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山·水·人 ——对五台县历史文化的一种解读
详细内容

山·水·人 ——对五台县历史文化的一种解读

时间:2022-08-19     作者:罗俊刚 忻州市委办公室【原创】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因县境东北部五台山得名。境内地形多样、重峦叠嶂、河流众多、风景秀美。五台山最高处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驼梁山主峰海拔2281米,为五台、平山、阜平三县界峰。滹沱河发源于距五台山仅70余千米的繁峙县桥儿沟村东部的泰戏山,流经代县、原平、忻府、定襄后由西南入五台县境,域内长约15千米。另有清水河、虑虒河、泗阳河、小银河、移城河等大小河流。五台人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期为戎狄所属;西周时期为并州北地;鲁昭公元年(前541)归于晋;三家分晋后,五台遂归于赵。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019年和2021年,五台县连续两年荣膺中国文化百强县。现从“山·水·人”的视角对五台县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

从鲜虞故地看中山古国

清水河古称鲜虞水,发源于五台山东台沟,后汇入滹沱河,全长约104千米。春秋时期,可能由于居住地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受“秦霸西戎”和晋国“魏绛和戎”政策的影响,活动在陕北绥德一带的白狄陆续跨过黄河向山西迁徙。其中一部分东迁到鲜虞水沿岸,大概几百年后,又迁移到太行山东麓河北中部地区,建立中山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以后,只闻鲜虞,不闻白狄。可以推断,当时鲜虞已经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出现在先秦时期诸侯争雄的历史舞台上。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中山之名始现史书。中人城大概是鲜虞人东进太行后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此后,史书中兼称“鲜虞”和“中山”。公元前457年,中山国灭于晋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复立,建都于顾城(今河北定州境内)。公元前406年,中山又被魏国所灭。公元前380年前后,也就是大约2400多年前,中山桓公再次复国,建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同时期建立重要城邑东垣古城。东垣古城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东、西古城村一带,是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的前身。

五台作为白狄鲜虞部落最早的发祥地,对部落走向强盛并最终越过太行山起到了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清水河地区是鲜虞中山国的摇篮。

公元前408年,魏国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鏖战三年,中山大将鼓须战死,最终中山国灭亡。《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记载:“中山兵大败,鼓须死战得脱。奔至白羊关,魏兵紧追在后,鼓须弃关而走。乐羊长驱直入,所向皆破。”此处所说的白羊关位于平山、五台两县交界处,今尚存。桓公带领亲信从都城成功突围后,准确去向却成未解之谜。《史记》等记载桓公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国,而中间20多年身在何处,并未有明确记载。

位于平山县西北部的黑山关,与白羊关直线距离不到10千米。周围山势陡峭,万分雄险,上万亩原始森林苍茫无比,遮天蔽日;森林里山花野草漫山遍野,各种中药材遍布其间,野生动物数量众多。当地传说,战国早期中山王国战败,在此休养生息,并于日后东山再起,成为七雄之外的强国。这与流传的中山贵族在国亡于魏后被迫退到太行山森林中,积蓄力量20多年实现复国的说法大体一致。

距黑山关几十千米处有一条移城河,当地称移城河流域为移城沟。移城沟林草茂密,山泉奔涌,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河边有王城村,该村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城遗址,故名王城。村中寺庙立有明代的两块碑,碑文记载“王城为吴王遗址”。移城河流向自东向西,长约25千米,最终合于鲜虞水。沿两河交汇处上溯1千米有教场村。该村地势开阔,相传是吴王练兵之处,村中曾有高约10米的石砌四棱形点兵将台。王城村、移城河和移城沟的“城”均指吴王城。阜平县有吴王口村,距龙泉关公路仅50千米左右,与王城村相距也不过130多千米。两地吴王是否有关以及吴王与中山桓公可有关联目前已无从考证。

古文中吴虞相通,“吴王”有可能暗指“鲜虞王”。或许这里就是历史上中山桓公卧薪尝胆实现复国大业的大本营。或许中山桓公始终没有忘记这块熟悉的故土,在牢牢守住黑山关、白羊关等太行山脊上的险关要隘后,重整军备,积蓄力量,静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直到公元前380年前后,终于抓住魏国忙于争霸中原无暇北顾的绝佳机会,奋力一击实现复国。

另外,史书记载,公元前301年,赵军攻破中山国都灵寿,中山王逃往齐国,赵国立尚为中山王,并将其作为傀儡。公元前296年,又将中山王尚废黜并迁徙到肤施。根据北大知名学者李零考证,此肤施很可能是山西五台,而非陕西榆林。这一结论得出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魏襄王七年(前312),“魏尽入上郡于秦”。赵国迁中山王尚到肤施发生在秦置肤施县八年之后。上郡是秦国防御赵国的军事要地,历来驻有重兵。肤施是上郡治所,目前史料并没有当时肤施易手赵国的记载。因此,此肤施是赵地才更为合理。另外,“肤施”写作“膚施”,在古汉语中,“膚”与“慮”关联,古文中也存在“施”“虒”相通的例子,五台最初就叫虑虒。下面,就来说说“虑虒古县”的故事。

从虑虒古县到虑虒铜尺

公元前228年,赵国在灭中山国68年之后被强秦所灭。7年之后,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世称其为秦始皇。秦朝二世而亡,楚汉相争四年后,西汉建立。至此,五台始置虑虒县,属太原郡,县城在台城镇古城村,距现在的县城2千米左右,今有部分遗迹尚存。虑虒县因境内虑虒水而得名。虑虒水发源于城北虑虒山下的岭底村,全长30多千米,汇入清水河。距县城东南十里处的虑虒河边有南神垴,传说,汉文帝任代王期间曾在此处游猎,后人建有代王祠。“虑虒”这一地名非常古老。战国时期赵国钱币就有“膚虎布”,有学者指出“膚虎”就是《汉书·地理志》上的“慮虒”,即虑虒县。另外,清代乾嘉时期李斗所作《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记载有“虑虒铜尺,建初六年(81)八月十五日造”。此处虑虒乃太原郡虑虒县。三国时虑虒县属魏国,隶太原郡,西晋(265—317)时废,直到200多年后北魏太和十年(486)复置县。太和年间复置后,虑虒县改名为驴夷县,属新兴郡。北魏永安元年(528)改新兴郡为永安郡,驴夷县遂属永安郡。北齐时,驴夷县改属雁门郡。著名的太和改制就发生在五台重新置县前后。对于五台的这次更名,主流观点认为,“虑虒”古音同“驴夷”,抑或“驴夷”还有其他特殊涵义。此次更名与大约两个甲子后的更名相比,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深远影响,恐怕都难以相提并论。而下次更名,让这块土地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佛教东传到“佛国五台”

据说在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始建寺庙。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是第一位巡幸五台山的皇帝。《广清凉传》记载,孝文帝曾在五台山“射箭畋略”,建造佛光寺(今佛光寺前身),扩建灵鹫寺(今显通寺前身),并环绕灵鹫峰“置十二院”。北齐文宣帝高洋“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北周时由于周武灭法,佛教暂时衰落。隋唐时,五台山发展迎来鼎盛时期。隋文帝和隋炀帝都大力扶持佛教。据《清凉山志》记载,开皇元年(581),隋文帝“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广清凉传》记载,隋炀帝也曾到五台山纳凉避暑。

隋大业二年(606),因境内五台山,驴夷县改名五台县,仍属雁门郡。这次更名与隋朝建立后对全国政区地名的整顿有关。隋初地名重复严重。据《北周地理志》记载,仅燕州就有五个,平昌、武阳等县各有四个,县与县重名更是不在少数。为此,隋朝对政区地名进行大力整顿,使得南北朝以来政区地名混乱的局面得到了大幅改变。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东晋、南北朝时期,佛驮跋陀罗翻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到了唐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和唐代宗都对五台山给予了特殊“恩宠”。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五台山者,文殊闷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

唐高宗时期,高僧释道世所编的《法苑珠林》首次把五台山与文殊菩萨联系在一起。随后,五台山作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所说的文殊菩萨道场逐步被大众认可,名气也越来越大。日本、朝鲜等国来五台山求法的高僧大德络绎不绝。而同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与佛结缘,则始于唐咸通四年(863)。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和金帝完颜亮也都非常重视五台山。公元1257年,在元朝尚未建立前,忽必烈就支持后任帝师的萨迦五世祖八思巴前往五台山。八思巴在宗教上开启了藏传佛教与五台山的联系。之后,五台山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在中原大地的一个传播中心。清朝,由于满族和蒙藏地区民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五台山作为中原大地唯一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并存的佛教名山受到极大推崇。同时,历代清朝皇帝都把尊崇五台山作为怀柔蒙藏的重要手段。顺治年间,清世祖福临敕封高僧阿罗藏为“扎萨克”大喇嘛,“总理五台,册封汉藏僧多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位皇帝也曾先后到五台山礼佛,史称西巡盛典。至今,当地仍有很多与此有关的地名和传说,而顺治帝在清凉寺出家的动人传说更增添了“佛国五台”的神秘色彩。

在五台山成为佛教名山之后,以佛教文化传播为纽带,五台与各地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太原永祚寺凌霄双塔远近闻名,早已成为太原标志性建筑,并成为新中国第一枚市徽——太原市徽的重要元素。明万历年间,五台山显通寺有位既参悟佛法又精通建筑的住持福登。据载,晋王朱敏淳有感于新落成的永明寺宣文塔的规模与省城太原的地位不大相称,遂下书邀请福登主持扩建殿宇。于是,福登提出在旧塔之左另建新塔,被晋王采纳。历经几载新塔落成,福登积劳成疾,抱病返山,后于显通寺圆寂,永明寺亦更名为永祚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皇太后七十寿辰之际,乾隆皇帝陪同太后上山礼佛,在殊像寺进香时,皇太后看到寺内文殊菩萨像端庄严肃,非常喜爱,乾隆“默识其像以归”,凭记忆命匠人雕刻文殊菩萨像,后仿照五台山殊像寺布局兴建香山宝相寺供奉。宝相寺主要建筑旭华之阁今尚存。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又仿照五台山殊像寺在承德避暑山庄以北兴建殊像寺,供奉文殊菩萨,俗称“乾隆家庙”,是外八庙中唯一的满族喇嘛寺庙。

山川本寂寞,得人故成名。鲜虞中山国曾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鼎盛时期,中山国疆土向东拓展到了现在的雄安新区。奇巧瑰丽的古中山国青铜器和线条流畅优美的中山篆更是战国文明的巅峰之作。

五台,这个位于太行山西麓鲜虞水与滹沱河交汇之处,历史底蕴深厚又钟灵毓秀的地方,应当受到关注古中山文明的学者的更多关注,也应当在鲜虞中山后人的历史记忆中占据特殊位置。或许,很多历史的谜团将在若干年后,在鲜虞人曾经长期生活过的土地上得到答案。

五台从西汉始置虑虒县,到两晋时废除,再到北魏复置并更名驴夷,最后到隋朝大业初定名五台并沿用至今。五台县因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巨大影响力而知名于海内外,千百年来,与五台有关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同样让这个地方更加广泛地被世人所知晓。太古代包括五台运动在内的一系列地质运动勾勒出了巍巍太行的壮丽雄奇,更塑造了华北屋脊、太行之巅的独特风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创建的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起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共御外侮的民族脊梁。五大书记和十大元帅也都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从滹沱河畔、清水河边、五台山下走出去的一代代才俊始终心系天下苍生,以为国分忧为己任,饱含炙热的家国情怀。杨梦弼、徐继畬、徐向前、闫宗临、王凤山、赖若愚、郑季翘、岳维藩、卫兴华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作为曾经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五台也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和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雄忻高铁将穿越巍巍太行再一次拉近五台与中山国故地的时空距离。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应当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用如同滹沱河一样的博大胸怀积极拥抱外面的世界,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广纳天下英才,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砥砺奋进,拥抱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浩然.地方文献、历史传说与考古发现——南诏汉传佛教传播的三重证据考辨[J].大理大学学报,2020,5(07):1-8.

 [2]李零.太行东西与燕山南北——说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的古代戎狄[G]//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青铜器与金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29-5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