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浅谈《万疆》传递的传统文化意境与文化自信的树立
详细内容

浅谈《万疆》传递的传统文化意境与文化自信的树立

时间:2022-03-11     作者:马晨晔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创】

歌曲《万疆》包含了浓烈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作为流行元素,国风歌曲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树立牢固的家国信念及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有积极的影响,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近年来,国风文化逐渐兴起,各种融合了传统文化和流行元素的艺术形式正在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汉服的流行、国风动画的振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火爆都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国风不再是过时、“老气”的符号,而是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和新的思想价值的体现,它如同新鲜血液,注入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血脉当中。  

作为国风文化的一部分,国风音乐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傲骨与风气,其歌词处处透露着古代诗词的文雅与意趣,在国风文化盛兴的今天也日渐流行。《万疆》作为一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的歌曲,从其歌词内在的形式、意义到外在的配乐、唱法都体现出明显的国风音乐的特征:歌词带有文言色彩,意境悠远;配乐采用笛子、琵琶等传统民乐;唱法混搭了戏曲风格;几种方式的结合,使得整首歌曲饱含古典韵味,也将中华传统文化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万疆》歌词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及其传达的文化意境

《万疆》歌词中体现出了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其对诗、书、画、古籍、建筑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挖掘,从而传达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极具美感的文化意境。

歌词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词作者:李姝

歌曲名为《万疆》,可以理解为“吾国万疆,大爱无疆”。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以博大宽容的胸怀,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作为一首向党献礼的歌曲,歌词开头点出主旨,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红日”来隐喻中国,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正在以“中国速度”迅速崛起,如初升的旭日一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这句歌词也是在向老歌《东方红》致敬。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此句使用了古语词“何其”,语出《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在感叹句及疑问句中用作状语,表示程度高,相当于“多么”,整句的意义类似于网络流行语“此生无悔入华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我们生长在中华大地,必将传承历史的血脉,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

难同当/福共享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出自晚清文学家李伯元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表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患难与共,心手相牵,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0年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湖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迅速支援湖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逆行者们奋勇向前,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同心协力,才换来国泰民安、山河无恙。这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最好诠释。

挺立起了脊梁

百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

“吾”属于文言词,即第一人称代词,此处用“吾”而非“我”,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也更符合国风歌曲的风格。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认为“仁”就是“爱人”。自汉代以来,儒家的思想主张就成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导,“仁爱”作为其重要特色,影响极为广泛深远,孝悌、博爱等思想穿越了时空,镌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这样的信仰,得以传承千年。

写苍天/只写一角日与月悠长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从那时起,虽然朝代更迭,但诗词曲赋留给我们不仅是沧海桑田,更记录了灿烂的文明永不停歇。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到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明志;再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恣意洒脱,到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志难酬。诗词曲赋,承载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岁月悠长。

画大地/只画一隅山与河无恙

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彩陶记录了我国最原始的美术形态。汉字最初的形体甲骨文也是起源于图画,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同样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记录了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汉藏情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面反映了北宋的社会风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作为青绿山水的代表描绘了美妙的江南景色,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一幅幅画卷记录的不仅是社会风貌、人生百态、大好河山,更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画家的精神诉求与感情流露,以及蕴含其间的人生哲学与追求。

观万古/上下五千年天地共仰

上至先秦,下至明清,中国古代典籍不胜枚举。司马迁修《史记》创立纪传体通史,确立了“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李时珍修《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留下了惊叹世人的中华医学宝藏;宋应星走访大江南北,记录各地农业、手工业技术,编成《天工开物》,福泽百姓;徐霞客志在四方,一路践行“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理想,所著《徐霞客游记》被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

中华典籍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了具体的寄托,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足以让天地共仰。

唯炎黄/心坦荡/一身到四方

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论语·述而》中说:“君子坦荡荡”,光明磊落、心胸坦荡的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闯荡四方,虽远离故土,但其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抚流光/一砖一瓦岁月浸红墙

《春秋谷梁传》中有一句话是“德厚者流光”,“流光”本指道德高尚,福泽流传至后世,后多引申为“岁月”之意。这一文化典故作为“纯意象”被创作者引用,以彰显古韵。

自古华夏五千年,最能见证岁月悠长的中华古建筑非长城和故宫莫属。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修筑长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缮并连接各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烽火边城诉说着曾经的刀光剑影。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黄瓦红墙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迁,一砖一瓦都浸染了岁月的痕迹,守望着中华文明在流光岁月中绵延不绝。

叹枯荣/一花一木悲喜经沧桑

由花草树木的枯荣,感叹人生经历的悲喜,个人悲喜、家国兴衰,在草木枯荣间合而为一。

横八荒/九州一色心中的故乡

八荒即四面八方,九州即中国。自秦始皇横扫八方统一六国,中华文明世代延续,虽经历诸多坎坷,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如今的中国九州一色,红旗飘扬在中华大地,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乡。

唯华夏/崭锋芒/道路在盛放

如今的华夏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日渐提高的综合实力在国际社会初露锋芒,虽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艰辛,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克服困难,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歌词传达的文化意境

《万疆》歌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传递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悠久的中国历史、优美的诗词曲赋、意境幽远的水墨画、源远流长的中华典籍、独具匠心的古代建筑……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从未改变的信仰,是中国人民不卑不亢的风骨,是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的精神。

每句歌词末尾押韵,符合中国传统诗词中押韵的要求,正文部分“写苍天/画大地/观万古”以及“抚流光/叹枯荣/横八荒”几句采用相同的句式,各句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基本做到了平仄相间,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凸显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也更利于歌曲的流传。诚然,如果从汉语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万疆》歌词中有不符合语法规则及语用习惯的地方,但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歌词整体体现的意境和所传递的价值观。歌词融入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优良深厚的传统文化,营造了深远的文化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一首国风歌曲,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展现美的意境、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不需要苛求每一句歌词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及语用习惯。只要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渲染出打动人心的意境,利于歌曲的传唱,它就是一首成功的歌曲。

《万疆》的流行对坚定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

《万疆》歌曲传播分析

新媒体环境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扩大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还创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万疆》作为流行的国风音乐,其传播符合基本的传播学原理,也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国风歌曲的流行探索了新的道路。

从传播者方面:《万疆》的演唱者是中国青年艺术家李玉刚,他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戏曲和歌剧等艺术进行了融合,一人演绎了男女两种声音,混搭了戏曲中旦角的唱法,在歌曲中展现出了较为独特的风格。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平台、自媒体对歌曲进行了各种版本的翻唱、演绎,使得传播者更加多元化,在转发、分享的过程中,受众也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这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传播的效率。

从内容方面:歌词的内容已在上文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密切相关,和演唱风格协调搭配。这样的内容非常符合现在的主流文化诉求,符合践行文化强国战略决策,也符合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偏好。

从传播渠道方面:歌曲最初是以MV的方式在线上发布的,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为歌曲迅速且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而新媒体的崛起让传播渠道多样化,各类短视频平台的火爆为歌曲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另一个方面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从受众方面:国风音乐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年轻一代,而年轻人正是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也是国风文化最重要的推动者。新媒体使歌曲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而年轻人会接受并进一步进行传播,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从传播效果方面:以上四个方面都为歌曲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短短几个月,《万疆》的全网播放量就已突破20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歌曲”,不但被各类短视频平台频繁采用,还在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和2022年部分电视台跨年晚会上进行了演出,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对坚定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

首先,国风歌曲能够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万疆》具有非常浓烈的中华文化特征,其中不仅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还展现了以诗书画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难免鱼龙混杂,当前,更需要这样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这类充满正能量的、有正确导向的作品能够在满足其娱乐需求的同时满足其精神需求,对于提升年青一代的思想境界、增强年青一代的民族自信心有正面作用。其次,国风歌曲的流行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文化接轨,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作为一种流行元素,国风歌曲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不同风格的交流碰撞更能增加歌曲的新鲜感,有新意的歌曲更容易打动年轻的受众群体,喜爱就会主动推广,这从外部条件上推动了歌曲的有效传播。在歌曲的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个受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的信息会转化为内在认知,这种认知会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喜爱,并使人们从内心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最后,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只有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与厚重,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这粒历经沧桑而又经久不衰的种子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诗词曲赋、建筑典籍,更是血脉的延绵、文化的承袭、信仰的赓续,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并心存敬畏,华夏文明的一词一句都浸染着历史的传承,中华大地的一点一滴都将在未来闪耀于世。

参考文献

[1]吴静静.短视频泛化下的古风音乐歌词艺术价值研究[J].职大学报,2021(04):32-35.

[2]胡冬晴月.论古风歌曲歌词的叙事性与文学性[J].职大学报,2020(02):49-53.

[3]翁朝霞.浅谈音乐文学的音乐性和文学性[J].音乐创作,2017(05):181-183.

[4]孙艳萍.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J].数据,2021(10):96-98.

[5]赵聪聪.“古风音乐”文化特征与审美心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