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以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为例
详细内容

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以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为例

时间:2022-05-19     作者:徐奕唯 浙江工商大学【原创】

目前茶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但与此同时,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跟不上需求的进程。现从西湖龙井茶的背景入手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探索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并综合当地的地理、人文、经济优势提出开发西湖龙井旅游资源的目标战略,提出先进的发展理念并落到实处,以实现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在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作为一种活态遗产,其是农业社区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进化和不断适应的结果。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

1.农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文化是中华文明立足之根基,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文化可以充分体现中国农业新形象,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2.社会发展现状造就了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困境。因此,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了格外重视。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现状

第一,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文化内涵欠缺。农业文化遗产一般依托于农业生产系统,并衍生出许多特色文化、民俗文化。但现在一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伴随社会转型逐渐消失于大众视野,同时也出现文化认同感低、原真性受损、遗产之间的联系性不足、观众体验感差等问题。第二,文化创造力不足。农业文化遗产衍生的民俗文化是一种集生活、生态、生产于一体的民间本土文化,它生产的生态农产品也应具备文化内涵。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不断衰败,目前仍缺乏对结合传统乡土智慧、农耕技艺与现代创新思维的旅游业态形式与运营规模的改进。第三,缺乏衍生农业文化特色的产品,未打造出特有文化符号。目前,许多农业文化遗产没有抓住机会开发产品,未能打造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杭州龙井茶文化遗产介绍

文化介绍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传播文化,可以使茶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西湖龙井茶的制作过程繁复且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对茶叶制作技艺水平要求很高。杭州西湖龙井是全世界茶品中的珍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则是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分析

第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作为杭州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业区,狮峰山、虎跑、云栖(五云山)、龙井村和梅家坞等地土地肥沃,林木葱郁,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地势北高南低,常年凝聚成云雾,更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生产的茶叶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越。第二,经济发达,政府的政策优势。西湖龙井生长在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这里经济发达,是每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召开地。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是我国政府首次举办的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茶业盛会,谱写了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的新篇章。目前,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已确定永久落户杭州,这是对浙江省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和展示,而西湖龙井也将在这良好政策的熏陶和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下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茶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茶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一大有效路径,西湖龙井茶文化博物馆等,将西湖龙井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第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时期,杭州许多地方官员和文人雅士为杭州留下了许多茶事佳话。北宋高僧辩才在天竺寺和龙井寺担任主持期间,与多位名臣、名士交友,烹茗品茶间更是留下了一段段佳话。明代是我国古代茶学研究的鼎盛时期,茶书纷纷涌现,不少文人高度赞赏龙井茶;在清代,龙井茶受到了帝王的喜爱,这进一步扩大了其知名度,文人也写了不少诗词歌赋,使得龙井茶的文化积淀越发深厚。正是这千年来的酝酿积累,使得杭州龙井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为众人所熟知。

该项旅游开发的价值判断

旅游开发作为当今一大热点,深受各个国家和城市居民的关注。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吸引外商投资,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普通的旅游资源,其核心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制度及经验的保护,而非经济开发或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对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的旅游开发需要综合分析利弊,判断其价值和意义。

旅游开发的优势

第一,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自然条件适宜。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位于西湖西南畔,北纬30度茶叶黄金生产带,三面环山,自然条件优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西湖龙井茶独特的品质,而梅家坞、龙坞茶村、茅家埠等龙井茶产地环境幽静,自古就深受爱茶之人青睐,在旅游开发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较好,配套设施完善。杭州作为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基础较好,能用于旅游开发的人力物力资源较为充足。同时,城市的交通、娱乐、医疗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能够为茶文化系统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第三,相关研究机构众多,社会环境良好。杭州有众多茶文化研究机构,如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同时,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知名茶博会在杭州举办,更能让西湖龙井茶文化形成良好的研究和保护体系,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开发面临的困境

第一,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茶文化系统知名度相对较低。提及杭州的旅游资源,如西湖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的主要位置距离西湖有一定的距离,基本上不属于西湖旅游效益的辐射范围。而且尽管近年来杭州着手开展了茶文化旅游项目,但龙井茶文化旅游尚未深入人心。第二,缺乏专业人才。茶文化旅游不同于其他景区观光赏景的传统旅游模式,更倾向于体验式、沉浸式旅游。例如体验茶叶采摘、炒制、冲泡等流程,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引导。而现下杭州培养相关人才的机构寥寥无几,掌握专业知识并且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旅游开发的进程。

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尽管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隶属于农业文化遗产,获得经济效益并非其主要目的。但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旅游开发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旅游开发可以让龙井茶文化被更多人了解、熟知,实现其作为文化遗产为人类所共享的价值。仅仅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龙井茶文化系统影响力较小,辐射范围可能局限于附近居民、龙井茶产业从业人员等,而在旅游开发后,其可能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实现文化的交互与融合。另一方面,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使该生产方式持续保持和传承,对于学习与保护文化遗产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护性旅游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定位

应遵循的原则

1.生态保育原则

对于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的一切旅游开发与策划都应建立在保护和维护其生态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不能对其原有的生态造成破坏。旅游开发建设都应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环境,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做到生态保育。

2.协调发展原则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景区与居民区、游客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旅游开发破坏原有文化系统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底线与宗旨,应做到多方协调,共建共享。

该项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

针对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的旅游开发,应以建设集文化遗产保护与休闲旅游、茶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展示区为目标,注重对龙井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在此基础上挖掘其蕴藏的旅游资源,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让旅游开发成为吸引人们关注的契机,以便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以茶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为主线,构建保护区与旅游区、社区与景区、遗产保护与经济开发相平衡的农业文化建设范本。

旅游开发的模式选择

旅游活动的属性确定

在选择对西湖龙井这一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之前,要先确定这一旅游活动的属性。而由于该项目是集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因此还需分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旅游开发的要求和使命。首先,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资源,因此需要采用动态保护的方式,以保证茶区的茶农以及居民能够在保护过程中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其次,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类型“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专属于西湖龙井的长期自我维持机制。结合以上两方面,可以确定西湖龙井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属性:它是一种综合经济、文化、社会价值的生态旅游项目。

旅游开发的模式选择

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分为:以自然为核心的田园农业模式、以文化为核心的民俗风情模式、以娱乐为核心的农家乐模式、以服务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模式以及以知识为核心的科普教育模式。在模式的选择方面,可以结合以上提到的多种开发模式,将它们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一种主题化的、区别于传统单一概念的全新主题开发模式。要进行的旅游开发将不局限于普通的观光环节,而是要将该遗产地打造成一个拥有独特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和休闲气息的旅游胜地。同时,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非常重要,政府可以主导投入资金,以保证旅游区的建成和维护,吸引大量的投资方、合作商以及员工,以维持正常的运作,另外,还要设立专门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组织来引导当地的茶农配合开发活动。

旅游开发建议

核心理念

以西湖龙井茶文化为主题构建一个产品体系,从现实的风景和技术体验延伸到茶文化和地方精神上,由此得出核心理念:通过主题型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充分感受茶文化,在这个产品体系中充分且全面地感受遗产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体验真正的龙井茶文化体系,享受这一农业文化遗产。

产品设计

1.风景观光旅游项目。单纯欣赏风景的观光活动是旅游项目里最基本的,因此对风景印象的好坏是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摄影、视频等项目是最能够展现茶园风景的手段,使用这些媒介更容易让茶园风景得到广泛传播,更容易吸引大众,提高遗产地的知名度。因此,利用好社交软件、直播等媒体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对景区的风景观光管理,完善观光体验服务,这样才能从茶文化的专业化旅游转变为大众化旅游,扩大游客的范围和数量。

2.遗产展馆项目。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大部分对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有较高要求,而且参观和实践也需要一定的背景了解和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建立文化遗产相关的博物馆或展馆来弥补游客的知识缺漏,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风情民俗设计一个龙井茶主题展馆,这样还能引起当地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提升知名度。馆内可以展示一些龙井茶的种子和记录茶叶生长历程的标本,播放一些历史留存下来的相关名人事迹的视频,还可以利用互动式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游客进行讲解。

3.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购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景区的宣传载体,在增加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传递景区的文化。因此,不应局限于传统旅游,还应打造专属于龙井茶文化的纪念品和伴手礼,如可以设计精美、实用、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还可以设计IP形象,打造龙井茶文化品牌,从而扩大景区知名度和专业性,实现遗产文化和现代潮流的结合。

4.节庆旅游产品。对此,可以跟上节日热度,实时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也可以举办专门的龙井茶文化旅游节,将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营销。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当前,茶文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专业人士的共同探索。在开发其特色时,要抓住主题型旅游开发,让游客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从而在一个产品体系中充分且全面地感受遗产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体验真正的龙井茶文化体系,在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核心观念下对西湖龙井茶文化传承与开发。进行旅游开发更需要针对西湖龙井相关元素拓展产品项目,让茶文化相关产业带动相关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做出具有西湖龙井专属特色的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倪文豪.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J].福建茶叶,2017,39

(05):343-344.

[2]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等.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02):385-388.

[3]陈娟娟.浅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现状与设想[J].福建茶叶,2016,38(09):196-197.

[4]伍佳斌.试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0):113+11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