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路径探索
详细内容

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生美育路径探索

时间:2022-02-28     作者:肖德彬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原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下,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如何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是当下的迫切课题。文化因其内部稳定性和外向开放性与美育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以“文化自觉”理念为视域,加强高校美育建设,依托中国美术史课程相关课程教学,深入挖掘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引导青年学生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美育+思政”的育人新体系的必然要求。现结合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试图探讨美育在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文化自信、塑造科学价值取向方面的具体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路径策略。

在文化多样性的高校育人背景下,经济浪潮的掀起使当下的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人文素养、思维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文化作为一定视域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凝结,通过一定的内部稳定性和外向开放性来影响和引导人们通过理性的自我观照从而确立自我意识和人格的独立。因此,发挥新时代高等院校的美育课程建设,便需要以文化为媒介,树立充分的“文化自觉”,以多维度、多举措、多角度的形式来深入挖掘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推动高校美育路径的相关探索和研究。

“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是应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趋势的迫切课题。然而,高度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需要通过文化自觉的意识来助推和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如何确立国人的身份认同,梳理清楚“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文化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如何,“意义在哪里”[1],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所谓“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二十多年前提出的理念,它是指生活在一定界域范围内的人对其自有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因此,“文化自觉”的内涵本身就带有自我反思与觉醒的意味,是对“多元一体化”格局下的中国人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心态的总结和归纳。此外,从内涵所具备的“觉醒意味”来看,“文化自觉”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意义,更具备实践的自我探索和认知的意义,是“一种批判的实践、创造的实践过程”[3]。正是在“文化自觉”理念之上所生发的“自知之明”,推动着我们不断认清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角色,推动着我们分辨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支撑我们认识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脊梁是什么。因此,“文化自觉”的丰富理念,主要拥有以下三层内涵价值。其一是建立在文化根脉基础上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双重目的;其二是建立在反思与批判基础上的对于“真”的把握,具有浓重的生命感和深沉的历史感;其三是建立在发展和变革基础上的对外来文化的应对,具备对历史责任的自我担当和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相融。

“文化自觉”和美育理念的互融

艺术作为文化的内部体系,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大力实施高校美育文化建设,推动美育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为先,立德为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育人力量。高校青年学生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又是美育理念实施的主要对象。“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4]无论是“文化”还是“美育”,融合二者的研究都是为了“人”的自我本体的建构。

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告诉我们,“人”是有意识地生存于文化和社会之中;“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更告诉我们,其与美育的相融首要地体现为人文精神的凝聚。中国人的精神境地、社会组织、日常功用“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5]。文化自觉视域下的美育研究注重美育实施对象即审美主体的意识觉醒和能动反映状态,聚焦于审美主体在美育实施过程中以文化高度觉醒的心态来主动对接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的自我继承、自我吸收达到主体思维和人格的独立,确立自我的存在意义。审美是文化领域内的审美,是在自我观照状态下对心灵的人格映照和心理交流,它是由外向内的自我塑造。正是基于此种认识,美育的实施主体才会不断深挖审美的特点,对审美主体进行各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而其教育成果汇聚成了人的高度文化自觉。美育作为“人”的教育,它通过启迪心灵、锻炼感知能力进而不断地实现健全人格的目标,“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6]。一定的审美教育,能够更好地引导人在不断异化的社会里保持高度自觉,在充斥着物质腐化、拜金横行的思潮下进行深刻反思与价值重构。当审美中的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反思社会现状时,即完成了人性的自我约束,也就在一定意义上完成了自我的人文建构,实现了“文化属性的重塑”[7]。因此,在文化自觉视域下的美育,一方面要求我们以审美的心态去映照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发挥审美的主动性特点,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理性的超越,调整文化与审美的适应心态,确保文化自觉的有序进行。

文化自觉视域下的美育实施途径

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推动高等院校培育出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我们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优化结构配置,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理念,坚持将“美”与“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的隐性教育,在情感培养、环境营造上下功夫,构建完备的高校美育体系,以“中国美术史鉴赏”为渠道,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相关应用探索。

完善高校美育体系建设

当前,现有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形式单一、脱离时代的情况,美育理念和时代精神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美育”和思政教育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的目标,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以“文化自觉”为使命来促进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要充分打造社会美育的实践平台,将人文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互联网+时代,美育课程体系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扩宽育人途径,积极利用社会文化资源,推动青年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打造有体系、有规划的实践育人平台,在提高青年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的同时提升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识,达到育人目的。

二是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对美育教学和课程思政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融合。利用校内公选课等课程,不断深入谋划“中国美术史鉴赏”“美育概论”等课程体系编写,结合学科优势,不断挖掘省内美术资源,适当将具备本省特色的民俗文化、时代风情等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开发一系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校本教材,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程教学的育人效果。

三是要增强美育实施的配套工程建设,将“校园美境”和“育人美心”相结合。高校要发挥美育的育人作用,更要注重整合资源,打造具备校园特色的美育环境,探索出符合校情的美育思政新境地。优化“校园美景”,注重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改造教学楼、餐厅、宿舍等场地,逐步增加学生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的渠道。利用校史馆、文化长廊、美术馆、读书会等,吸引高雅艺术进校园,营造“美”和“德”的浓厚育人氛围,不断完善“大思政”格局下的育人综合性、全面性,提升高校美育质量,以实现“育人美心”的效果。

激发传统文化育人活力

儒家自古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在人的一生之中,“礼乐”承载着形而上的光辉,它让中国的人文思潮、意识形态、风俗习惯通过艺术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音律之美、样式之美、色彩之美、笔墨之美。正是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亲和,凝聚着优秀文化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借古开今,开创未来。以“中国美术史鉴赏”课程为例,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通识教育,一部美术史就是一部缩小版的中国文化史。中国美术史以纵横捭阖的历史维度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灿若星辰的宝贵财富,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墓室壁画、“魏晋风流”背景下人文意识和山水精神的觉醒等,让我们可以通过某个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来引领学生触摸历史的脉搏,了解每一个历史维度下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潮。从空间维度来看,中国美术史几乎囊括了宫廷、士大夫、民间画工的优秀美术作品,它向我们展现了作为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史所具备的丰厚价值。

因此,“中国美术史鉴赏”这一课程,天然就具备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功能,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激发传统文化的育人活力,合理优化美术史的语汇,以新时代为语境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化人心的功用。

强化红色文化爱国情怀

以红色文化增进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是思政育人的题中之意,而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便是红色文化。党的革命、建设时期都与美术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既是政治任务,又是一项关乎巩固政权、凝聚民心的长久工程。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中,罗工柳的《地道战》、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石鲁的《转战陕北》等,都在以图像的形式记录历史、歌咏红色文化。美术的重要功用便是能够以图像的形式起到宣传教化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美术史鉴赏”等科目的相关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与党史、新中国史相联结,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相融合,用经典美术作品诠释好、解读好党在百年峥嵘历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合理利用美术史上的经典红色作品,不仅能够引导青年学生铭记经典,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有助于学生从红色经典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达到明德、增信、崇德、力行的效果。对于青年学生来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而美术史中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一方面增进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当然,通过“文化自觉”来强化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增进爱国主义情怀,更需要我们将民族精神和红色文化相融合,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告诉学生如何看待当下的国情,如何通过辩证的思维视角、具象的艺术形象认清复杂的社会形势,理清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关系。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各美其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美美与共”的大同境象。

增强先进文化渗透力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责任,不断增进先进文化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增强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念。美术史作为历史,必将是持续更新的历史。一百年来,文艺路线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贴近群众、展现祖国面貌的前进方向。

因此,当前的美术教学也应因时而动,因势而新,让先进文化以艺术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之中,让先进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课堂、进社团、进寝室,真正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激发育人的理念,推动先进文化在青年学子的心中落地生根。当“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时,以美育来增强先进文化的渗透力更显得尤为必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实施高等院校美育建设,是满足新时代青年学生向善向美的需求,更是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深化高校美育,增强思政育人合力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文培元,以文铸魂,大力实施高校美育,以美术史的课程教学视角向青年学生揭示中国百年的命运道路,展现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不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的高校育人工作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做出新的成绩。

因此,高等院校要将教育引导和综合完善相结合,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或文艺创作者要将职业素养、道德品质、课程效果、文艺形象、社会影响等因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落实美育启智、铸魂、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唱响主旋律,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美术史诗;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学生守正道、走大道,通过经典作品、精品课程,在学思并用中下功夫,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其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02):17-24+79. 

[2]费孝通,刘豪兴.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85.

[3]邵龙宝.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及其教育[J].社会科学,2001(10):52-56.

[4]李西建,畅广元.追求与选择: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的价值思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2.

[5]宗白华.美与人生[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24.

[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5:51.

[7]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