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基层文化馆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详细内容

基层文化馆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时间:2022-08-29     作者:安启龙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需要极力保护的优秀文化。基于此,首先分析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指出这是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随后立足于基层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途径,提出实施策略,以期为基层文化馆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质量,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创造有利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制约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不利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作为保护优秀文化的重要机构,基层文化馆要深刻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凭借自身独有的传播功能、引导功能等,不断探索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途径,使宝贵的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下去[1]。

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

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关键

我国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确保经济处于稳定上升的发展状态,以便增强自身实力,对外可以抵御霸权国家的侵略,对内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还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借助文化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使他们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国家建设中,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创造有利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等,做好其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助于更多的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坚定拥护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一个信仰坚定、专业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基层文化馆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肩上的重任,针对非遗传承方式滞后、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借助现有的工具,积极探索改进这些不足的有效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方向,以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质量,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强大助力。

有利于提升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产品的生产逐渐面向利润,商品生产的规模日益变大,社会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参与生产的时间与投入的精力日益减少。就产品制造者而言,他们无须再倾注心血,只需要注重提高技术;就产品消费者而言,他们不再关注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而只注重价格。这种生产模式使得社会风气趋于浮躁,使人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对国家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则可以改善这一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精神文化的积淀,是联系各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助于国人更好地面对市场经济,有助于群众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应有的定力,有助于中华儿女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力量,最终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2]。

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备长期性、专业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人力、经费、相关措施等,否则就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为此做出了各种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致使非遗保护工作存在些许不足。

经费欠缺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基层文化馆要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搜集一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建档(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分类,并记录其演变的过程)、保护(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等。而多数基层文化馆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尽管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曾尝试用各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始终不佳。现阶段,经费短缺依然是多个基层文化馆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所面临的较大难题。

缺乏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保障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强,就能根据非遗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保护措施,并对已经出现损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确保其安全性,如此就能有效降低人为损坏或其他问题发生的概率,确保非遗保护工作高效开展。当前,多数基层文化馆的老专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而部分新职员因为各种因素而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既没有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又不懂得如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选择最合适的保护手段,也没有虚心向老专家请教的习惯,导致其无法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换言之,他们的保护工作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以至于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被更多观众认识,从而限制了非遗价值的充分发挥[3]。

基层文化馆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途径

加大宣传力度

部分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并非不愿意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他们缺乏认识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基层文化馆要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

首先,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新媒体平台具备传播速度快、用户多、形式多样的特点,将其作为非遗宣传的工具,既符合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以便于他们在浏览过程中体会非遗的魅力,并积极自觉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最终实现保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又是提高宣传效果的关键。文化宣传工作应与时俱进,否则很难被大众认可,从而使其丧失生命力。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探索使用新媒体平台提高非遗宣传效果的实践途径[4]。

以戏剧为例,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将与戏剧有关的知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上,以供群众阅读;也可以请戏剧演员表演一段戏剧,然后将其制成视频发布到平台上;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类似于“戏剧知识我知道”的竞赛活动,让群众通过填写问卷、在线回答等方式进行参与,并设置数个奖项。群众要想获奖,就必须不断回忆之前所学过的戏剧小知识,并用较短的时间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从而形成正确的答案。这对于加强群众对戏剧文化的了解,进而实现宣传戏剧的目标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新媒体平台还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基层文化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平台上设置互动栏目,让专业戏剧演员与戏剧爱好者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宣传的效果。基层文化馆也可以借助互动栏目,让群众参与到戏剧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比如请他们说说自己想了解哪方面的戏剧文化,是戏剧脸谱所代表的含义,还是戏剧演员如何练就基本功,又或是了解著名戏剧演员的现状?总之,只要与戏剧文化有关就可以。而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互动平台中的信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安排戏剧内容,以此来提高戏剧文化传播的效果。

其次,做好教育工作。基层文化馆可以通过每年组织“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配合文化馆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提高宣传效果创造有利条件[5]。

最后,开展专项大赛。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而专项大赛的开展可以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民间文化活动中。基层文化馆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群众基础等,定期开展各种专项比赛,比如戏剧比赛、剪纸比赛、书法比赛等,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爱好者提供可以交流与切磋的场所与机会。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非遗保护工作涉及内容相对较多,流程较为烦琐,覆盖面相对较大。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想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既要具备较强的耐心,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而非直接放弃;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不同的非遗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以此提高保护工作的实效性;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能协调各个部门的人员,一起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6]。当前,多数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上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遗保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基层文化馆要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做好培训工作。基层文化馆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确保他们能时刻接触到新知识、新技能。以专业技能为例,当负责人发现职工欠缺专业技能,无法更好地开展工作时,可以将职工所欠缺的专业技能记录下来,然后遵循“先学主要技能,再学次要技能”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文化馆还可以创设在线交流平台,让工作人员与专家、同事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为了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非遗保护知识,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开展严格的考核活动。工作人员唯有通过考核才能结束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否则还需要再次跟随教师进行学习,直至通过考核。其次,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专业人才是保障非遗保护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文化馆可以通过提升工作人员薪酬、发放福利等方式,吸引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最后,与学校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通过为高校提供专业的理论支持、技能支持等,帮助高校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以便培养更多专业人员,为基层文化馆的长远发展注入新鲜血液[7]。

注重对非遗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各种娱乐节目的出现挤压了非遗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非遗传承人不得不选择放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寻求其他的谋生之道。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基层文化馆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借助现有的工具,深入乡村寻找非遗传承人,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以便他们能安心地传承非遗。以织锦技艺传承人为例,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做好保护与传承非遗工作的有效措施。部分传承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对此抱有抵触情绪。对此,工作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善于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入手,阐述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到织锦技艺的传承工作中。

此外,基层文化馆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各类补助。以织锦技艺传承人为例,织锦技艺的流程相对较多,仅丝线这一部分就需要染、浆等,其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财力较多。基层文化馆提供的补助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非遗传承人在经济方面的担忧,使他们安心地传承织锦技艺。为此,基层文化馆应联合各个部门,尽可能多地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补助,比如食宿补助、医疗补助等。

最后,基层文化馆应注重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方式,鼓励并引导年轻人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各种技能,以便为非遗传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8]。

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

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中小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直接影响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效果。如果其具备较高的非遗保护意识,能高度认可非遗,并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那么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质量自然会得到有效提高。基层文化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式,通过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不断强化中小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

基层文化馆可以与中小学校联合,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开展与非遗保护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以剪纸为例,基层文化馆可以派剪纸传承人前往中小学表演剪纸艺术,或请其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剪纸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剪纸艺术,并自觉加入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基层文化馆也可以开展与非遗保护有关的主题活动,邀请中小学生参观非遗基地,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此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科学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学校也可以借助基层文化馆的力量,开展“非遗知识我知道”“剪纸比赛”等相关竞赛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变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与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国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文化馆应承担起保护与传承非遗的重任,充分发挥主导优势,积极探索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韩晓华.关于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2):169-171.

[2]全庸卓玛.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影响探索[J].收藏与投资,2021,12(09):182-184.

[3]康洪瑞.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的功能作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5):90-91.

[4]汪淳.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J].文化产业,2020(32):157-158.

[5]李平.基层文化馆如何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J].百花,2020(04):59-62.

[6]陈甜甜.基层文化馆非遗扶贫路径探析[J].大众文艺,2020(10):25-26.

[7]旦知草.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的功能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4):146.

[8]朱勉.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策略思考——基于余姚市文化馆的实践探索[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9(07):42-44+4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