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提升少儿绘画活动师生互动的浅析
详细内容

提升少儿绘画活动师生互动的浅析

时间:2022-03-11     作者:郭 倩 冯甜甜 榆林学院教育学院【原创】

少儿时期是对艺术逐渐有所感知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少儿也更容易对艺术产生兴趣。以少儿为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与少儿建立亲密关系是师幼互动的基础。积极的师幼互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活动的具体表现。绘画活动更应该强调教师和少儿之间的互动,通过分析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为提升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提出合理的建议。

少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少儿时期是艺术细胞开始展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活动对少儿日后的艺术表现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绘画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少儿手、眼、脑的综合发展,也有利于少儿大脑的发育,在提高少儿审美能力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了少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作为少儿的启蒙者,不仅要在活动的各个方面指引少儿,更需要时刻注意少儿的情感需要。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给予少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并成为友好的合作者。师幼互动是绘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了积极的师幼互动,活动氛围就会更加活跃,随之少儿对绘画的兴趣也会被激活,从而提高整个教育活动的质量。本研究以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可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对策。

少儿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西安市某绘画班为例,对三个班级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对其中的9名教师进行了非正式访谈。

常规教育严格,管控性较高

师幼互动内容分析表

10.png

此次共观察到师幼互动153次,其中“纪律组织”和“批评”占比最大;其次是教师对少儿的“常规教育”占比较高;最后是“讲解示范”“提出问题”“表扬”占比最小。互动中“纪律组织”和“批评”最多,占互动总数的23%和27%。互动过程中教师因为教学任务较重以及少儿的安全问题,所以会使用指令性语言去命令少儿,绘画环境不能保证完全宽松自由;然后是“引起关注”占比7%,由于少儿身心发展不成熟经常出现搞怪或者告状的行为,想要引起教师的特别关注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是“讲解示范”“提出问题”“表扬”最少,占比分别为3%、3%、5%,这说明师生间真正与绘画活动相关的互动很少,在绘画活动中教师与少儿之间的主要互动并不是真正地去传授给少儿绘画的方法,让少儿感受绘画过程中的艺术,更多的是为了确保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地进行并完成,并没有适当鼓励少儿与少儿之间建立情感上的互动交流。

绘画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少儿为辅

访谈者:“为什么发起互动的主要是教师?”教师:“绘画时间紧任务重是一方面,少儿如厕也需要时间,所以根本没有时间让少儿表达。少儿人数较多,教师人数少,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加之少儿的想象力奇特,有时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耽误绘画进度,而家长和园方领导只看重作品的效果。”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教师是整个活动的主导者,少儿属于被引导者,教师讲解示范,少儿进行模仿。少儿所作之画的构图、颜色、框架等几乎与教师讲解的内容一模一样。艺术领域是一个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可是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少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感受到绘画真正的意义,更体会不到创造美的独特性。教师要求少儿的作品要和自己的模板一致,并没有传授给少儿如何在绘画的过程中静下心来感受美,部分教师看重的是少儿是否能呈现出精美的作品,是否能够达到家长的认可,忽略了绘画中的情感交流以及绘画过程中少儿本身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绘画活动《森林里》教师拿出魔法箱和少儿一起伸手进去摸一摸,看魔法箱今天带我们去哪里?原来去了森林里,森林里有什么?请少儿自己画在画纸上。经过观察,大多数少儿都画了太阳,但是每位少儿所画的太阳都不同而且太阳的颜色也不相同。有的少儿把太阳的颜色涂成绿色,有的涂成黑色,有的涂成红色或黄色,教师看到后则命令少儿把太阳涂成红色。

在这则案例中,少儿把太阳的颜色多样化,教师没有询问少儿为什么太阳的颜色不是红色,反而直接告诉少儿太阳是红色的,这也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少儿该如何去画并没有给少儿自己思考创造的空间,过程中也并未给少儿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少儿也未能真正地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教师对少儿的个别指导较少

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绘画活动的时间较短,因此过多的个体指导会影响教学进度,把集体指导和纪律放在首位,用指令性语言去要求少儿,教师只是给少儿呈现模板画,大概讲解一下并让少儿按照教师的方式去绘画,基本都是集体指导作画。(访谈者:“为什么互动中的个体互动很少?”教师:“课时有限,如果个体互动太多少儿都争先恐后地说,根本听不到而且反过来还得维持纪律,集体互动则相对省时省力。”访谈者:“少儿向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为什么不回答?”教师:“少儿提出那些奇怪的问题我听到了,因为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第一没时间去逐个回答,第二要顾及绘画活动的秩序。”)部分教师不仅缺乏对个体的指导而且几乎没有耐心去倾听少儿的想法,在绘画活动中往往只关注活动的组织和家长的评价,没有关注到少儿的真实想法和情感需要,教师用传统观念束缚少儿创作能力的发展,使少儿按照教师所谓的“规则”参与活动。

教师掌握绘画活动评价的话语权

在评价少儿的绘画作品时,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少儿年龄较小,对绘画作品的评价经常说不到重点,所以评价绘画活动的话语权基本由教师掌握。教师在评价少儿绘画作品时,仅仅站在老师的角度,没有倾听少儿的想法,更没有与少儿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只是单方面地开始和结束评价互动。此外,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评价少儿绘画作品时,教师往往都是三言两语便结束评价互动,对于少儿辛苦画出来的作品,教师只是说着:“好,可以了。”没有对少儿进行表扬或鼓励,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少儿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少儿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对少儿绘画作品评价结束之后,没有给少儿反馈自己想法的机会,而是跟着教师的想法和评价去看待自己的绘画作品,久而久之少儿就会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想法和评价去作画,少儿思考和自己表达情感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少儿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提升对策

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降低对少儿的控制度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应该让少儿自由地表现自我。”但在师幼互动的观察中发现少儿是被高度控制的,这不利于提高少儿对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会使少儿对绘画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数量少,少儿数量多是目前少儿教育面临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教师不得不去重点关注少儿的一些行为,而且还在领导的要求下维持班级的正常秩序,少儿的模仿行为又是极强的,只要身边有一个少儿跪在椅子上画画,那么周围至少会有两三个少儿做出同样的姿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高度管控以及教师权威存在的现象。在类似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儿身心发展会是什么样的?这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积极寻求合理的方式。

其一,教师应当为少儿营造宽松自由的绘画环境,让少儿想说、敢说、会说。因为在师幼互动中语言也是极其重要的,语言能够建立起教师与少儿沟通的桥梁,避免使用指令性语言,所以在少儿想要表达自己想法时教师应该尊重少儿,耐心地听少儿把话讲完。有的教师往往会打断少儿发言,这种现象在师幼互动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少儿害怕教师,所以也就表现出想说却不敢说的样子,久而久之,少儿与教师互动的习惯会逐渐减少,只有少儿在自由宽松的条件下才能向教师表达想法,使师幼互动逐渐平衡。

其二,教师和少儿应该建立起情感交流,对少儿进行适当鼓励,提高教师情绪的调控能力,为少儿营造愉快轻松的互动氛围。教师要时刻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能因为少儿弄坏一根画笔或者偶尔画到了自己衣服上而去斥责少儿,他们会因为害怕,慢慢地对绘画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在工作中学会调适情绪,用一颗童心去看待少儿的行为,给少儿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让自己真正成为幼儿的朋友,这样才会使少儿大胆去表达,自由地去创作。

建立积极师幼互动观,发挥少儿主体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手脑并用”的人,即所谓的“全脑思维”,而绘画创作就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他们需要用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头脑去想象、理解和处理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动手去操作工具和材料。

教师要加深对绘画的理解,少儿绘画不是要求少儿要画出多么精美的作品,而是培养少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美,增强少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引导者,适当地去给少儿做示范,让少儿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给绘画赋予情感。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少儿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随意命令少儿必须按照教师的想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少儿在绘画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帮助少儿强化思维。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少儿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归还少儿在绘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多去倾听少儿的想法,以幼儿为中心,鼓励幼儿大胆去尝试,培养他们富有个性的绘画风格,教师与少儿共同发展,只有二者关系平衡,师幼互动才会积极,绘画活动也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绘画评价要树立积极的语言互动

在活动即将完成时,教师会对作品进行点评。评价环节既是对少儿绘画作品的品鉴,又是对绘画活动的总结。少儿在这个时候非常期待教师的评价,积极肯定的评价会使少儿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会有成就感、喜悦感,甚至还会向其他人“炫耀”,从而调动少儿绘画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而消极或否定的评价则会使少儿从心理上产生不自信,少儿也会慢慢地对绘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卑心理,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评价少儿绘画作品的互动中,应该考虑到每个少儿的能力差异以及少儿的情感需要。

每个少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和阶段性,所以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因此不要轻易地去评价少儿的作品。可以先鼓励部分少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试着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即使少儿评价的不完整、不全面,也不要去打断少儿讲话,要让少儿大胆表达,勇敢说出画这幅画的原因,教师及时作出回应并加以鼓励。这样的评价使少儿的语言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也提高了师生互动的质量,增强了少儿的自信心,通过自评少儿也产生了自我认同感。

教师应该在评价互动中保持童心,把自己融入少儿的世界中,感受少儿内心的想法,感受少儿纯真的世界。不要随便打击少儿的绘画作品,因为少儿在绘画时足够认真,当然也会对教师的评价有所期待。

增强师幼间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的互动能增强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少儿的日常学习中更离不开师幼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该在少儿入园时面带微笑耐心指引,比如在少儿进餐时多观察少儿是否需要加餐,户外活动时也要时刻注意少儿的安全,天气热是否需要减衣,天气冷是否要加衣,对少儿进行关心和爱护,少儿也能体会到教师的关心逐渐就与教师的关系亲近起来,慢慢地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这样不仅建立起了亲密的师幼关系,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强师幼情感交流:首先,教师要不断鼓励和表扬少儿。少儿的年龄偏小,教师在少儿心里有着较高的地位,能够得到教师的夸赞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少儿会感觉无比荣耀。经常对少儿鼓励和表扬有利于激发少儿的积极性,建构了少儿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桥梁。其次,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少儿。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少儿,少儿是有灵性的,教师应该给予少儿最真诚的爱,才会拉近师幼间的距离。最后,教师应该为少儿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与教师积极互动,增强少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师幼的情感沟通。

参考文献

[1]黄娟娟.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30(07):81-86.   

[2]刘超,王晶.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8):132-133.

[3]栾文艳.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22):6.

[4]张小莲.浅谈师幼互动的对话氛围与语言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1):35.

[5]吴海东.关于师幼互动中"控制问题"的几点探讨[J].华章:教学探索, 2007,No.54(Z2):23.

[6]尹坤萍,钏雪蕊.师幼互动中有效提问的特点[J].价值工程,2011,30(01):259.

[7]郑雯雯.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3):148+14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