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中国舞创新与发展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详细内容

中国舞创新与发展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31     作者:曹妙英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原创】

中国舞是我国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的总称,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融合了传统舞蹈、戏曲以及杂技的一种舞蹈艺术,现已成为我国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舞的创新与发展本身带有一定的民间特性,将其视为一种群众文化进行传播,能够通过群众的力量实现对中国舞的宣传与推广,从而更好地将我国传统舞蹈文化发扬光大。现主要针对中国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社会作用与价值等进行解读,从而基于群众的力量促进中国舞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群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其能够在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丰富与更新,并在人民大众的支持下构建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一方面,群众文化具有宣传教化、普及知识的作用,可以在政府与大众的沟通与交流互动过程中搭建官方与民间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具有精神调解、团结凝聚的作用,可以通过凝聚大众的思想与文化来实现情感共鸣,以此来加强群众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中国舞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存在于群众文化中,能够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群众文化的社会实践力与社会影响力。

中国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中国舞的历史渊源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与节奏韵律相结合的艺术;中国舞,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舞蹈类型,其蕴含着我国独特的文化思想与内涵,是基于中华民族人民大众的文化审美形成的民族文化[1]。从中国舞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其也是在多年的实践与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刚出现时,语言并未形成,他们的日常交流活动也主要是通过动作、姿态与表情等来进行。而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音调与音色,于是人们能更好地通过声音、节奏与韵律来进行社会化交流。在这种原始的交流形式与载体得到不断发展之后,我国的舞蹈艺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周代舞蹈是中国乐舞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初步的舞蹈美学思想;两汉时期,俗乐舞蹈也逐渐发展起来;唐代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宫廷乐舞机构;宋元明清时期,诸多戏曲元素逐渐注入舞蹈中,更好地提升了中国舞的表现力与戏剧张力。

学者塔尔德指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形成的[2]。中国舞的发展亦然,其也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对大众的动作、肢体形态的模仿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创意模仿——大众不仅能够对他人的肢体形态等进行模仿,还能对自然景观进行模仿,例如柳树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等,这些元素也能融入舞蹈意识中,从而铸造了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的中国舞文化。

中国舞的文化内涵

1.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中国舞不仅仅是一种动作造型艺术,其更多的是基于个体对生活和舞蹈艺术的理解形成的,是在以情带舞、以舞传情的过程中构建的和谐的舞蹈文化。

一方面,从中国舞的舞蹈动作来看,其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戏曲、武术、芭蕾动作等,进行动作与技巧的呈现,还呈现出翻、跳等多样化的舞蹈动作与类型。同时,中国舞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舞蹈者个体的身体艺术表现力进行开发,基于一定的音乐节奏来提、沉、冲、靠、移等,从而在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培育舞蹈的“神”“气”“韵”[3]。可以说,从舞蹈动作来看,其本身就具有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节奏韵律。

另一方面,从中国舞的情感内涵来看,其动作的呈现与表达不仅仅是形式美和技艺美的呈现,这些动作与技巧本身就与人的情感相通,动作也是受情感的支配形成的,也就是说,舞蹈是用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以实现个体情感与动作的和谐统一。

2.虚实相生,形态美学

中国舞是一种形态美学,其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运用我国各种辩证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等构造了完整的形态思想美学,从而在辩证和谐思想的传递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艺术。

其中,中国舞的造型艺术蕴含着虚实相生的形态美学。在舞蹈动作中,其动作、步伐是基于一定的节奏与韵律形成的,动作行云流水,张弛有度,且动作也是在虚与实、刚与柔、快与慢、动与静的衔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流畅动作[4]。在这个过程中,舞蹈演员能够用饱满的情感、细腻优美的动作来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体情感与受众情感的共鸣。与此同时,在这种虚实相生的形态美学中,中国舞也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的意境美。如舞蹈动作中的“三圆”“两圈”等,体现了圆形在艺术美学中的作用,呈现出一种化方为圆、化刚为柔的动作意境,传达出了中国舞的气韵美和意境美。

中国舞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解读

积淀民族艺术元素,传承民间舞蹈美学

中国舞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在时间的积累中融合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元素,从而在文化元素的熔铸过程中形成了造型各异、创新发展的舞蹈。

一方面,中国舞是在芭蕾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讲求舞蹈的形态美,通过个体舞蹈者优美且连贯的动作来进行艺术化的展现,以此来赋予舞蹈艺术新的表现形式[5]。另一方面,中国舞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我国的武术元素、戏曲元素等,这就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注入舞蹈活动中,从而丰富中国舞的民间艺术元素,并提升中国舞在群众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更好地传承民间舞蹈的美学理念与思想。

感染当代社会群众,培养民族文化共情

将中国舞融入群众文化,让中国舞中蕴含的民族元素、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通过舞蹈动作集中呈现出来,能使人民群众通过观看舞蹈产生视觉快感,进而在其自身的记忆中形成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可以说,当中国舞在群众文化中渗透传播时,其舞蹈的动作、神韵、气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大众群体,从而在社会环境中形成一种群体性艺术文化氛围。而大众群体也能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身对中国舞艺术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文化共情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家国情怀和认知水平。

传承中国舞蹈文化,发扬光大舞蹈艺术

在如今全面普及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也能够在时代的助力下创新文化的呈现形式与载体,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发展。

在人民群众中宣传与推广中国舞,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传播能力,一方面,将中国舞文化传播到群众中,群众就能基于自身的关注与喜爱参与到中国舞的表演和观看活动中,中国舞文化也就能通过群众的参与转化为群众文化的一种,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6];另一方面,当中国舞在人民群众中开始广泛流传之后,群众就能够通过个体的人际关系、群体组织等扩大中国舞的社会覆盖面,从而将我国舞蹈艺术发扬光大。

群众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舞的创新与发展路径探究

筹办多元民间舞蹈活动,丰富群众舞蹈活动类型

群众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其能够基于大众群体的认同塑造文化空间,从而通过群众的力量实现对我国特色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群众文化广泛传播的背景下,中国舞也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化宣传,从而用中国舞塑造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类型。

一方面,我国各个地区都需要筹办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活动,无论是社区组织还是群众自发组织,都能够将区域内喜爱中国舞的大众集中起来,通过特色民间舞蹈活动的组织来调动大众对中国舞表演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群众文化舞蹈活动也应该得到丰富与更新,其不仅要涉及我国传统的古典舞、民族舞等,还可以将这些中国舞蹈元素融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舞蹈类型与种类。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中国舞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更能基于自身的聪明与智慧实现对中国舞的创新与发展。

重视中国舞艺术展演,用文化演出培养文化共情

在中国舞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需要重视民间各种中国舞的演出活动,通过这种文化汇演的方式让大众充分感受中国舞蕴含的文化思想与魅力。首先,在我国各个区域的中国舞展演活动中,主办方应该积极与各个社区、单位联合起来,通过联合性的筹办提升中国舞在社会上的知晓度与认可度。其次,在中国舞艺术展演的过程中,中国舞的表演者也需要重视舞蹈展演的氛围营造工作,设置专门的互动环节来提升舞蹈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性,更好地用中国舞这一形式拉近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用舞蹈展演的形式将大众凝结成一个整体。最后,在这种文化演出活动中,多元化、创意化的文化演出活动,多样化的服饰色彩、妆容设计、动作展现等能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共情,从而更好地实现传统舞蹈文化的社会化传播。

强化中国舞的专业教育,让专业人才走进社会大众

中国舞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舞者的能力,以促进文化传播,同时鼓励专业舞者走进社会大众,在社会群体中通过专业教育实现对群众舞蹈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我国需要重视专业的中国舞教育,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用专业的舞蹈教育来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传播集聚人才,从而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舞蹈教育的优势,促进中国舞的当代化传播。另一方面,专业的中国舞舞者也需要走进社会大众群体中,到基层、民间去参与各类文化展演活动,并在这种展演活动中普及中国舞文化,通过专业舞者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实现对中国舞的大众化传播。另外,专业的中国舞舞者也能在社会大众中传播自身所接触的传统文化知识与理念,更好地提升中国舞在群众中的传播效果。

全面普及身法韵律教学,让民族文化贯穿大众生活

群众文化是群众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类型,是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经验形成的,蕴含着社会大众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习惯。

将中国舞融入群众文化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习惯中,有助于丰富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用传统文化来催生大众的民族认同。其中,在普及中国舞的过程中要重视身法韵律的教学与传播,无论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的运动规则,还是“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抑或是“形”“神”“劲”“律”的身韵表现方式,在群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普及,从而将“形神合一”“舞情合一”的思想理念传播到大众当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大众的日常生活,用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中的精髓创设群众文化空间,以更好地丰富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

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用视频实现文化共享

在如今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舞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实现舞蹈文化的社会化传播。例如,在如今抖音、快手等平台快速发展的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与载体,这些平台能够在大数据算法技术应用的背景下为大众推送信息,从而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实现对中国舞呈现形式与传播形式的创新。

另外,在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专业的中国舞舞者,还是社会大众,都能在视频平台上发布视频,展现自己所编创的中国舞,从而在收获粉丝群体的同时实现对中国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播。

可以说,在当下粉丝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信息文化传播的第二空间,由此,大众能够在平台中共享与传播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通过共享化的影像资料传播舞蹈文化。对于当下群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中国舞运用媒介平台进行文化传播,也是一种构建媒介时代群众文化的重要渠道。

综上所述,中国舞作为一种民族化、艺术化的舞蹈类型,蕴含着较强的民族思想与文化内涵,虚实相生的形态美学,以舞传情的艺术造型,以及历经时间沉淀下来的独特意蕴。可以说,中国舞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出来的,将其投放到群众文化中去,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在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逢时.中国舞的民族文化传承作用之研究[J].尚舞,2021(01):106-107.

[2]蔡烁.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20.

[3]余薇薇.浅析中国舞中身韵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9(23):164-165.

[4]翁梓琪.从中国舞历史渊源中谈敦煌舞的文化内涵[J].东西南北,2019(18):149.

[5]石肖音.谈论当代中国舞的个性发展[J].明日风尚,2018(19):109.

[6]张文静.中国舞的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技术的舞蹈与艺术的舞蹈[J].艺术科技,2017,30(10):388-389.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