料等形式与内容进行辅助性讲解。而且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课程教学活动偏重于理论层面的分析与讲授。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偏向理论层面的讲授与分析,所以该课程是一门以讲授为基础的课程。但是该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是基于有限的文学作品、文章内容进行讲解,而对基本课程内容的拓展性讲解相对较少,同时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其课程所占比例略低于专业课,这就使得其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相关资料拓展深度不足的问题。

偏影像:信息时代忽略文本解读

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信息社会呈现出影像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而言,课程的教学也逐渐走向影像化的发展趋势。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影视作品、广播作品等内容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程内容的补充;还可以采用趣味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喜爱度与关注度。但是这种偏影像化的趋势也会造成一种极端化的现象出现。例如,教师讲课过于依赖PPT,课堂教学活动中影视片段占用了较高的时长比例等,这就会导致大学语文课堂出现偏影像化趋势所带来的极端化现象。而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空间中存在着海量资源,这就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忽略文本精读以及深度阅读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大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升。

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水平,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课程不同于常规的中学语文教学,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与文学素养,以及优质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应用能力,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进行课程教学,做好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理论深厚,具备传统文化的认知思维

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相对较高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从而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用自身的文学性思维与认知,帮助学生实现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对此,大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不仅包括文学、哲学知识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从而可以更好地在基础性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挖掘大学语文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地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渗透思政文化。同时,大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思维,特别是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解读等方面的内容,要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思维。可以说,文学理论以及文学认知是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课程思政理念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能力。

阅历丰富,为学生提供文学案例参考

对于一名大学语文教师而言,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与文学素质,这样才能向学生更好地传递文学性知识,故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阅历,通过自身的阅历与素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文学案例参考。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对国内外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对其历史背景、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进行反思,以不断提高自身基本的文学阅读与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献与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以获得一定的文学案例素材,这有利于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修养。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身的经历与教师的文学积累来进行文学知识层面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文学素质。

语言幽默,善于实现文章多元化解读

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文学性较强的学科,其更多是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而进行的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其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表达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并善于对文章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从而全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教学效果。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更多是基于理论阐述与讲解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良好的语言技巧进行教学,从多个角度对文章的内容、形式、特色等方面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应用趣味性、风格化的语言来进行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语言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得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较高的关注度与兴趣。

文采斐然,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自身的语言文字来实现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本分析、内容分析与解读的能力,这有利于在语言文字中挖掘思政元素,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与信息传达的能力,这有利于提升整个课堂的水平,学生也可以在学习教师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理解教师授课时所讲的核心思想内涵,其通过心理层面的认同与接受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体的文学与思政素养。

跨界学习,挖掘思政元素来丰富资源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核心的教学内容会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在自身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中掌握多方面的语言文学,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基础能力。同时,大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思政理论、思政文化等方面的核心内容进行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行动纲领,从而对我国思想政治层面的文化有一个基础的解读。如此一来,大学语文教师才能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挖掘思政文化元素,探究语文与思政之间的关联性,并在授课过程中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广泛传播思政文化。

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普及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偏古文、偏讲授以及偏影像等问题,并基于此来探究全新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对此,高校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自我专业能力与授课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明确课程育人方向,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

以三全育人为目标,明确课程育人方向

在课程思政理念普及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教学实践改革,需要明确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回归教育本质,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思政文化的渗透与教学。一方面,教师需要进行融合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目标中不仅要设置文学鉴赏、文学阅读等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设置关于文章背后深层意义的理解、文章中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思政目标,从而让思政元素在教学目标中得以全面体现。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教学发展方向,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三全育人为目标制定专门化的课堂活动方案,例如,自主阅读方案、小组讨论方案、课堂展示方案等,从而在教育活动中回归教育教学本质。高校只有将立德树人的目标置于首位,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以人文教育为核心,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将人文教育置于核心位置,并通过人文关怀、人性理念以探究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将学生视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前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信息需求,从而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知识性需求进行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在语文学科德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德育过程中不断探究语文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共通点,例如,将人文教育作为两学科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学课程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并由此展开语文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性,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以影像资源为辅助,拓展学生思政视野

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与背景下,我国社会环境中拥有海量化的信息资源,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则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影像资源的优势,充分运用技术来实现课堂的辅助化教学。例如,在语文课程中采用纪录片、短视频的形式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品,通过影像化的视觉冲击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网络平台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事件评价等内容都可以以思维框架的形式进行呈现,还可以通过动态图片以及文字相配合的形式进行信息呈现。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思政理念。

以文化解读为手段,强化文化渗透效果

对于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动而言,大学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针对教材中的篇章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同时还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文化与思想的传播与教育,用文化解读的形式来推进学科德育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等内容进行文化解读,例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等,以帮助学生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牢记历史。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基于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家国情怀等文化进行解读与阐述,这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将文化解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以提升中国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在积极推行课程思政理念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也需要落实学科德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对此,大学语文教师则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与理论修养,增加自身的阅历层次,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并且通过多种学习的形式挖掘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以做好高校的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胡伟.大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06):52-54.

[2]刘思诚,王世铎.大学生“失语”现象与当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2019,35(02):46-50.

[3]张一文,张灵,韩世姣.“影像化生存”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新探[J].高教探索,2020(12):34-39.

[4]金云琴.大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结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4):148-151.

[5]尚斌.“整体文本阅读法”在大学语文课程节选篇章中的重要价值——以《礼记·大学》(节选)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57-60.

[6]陈晓强.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J].高教探索,2018(03):51-54.

[7]孙宗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8(01):16-20.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