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传统习俗 >> 山西民俗文化之山西家常饭
详细内容

山西民俗文化之山西家常饭

在山西大部分地方,早饭,一般家庭都是稀饭、馒头,稀饭以普遍是小米粥,小米粥里有的放些小豆或黄豆,也有放枣的。农忙时节,由于劳动强度大,早餐也常常吃些干饭,晋中一带农村,常吃小米干饭,俗称“稠饭”。早饭的菜,常常是切些咸菜,或者是酸菜。上世纪80年代以前,晋中早饭多在小米稀饭中煮入玉米面饼,俗称“煮圪瘩”,用小菜佐餐;晋东南一带,早饭多食小米稠饭加凉菜丝,午饭吃面条、饼子、馒头,菜肴以粉条、土豆、白菜烩菜及腌菜为主,晚饭也多备有汤类杂锅饭、和子饭面食等。灵石县旧时每日早晚多食玉米面窝窝、小米粥杂以红薯、土豆、南瓜等。在晋南与晋北,早餐也大都是稀饭与馍。而晋东南一带,则有早晚喝“和子饭”的习俗。

山西人注重午饭,太原一带农村,俗有“早饭饱,午饭好,晚饭少”之说。中午饭是人们一天中的一顿主要饮食,因此比较重视。晋中、太原一带,中午一般是以面食为主,晋西北午饭多吃莜面马铃薯,晋南人中午多吃馒头,晋东南地区则吃小米干饭时较多。晚餐比较简单,大部分人家是熬小米稀饭、做拌汤,主食以烙饼、窝贴饼子、馍为主。

旧时,山西人日常饮食中不太重视副食,除过节待客外,一般不搞一餐数菜,一日三餐多以咸菜、酸菜佐食。然而主食花样之多,却被外地人称奇,长期有“一面百样吃”和“七十二样家常饭”的说法。

以山西中西部临汾隰县一带为例,20世纪60年代之前,城乡习惯夏秋两季一日三餐,冬季一日两餐。60年代之后,城镇居民渐渐改为一年四季都是一日三餐,农村则是旧俗、新俗互有流行。隰县一带是杂粮区,历来以粗粮为主食,平时的家常饭,早晚玉米面(当地人叫玉稻黍)窝窝,或糜面、谷面窝窝,小米汤就酸菜。窝窝也叫窝头,有发面(也叫起面,发酵的面)和烫面(不发酵,用开水直接和面)两种,其形状与全省大多数地方的空心锅状窝头不同,而是制作成扁平条状,长可盈尺,短则数寸,百姓戏称为“朝王板”。晚饭也有吃和子饭(与晋东南和子饭类似,当地俗称“圪蘸”),以小米、萝卜、南瓜、土豆、豆角等混煮至粥状,再煮入短面条或抿尖,佐以调味,亦十分可口。中午饭以面食为主,种类繁多,以杂面制作为常见;较好的杂面是麦面与杂豆(小豆、绿豆、豌豆取其一种)粉混合,麦粉多于豆粉,制作出的切面条、抿尖、擦尖等等,口感顺滑,豆味适中,最受当地民众青睐。其次是小麦玉米粉混合制作的面条,也有荞面、莜面或纯麦面的。荞面多做成圪托(俗称猫耳朵)食用,莜面则可以做成栲栳栳、圪搓搓、蒸饺、焙饼等。隰县同山西许多地方相似,小麦种植量少,因此,用白面(纯小麦面粉)制作的主食品种被称为“好饭”,舍不得平时随便食用。境内流行的白面食品也有比较多的种类和食俗,比如:当地人称呼类似面条的食品为“萁子”、称抉片为“圪瘩子”、称拉面为“抻面”,其他品种与晋中及全省相似,如“拨面”(刀拨面)、“削面”(刀削面)、“焖面”(以豆角焖面为代表)等等;富裕人家经常蒸馍馍(馒头、花卷)、包肉包、菜包,以及油烙饼、烧饼、麻花等等,吃法多样。20世纪80年代之后,山西城乡大都以白面为主食,稻米也多了起来,过去的“粗粮”反而渐渐受人关注而成为“好饭”。

蒸制类

山西人的主食一般以蒸食为主,长时期中,玉米面窝头是最普遍的主食,有发面窝头和死面窝头两类。蒸制简便,10来分钟即可出锅。乘热食用,美味香甜。倘若掰成小块,置入大碗里,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盐醋等,软筋可口,浓香不绝。

过去贫苦人家吃糠面窝窝、草籽窝窝、杂合面窝窝,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已算是中等人家了。晋中、晋南一带产麦区则多吃馒头(晋南习称为“馍”),有的在馒头中间夹裹枣、豆、菜等。馒头又可以细分为花卷、刀切馍(略呈长方形)和圆馍等。杂粮蒸食有莜面推窝子、高粱面鱼鱼、高粱面窝窝、荞面窝窝、莜面饺子、红面饺子、金银卷(玉米面白面相裹的蒸食)、发糕、包子、蒸饼、稍梅、蒸饸饹、块垒(也叫“拌烂子”,有山药块垒、榆钱块垒、莜面小块垒、槐花、葫萝卜叶子块垒等)。

莜面推窝子(又叫栲栳栳),是山西晋北、晋中、吕梁一带蒸食的大宗。是这一带家庭主妇拿手的食品,她们将一大块热水和好的莜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挤,手托一推,食指一挑一卷,筋薄透亮的一个栲栳栳便整齐地码放在笼中。急火蒸熟后端上桌来,用筷子夹一个蘸着事先预备好的醋、辣椒、香油调汁,味道十分香美。许多地方吃莜面栲栳栳时爱用羊肉与调味汁拌在一起食用,味道更具特色。莜面是山乡农民特别是晋西北寒冷地区农民酷爱的食物,无论怎么食用莜面,首先都要把莜面蒸熟,然后再根据需要包馅或炸煎;莜面食品比其他食物耐饥抗寒,民间俗谚说:“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玉茭饿断腰。”即是百姓对这几种粮食耐饥牲的评价。山西历史上还长期流行一首民谣:“九省十三县,爬山到岢岚;不为赚大钱,单为吃莜面。”就是岢岚山区的莜面特别有名的证明。

高粱面鱼鱼在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是家常饭。主妇们用烫水拌和高粱面,将和好的面揪成枣子大小的面剂子,两手同时将面剂子从大案两头搓起,三下两下,便把面剂子搓成一条条小鱼状的面鱼鱼,巧妇们一次即可搓四五条;搓成中间粗、两头细尖的“面鱼”后,放入蒸笼,蒸好后浇菜汤食之。另外一种做法是,将高粱剂子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上宠蒸熟,吃法亦与面鱼鱼相同。

用高粱面、莜面制成面剂子,包裹上萝卜丝、土豆丝、韭菜、羊肉等馅儿,捏成半月形角角,上笼蒸熟,俗称为“角儿”,是农家粗粮细做的饭食。定襄一带民间,还有趁田里的玉米灌浆尚未老熟时,剥下颗粒磨成浆,加上调味摆放到玉米皮上,一块块摆入笼中蒸好,食之香嫩可口,俗名“玉米尖尖”。除此之外,晋北民间饮食风俗中以高粱加工而成的食品种类与名称还有:圪坨儿、泊泊儿、扣螺螺、擦擦儿、抿须儿、河捞(蒸河捞与煮河捞二种)、牙糕、煎锅、糊儿、拌汤、水饺、蒸饺、剔尖、流尖、扒面以及刀削面、包皮面、水饺、蒸饺等等。说起高粱,定襄当地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日本人吃高粱-没有办法”,说的是当年侵华日军占领定襄城后,四出抢粮,抢回来的大都是高粱,根本不懂怎样吃才对。这句歇后语在当地至今流传。

在山西民间面食中,玉米曾长期占有很大比例,蒸制而成的,则有纯玉米面经过发酵的“发面窝头”和未经发酵的“死面窝头”。过去,贫穷人家还长期吃“糠面窝窝”、“草籽窝窝”、“杂合面窝窝”,尤其遇到灾荒时,更有以野菜代替粮食的。年龄大、牙口不好和肠胃不好的人们,还有长期以玉米面“发糕”为主食的。现今,玉米面发糕和窝头已成为太原人偶尔“尝鲜”、调节口味的食品了。流行于今的白面蒸制的面食有馒头、花卷、糖三角、包子、蒸饼、稍梅等。过去,太原人出于节俭,将山药蛋丝、榆树叶(俗称“榆钱钱”)、槐花、胡萝卜叶子以及其他野菜同少量玉米面、白面拌和入笼蒸熟食用,统称为“拨烂子”或“块垒”。其中,食用槐树花和榆树钱钱是山西民间极为悠久和普遍的风习,每年仲春季节,遍布山西城乡的榆树就结出一簇一簇嫩绿的榆钱钱,每一簇有大小十多个圆钱钱,人们把榆钱子捋下来用洗净,拌上玉米面或高粱面,放入笼箅子蒸熟食用,倘若用葱花油烹一下则香甜无比。据许多老年人回忆,榆钱和槐花是几十种野菜中最受民众重视的品种,过去凡遇灾荒之年,榆钱、槐花以及柳芽就成为青黄不接的季节中最美的食品。如今,在城镇一些饭店中亦能品尝到槐花与山药蛋拨烂子,市民家庭亦偶尔为之。

除了蒸制面食之外,山西晋北还流行蒸肉的习俗,定襄县的蒸肉就是影响一方的礼仪性食品。当地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满月过寿,以及平日里招待亲朋好友,都要端上一盘蒸肉。蒸肉的主要原料是瘦猪肉、淀粉、萝卜、鸡蛋以及油盐调味,将搭配好的主料与辅料放入碗内,连碗一起放置入蒸笼内蒸熟,取出置凉后,倒扣出蒸肉,或切成瓜瓣状上桌现吃,或置凉后存放。据当地口碑传说,定襄一带的蒸肉早在宋朝便流行于民间,至今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不可忽缺的地位,是当地饮食风俗的显例。

莜面栲栳栳

定襄蒸肉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