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意象传达策略
详细内容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意象传达策略

时间:2022-08-11     作者:翟海霞 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原创】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中国古典诗歌是意象表达的载体。通过意象,诗人可以表达个人主观情感,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就是译意象。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如何巧妙地传达意象是再现原诗意境之美的重点与难点。生态翻译学作为新兴的翻译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视角。现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意象传达策略,旨在丰富诗歌翻译研究,助力中华文化传播。

古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总是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将诗歌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译者不能只传递诗歌的语言文字信息,而应重现原作的艺术性,向目标语读者呈现对目标语读者来说较为新奇的艺术特质。由于历史文化渊源、社会风俗、价值观等的巨大差异,所以诗歌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有效沟通。而诗歌中的意象又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深刻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读者才能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精神实质。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翻译市场逐渐从输入型翻译转变为输出型翻译。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对中国古诗词英译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翻译研究的漫长历史中,翻译家们提出了各种翻译理论,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等中外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在各种文学文本的翻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诗歌也不例外。不论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在诗歌翻译中,传达原诗的意象都是重中之重。

21世纪之后,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的“适应和选择”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古诗词的英译现象,特别是意象传达策略。通过具体译例探究译者的“三维”适应性转换,一方面旨在证明生态翻译学的解释力和可行性,从而丰富翻译研究,另一方面则为中国古诗词英译提供新视角,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生态翻译学理论简介

生态翻译学理论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他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和“适者生存”等概念引入了翻译活动。就此,翻译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选择活动,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一种选择。生态翻译学由自然生态隐喻出翻译生态,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可以将翻译活动理解为一种选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作为主体,通过文本移植实现信息的跨文化传递。译者必须依赖于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应与选择”(如下图)。如下图所示,译者在遵循“适者生存”法则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从语言、文化、历史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和适应性选择,从而翻译出质量等级高的译文。换言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源语文本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即“三维转换”,并且要确保转换后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能够较好地融入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此外,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从微观层面上来说,译者需要判断哪些词语和句型是最接近源语文本的翻译,从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型。

图片14.png

图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过程

古诗词意象传达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要想实现最佳的信息传递,同样需要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译者要想实现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性的“三维转换”。下面笔者通过对中国古诗词具体译例的分析来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三维转换”,实现最佳的意象传达效果。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指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和选择。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显著差异: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表达词汇丰富,语义明晰,而汉语表达词约义丰,言简意赅。总体而言,英诗表达较为明朗,汉诗表达趋于模糊。

如何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是译者译诗的最大追求。在翻译汉语古诗词时,如何更好地实现“文本移植”,维持文本的语言生态平衡,是译者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一般来说,成功的译作会保持词义、句意、美学价值和文风的平衡。

以苏轼的《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中的一句英译为例。诗句原文为“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这句诗的表达非常简练,分句和短语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词来表明关系,而是侧重描绘月光的意境。中国读者可以较好地理解这样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句子,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如果译者不做适应性选择,诗歌就会变得难以理解,让人困惑。对于这句诗,许渊冲教授的翻译如下:

The Moon Goddess seems to care for the swallows in pair. 

She sheds her light into their dream on painted beam.

许渊冲教授在“分明照、画梁斜”前面加了主语“she”来指代月亮女神,并且将“画梁斜”译成一个介词短语“on painted beam”。这就使得源语文本在向目标语转换时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充分适应了目标语的语言特点,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语言维的这种适应性转换使得译文更适合西方读者,能更好地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再看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翻译。现对许渊冲教授和丁衡祁教授的译文作对比,并进行简要分析。

许渊冲教授的译文如下: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在这一句诗中,“萧萧”不仅是一个拟声词,还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又令人感伤的画面。无边无际的森林中树叶不断飘落,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之情。许渊冲教授将“萧萧”翻译成“shower by shower”,有两点甚妙:第一,它精准地模仿了“萧萧”的发音;第二,“shower”意味着大量的树叶纷纷降落,“shower by shower”生动地再现了树叶不断下落的画面。总之,许渊冲教授的译文在准确再现原文意象的同时又完美地体现出了诗意,真正做到了“意美”。

丁衡祁教授的译文是这样的:

In the boundless forest, falling leaves swirl and twirl around; 

On the endless Yangtze, rolling waves crash and splash along.

其译文选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比较准确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为了体现原句中叠字的表达效果,丁教授非常巧妙地选用了“swirl and twirl”和“crash and splash”这样拼写相似的词语,并使其成对出现,突出了原诗所要传达的落叶和江水的意象。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翻译这两句诗很难做到完全对等,但两位教授都力求在语言维做出适应性选择和转换,最大限度地还原诗歌意象。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译文中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和隐含意义。这就是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存在差异,译者首先要适应源语文化体系,避免因缺乏源语文化知识而造成误会。由于翻译是语际间、文化间的交际活动,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有意识地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别精练优美,而且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往往一个词就能引发无穷的联想。下面笔者将结合诗歌翻译实例来分析。

杜甫的另一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英译同样值得探讨。在这句诗中,富人和穷人的贫富悬殊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的“朱门”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朱”的基本字义之一是“红色”。在本句诗中,杜甫用“朱门”指代富贵人家,因为古代富贵人家的住宅大门都漆成红色,以示尊贵。然而,西方读者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相反,“红色”在西方文化中有残暴、流血等象征义。

译文一:

The mansions burst with wine and meat;

The poor die frozen on the street.

译文二:

Around vermilion gates, the reek of meat and wine

Over streets where lie the bones of the frozen dead.

译文二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将“朱门”译作“vermilion gates”,显然没有传达出“朱门”这一意象隐含的文化意义,很可能会让目标语读者感到困惑。相比之下,译文一充分考虑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舍弃了原句中借代修辞的借体,直接用本体来表达隐含意义,这是译者在文化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实现了诗歌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准确传达。

再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包含了很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如“黄鹤楼”“烟花”“扬州”等。对于这首诗的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许渊冲教授是这样翻译的: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 

地理位置不同,时间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翻译中典型的文化意象。在中国,农历三月是晚春时节。春天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代表温暖和活力的典型意象。“扬州”这个地名不仅表明了孟浩然的目的地,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南方小镇的美丽风光,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一部分。考虑到“烟花”和“三月”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许渊冲教授将它们作为一个意象群翻译成“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从而描绘出了扬州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许渊冲教授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得原诗的意境得到了完美再现。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除了转换语言信息和传递文化内涵外,译者还要注重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即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译文要体现源语作者的总体交际意图,并有效地传递给译文读者,最大限度地维持原文和译文的交际生态。简而言之,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交际意图的适应和选择。

诗言志,每一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或抱负。译者还需要注重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交际意图。除了传达文化内涵之外,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也至关重要。下面以杜甫的《月夜》为例,探讨如何在诗歌翻译中实现交际生态的平衡。

在中华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情感。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抒发了诗人杜甫被禁于长安时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诗人在首联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这句诗许渊冲教授是这样翻译的:

On the moon over Fuzhou which shines bright, 

Alone you would gaze in your room tonight.

颈联中,诗人又写道:“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是:

Your cloudlike hair is moist with dew, it seems; 

Your jade-white arms would feel the cold moonbeams.

译文中采用了第二人称视角,诸如“You would gaze…”“Your cloudlike hair”这样的表达。第二人称视角会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是直接在向妻子倾诉思念之情,他对妻子的强烈思念在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人称视角也会使译文读起来更自然,从而表达出诗人和妻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的思念之情也更强烈。译文在交际维的这种适应性选择准确地传达出了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感,读者自然能领会到诗歌中的意象所关联的寓意。

再比如苏轼的《蝶恋花》,在翻译时也同样需要注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以下是这首词的部分原文和许渊冲教授的译文。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译文:

Red flowers fade, green apricots appear still small

When swallows pass

Over blue water that surrounds the garden wall.

Most willow catkins have been blown away, alas!

But there is no place where grows not the sweet green grass.

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绿水”来描写水的清澈和美丽,呈现春天的生机和生动的意象。然而,如果将诗句中的“绿水”翻译成“green water”,不仅无法使西方读者“看”到相同的意象,还可能会使其产生一些奇怪的阅读体验。所以许渊冲教授使用了英语中常用来描绘河流的“blue water”翻译“绿水”,这会使目标语读者感觉更加自然。交际维的这种适应性选择使译文更接近目标语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源语意象的准确传达。在整个翻译中,许渊冲教授选择了优美的句子和表达,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诗的意象。需要注意的是,译文中额外添加了一个词“alas”。这正是为了满足交际维的需求。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注重用有限的词语表达无限的情感。当中国读者读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他们可以自然而然地领会到第一句诗中作者对柳絮消失的惋惜,以及第二句中诗人的乐观情绪。这是源语读者的阅读体验。但这句话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译文读者未必能获得相同的阅读体验。所以,许教授在第一句中添加了一个在英语交际中经常用来表达悲伤的语气词“alas”,在第二句开头加了转折连词“but”来表现原文中的情感对比。由此可以看出,译者有时需要通过增译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故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传达切实有效。

诗歌之美在于其文化内涵,而意象是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手段,因此,意象传达的效果如何将决定诗歌翻译的成败。在中国古诗词英译过程中,为了实现最佳“文本移植”,使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体验,译者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交际等诸多因素,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维持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有效传达诗歌意象,体现诗人真正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从而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究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这种全新的诠释有助于深入研究诗歌翻译,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古诗词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29(06):11-15+9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若干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应用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7(05):1-6+95.

[4]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5]许渊冲.杜甫诗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6]丁衡祁.汉英翻译实践是再创作的过程[J].中国翻译,2005(05):25-29.

[7] Stephen Owen .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8]许渊冲.李白诗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