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译介学视域下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策略研究
详细内容

译介学视域下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31     作者:谢 凝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原创】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辽宁省更是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向世界介绍辽宁非遗,使其能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新的翻译课题。致力于研究如何将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成功译介,并借助灵活的翻译策略,努力推动辽宁文化“走出去”,这对于加强辽宁外宣建设,提升对非遗外宣英译的关注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国间的文化传播尤为重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崛起,也包括文化的崛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代相传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非遗翻译的现状及问题

翻译的现状

由于国内对非遗的译介研究刚刚起步,因此相关书籍很少。仅有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2011)等几本著作较为系统地对非遗的译介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还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的问题

图片6.png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文化差异及理解能力差。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辽宁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北方民俗不断地碰撞融合,包含大量独具辽宁民族文化内涵的民俗信仰、传统技艺、民间小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成为了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由于文化差异及文化理解能力差,译者很难把辽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第二,知识储备不足。知识储备是翻译的关键,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等知识,译者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会导致翻译的质量不佳。这也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翻译水平良莠不齐。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的标准,但是目前国内的翻译水平良莠不齐,对非遗的翻译更是参差不齐,专业术语翻译得不准确,语言方面更是“不中不洋”,译者在运用直译和音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字一句地生硬翻译或是简单采用音译的方法,使得读者难以接受和理解。在非遗的对外传播中,译者要考虑如何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理解和接受非遗,因此,译者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对非遗的主观理解,使翻译更加传神。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意义

辽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是辽宁文化的代表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辽宁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成功译介,不仅可以推动辽宁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辽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人文情怀及爱国情怀也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因此,辽宁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和对外传播,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和谐辽宁,还可以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充分运用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价值理念,推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现辽宁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辽宁文化绽放独特光芒。辽宁非遗走向海外市场,构筑具有辽宁特色的对外传播体系,影响着海外受众,使辽宁文化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耀眼明珠。

辽宁非遗翻译策略研究

译介学的翻译标准告诉我们以受众群体为中心进行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是十分必要的。译介学理论与传统的翻译存在较大差异。就“非遗”的译介而言,受众群体是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接受所传播的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译者所传播和表现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本中有着大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术语,译者必须客观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阶段性发展特点,而受众群体更是因其不同的阅历及审美标准,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层面与接受程度亦有不同。因此,翻译的效果要考虑是否可以满足译语受众的需求,译者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翻译,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以下着重探讨“非遗”译介的五种翻译策略: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注释法及创译法。

直译法

直译法是逐字逐句按照原文内容进行翻译,译文要体现出原文的精髓。对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直译法可以保留非遗的原汁原味,还可以实现向西方读者准确高效传达文化内涵的翻译目的。比如,辽宁民间故事《日月峰》的译文就采取了直译法,因为故事中并没有体现满族特色的事物,如天空、太阳、眼睛、月亮、星星、山峰等意象,中西方的表达方式是一致的,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the sky,the sun,eyes,the moon,stars,mountain peak”即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也保留了原故事的精髓。

意译法

意译,是指自由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译。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译者在非遗的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无法直译或者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同义词的术语等问题,故而只能采用意译法,即从原文语句的内涵出发,将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并对原文的形式、用词、句法、结构等进行适当、灵活的修改,使译文在保持原文大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更加自然流畅的效果。对于书法的翻译,有这样一个例子,“大、小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章法,按照其内涵可以翻译成“the composition law of an overall piece of writing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如果直译为“big and small composition”就违背了术语本来的含义,不仅很难将术语的意义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也无法实现传达术语所蕴含深刻含义的目的,还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再如戏剧中“嘴皮子功”和“疙瘩腔”这样的术语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汇,就可以将其译为“excellent sing skills”和“a tune that fluctuates greatly,with ups and downs”,通过意译的方式,准确表达出原术语的文化内涵。

音译法

音译法是将汉语中的某些术语借助拼音直接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如果非要在英文中找一个词来代替,则会曲解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音译法不仅可以原汁原味地传递原文内容,还可以淡化非遗文化内涵带给异国读者的陌生感。例如,辽宁非遗文化中的“唢呐”是丹东鼓乐所用乐器之一,外国读者对这一乐器并不了解,因此可以先将“唢呐”一词音译为“Suona”,然后对其进行解释即可。还有书法文化中比较晦涩难懂的概念如“气”“道”等,可以直接音译为“Qi”和“Tao”。

注释法

译者在再现原文含义但是无法充分表达原文内涵时,就需要使用一些辅助手段,以传达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注释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之一。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非遗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导致的各种问题,这样会造成不同国家的读者对其的理解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注释法进行弥补。为了将译文的背景知识准确传达出来,可以在译文后面注释相关文化知识内容,以达到补充的目的,这样读者可以通过注释,更好地理解译文所传达的背景知识。一方面可以使译者更加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欣赏原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读者对作品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例如,“听说有一位善缘人要给大庙送方匾,三个秀才决定到大庙前隔着百米看匾,看看谁的眼神好。”

I heard that there is a good-natured person who wants to send a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 to the big temple. The three Xiu Cai,decided to look at the temple in front of the big temple to see whose eyes are good.

Note:Xiu Cai:one who passed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country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李霞,2021)

创译法

创译法指的是不遵照原文的意思而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翻译的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应该要高度概括其本身的文化含义及特点,其文化内涵应该让人一目了然。很多非遗名称可以直接看出其特点和内涵,如“剪纸”可以译为“paper-cut”,“石雕”可以译为“stone carving”,“皮影戏”可以译为“shadow play”……但是仍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不能从其名称中体现出来,如“盘索里”“古渔雁民间故事”等。

“盘索里”是中国朝鲜族人民用自己的歌声、说白、身体动作和扇子作为道具的说唱音乐,它不同于西方有节奏感的说唱艺术“rap”。因此,“盘索里”可以用创译法译为“speaking and singing performance”。“古渔雁”是指辽河口海域没有定居,只能像大雁一样随着时令顺着沿海水陆边缘迁徙,并以远海捕鱼为生的人。为了使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渔雁民间故事”,译者可以创译为“primitive fishing mythology and legend”,通过这种创造性地对故事内涵进行诠释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吸引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愿意进一步了解故事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从而真正地了解辽宁文化。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是辽宁也是中国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因此非遗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的研究及实践任重而道远。译介学视角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对外传播,可以增强译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明确翻译目的、原则和策略,使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以实现有效传播辽宁文化的最终目标。因此,准确高效地翻译具有浓厚文化风情的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遗的对外传播对每一个心怀家乡的辽宁人和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以及尊重外国文化的译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不断地进行翻译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使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英译更为系统和规范,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增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同时,这也是辽宁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步,可以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今天的中国,更深入地了解辽宁的文化精髓,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辽宁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Liu Wei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Jiangxi Nuo culture as an example[J].Learning&Education,2020,9(04):34-35.

[2]李霞,尹倩倩,王岩.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6):167-169.

[3]刘莹.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 ——以漳州“非遗”项目翻译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6):98-101.

[4]刘艳华.译介学视角下辽宁地区民间文学类非遗英译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06):97-100.

[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许梅,马鑫鑫,许婷婷,等.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21(06):24-26.

[7]赵丽丽,王文雅.“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3):78-81.

[8]张俊韬,张宇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重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12-213.

[9]左慧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翻译教学研究初探[J].校园英语,2020(38):126-12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