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非遗视界 >> 朔州秧歌
详细内容

朔州秧歌

朔州大秧歌形成于清初,是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的衍变而成的。朔县地处边塞,民风尚武,各大村寨都设有专门教练武术的“武场”。为了增加娱乐性,练武者腰配花鼓,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产生了踢鼓秧歌。踢鼓秧歌场地较大,有集体欢舞和各种复杂队形的变换,以舞见长,为群众乐见。小秧歌是两三个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小戏,以民歌演唱为主,以歌赢人,群众喜闻。每年一入冬,传习踢鼓秧歌的“武坊”和教练小秧歌的“文坊”往往集结在一起进行排练;来年正月、二月和入夏后的六、七月演出时,又往往结伴而行。久而久之,文武两坊就合二为一,组成“秧歌坊”。两种表演方式也相互渗透、融合壮大,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表演形式,既载歌载舞“土摊秧歌”。
土摊秧歌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队伍于街巷做“过街”演出,也可以登门入室做“进院”演出。“过街”演出时多是变化队形的大场面,“进院”多是在锣鼓声中唱一些应时应景的祝贺性的“喜歌”。逐渐土摊秧歌出现了一些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固定剧目,有《割红缎》、《打酸枣》、《买鹅梨》、《拉老汉》、《备马出征》、《单凤朝阳》、《双挂印》等。音乐上逐渐走向专曲专用,形成固定的曲子。在表演上也积累下诸如“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大小控步”、“一字四品步”、“兔儿旋窝”等固定程式。清朝初年,随着土摊秧歌的发展和创新,各村各地涌现出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秧歌艺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攒合班子”出现了,这种班社把有名望的秧歌艺人聚合起来,用鼓板按节,丝竹随腔,离开土摊,登上舞台。经过漫长历史孕育,朔州土地上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戏曲剧种——大秧歌。
朔州大秧歌现存传统剧目三十九个,分本戏、会戏、出戏三种。其中早期剧目多属出戏,主要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内容多表现男女爱情和家庭生活,情节简单,线索单一,喜剧色彩浓重,剧中人物仅“三小”(小丑、小生、小旦)。小丑表演诙谐,十分活泼。即使是小生小旦的对子戏,小丑仍可出场插科打诨。这类戏演唱形式灵活,分唱、对唱、轮唱、重唱都有,间或还有帮唱。中期剧目,取材范围扩大,涉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采用了分场结构的格式,同时又较好地继承了早期剧目的俚俗、活泼的传统,是大秧歌剧目的精粹。其代表剧目有《泥窑》。后期剧目吸收了不少兄弟剧种的本戏,剧目虽日臻丰富,但原来大秧歌的精神风貌反到冲淡了不少。
大秧歌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也有一部分联曲体唱腔。它的唱腔,板式齐备,能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动和情感。板腔体有七种基本板式,“纽子”、“二杠子”、“三性”、“急鸿崖”,“介板”、“滚白”、“导板”。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板式对主要板式起补充和衔接作用。联曲体唱腔是大秧歌的传统唱腔,有“训调”、“红板”两类。“训调”中的“平训”、‘大悠板”、“二悠板”、“五音堂”等,一板三眼,速度缓慢抒情,用来表现沉思、忧郁、悲伤等情感。“训调”里中速的“四平训”、“越来调”、“银纽丝”等适于叙事和表现喜悦的情感,还有快速的“芫荽调”、“下山训”、“闪半边”等,一板一眼,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红板”有“苦红板”、“慢红板”、“紧红板”之分。曲调基本相同,节奏速度有别,用来表现忧郁苦闷或慷慨激昂等不同情绪。演唱时唱腔多用“咳腔”、“舌音花腔”,有时也用拖腔,唱腔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乐队分文武场,文场四人,分操呼胡、笛子、笙、小三弦。武场四人,分操鼓板、水钗、马锣、小锣。此外,根据板腔的要求添加一人打木头(梆子)。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