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馆藏建设 >> 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功能的研究
详细内容

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功能的研究

时间:2022-03-11     作者:夏春华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博物馆【原创】

博物馆是对青少年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各级各类博物馆要结合青少年的教育需求,创新教育方法和技术,增强博物馆教育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丰富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知识体系。从分析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功能入手,揭示当前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教育与服务功能应履行的实践策略,期望对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价值有所帮助。

博物馆是征集、陈列、研究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单位,在我国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博物馆要主动承担起展示、教育、宣传的职能,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优秀文化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对青少年教育,博物馆的教育与服务功能定位更加鲜明,要求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拓展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认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大部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着吸引力不足、教育形式守旧、专题教育缺失和教育支持乏力的困境,阻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为此,博物馆要明确青少年的教育与服务定位,做好教育与服务的总体规划,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体系。

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与服务功能体现

知识教育与服务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实施主体,在校内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向青少年传授课本知识,使得学校教育基本局限在校内课堂上。博物馆内拥有丰富的实体文物资源,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数字化展示设备,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向青少年传递文物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价值,使知识传授更具有形象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基于此,博物馆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用于拓展和延伸校内课堂上无法传授的知识,满足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1]。此外,青少年身处文化氛围浓厚的博物馆,能够快速投入到讲解员的讲述中,能更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这种方式拓展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

思想教育与服务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博物馆需要有效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保证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博物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青少年教育中,博物馆可以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功能,通过陈列的文物向青少年呈现出一段段历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从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来看,博物馆不仅是陈列文物的场所,更是重现一段历史、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馆要对广大青少年开放,为青少年提供思想教育与服务,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境界。

心理教育与服务

博物馆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积淀,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从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来看,青少年由于受网络时代、多元化社会思潮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过于依赖虚拟的网络世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猎奇、沉迷游戏、自闭、抑郁、孤僻等。博物馆中的文物都是亲眼可见的实物,能够让青少年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为青少年带来沉浸式教育体验,让青少年对文物蕴含着的历史文化肃然起敬,产生敬畏之心,进而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素质教育与服务

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博物馆种类的增多为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当前,我国博物馆包括艺术博物馆、文物博物馆、美术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多种类型的场馆,大多数博物馆对外开放,方便青少年参观学习[2]。以科技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内拥有大量高端新型科技装备,展现着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这些科技领域的实物是校内教育资源无法拥有的。青少年在科技博物馆内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素养。

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吸引力不足

博物馆主要通过陈列物品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由于部分博物馆面临着办馆经费短缺的问题,使得展品的陈列形式一成不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容易降低对青少年的吸引力[3]。同时,大部分博物馆基于大众的视角来设计管内藏品的陈列方式,没有考虑到青少年的需求偏好,缺少对光影、声音等多媒体资源的应用,难以激发青少年的参观兴趣。这种情况导致青少年参观博物馆通常都是走马观花,只是简单地游览一番,很少关注文物展品的名称、出土地、年份、历史背景等信息,没有充分发挥出博物馆藏品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价值。

讲解形式枯燥

博物馆讲解是向青少年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博物馆教育与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当前,博物馆的讲解形式缺乏创新,只是按部就班地介绍展品的相关信息,很少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更新讲解形式,这使得讲解成为单向知识灌输,缺少讲解员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此情况下,青少年听讲时如同囫囵吞枣,即使遇到听不明白的地方也不寻求讲解员的解答,进而限制了博物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对审美价值的引导,以及对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发挥。

专题教育缺失

博物馆承担着向社会公众宣传教育资源的重任,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在部分博物馆的日常陈列和展览中,缺少对青少年教育与服务的关注,只是简单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没有针对提升青少年素养而开展专业性的展览活动。同时,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后不重视后期反馈,很少将教育活动延伸、拓展到谈论观后感和互动交流的环节,使得教育与服务的深刻性不足,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收效甚微。

教育支持乏力

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但是博物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与服务活动时却缺少学校的支持。部分学校认为,博物馆只是收藏文物的场所,与教育教学的关联性不大,所以会主动拒绝博物馆提出的举办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建议。同时,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存在着投入不足、关注度不够、教育不深刻的问题,这主要由于博物馆对自身教育功能的认识偏差。此外,人们往往忽视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导致博物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时缺乏有力支持。

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功能的实践路径

创新展览展示技术

在博物馆开展的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工作中,展览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为此博物馆要重视对展览与展示方法的创新,引入先进的展览技术和手段,提升博物馆展览对青少年的吸引力[4]。具体实践措施如下:其一,运用巨幕投影技术。博物馆可以采用先进的巨幕投影技术全方位地展示物品,结合光线、声音等处理技术,对展品的亮度、视角、色泽进行调整,使巨幕投影展示能够完全还原高清的物品形象。例如,在历史博物馆中,可以采用巨幕投影技术复原战争场景,结合音响设备播放每一个场景的故事简介,使青少年能够通过视、听感官切身体验战争场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勇事迹产生敬畏感,从而教育青少年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二,运用触摸控制技术。博物馆在展览物品时,可以采用触摸控制技术为青少年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触控技术的支持下,展览物品的相关资料被直观显示到屏幕上,方便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参观需求,触摸选取相应的资料进行阅览。博物馆在运用触摸显示屏后,能够进一步拓展展品的信息容量,使青少年可以直接获取与展品风格相同的物品的链接资料,扩充博物馆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三,运用数字成像模拟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可以运用3D成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模拟真实的展览场景,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教育体验,加强展览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增强博物馆教育的感染力。

创新讲解工作方式

博物馆的讲解员在讲解展品时要加强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原本单向的知识讲解,转变为青少年与讲解员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进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具体实践措施如下:其一,建设高素质的讲解员团队。博物馆要吸收业务熟练、经验丰富、临场应变能力强的讲解人才,加强对讲解员的培训,使讲解员全面掌握博物馆馆藏物品的历史文化知识[5]。其二,采用互动式讲解。博物馆的讲解员要与学校进行沟通,找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与学校历史文化教育的结合点,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编撰讲解词,并且还要设计提问环节,通过层层提问引发青少年主动思考,将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解答中。

举办青少年专题教育活动

博物馆要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深入研究青少年教育主题,使教育与服务切实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提升博物馆教育的感染力。具体实践措施如下:其一,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博物馆可以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春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向青少年展示关于各种节日的展品,增强青少年对节日的感官体验。博物馆还可以围绕节日举办知识竞赛、好词佳句赏析、节日文化讲座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知识体系[6]。其二,举办临时展览。博物馆要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来校举办小型巡展,在学校展厅内合理布置场景,选取与学校教育内容关联性较高的展品,促使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与服务从馆内延伸到校内。其三,举办互动体验活动。博物馆要运用先进的展示技术与设备为青少年创建多感官体验系统,在青少年听讲的过程中,博物馆可以安排个性化的体验活动。如在书画展览时,博物馆可以提供笔墨纸砚等材料,让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临摹展品,陶冶青少年的艺术情操;在陶瓷展览中,博物馆可以提供制作陶瓷的工具,为青少年提供亲手制作陶瓷的机会,培养青少年的工匠精神。

加强馆校合作

各地方博物馆要积极与本地区的中小学建立起合作关系,为青少年提供综合实践场所,确保博物馆青少年的教育与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实践路径如下:其一,建立合作机制。博物馆要与学校签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协议,明确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职能定位,使博物馆馆藏资源真正为教育事业服务。学校可以结合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博物馆成为课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地。其二,创新教育展品。博物馆可以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出版适合青少年的书籍、报刊、连环画等教育材料,通过文本讲述博物馆藏品的真实故事,促使青少年增进对博物馆的了解,潜移默化地接受博物馆的教育[7]。

加强博物馆自身建设

博物馆要做好对青少年教育与服务的总体规划,把握好博物馆的总体功能定位,坚持以馆藏展品为中心,以青少年教育为导向,科学开展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出现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体实践策略如下:其一,突出展品特色。博物馆要结合自身的展品资源举办展览活动,使博物馆建设成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教育传播基地。其二,开展展品资料征集与研究。博物馆要重视对展品资料的整理,深入开展对展品地点、历史的研究,收集详实的历史资料、实证资料,还原与展品有关的地方风俗、历史事件等。在展品的学术研究层面,博物馆工作人员要运用发散性思维,搜集整理有关展品的文字、图像、音频等资料,从多个维度出发诠释展品的价值,为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其三,挖掘文物背景资料。博物馆在收集整理文物背景资料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而要向文物出土过程、征购过程、赠予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延伸,使青少年能够了解到文物收藏展览的来之不易,满足青少年探究文物来源的好奇心,进而更加深刻地揭示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其四,加强对展品的维护更新。博物馆在常年开展实物展览的过程中,要同步做好展品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维修展品,有条件的博物馆还要更新展品,为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青少年教育涵盖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以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博物馆本身拥有丰富的馆藏展品,这些展品是对青少年开展课外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助于博物馆履行社会教育与服务大众的功能。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中,博物馆要加强自身建设,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偏好,创新展品的展示手段以及讲解工作的模式,从而提高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凯萍.试析博物馆革命历史类展览中的青少年教育[J].艺苑,2021(03):4.

[2]范怡婷,黄毅.探讨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9-201.

[3]吕毅.关于如何完善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6(10):69-70.

[4]商鑫龙.浅析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作用之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4):102-104.

[5]高峰.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与实践[J].学苑教育,2021(29):73-74.

[6]黎李,张东.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受众群体教育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7-8.

[7]徐静宇.本溪市博物馆服务青少年教育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