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日常生活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详细内容

日常生活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时间:2022-07-31     作者:朱宛晴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意志与根本遵循,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这一多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从微观的生活与个体层面来探究多元情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塑与发展过程。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应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关注认知图式、具体实践、情感认同等方面,为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其继而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将民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反映了我国民族问题治理的全新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今后我国相当长时期民族研究的战略方向。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重点方向。

通过梳理与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可以总结出三个主要关注方向,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产生与发展的诸阶段研究以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三方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复合概念,其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弹性解释上,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的元概念。郎维伟等从费孝通的思想渊源中获得启发,认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王宗礼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之上的维系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纽带。高承海总结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过程、民族观、国家认同三重面向。不论从哪重内涵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都有其内在逻辑,需要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在的意识层面的反映,其核心是一种认知、情感和行为多维度综合的认同意识。

总的来说,在研究者广泛的研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在概念分析与路径探究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然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偏离与忽视了其作为精神层面的“意识”,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滑向了物质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忽视了认同在本质上是心理现象这一客观事实。因此,应深入把握心理认同现象的客观规律,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建构策略问题。

通过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循化县)展开田野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与表达具有微观视角。在关注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精神层面的“意识”重要性与微观角度研究视角后,笔者试图通过观察循化县多民族之间的互动与共生,探究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在生活情境下的表现与外显,并考虑多元情境,从日常生活视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提供参考。

多元情境:多民族互动共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概念来源于古希腊,蓬勃于19世纪中后期。到如今,“共同体”理论逐渐走向多元化,其形式与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职业、地域、文化、情感、想象等多元化的外在取向的实体性共同体与内在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共同体概念的多元取向生动体现了个体身份多元化与生活情境多元化。

首先,从意识层面来看,个体认同具有多元性。生活情境不断变化,个体观念与认知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变化而导致个体认同选择的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综合体建构考虑到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经济活动特征和民族心理等多维度内容,并延展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必然与个体的其他身份与共同体认同产生交集。因此,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其他认同的情境化十分必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循化县和睦相处,撒拉、藏、回、汉等民族在共同生活中建设与创造了循化的历史。在循化县的微观生活情境中,由于个体的身份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群体。这些身份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固定性的,而是能进行灵活的转化。这种转变基于人的思维,会关注当下所处具体情境而进一步影响认知,并产生对特定共同体的“当下”认同感。

其次,自我身份认知与共同体意识产生于实际而具体的社会经验中,在个体与他者的互动中产生自我认知并影响行动选择。除了要看到共同体认同会随着生活情境改变之外,也需要看到多种认同并非总随情境随意变化,在认同的多重性之下也存在占主要地位的共同体意识。从田野调查中,可获悉在循化县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职业身份、民族身份与村落归属下产生的共同体意识占据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行动中经常被提及。然而,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面临着把语言、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诸民族共同体整合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任务。因此,应该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一和谐与重要作用,不论在微观或宏观层面都应是占据主要地位的共同体意识之一。

各民族在历史长期的共生与互动中已经具备深层次的和谐与统一。这种潜在心理与认知上的和谐共生,正是在长期历史交往中,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纽带建立而体现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期存在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本体认知不断深入的基本过程,并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得以呈现。首先,其体现在各民族日常生活的交往常态化与互动空间的共用中。在日常生活的呈现中,民族间的非焦点互动在生活中常有发生。这是一种对其他民族的自然性接纳与互动,难以被主体发觉。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性也表现在特定的情境中,与中国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紧密关联的。在共创家园上,循化县各民族表现出一种统一的认同与共同的凝聚力。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一种潜意识、深层次的认同意识。

实践逻辑:回归日常生活情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宏观层面上,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从价值意蕴分析与实践途径两方面进行研究阐释。而整体来看,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途径的研究相对缺少与忽略从个体层面与微观层面铸牢途径的理论建构。日常生活视域与实践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新视角与新路径。

日常生活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新视角

循化各民族之间不论是从整体视角还是从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来看,都呈现出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状态,这既是各民族互动共生的生动呈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塑造的深刻表现。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历了自在、自觉阶段后,逐渐走向了自为阶段。然而日常生活属于基础性层次,其本身就具有无意识特征。日常生活中缺乏突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情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而回归到一种“自在”的状态。因此,在国家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从日常生活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盖国家、民族、文化等多重认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要素方面则以民族凝聚力、自尊心、自豪感等多样化心理体现,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同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与多维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是经过抽象化与概括化的建构,因此在将理论嵌入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会遭遇困境。

首先,日常生活关注经验性与实在性的特征,与理论的长远性与凝练性之间会产生隔阂。如前文所述,日常生活以情境性为表现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其他共同体意识会随多元情境而转变。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长足发展的群体意识与理论概括,一方面具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则需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与其他共同体意识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主导性地位。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忽略日常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密关联性,要从个体记忆、个体情感、个体经验等方面关注共同体内个体的发展。以个体记忆为例,以隐喻呈现的集体记忆需以个体记忆为载体方能存续。如果只关注共同体内集体记忆的塑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记忆的鲜活性与多元性。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与人的意识,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现实基础与实践,回归到个体的日常生活情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理论视角。值得注意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生活视角关键在于关注具体地区与情境,在宏观理论的指导下从微观层面进行灵活变通。

日常生活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通过对循化县的田野调查可以总结,回归日常生活情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认知图式、具体实践、情感认同三条路径展开。

首先,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循化县群众的日常生活认知中,让各民族在共生与互动中加强对其他民族的了解认知。循化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积极利用学校、大众传播、政治符号等社会化媒介增进对其他民族的全面与深入认识,并在此过程中秉持尊重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各民族群众的个体经历与想法。此外,由于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直观性、具体性特征,在传递观念与思想内容时应注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具象化、情境化、直观化,运用形象而通俗易懂的具体实践来说明问题与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其次,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中,关注个体的行动、经历与体验。虽然思维的经验性特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被动接受体现出比主动学习更大的作用范围与强度,但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效果还是需要回归实践,关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格局,并着重考察这些情境下的具体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民族交往、交流的实践与具体实践能促进循化县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发展。此外,还应关注循化地区的交往实践,实现“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逻辑,通过实在的客体如民族手工艺品、建筑甚至自然空间等将个体联结,共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鲍曼认为,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其核心特点是一种情感归属与心理认同感。因此需要让其内部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联结与依赖。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联结不能脱离对客观生活的认知基础,因此加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打破认知偏见壁垒是循化各民族对共同体产生情感认同的关键。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依赖还需要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通过良好的共同体氛围的潜在作用增强各民族的心理归属感,让党成为团结民族内部与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纽带,让群众看到日常生活中具有个体情感张力的实践,在生活中激发个体的情感力量,发挥日常生活实践的巨大创造力。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作为一种心理意识,是对复杂多元的社会及其文化多方面、多层次的反映,涉及到日常生活诸方面。日常生活的多元情境影响人们的认同选择,民族互动共生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化与情境化,在日常生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应该关注个案与微观层面的研究,回归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讲述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重视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个案研究,关注各地区具体的社会状况等,从日常生活层面全面深入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1):83-94.

[2]徐杰舜.铸牢中华民族意识:中国民族研究战略方向的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03):5-9+2.

[3]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06):1-14+123.

[4]王宗礼.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5):13-20.

[5]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12):24-30.

[6]尹学朋,张建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与前景展望[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3):7-14.

[7]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1-8+123.

[8]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J].学术界,2020(01):78-86.

[9]李静,高恩召.从自在、自觉到自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04):38-47.

[10]郑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2011,26(03):191-217+246.

[11]麻国庆,关凯,施爱东,等.多学科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一)[J].西北民族研究,2020(02):5-17.

[12]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37-40.

[13]李里峰.个体记忆何以可能:建构论之反思[J].江海学刊,2012(04):171-176.

[14]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4):5-13.

[15]朱宝信.日常生活实践:去蔽还是辩护?——关于国内外维特根斯坦研究的断想[J].中州学刊,2001(06):158-161+184.

[16]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12):24-30.

[18]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2-21.

[19]郝亚明.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20(01):19-26.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