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国学课堂 >> 解读《论语》
详细内容

解读《论语》

《论语》 子罕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用麻线制成的礼帽,符合‘礼’。现在大家都用黑色的丝制作礼帽,这样比过去节约了不少,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子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然后再到堂上跪拜,这也是符合‘礼’。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违反了大家的做法,(但)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跪拜。”

【评析】孔子赞同用比较节省的丝织帽子代替麻织帽子这种做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而不在堂下跪拜的做法,此章表明了孔子并不是一味地维护传统的礼仪,而是对礼仪改革持有坚守、变通的开明态度。涉及礼之精神的是必须坚持的,而那些纯外在的仪文规矩,可以不必坚持。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猜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评析】“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涉及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人只有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德行,形成高尚人格。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孔子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他来讲已不是第一次。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肩负着传播文化的使命,无畏无惧。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因此把决定因素归于上天,也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学会了许多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

【评析】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能力。孔子听说后,甚是感叹,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苦难经历,说是为了生存才学会这么多技艺。作为君子,理应多学习治国安邦之道。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