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教育广角 >> “产教融合”视域下戏剧与影视学人才培养的角色重塑与路径优化
详细内容

“产教融合”视域下戏剧与影视学人才培养的角色重塑与路径优化

时间:2022-03-18     作者:林焮婷 王宝国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创】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改革与发展新文科的内涵式建设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了文科教育的学科影响力,为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文科人才奠定了基础。现以戏剧与影视学科为例,具体探析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与业界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发展高校教学模式的角色创新与路径优化内容,以期促进新文科理念指导下的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部分高校以此为引领性方针,促进了新文科教育方针下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发展与创新。高校不断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文科人才,以期为业界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滞后性: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困境

现如今,戏剧与影视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积极适应新文科转型的时代背景与教学要求变革的发展基础上,逐渐显现出其在教学内容对标行业需求上的部分滞后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戏剧与影视人才的培育与发展。

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戏剧与影视学相关的文科专业,但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在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之上,部分高校课程的设置同人才市场的需求具有不匹配性。例如,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具有以理论为基础、广泛教学的特点,而以西北民族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科为例,其在实操训练课程中打破了单一授课的教学模式,以项目化的理念对标业界的实际需求,在导播、表演、灯光等各技能工种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该校戏剧与影视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更好地对口市场需求,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学者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念,强调体验先于知识,先行而后知。在戏剧与影视行业,“行百里路”往往能够赋予学生更为扎实的专业学习,但目前大部分专业课堂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以学生体验为指导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前者在理论化的过程中虽然不断创新人才培育的教学模式,但学生缺少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支撑,与人才市场追求实用性与效益性的特点不相符,难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后者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专业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职位需求的目的性,在为用人单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

协同性:重塑群体角色定位

针对以上阐述的戏剧与影视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现以大学生视角为根本出发点,创新性发展教学关系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巩固,积极发挥教师团队沟通交流的主导作用。

图片2.jpg

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加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理念,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负责说,学生负责听;教师负责问,学生负责答,这样的课堂形式分割了“教”与“学”的关系,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专业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故而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应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精准培养。鼓励学生在课上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修养内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性的课程设计,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的深度交流,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上的碰撞与共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情境营造、体验共享、业界实践等几个方面为戏剧影视类课程优化实践路径,如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通过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亲身感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知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主动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以表演、舞美等专业的采风、观察生活训练、摄像等实践课程为切入点,探索研究如何设计好电视节目的主题,让学生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并将成果转化为创作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应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内部统筹规划,形成一个整体性、系统化的培养模式:首先,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并依据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详细制定并逐层划分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专业目标与学科目标;其次,在培养过程中配套相应的教辅材料与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相应的评价体系等,使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的每个部分都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促进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最后,积极寻找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以及混合式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积极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顺应了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敢于发展、勇于创新的思维锻炼,让学生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地获得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和开拓创新的务实性。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专业项目策划与业界实践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打通戏剧影视剧本编创、表演、舞台美术设计、影视编导各专业间的壁垒,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纽带环节:推动教师身份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角色身份,重新回到辅导者的角色当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其个性化发展。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纽带”作用。高校教师是学生连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对于高校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参与行业实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此时的学生校园生活时间长,社会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戏剧与影视学科,其专业学习要求不能完全等同于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的理解与疏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所帮助,以促进新文科背景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戏剧与影视人才的培养。第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成果“发现者”的身份,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文科教育发展的路径开辟、影视传媒领域的成果突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在教学活动中加入5G新兴技术,将VR技术融入电视教学当中,对新闻现场进行现场模拟等,及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业界技术发展的时代认知与全新体验。第三,积极树立骨干教师榜样,将课程内容建设与美育理论充分结合,通过对“认识电影:电影的语言系统与要素”“当艺术遇到科学——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艺术”“影像背后:技术的艺术”“戏曲艺术研讨”等多门美育类课程教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美育充分结合,以促进学生专业担当精神与民族责任感的提升。这些形式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模式,又符合戏剧与影视学科紧跟时代潮流、创新专业手段的教学理念,能为未来戏剧与影视发展道路开辟新视野与新方向。

教育作为文化和经验传递的工具,其内容与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与理论的内容输出,更要教会他们正确把握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将课程内容输出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化,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下,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学习经验与学习技巧,力所能及地回答学生在求学、求知路上的困惑与问题,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从知识讲授向方法指导转变,学生要从接受学习到学会学习转变,从而为学生的求学之路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善于创造的学习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阶段性:深度巩固专业成果

在新文科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戏剧与影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进行一定的创新性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前期以理助学、中期以赛促学、后期以练强学,通过阶段性的规划与发展,深度巩固学生学习的专业成果,促进其专业能力稳步提高。

以理助学: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期阶段,教师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教学活动来夯实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如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在促进学生吸收理解专业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或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论基础。以理助学是戏剧与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以赛促学:转化发展专业成果

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二个阶段是提高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理论知识与专业成果的转化与吸收。专业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的方式可将比赛资源与成果转化为学科的专业优势,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社会理论型人才过多,而具有高水准实践能力的人才偏少,故而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在“以赛促学”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合作与竞争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专业成果的内化与吸收,巩固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后续的行业实习奠定实践基础。

以练强学:及时接轨行业需求

在经过前两个阶段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验与基础,故而在人才培养的第三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行业实习等方式将自己的理论所学更好地与行业接轨,在社会的实际应用中强化专业成果。据笔者调查,对于“大学期间是否有必要参加相关行业的实习?”这一问题,88.27%的人认为“有必要”,由此可以得出,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参与行业实习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业界的优质资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中进行思考并积极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提前适应行业竞争,使其在大学毕业后快速投入工作当中;更有利于学生对外交流、拓展人脉、开阔眼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戏剧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专业所需学习的理论与技能也愈加繁重,学习平台也不再局限于学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扎实基础、锻炼自己,才能在未来的岗位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图片3.png

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育才使命,是建设戏剧与影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任务。针对当下戏剧与影视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与业界需求不匹配的困境,本文从师生角色重塑与阶段路径创新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新文科内涵式建设为根本导向,扩大教学空间与范围,贯通业界与学界的交流合作,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对标行业人才发展标准,为促进戏剧与影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与保障。

注:本文内容以笔者在兰州市部分高校发放的调查问卷为依据撰写,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62份(部分理科专业类问卷未列入其中),部分相关调查结果已呈现在文中。

参考文献

[1]黄建欢,张亚斌,祝树金.小班讨论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效果——响应学生需求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04):44-48.

[2]朱文娟.基于学生为主体视角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1):170-171+180.

[3]林楠,马丽.5G时代移动端教学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06):125-127.

[4]潘茜.VR技术在电视教学节目中的影响和应用[J].新闻前哨,2021(01):104-105.

[5]程波.浅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影视专业教育教学的思政内涵与美育外延[J].电影新作,2021(01):13-15.

[6]韩垚.巧用“以赛促学”促进人才培养制度建构[J].大学,2020(35):112-114.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