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传统习俗 >> 山西人的衣着服饰习俗
详细内容

山西人的衣着服饰习俗

image.png

山西是典型的汉文化生活区,衣着上保持了典型的汉民族特色。俭朴勤劳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养成了不争华丽、不图浮饰的衣着打扮习惯。除少数富豪权贵者外,一般贫民均是以宽松合体便于劳作的短打扮为主,色彩上男性以稳重朴实的蓝、青、灰、黑为主,女性则随年龄而变化,依次以红、粉、绿、蓝、紫、青等色为主。

image.png

从整体上看,山西民众的衣饰如同其朴实、勤劳、厚道、守成的品性一样,显得本份、俭朴。尽管从雁北到晋南,气候、环境等生活条件、历史文化各有差别,但深远的黄河流域文化传统仍制约着三晋民众的衣著打扮。

image.png

▲ 民国初年的山西人

image.png

▲ 碛[qì]口街上的山西人

image.png

▲ 普通山西人的日常生活与服饰

image.png

1.服饰材料及加工方法

山西人的服饰材料主要以棉、毛、皮、丝、绸、麻为主。这些材料大都因地制宜、自制自用。

image.png

晋北

晋北属高寒地区,一般民众既为御寒、又为方便,多以羊毛、羊皮为服装原料。羊皮又以羔皮为上乘,因为羔皮毛细软而密韧。晋北各县都有皮匠或村中巧妇,依不同部位的质量性能,缝制成皮袄、皮帽、皮手套、坎肩、背心,并将边角料配制利用成棉鞋衬里、坐垫、护套(冬天暖手的小袖子)。白羊皮袄过去讲究不吊面,叫白碴子皮袄,御风保暖,是晋北人赶脚行路时离不开的家常服。

进入冬季农闲时节,乡村土屋中炉火红红,笑声朗朗,乡亲们装一团毛线围坐在一起拉家常,纺毛线。砣轮飞转,线长话热,团团羊毛变成团团白线。毛线经浆、洗、染后,编织成毛衣、毛裤、背心、手套、脖套、围巾等,作为春秋服装,是比较时髦的打扮。

image.png

晋西北

在晋北、晋西北的一些高寒地区种植胡麻,麻籽是食用油料,麻皮常被一些乡民加工后,纺织成麻料。现时新的亚麻服装,就是以胡麻麻皮为原料制成的。麻料衣服多在夏日消暑时穿用。

image.png

晋南、晋中

晋南、晋中是产棉区,棉布大多由农家纺织,既省钱又耐用,穿着又舒服又随和。晋南地区,纺织土布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小手工业。到农闲时,村姑巧妇们盘坐在草垫子上,放一笸箩棉花,轻拈慢拉,在吱吱嗡嗡的纺车声中,如春蚕吐丝,蜘蛛架网,纺出缕缕白纱,浆染处理后推经抽纬,织出挺括棉软的各样土布;有些还要镂版印花、晕蜡扎染,成为典雅漂亮的印花布,做门帘、做包袱,煞是好看。

image.png

晋东南

晋东南一些地方以养蚕缫丝出名。轻薄柔软的丝绸织品向来为富贵人家所用,一般民众则视为奢侈品,极少穿用。间或用在为新生孩童祝福;为年愈花甲者祝寿;或在新婚大礼之彩服上描龙绣凤。其质料考究,尤多用于鞋帽、披肩、兜肚等装饰物上。

image.png

服饰加工

过去乡里风俗以针黹[zhēnzhǐ]技巧来衡量女人们的本事。所以女孩从懂事起便在家里跟着母亲学女工,俗称为“做针线”。因此姑娘媳妇的贴身用具除梳妆用品外,便是一套针黹用具,诸如顶针、锥子、大小套针、粉钱袋,绣工精巧的针套,以及裁刀、剪刀、彩线、直尺一应俱全,放在一个或草编,或布贴成,或纸裱的“针线笸箩”里。

农民服装的缝制,大多由家庭主妇来承担。过去没有缝纫机,因此一家老小,一年四季棉的、夹的、单的,裁新的、补旧的,几乎占据了主妇毕生的精力。过冬棉衣是主妇们的大工程。他们把棉花一片片撕好摊平,絮在布面上缝好后再翻里面。特别令人叹服的是扣结的制作,用缝制的布带经过细心的编、抽、拉、寻工艺编结成桃形、蝶形、如意等造型,缝接在衣服上,是典型的汉族服饰标志。由这一简单的扣结进而发展到对各种镜饰挂穗、兵器装饰,以及各种佩物穗带的编结造型,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巧夺天工,为世界人民所称奇的“中国结”艺术。

做衣服剩下的边角布块,还要依照不同花色的对比,缝制成干粮袋、书包、座垫、荷包等,五色斑斓,惹人喜爱。

image.png

家庭主妇们最缠手叫劲的营生要数做鞋了。首先拣破碎布条一层层粘起来,有半寸厚的样子,俗称打毛布底。上下两面再夹一层耐磨的布,然后,将白麻拈转拨吊,拧成细麻绳,手戴羊皮护掌,钢锥打孔,在打好的毛布底上按鞋样大小,针线花纹样式,细针细线地纳起来。这是一项既讲力气又讲技巧的活儿。特别是(革尚)鞋,要双绳上下对拉抽紧,用力均匀。最后打湿新鞋,用楦子定型。这种鞋子穿脚上挺而不硬,耐久结实,有的地方叫它“踢倒山”,足见其结实程度。

到冬闲时,一些人口多又稍富裕的人家,要请手巧的人到家里帮助缝制过年过冬的棉衣、礼服。婚姻大典的被服农饰更加讲究。不仅要讲属相,而且要讲究儿女父母健在,有男有女团团圆圆的所谓“十全人”来帮忙,为的是取个吉利。现在有了“裁缝铺”,家家又有缝纫机,大家又都买成衣穿戴,风俗逐渐改变,妇女自己缝制衣服、鞋的已不多。

image.png

特殊服饰

特殊服饰是指婚、丧以及禁忌、信仰情况下的穿戴。

丧服

山西民间丧服都以白色为主,粗针大线,毛边朝外。孝帽随关系疏远而异,或叠折或扎起,出殡时为遮掩女人哭相,还在头上顶盖一大块白布、谓之“披头”,并要在头发上扎白纸捻。

婚服

新婚大典新娘兴穿红色,要里外红、上下红。一来红色是暖色,热烈饱满;二来红色在民间具有驱邪免灾的作用。新郎头戴礼帽帽花,身穿长袍,外套马夹,斜挂红布,谚语叫:“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戴花煞似状元郎”。

image.png

禁忌穿戴

九作为数目字中最高数值,民俗以为不祥,所以在年龄中有忌九的说法,俗名“逢九年”,特别是从四九(36岁)开始,每逢带九年中,除在饮食、起居、行旅、处事等处处小心外,还要穿红主腰、系红裤带、穿红裤衩,据说可以避邪免灾。这可能是一种迷信,但至今仍有流行。

信仰穿戴

长治一带男回民讲究戴白小帽、蓄长须,穿黑衣、套马夹;女回民则头裹披肩,纱巾尚白或黑,是特有的民族服饰。

image.png

2.山西衣饰民俗--男女发型

山西省境内的城乡发型,从清代留辫子以后,就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辛亥革命后直至民国年间,都相继剪掉满清时的长辫子,留成了其它各种各样的发型。

image.png

男式发型

男子,农村里大都采用剃刀剃成的光头,山西从南至北,在那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剃。一些城市里的工人、劳动者,大都是剃头。只有在大城市中,才有些工人蓄起头发,类似平头、分头之类。而那些商行,或是中上层人士中,则多留成分头或是背头。

image.png

新中国成立后,发型变化明显。在一部分城市、农村青年中,逐渐蓄起了头发。发式一般仍限于平头、分头两种。分头中,又有正分、偏分、一边倒、运动员头等等。这时,留背头的人也开始比以前多起来。但在少年男孩子中,未满十二岁者,仍有留辫子的习俗。这种辫子,是留在后脑以上的,到十二岁开锁时方能去掉。

直到七十年代以后,农村中剃光头的人才逐渐少了,大部分人蓄起了头发,留成平头、分头、背头等。近年来,男子中蓄长发的更为普遍,剃光头反而成了个别现象。城市中,学习西方人蓄长发的习惯,头发长到与女子相差无几,甚至超过女性的长发。而且,有人模仿外国人,蓄起了小胡子。

女士发型

妇女的发型,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它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妇女,自清代以来,一般发型是,幼时梳小辫、挽发髻。不同年龄孩子的小辫与发髻也不尽相同。幼年时的女孩子的发髻,有的在头的正中间,朝天扎一个小髻,或是朝天扎一条小辫。也有的是朝后扎两个小小发髻或两条小辫。

一般女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便扎成两个辫子背在胸后,在有的山村里,有扎一条辫子习俗。随着女孩子年龄的增大,往往梳两条辫子。长到十五、六岁以后,女孩子的发型便更加完美。这时的女孩们额前要梳理成个“刘海儿”。辫子也比较长些。农村中,也有一些女孩子是梳成单辫子的。

这个时代的青年妇女、中年妇女、老年妇女,发型也不尽相同。老年妇女,大都把头梳成“挽髻”,把头发梳成辫子,然后盘起来,绕成个髻子,上面加上个“发网”,把这个“挽髻”罩起来,盘在后脑勺上,再插个“簪子”,中年妇女,也开始“挽髻”或是“盘髻”。年青妇女则不然。未成婚的妇女中,有留辫子的,也有留短发的,但已婚妇女,必须“挽髻"

到了民国后期、抗战后期,女子发型有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初。这主要是在中、青年妇女身上。农村妇女中,留短发的人逐渐多起来。短发一般是短到脖子以上,尤其在解放区内,这种解放头更为普遍。

在五十年代前后,农村青年妇女才普遍剪短发,发型朴实,大多在头的一侧扎一个短把,后来又流行起前额上方的高髻式样,当时人们称之为“飞机头”。但已婚妇女必须“挽髻”。

新中国成立后,除去许多中年妇女留“剪发头”外,年青妇女中大都是崇尚留辫子。辫子的长度大大超过以往,单辫双辫,各有所好。

晋中一带农村年青妇女,大都喜欢扎双辫,而且到六十年代,辫子崇尚以长为美。在辫子的末端辫梢处,青年妇女们喜欢用红色的绒线或是红色的绸带子扎住,点缀一下,装饰一下。

“文革”中,一时兴起剪辫子热潮,青年妇女时兴留短发,扎刷子。扎刷子,有单有双,山西人称之为“锅刷子”。这个时期的农村老年妇女,依然是挽髻、盘髻发型。中年已婚妇女中剪发头为多。

七十年代直至现在,妇女中发型变化很大。尤其近年来,女子披肩长发、烫发、美容成为时尚,留辫子的青年妇女已很少见到。大多数留成长发烫过,或是瀑布般的披肩长发,城乡之间的发型差别已很不明显了。

image.png

3.装饰物品

衣服的功能主要是保护身体,其次才是装饰和美化。但人们有时为了美化而不顾保护身体。民谚:“为了俏、冻得跳”,便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女士

过去妇女头上、身上的装饰物很多,有些纯粹为了好看。耳坠子、耳环子、戒指、手镯、胸花、头花等大都镂金镶银,非常昂贵,这些饰物有很多是作为陪嫁物出现的,所以成为妇女的珍爱之物。

男士

男人没有这些累赘,至多有个烟荷包、佩串抠烟油的银钩、挖耳勺、剔牙针,带有火镰包。烟瘾一来,三个五个人往墙根下一蹲,从腰上取下闪亮的铜烟袋,伸进那好看的烟包里三搅两搅、装上一锅烟,用拇指一按,含在嘴里,一手拿火石、火媒,另一手执住月牙形的火镰片,往火石上撞擦,火花打着火媒、往烟锅上一点,咝咝咝猛吸两口,如神仙般悠悠然起来。于是众老哥们烟锅对烟锅,顿时便吞云吐雾起来,末了往鞋帮上一磕、再装一锅,小心地把磕下的烟红往上一按,又是一锅烟。现在点烟有了火柴,烟袋锅有的也被纸烟代替了。这火镰和荷包也就没有佩带的必要了。

儿童

当然装饰物还要数孩子们的多了,且因年龄变化和岁时节令有所增减。满月时的围嘴有各种动物、植物造型,喻意深刻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十分好看。过生日又要系百索,挂长命锁;过清明节、端午节又有各种香袋、荷包等,一些地方还要佩手镯、项链之类,物质的装饰与精神的护佑紧连一体。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