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文学作品中布洛“心理距离说”效果分析
详细内容

文学作品中布洛“心理距离说”效果分析

时间:2022-11-26     作者:白玫 西安思源学院【原创】

心理距离说”表达了美学研究的一种心理学转向,其站在新颖独特的角度展开美学研究。不同于传统研究观点,“心理距离说”是指人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感受到的距离并非是客观的、实际可以测量的空间距离,更多的是存在于人们主观世界中的,将观赏者与艺术家隔开的心理距离。这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作者、读者、作品之间要保持适中的距离,现着重探讨文学作品中应用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所产生的效果。

概念的提出

所谓的“心理距离说”最早是由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的美学理论。其主要含义是站在另一审美角度鉴赏作品,挖掘作品更加多元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存在于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的空间距离。通过进一步了解能够发现布洛提出的这一观点更加侧重于“无功利”态度,与康德提出的观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此得知,布洛认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要求主客体之间要保持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美的本质理论之一。“距离”这个词语,我们都不陌生,早在中国古代文学家就对距离的远近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过描写,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等。布洛为了说得更加清楚明白,让读者更加理解他的观点,还增加了具体案例辅助理解。具体内容是,航海时意外出现了大雾天气,由于能见度非常低,再加上海洋航行对准确方向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在无法准确辨认方向的情况下人们都处于极度恐慌中,此时一旦遇到礁石将有很大概率发生撞船事故,会对旅客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如果放慢航行速度将无法准时到达终点。而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将注意力从对未知的惶恐,对方向的迷失中脱离开来,正视当前遇到的景象,就会发现其实大雾天气同样有浓烈的美感,世界处于朦胧中。这样就会达到布洛所描述的状态:“你也同样可以暂时摆脱海雾的上述情况,忘掉那危险性与实际的忧闷,把注意转向‘客观地’形成周围景色的种种风物,围绕着你的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它使周围的一切轮廓模糊而变了形,形成一种奇形怪状的形象。”

从中不难看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即使面前的景象并没有任何区别,其心理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每个人的注意力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且时刻处于转变中,这一转变的实质在于,人们不再将关注的目光集中于客观存在的利害关系,不再一味用实用主义的眼光审视,而是转而考虑抽象的利害,放下功利心,单纯地对作品进行欣赏,了解其中的含义并发现其美感,这样,其对于同样的海雾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理。在这一转变的驱动下,海雾就成为审美的对象。通过这则例子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布洛观点中“距离”的含义,其代表忘却功利心后的纯洁的审美心理。当人们的心理发生转变之后,对于海雾的看法自然也会出现极大的转变,人们不再沉浸在对未知的恐惧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欢快的情绪。在这一状态中,人们和海雾都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心境,人们改变了关注的重点,成功摆脱了恐惧心理。因此,“心理距离”的对象主要为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布洛实际上揭示了审美注意的又一重要特征。

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文学审美范畴分析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体现了动态审美的过程,根据主体、客体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学审美效果也就大不相同,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内容。

(一)距离的内在矛盾

文学作品在创造与欣赏的过程中涉及人的情绪与理智的影响,如果感情投入过多,对艺术的审美感受便会加入更多的功利性,而如果感情投入不够,对艺术的感受则无法深入。如果文学情节与读者的实际经历相近,读者在赏析过程中则更容易感同身受,能够增强对作品的理解。然而过于深刻的经历也会让人分不清审美与现实,正如国外一名军官在欣赏完《奥赛罗》后打死了伊阿古的扮演者一般,过度地投入情感则会对审美过程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文学审美过程中功利性与审美本身的矛盾。

(二)距离的易变性

文学审美过程是随着主体的情况变化而逐渐转变的,对于审美主体而言,其个人经历、知识修养、能力经验、身心状态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客体来讲,文学的形式、内容等也不断发生变化,故此,在文学审美过程中,“心理距离”也在时刻发生变化。由此导致部分人在文学审美中受功利性影响太深,从而产生距离过近的情况,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中无法自拔。而有些人则因距离过远,无法理解作品描绘的情境。

(三)最佳距离

由上述内容可知,文学作品审美赏析的心理距离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这就需要主体在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之时保持距离,在尽可能缩小距离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存在,这就是“最佳距离”的含义。因此,审美主体需要厘清文学作品中的内部与外部信息之间的联系,借助其相互关系来不断调节自己的审美,如此才能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

“心理距离说”在文学中应用的效果

小说的叙事方法有很多种,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作者会应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比如“赋”“比”“兴”或者隐含作者,或使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倒叙、插叙和创造雾里看花的情节,等等,这都会拉开作者或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从而使其跳脱出作品,无功利地欣赏作品的美。下文就从写作策略下的距离和语言情境下所创作的距离两方面来阐述“心理距离说”在文学中应用的效果。                    (一) 写作策略下的距离

布洛认为距离是一种审美要素,也是一种审美原理,所以要想达到审美距离,必须要把握读者与作品间的距离。这也可以更好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平。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因此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在无意中给读者和作品创造的距离,比如我们熟知的《雷雨》,在开头便写道:“这是十年前一个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厅里。”尾声写道:“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看了开头和结尾,读者就和作品拉开了距离,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从情绪中跳脱出来,更加客观地看待人物和环境,对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W·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非常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观点:“爱德华·布洛在这一问题的理解上,提出的观点是要和作品保持适中的距离。”由此也能够看到他对需要与作品保持一定距离这一观点的认可。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进一步提出了:“更重要的是,距离本身不是目的,努力沿着一条线保持距离为了使读者与其他某条轴线增加联系”这一观点。所以很多作家会在构思上颇下功夫,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大同社会,本来就知道这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可能出现,所以会使读者产生距离太远的感觉,为了让读者接受这种距离,文章一开始就对基本信息进行阐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需要注意的是《桃花源记》与其他文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尽量使文章更加真实,削弱其虚构性,对于捕鱼人的行为也找到了非常合乎情理的阐述,假如不是他的宣扬,那么将无人发现这一世外桃源。作者应用了“赋”这种铺陈直叙的手法,极大地削弱了文章的虚构性,使叙述更加合理,也使读者更容易代入。

然而,曹雪芹的《红楼梦》不符合布洛的审美距离理论中的美感标准。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欣赏《牡丹亭》的曲子,林黛玉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不得不居住在贾府,但自小身体较差需要经常服药,同时天生性格敏感,具有很强的感性心理,这些都是导致她复杂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唱词更容易打动她,她能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情绪并进行共情,这难道不属于完美体验吗?然而从布洛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审美主客体的差异性越小,越能够产生贴合情绪的体验,产生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二者之间无论经验还是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共通性,因此可以从对方的经历中联想到自身,进而转移注意力。但对“心理距离”的尺度拿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拿捏不准反而会使体验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审美心理的丧失。就像林黛玉听到《牡丹亭》后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自身,联想到了自己遭遇的这些苦难,于是积攒的悲痛情绪喷涌而出,“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最终影响审美体验。所以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要把握适中的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会丧失审美能力,不能更好地体验作品带给我们的美。

因此,文学作品虽然会感染读者,带领读者走入另外一个世界,但读者要始终保持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要把握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避免作品美感的丧失,使其能够更好地体验其中的美。

(二)语境下的距离美

布洛在阐述“心理距离说”时曾说过,美感的产生源于保持一定的距离。文字虽然是文学的外衣,但如果没有文字,就不会产生文学,所以文字对于文学十分关键。作家在创作时,对文字往往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使其能够恰当地表达了自身的思想情感。因此,作者通过文字往往可以创作出带有美感的作品,比如朦胧诗派的诗歌,他们创作的诗歌情境,跟欣赏者总是有一层距离,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朦胧。如《蒹葭》中也表现出了这种距离美。清秋,一个烟水迷蒙、晨霜雾霭的早晨,透出淡淡的凉意,天空迷暗朦胧,天将要亮,看不到边际的秋水,草叶上滴着露珠,仿佛能闻到芦苇的清香,叶子上附着的白霜,都在诉说秋季的到来,营造出浓厚的凄清氛围。诗歌寥寥几笔生动地描绘出这幅景象,既让读者在脑中形成了具体的画面,随着微风清扫,水面轻起波澜,芦苇缓缓而动,摩擦发出声响,又让读者感受到这一片朦胧。文中并没有明亮丰富的颜色,却轻易地将读者代入了那一片清冷的景象。感性和理性穿插交织,很难准确地剥离开来。这幅场景的描绘为整首诗歌奠定了情感基调,在这样的前提下,被阻隔的伊人才会让人感觉神秘,使诗歌充满想象的空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这样的描述多次让读者感知到“伊人”并非是虚拟的,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性,她是诗人的寄托,是诗人全部情绪的化身。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从诗中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求索伊人的这条路艰难险阻,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但诗人并没有产生畏惧或退缩,而是选择坚定的前进。在诗的结尾诗人也并未向读者清楚地揭露伊人的模样,但借助秋景,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建立起大概的形象。她未必有令世人惊叹的容貌,未必能媲美西施,无论是风姿还是样貌都未必居于翘楚,但在诗人的描绘中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正是这不可逾越的,不可消除的阻隔的存在,为伊人添了几分朦胧,也为读者带来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由于其背影缺少准确的描述,使得她的美是具有包容性的,无论读者赋予她怎样的美都是可行的,无论读者对伊人产生怎样的构象都是合理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伊人。正是因为阻隔才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神秘,也正是因为不易得到,才能够让诗人借以抒发情怀,承担了诗人全部的寄托,而这也是该作品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亮点所在。诗人用语言文字创造出一种朦胧的距离,通过朦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用朦胧的意境吸引读者去感受,而这种语境下欣赏者也同样处在无功利的审美状态,所以更能体会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

  因此,在审美关系中,主客体既要拉近距离又需要保证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基于此,布洛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创作和鉴赏来说,要想保证较好的效果,产生良好的体验必须要精准把握其中的距离,为了准确地接收到作品的含义,要尽可能地贴近,避免产生过大的距离,但如果完全失去距离反而会失去客观性,失去最初鉴赏作品的本心,对于审美,其实质就是找到和作品之间合适的距离,达到主客观之间的平衡。“不即不离”是最为合适的,布洛基于这一角度和准则对作品完成高质量的鉴赏。

综上所述,根据分析得知,美感经验既不能完全受到实际生活的影响,这样会使其过于刻板,又不能完全与实际分离导致失去基本的准则,可以将其认为是“距离”的矛盾。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影响审美效果的关键就是对距离的把握。换句话讲,戏剧只是人们创作出的虚假故事,但为了良好的演绎效果,要求演员全身心投入真情实感。对于观众来说,如果过于看重其故事的虚假性就会忽略其中表达的思想,而如果过于看重演员表达的真情实感就会忽略其虚假性的本质,必须使二者保持平衡,这样才是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2]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M]//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美学译文(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