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新媒体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
详细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06     作者:朱春萍 广西外国语学院【原创】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探究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对策,对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效和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举措。但是,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还面临一系列问题:重形式,轻实质;重数量,轻质量;文化自信不足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范围和效果。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渠道宽、数字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从文化内容、载体和宣传等多个维度,有效促进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

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体现在文化层面,从某种概念上来讲,就是软实力和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的体现,经济是硬实力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广西力争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枢纽,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军。广西与东盟各国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且民族风俗习惯相似,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按国家战略布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桥头堡”。广西文化有效走向东盟,应该勇于深入探究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环境、策略和路径。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环境

文化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使文化制作、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发生了质的变化,产品种类愈加丰富,传播速率大大提升,渠道更加宽广。同时,推动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还面临着繁杂多变的战略环境。

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度相融

广西文化“走出去”凭借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区域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规模迅猛增长。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总量为9073906万美元,设立直接投资企业5200家,雇佣外方员工近43万人。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积极推动东盟经济发展,推动中东盟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快速升级,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东盟各国不同文化之间日益互鉴互融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也体现了我国文化开放和包容的特点,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主要以对外文化交流为主,互相协调,互相借鉴,互相融合。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和优势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面临一些问题:重形式,轻实质;重数量,轻质量;以及文化自信不足三个方面的问题。

1.重形式,轻实质

目前,虽然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平台日益增多,但总体传播深度不够。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要想传播好中国文化,就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力求在生活层面和情感层面触动人心。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中国文化植根于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国人在展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时,常常以宣传片的方式进行,但这只能让外国友人隔着屏幕接触和感受中国的强大,缺乏相应的互动和体验。

第二,提炼出对东盟各国人民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元素。从中国多元文化中找出那些可以引起东盟各国人民广泛共鸣的文化元素,一件普遍的东西要具有共同的价值才能够打动人,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2.重数量,轻质量

现阶段,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传播的质量。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理念、价值和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应该注重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借助文化“走出去”输出中国优秀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我们需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提高文化传播质量,从而更好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3.文化自信不足

要想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就要复兴民族文化。从新文化运动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审视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都没有信心,那么何以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文化。因此,要想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创新力、凝聚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真正地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的优势

虽然广西在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上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编导了一批对外文艺演出活动及剧目;创建了多样化的文化合作机制;形成了多样化的对外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广西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走出去”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地缘优势

中国与东盟国家相邻,陆海空交通网络发达。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地缘优势有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

2.政策优势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符合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具备相应的政策支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任务。2004年,中国确定广西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广西占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域优势。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已经开展了很多文化交流活动,区域经济的强势发展和东盟各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使广西成为中国走向东盟的重要窗口。

3.人文优势

因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民间文化相通,因此,我国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汉字文化等目前在东盟国家比较盛行,这也奠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认同和受众的基础。

4.合作历史优势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历史悠久。迄今为止,东盟已连续22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广西借助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东盟。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策略和路径

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打造品牌,拓宽渠道,交融发展。

打造品牌

用文化精品打造独具特色和传播价值的内容品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点支持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这些项目具有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精神。注重盘活这些文化资源,明确传播的文化内容,在各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品牌项目有效提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对话交流、沟通情感和文明交流的有力举措,让东盟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有效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拓宽渠道

利用互联网推广中国文化,借助新媒体实现全方位覆盖。互联网技术是文化“走出去”最好的翅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双翅膀,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活化”传统文化。比如,中国有大量古代精品绘画,但国人和外界对此知之甚少,许多国人甚至只知道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美术作品,而对中国美术作品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妨通过高科技向海内外更好地宣传中国绘画。外国友人可以通过这些绘画来了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

交融发展

这里的交融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分别是文化和其他行业的交融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发展。

1.文化和其他行业的交融发展

未来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就是与各个行业的交融发展,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孤芳自赏,而应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促进文化与其他行业的交融发展。要想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就要进一步加快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充分利用中国和东盟国家各大平台里已经成熟的贸易便利、外汇管制、金融创新、投资便捷以及文化贸易等相关政策、举措和功能,为广西文化“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机遇,为文化与贸易繁荣寻求突破和实践,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发展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外国人往往会被中国人民这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所打动。在中国的社区和公园等现代公共文化空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自发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合唱活动等。这些活动无不反映着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普通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正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利用好互联网的新手段,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更好地呈现中国的公共文化空间。高铁、神舟飞船和北斗定位系统等成就,已经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震撼,我们应该努力接受这些中国现代化的代表性成就。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成就,正在某种意义上重塑现代性的概念,而这一切的背后,都代表着中华文明的与时俱进。比如,中国高铁的八横八纵与中国历史上伟大工程的深层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大运河、万里长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都属于中国跨地域的一项超大型工程,承载着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热爱和平的精神、顽强奋斗的精神。汉字曾经被看作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汉字却展示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有限的手机屏幕上能够表达多元的意思,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可以通过集成整合和改革创新,进一步汇聚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容,重心下沉,贴近民众,探索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新的交流形式和合作领域。

3.顶层设计,定战略

建议在四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用顶层设计扶持龙头企业,政府在税收等政策方面提供支持;二是用顶层设计深化中国与东盟各方面的合作,有关部门要鼓励企业及行业组织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三是用顶层设计做大做强“互联网+人文交流”。“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面向东盟传播广西文化的各个环节;四是用顶层设计在学校设置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培养能更加自信、自主、自觉地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的人才。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每个人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承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打造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项目。

4.打通内外,助传播

现在中国出境的人数越来越多,2010—2019年中国出境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68亿人。2019年,中国出境目的地的前10个国家中有6个属于东盟国家。中国的留学生数量也居世界前列。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通过熟悉别国的文化,采用合适的传播方法,充分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前,虽然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重形式,轻实质;重数量,轻质量;以及文化自信不足等因素,制约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范围和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优势,如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人文优势和合作历史悠久等优势。这些对进一步提升文化“走出去”的规模和效益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只要我们勇于从打造品牌、拓宽渠道、交融发展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对策,我们就有能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让中国的价值观走出去,让文化理念走出去,让求同存异的文化胸襟走出去。提高国民素质,满足群众对高水平文化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真正做到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产业腾飞,从而提升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2019-09-12)[2022-06-20].http://www.gov.cn/xinwen/2019-09/13/content_5429649.htm.

[2]张亮.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效应及产业影响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04):137-143.

[3]陈立生.“一带一路”视域下文化“走出去”的逻辑理路——基于广西文化“走东盟”的实践思考[J].学术论坛,2019,42(06):1-7.

[4]熊伟,安文婧.壮族民俗文化“走出去”出版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9(03):49-51.

[5]王春林.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化“走出去”模式探析[J].学术论坛,2012,35(07):116-119.

[6]方仪力.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J].当代文坛,2015(03):151-154.

[7]胡安江,胡晨飞.再论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以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4):55-61+54.

[8]贺卫华,朱春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策略——以中原文化“走出去”为例[J].青年记者,2019(36):57-5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