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音乐和舞蹈的 保护、传承和发展
详细内容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音乐和舞蹈的 保护、传承和发展

时间:2022-04-08     作者:王芳媛 张蕊蕊 扬州大学【原创】

大运河江苏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音乐与舞蹈类的“非遗”不占少数,但其因年代久远、传承人少、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分析中国大运河江苏段的“非遗”音乐和舞蹈艺术,从保护、传承和发展三个方面提供一些建议,旨在借助数字化、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从2006到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就有大量音乐和舞蹈类文化入选。这些音乐和舞蹈类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证明。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刻的影响。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发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更有利于“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保存。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音乐与舞蹈的保护

“非遗”音乐与舞蹈的概况(2006—20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与群众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性遗产,它一般会以活态性传承的方式出现,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承理念。随着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非遗”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大运河沿线的城市有相当数量的“非遗”类音乐。大运河流经江苏省的八个市,包括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大运河的沟通对这些地区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网站数据统计,从2006年开始的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和江南丝竹到2021年的南闸民歌,这些大运河江苏段的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都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项目,传统音乐省级重点保护项目更是占到了整个江苏省的一半以上。2006—2014年,竹马、龙舞和洪泽湖渔鼓三项舞蹈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风羽龙、傩舞和灯舞等传统舞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非遗”音乐与舞蹈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可采取的措施

问题:

1.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被评为国家传承人的共有两百多位,这些传承人中8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百分之二十,40岁以下占比为零。

2.传承方式单一,受众面小。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非遗”音乐和舞蹈还仅限于通过当地的活动和节日进行传播,没有面向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进行传播。

3.演出形式单一。调研走访发现,“非遗”音乐和舞蹈之所以没有被更好地保护,首先是因为演出形式没有创新性,其次是演出内容也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

措施:

1.国家应该为“非遗”音乐和舞蹈传承人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并呼吁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传承人应广收学徒,以解决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传承人应借助互联网进行表演、教学,如在一些短视频App上发布关于“非遗”音乐和舞蹈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观众了解“非遗”类音乐和舞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那些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感兴趣的人有机会观看与学习,如此,传承方式单一以及受众面小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3.传承人应多进行创新,与时代接轨。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非遗”音乐和舞蹈也应当结合一些当下能很快被人们接受的演出方式进行创新,如与校园里的课间操以及广场舞相结合,这些都是能够被人们很快接受的形式,如此一来,演出形式单一的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

“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十分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引入给中国传统的音乐和舞蹈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导致关注中国“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人员相对减少,所以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改善传承的社会环境

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把宣传做到位,首先,可以通过媒体、新闻和广播等形式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进行宣传;节假日期间,可以在不同城市的广场举办“非遗”音乐舞蹈文化演出活动,让“非遗”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也可以制作“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纪录片或综艺节目,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非遗”的温度。其次,可以将“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带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欣赏和了解“非遗”音乐和舞蹈,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再次,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音乐和舞蹈文化走进高等院校,让学生近距离地观看和学习,产生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更好地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最后,还可以通过“慕课”的教学模式,开设各个地区独特的“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课程。在高校设置一流的“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专业,使传承人年轻化,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承效果。

参考“非遗”成功传承的经验,建立适合的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且已经拥有了很多成功的传承经验,他们在政策和经济上为这些传承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为他们国家的“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中,在日本存在了700多年的“能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最初是中国的散乐,日本人为了使其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散乐中加入了面具和情节丰富的剧目。能乐的乐师们从未停下脚步,他们紧跟国际和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从而使能乐在日本受到了不同群体的欢迎。面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非遗”的法律保护机制进行完善。紧随时代与国际的变化,在创新的同时建立起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传承体系。

深入了解“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

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在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各大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等的出现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人们在使用这些App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还能在闲暇之余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非遗”类音乐和舞蹈在传承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比如,传承人可以像短视频的博主一样在短视频上分享一些“非遗”类音乐和舞蹈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录制一些表演视频发布到视频号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爱上“非遗”。“非遗”的传承方式基本以口传心授、家族传承为主,这类传承方式有许多限制,比如地域限制、人群限制等,这就使“非遗”舞蹈和音乐不能得到持续性传承。对此,首先应该解决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应该把“非遗”知识传授给更多的群体,比如可以让“非遗”音乐和舞蹈走进校园,在校园里开设专业的“非遗”文化知识课程,还可以将“非遗”音乐和舞蹈与当下最流行的广场舞相结合,在创编时保留完整的“非遗”舞蹈形态,结合新型音乐传播“非遗”类音乐和舞蹈,这样会使“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传承范围变广,更利于弘扬“非遗”音乐和舞蹈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音乐与舞蹈文化永久地流传下去。

让“非遗”音乐与舞蹈文化实现活态性传承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中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传承人,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要想一直传承下去,就必须有传承人进行传承,所以在传承“非遗”音乐与舞蹈文化的过程中,国家会给予传承人奖励,以鼓励更多的人产生传承的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且在慢慢消失。如今,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历史,尊重前人的创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相接轨,并一直传承下去。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要实现“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实现“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价值。要想在有稳定的保护和传承机制的基础上,让“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必然要使“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

“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与现代艺术元素的结合

2016年,“非遗”传承人从昆曲的《牡丹亭》与《玉簪记》中撷取了六个完整唱段,进行了改编,并发布了专辑《幽游》。新的编曲产生了别样的效果,让大众对昆曲有了特别的认识。现代艺术元素的加入赋予了昆曲新生命,也提高了昆曲的知名度。这就是对昆曲进行了创新性发展,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江苏省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的“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也可以借鉴同样的方式,让“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与现代艺术元素进行创新性结合,使“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魅力。这样不仅可以对“非遗”类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和传承,也可以为其后续的传承奠定基础。

“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与现代传媒的结合

可以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采用数字化中的保存、处理和采集等功能,对“非遗”音乐文化传承人所唱的曲目、表演的技巧和所要教授的课程进行录制,利用数字技术,为“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第一,可以将所保存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系统的教学过程,对之前混乱的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实现“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管理的科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监测“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数据,了解传承人的传承情况。第二,可以加强“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在网络上的互动、交流和学习等,增加其趣味性,以实现更广泛的传播目的,方便更多的人去认识和了解这些“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第三,可以用所拥有的数字技术对传承人的技巧和教学进行保存,及时抢救“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让“非遗”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用旅游业和“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相互带动的方法来进行创新性发展。如利用当地特色“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进行宣传,将当地的“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举办“非遗”音乐晚会,让人们沉浸式感受“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在“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保护地区,设立可让游客体验“非遗”的装备,让其近距离感受“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内涵。设计周边产品,形成一个具体的标志,更有利于“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宣传。还可以在当地设立展览馆,在馆中展示“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伴奏乐器和服装妆容的类别分别进行陈列。

“非遗”类音乐和舞蹈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利于加深大众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了解,使其感受到“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大运河的流淌给江苏省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丰富了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内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针对目前的状况,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了先人的智慧,更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所以,应当通过对“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留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实现“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和发挥“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产生的经济价值,让其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奋斗。我们不能让这些“非遗”音乐和舞蹈文化遗留在过去,要发挥它的价值,让它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师立.江苏运河城市文化特点与保护传承[J].中国名城,2020(07):80-85.

[2]吴欣,陈丹阳,裴一璞.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3]吴延生.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124-125.

[4]徐菁,刘佳丹,张凯悦,等.非遗舞蹈传承现状及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4):59-60.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