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乡村振兴中非遗的作用与价值
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中非遗的作用与价值

时间:2022-05-09     作者:赵 星 五莲县文化馆【原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乡村振兴战略被适时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保护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乡村振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途径。将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以乡村振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为导入点,分析乡村振兴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关系,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进而探究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合发展的困境,并提出促进两者发展的优化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振兴乡村文化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但是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弊端,乡村人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乡村振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发展。因此,基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辅相成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是实现我国乡村传统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意义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传承了悠久的历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渐累积的精粹。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育人思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人们对乡村的感情,特别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时,其可作为乡村的代表成为“思乡”之情的载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出的优秀思想精神、道德观念、人文风情,结合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构建美丽、独特的乡村文明风貌,因此,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的意义

为了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工作目标。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更好解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这一环节中,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目标,抓住发展机会,敢于面对挑战,发挥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水平。由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乡村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具备完备的物质发展基础与乡村文化基础,能推动乡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以此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时,当地要积极地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改善乡村民俗文化,借助美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文化,带动乡村发展以及居民经济收入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历程中沉淀了我国传统的民族风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能够反映出当地人们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与认知能力等,其中蕴藏的文化知识内涵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车间等,有助于增加乡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之间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发展的升华,与新农村相比更加重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城乡稳定和谐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市场向农村开放,打开农村贸易市场,在引进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传统文化宣扬出去,以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先进的机械设备走进农村,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乡村经济的生产效率,促进我国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在先进机械设备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模性以及安全性得以保证。因此,乡村振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力手段,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代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力量,促进了我国乡村文明建设的发展。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很多内容,例如传统节日、礼仪祭祀、手工艺等,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呈现方式。在乡村振兴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当地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挖掘传承,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商机,激发乡村活力。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我国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乡村振兴深入发展提供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地区的不断传播,能够促进我国淳朴乡风的形成。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将科学力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助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人才流失严重

现阶段,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由于城市发展较为迅速,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涌向城市发展,乡村缺乏足够的人才力量的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乡村人才流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以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其对传承人的要求极高,通常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授,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下,再加上苦心钻研,进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术。如老粗布这种传统手工艺需要传承人具有兴趣的同时还要加强训练,但是由于我国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很多青年人不愿意学习这种老粗布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另外,由于传统手工艺学习时间较长,学习的成效较慢,因此在学艺过程中,人员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传播对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失传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连贯性不够

在2006—2014年,我国共四次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基于相关政策的支撑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我国多种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以及发展,有效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用。但是据相关数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没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的保留。另外,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功利目的性较强,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

全产业链不够完善

以传统手工艺纺织业为例,纺织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究其原因,首先,乡村人民的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水平较低。其次,政府对传统纺织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纺织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另外,受到纺织业自身传承的难度限制,专业的技术学习较难,上述几点导致我国传统纺织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旅游业是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手段,能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受众人数,但是在我国传统纺织业中,相关宣传不到位,没有为传统纺织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制约两者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的策略

基于信息技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振兴发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利用科技的力量,拓宽传播途径,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相关视频、照片、质量等文件进行存档处理,采用影像技术对手工艺的操作流程进行记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的传承奠定基础。其次,现阶段我国新媒体平台崛起后,网络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利用这一现象,以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为基础,举办相对应的主题活动,拍摄相关宣传小视频,在小视频制作过程中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引发大众的兴趣。并且,在小视频中体现出的传统手工艺传承的艰辛和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酸甜苦辣,能引发大众的共鸣。基于互联网技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制作不同类型的视频,增加受众人数,使传统手工艺更好地传承。

提高重视程度,政府及时干预

政府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其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的重视程度,及时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进行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大众视野,引发大众关注。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增加社会投资,基于政府投资以及社会投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传播传统手工艺文化,打造全产业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业链是保证乡村振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传统手工艺为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传统文化商品以及文化服务,基于网络平台收集以及整合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传播以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商品进行销售,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以及乡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宣传过程中能够引发更多社会青年的关注,使其参与其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力度,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结合发展的进程。

加强与旅游业的结合,提升大众的参与热情

在我国,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并且还有较多的传统古建筑以及民俗文化,例如以寺庙为依托的庙会、以客家建筑为依托的客家文化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为例,将其与我国传统旅游业相结合,能够促使乡村传统手工业形成一条产业链,从而带动我国乡村旅游业、交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旅游业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传统手工业与乡村的民风民俗相结合,以文化产业链吸引社会大众,传承以及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进而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文化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多元化的途径,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助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创新,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质量以及效率,展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而打造具有一定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新产业,促进我国乡村经济以及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钟雯.广州从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构建和传播路径[J].大众文艺,2020(10):17-18.

[2]蒋璐.浙江省非遗手工艺助推乡村振兴中价值提升策略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47-50.

[3]李海萌.农业“非遗”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分析——评《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8):172+192.

[4]青政.发挥非遗保护与传承在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四川省“非遗+扶贫”工作为例[J].中外文化交流,2020(06):5.

[5]王月月,赵尔文达.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及未来发展研究[C]//.人文与科技(第四辑).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63-74.

[6]赵波洋.浅析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种模式——基于对北京、河北、甘肃、云南典型非遗的调研[J].时代人物,2021(22):1-2.

[7]黄朝斌,顾琛.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以傩雕工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6):50-54.

[8]萧淑贞.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遗”[J].民间文化论坛,2019(02):19-26.

[9]袁芸菁.论“非遗”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以福建柘荣县为例[J].河北画报,2020(18):14-1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