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详细内容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时间:2022-05-09     作者:贺剑瑜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文化,有利于各国了解、尊重和认同中华文化。生态翻译学以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实现语言传递性为使命,可以有效指导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与实践。项目对河南省非遗翻译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针对河南省非遗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准则及相应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品类繁多,河南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采取了必要的措施。然而,在河南省众多的非遗成果中,只有“太极拳”一项非遗成果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很重视非遗保护问题,但其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外宣传不力应该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河南外宣英译,影响着河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现状调查

目前,非遗英译本数量较少,河南省还未见一部正式出版的英译非遗产品。虽然我国几个主要的文化站点都有关于非遗的汉语介绍,但是与之对应的英文翻译却很少,河南省也是如此。这对河南省的对外交流以及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都是不利的,而且现有的研究结果在内容、对象和方法选择上还比较僵化、单一,需要拓宽研究范围,创新理论视野的深度和广度。

非遗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学原则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审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仅是讨论非遗文本英译的好坏,更是将其看作一种客观化的存在。从非遗英译的语篇结构入手,对其进行详细阐述与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河南非遗翻译质量,打造更利于其保护和生存的国际空间。

生态翻译学

学者胡庚申2001年正式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并构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它是一种从生态视角探讨翻译的全新的理论。胡庚申认为,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是从事翻译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本能,也是译文的本质所在。翻译既要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又要从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入手。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从生态学的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全面审视翻译,它把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身的术语和概念为叙事方法,从翻译生态、文本生态、翻译共同体生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和阐释,并对翻译活动和现象进行重新解读。

翻译原则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和选择是基于生态环境做出的动态转换。在适应和选择的关系中,译者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选择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翻译。翻译人员所处的译文生态系统由原文本、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三部分组成,译者需选择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决定翻译的最终版本。适应的目的是求存和生效,方法是优化选择,选择法则是“适者生存”。所以,翻译是译者在适应与选择之间进行的一个轮回。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译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与适应性。翻译过程中译文的转化是指译员根据自身所处的译文生态环境所作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调整。可以将这种生态环境描述为由源文本、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共同呈现的世界,也就是说,翻译的生态环境需要通过语言的传播、社会文化以及读者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而且此环境是相通的。因此,在适应选择翻译理论中,“多维适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多维适应与选择”翻译原则要求译者在不同程度上适应多重维度,适应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同时译者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应性选择与转换。

河南非遗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翻译学分析

河南地处中原,在悠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资源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目前某些非遗外宣英译大都是“忠实”式的,没有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加以考虑。非遗成果扎根于本土自然文化,要将其进行良好的传承与传播,就需要综合考虑其生态特征,并结合译者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的观点,对“生态美学”中的“存在”与“长存”进行探讨。现就河南外宣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未考虑整体翻译生态,进行过度音译和生硬翻译

如果要实现非遗外宣英文翻译的“生态”存续,它的译文就必须通过对其生态文明的深入解读和传承以转达和传递。忽略非遗特有的生态特征,只采取“字对字”的方式进行翻译,会导致整个非遗整体不被重视,各个子系统之间也不能相互连接,从而导致非遗外宣英译不能有效地传播。以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河图洛书为例。课题组发现一些网站和外宣材料对河图洛书的翻译不尽相同。有的采取音译的方法,简单地将河图洛书译为“Hetu Luoshu”,这样全部音译的翻译方法,不仅未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收能力和接收效果,还不能准确传达非遗的文化内涵。有些网站虽然没有采取直接音译的方法,但是采取音译加解释的方法,将河图洛书译为“Hetu (the River Chart) Luoshu (the Luo Inscription)”,仍然无益于准确表述非遗文化内容,而且如果进一步了解河图洛书存在的生态环境,就会发现这样的译法也是有偏误的。“河图”的这个“河”,其实指的是星河、银河。洛书,其内涵的表现,其实是空间的,包含整个平面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些方位。通过对“河图洛书”生态文化的解读,可以发现译文是有误的。如果不去发掘非遗生态性的文化,那么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会令人费解。

译文生态失衡,归化异化处理不当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他的语言表现形式在异国文化中存在和流传下去,翻译工作者应协调并均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在与原文生态环境的关系上寻求一种“平衡”。所以在翻译中,译者面临两个跨文化翻译的选择:归化与异化。归化策略可以有效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从而使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得到充分满足。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翻译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矛盾,译者往往会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采用“归化”的方法克服文化的矛盾。译者在采取“异化”的方式保存原文的生态文化时,并未关注译语环境中的“生态续存”现象,也就无法正确解读被异化的译文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例如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特色餐饮——洛阳水席,英译为“water banquet”,首先,译者采取了一种“异化”翻译的方法,在英文中,“水”的相应译法是“water”,这可以保留原文生态文化的元素。汉语中“席”的意思较多,除了可指宴席外,还可指编织物如竹席、草席等,因此,英译中“banquet”一词的使用运用了归化策略。洛阳水席以汤羹类肴品为筵席主菜而得名,但是译者用“water”翻译水席中的“水”并不合适,虽然汉语中“水”字含有汤汤水水的意思,但英文中“water”仅指无色无味的水。英文中“soup”对应的汉语是“汤”,但和汉语中口感偏稀的汤不同,“soup”可以当作一道菜,这符合水席中菜肴的特点,因此,水席译为“soup banquet”更合适。由此可见,非遗外宣需要把具体的民间文化含义翻译出来,而不是追求字里行间的一致性。

河南非遗外宣英译的生态翻译学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与大自然共存,最终实现和谐共生的一种具体体现。所以,应该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审视翻译的全过程,以一个完整的、关联的系统观审视,以译者为主体,深层剖析非遗的原生态文化。唯有充分表现出对其自身所处的生态条件的“适应性”,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深化对非遗产地的生态文化环境研究,重视其整体与子系统的相关性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非遗”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因此,对其进行翻译时,应充分认识其内在的生态性与相关性。若译者不遵循生态翻译学的原则,不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比如对某些文化负载词只是直译而不加注释,势必会损害其原文的生态完整性,从而使其生态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受到影响,最后造成非遗外宣英译文本信息翻译的错误。在非遗项目“河图洛书”中有以下中英文对照翻译:“史料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上》……”英文译文为“The earliest record of Hetu Luoshu was found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Xici from Book of Changes...”原文提到“河图洛书”的出处为“《易经·系辞上》”,译者将“系辞”直接音译为“Xici”,表面上是对原作的忠实,实际上却忽视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特性,没有抓住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造成了信息的中断。因此,笔者觉得基于“Xici”的音译,应该再添加一些注解。注释可以为以下内容:Notes: "Xici"i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which made a metaphysical exploration of the world.

讲求动态调节,促进整体平衡

对非遗的翻译,就是要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以新的形态存在。各种类型的非遗活动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按照生态翻译学观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原文与译文间寻找“平衡点”,不得随意增译或漏译,应做到对原文本的忠实,并针对不同实际采取合适的译法。

如,在对洛阳水席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真命天子假燕窝’,这指的是水席的另一传统——素菜荤做,以假代真。”这句话的英文翻译为:“The saying ‘predestined emperor and fake swallow's nest’ implies that the Water Banquet includes fake meat dishes cooked with vegetables.”

原文中用谚语“真命天子假燕窝”说明水席“素菜荤做”的特点,即素菜中也能品尝出荤菜的味道,但在英文翻译中若“忠实”于原文,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目的语读者会对菜肴介绍中出现的“emperor”(国王)、“swallow's nest”产生疑惑,而且英文中“fake”一词含有假冒伪劣之意,用在此处会让人对食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考虑到译入语的生态环境,谚语直译会增加读者的理解负担,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译,以提升外宣效果。可以改译为:“Traditionally, vegetables and other food materials are used in Soup Banquet to mimic the appearance and taste of meat dishes, which requires for complicated cooking skills.”

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与韵味

在非遗原文本的民族文化负载词中,存在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韵律美,具有特殊的音韵美感。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既要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要传达原文的美感。若译者只将其译成文字,而忽视其节奏与结构之美感,就会丧失中华之美。因此,在翻译中,不仅要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遗产,更要让他们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美丽与深邃。

例如,“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文化积淀而引起轰动,被称作有洛阳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英文译文为“With unique flavors, superb skills, vivid appearances, enchanting legends and rich culture, the Water Banquet became renowned all over China and it is reputed as a treasure of the ancient capital Luoyang.”从中可以看到,原文采用排比的方式,运用形容词对名词进行修饰,以达到语言节奏和结构的美感。在此,译者使用了简短句和对仗句,既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保留了原诗的对称性和节奏感。因此,译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把“对称”“均衡”和“韵律”等表现美感的因素融入译文中。

对非遗进行英译与当前“走出去”的重要文化策略相一致。这不仅可以促进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而且可以推动各国以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往,繁荣世界文化市场。河南非遗文化有很强的本土特色,通过翻译建立交流的桥梁,可以让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被世界所了解,这也有助于河南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保护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洪莉.生态平衡视角下的中国非遗外宣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19-12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02):3-8.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胡庚申,王园.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定位、内涵与特征[J].外语教学,2021,42(06):1-6.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04):62-67+112.

[6]胡勇,余传莲.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外宣英译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5):136-144.

[7]罗迪江.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6):109-114.

[8]潘依婷.生态翻译视域下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0(10):150-151.

[9]覃海晶.生态翻译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03):15-19+39.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