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推广地方文献里的民族美 ——新型文创产品创作模式探索
详细内容

推广地方文献里的民族美 ——新型文创产品创作模式探索

时间:2022-11-26     作者:赵玮 南宁市图书馆【原创】

当前,文旅融合已是国内文化事业的重点工作,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发展需要。意在思考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基于地方文献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为例,介绍该系列文创产品的基础文献选择缘由和系列产品创作思路,分析该新型立体创作模式对馆藏文献、阅读推广及文旅融合的作用。

当前,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对文创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实践工作正蓬勃发展。全国各类型图书馆都在探索开发文创产品和利用文献资源的新模式。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创作思路为例,分析其将地方文献进行立体式阅读开发的尝试,以及通过结合多层次的文创产品,探索阅读推广的新形式,找寻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基础文献选择

“百鸟衣”是在中国南方地区多个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民间神话故事,流传版本众多,情节也互有出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韦其麟撰写的《百鸟衣》长篇诗歌。韦其麟出生于广西横县,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诗人。他对壮族地区此类民间故事进行重构与再创作,以广西隆林一带流传的“百鸟衣”故事版本为基础,对基本情节进行删改和添加,以丰富原始民间故事细节,完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使原本简单的民间故事变得生动立体。他用饱含地域美感的壮族民间语言,以及独具特色的口语化叙事风格,在诗歌中呈现了一个兼具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

(一)韦其麟《百鸟衣》富有民族特色

韦其麟《百鸟衣》对壮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与提炼,并通过诗歌这一独特载体将其清晰地呈现出来。如男女主角“古卡”“依娌”的名字就取自壮族方言,“唱歌的后生不知数,个个没依娌那么多歌,古卡闻声唱一支,依娌回头笑得像朵花……田坰里遍地黄,丰收的歌声响四方……依娌绣的蝴蝶,差点儿就飞起来,依娌绣的花朵,连蜜蜂也停在上面。”[1]这些诗句是他对壮族人民“歌圩”与“刺绣”习俗的描绘。韦其麟《百鸟衣》通过对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点滴的描写构建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壮民族生活画卷,其是传播壮族精神与文化的优秀民族诗歌,也是进行民族文化类书籍可视化创作的极佳选择。

(二)韦其麟《百鸟衣》兼具文学艺术性

《公共图书馆法》第一章第三条提到,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韦其麟创作的《百鸟衣》大胆运用口传诗体语言,在保持壮族方言原汁原味的情况下,将民间流传的口头故事变成通俗优美的书面文学,其文字中处处流露出的壮乡神韵更为《百鸟衣》的叙事增添了一抹艺术色彩。“金银花开黄金金,金银花开银灿灿。”“溪水呀,流得不响了。”“一百张雉鸡皮,张张一样美,缝成一件衣,羽光亮闪闪。”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画面带领读者穿梭于壮族美景之间,深受大众喜爱,极大地增加了阅读和传播的便捷性。以《百鸟衣》为切入点进行的可视化创作既能更好地挖掘民族文献美学价值,也能为阅读推广形式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韦其麟《百鸟衣》易于调整改编

深入挖掘文献内涵,传承文献精髓,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是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肩负的重要责任。相比其他“百鸟衣”故事,韦其麟的《百鸟衣》大量刻画了勤劳淳朴的劳动人民,凸显了壮族劳动女性的主体意识,拥有其他“百鸟衣”故事所没有的优秀民族精神内核,能跨越时代,让读者产生共鸣。

对制作百鸟衣的刻画,可以仅展示百鸟衣的美感,使用韦其麟《百鸟衣》故事中的画面元素来避免直白的暴力场景对价值观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强化文创产品的“正能量”。

新型文创产品创作模式探索

(一)新型文创产品表现形式探索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百鸟衣神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流传的百鸟衣神话内容为非遗传承人韦世族口述的不到400字的版本,故事简单,易于官方与民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编与传播。横州市文化馆中还专门设置了百鸟衣展厅来介绍百鸟衣故事,广西民间也自发性地将“百鸟衣”故事改编为舞台剧,电影、动画、杂技等艺术表现形式大大推动了“百鸟衣”故事的传播。尽管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使百鸟衣的故事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但这些作品都有极强的时效性,且受地域限制,无法使“百鸟衣”故事真正流传开来。它们都是基于“百鸟衣”原始故事再创作的独立作品,与优秀地方文献并无衔接,观众很难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度阅读,进一步了解广西地方文化。

为了使文创产品“言之有物”,文创产品在保持形式多样性的同时,设计也要突出趣味性与艺术性,内容要充分衔接地方特色文献,使观者有继续深入阅读的欲望。广西图书馆以韦其麟《百鸟衣》为题,规划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首先选取韦其麟《百鸟衣》中几个段落内容,制作一组书签和桌垫,作为后续系列文创的蓝本。该套文创作品共含五张依托韦其麟《百鸟衣》原作绘制的插图和四组经过提炼的代表性诗句,从美感与内容两方面推动读者深入了解原作。后续则将采用第一批文创产品的图像和文字元素进行延展制作,一是进行大批量物料制作,包括笔记本、铅笔、橡皮、票据、纸袋、明信片等,丰富相关文创内容和数量,制作引发读者共鸣的产品,引导读者对原作韦其麟《百鸟衣》产生兴趣;二是持续扩展实用性文创产品,制作雨伞、胸针、口罩等日用品,使喜爱并决定拥有这些物品的读者进行宣传,保持“百鸟衣”的生命力,为文创产品下沉市场做好准备;三是将韦其麟《百鸟衣》及其他相关地方文献书籍加以整合,开展“百鸟衣”文化展览,布置特色文化空间,使“百鸟衣”从平面走向立体,丰富读者体验;四是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融入新型文化空间,深入景区,从“点”走向“面”,打通文旅融合的道路。通过层层递进的文创设计,营造环绕立体式阅读氛围。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提取书中最主要的文化符号,制作成可互动、触摸、深入体验的文创产品,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关注韦其麟《百鸟衣》原作,进而延伸至其他相关民族文献,助力地方文献“开枝散叶”。

(二)文创产品设计理念探究

地方文献积淀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需深入理解地方传统文化,整合地方文献与地方生活习俗、民族技艺、环境符号等资源,通过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融合与再创造。

地方文献的可视化创作应打破文献与现实的壁垒,多角度呈现地方特有的民族美与地域美,补充、拓展、完善地方文献的精神内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鉴于此,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深入挖掘韦其麟《百鸟衣》故事中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从纹样、服饰、生活方式、地域符号等多个维度展示壮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第一,提取壮锦纹样元素传承壮族特色美。壮锦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蕴含着壮族独有的文化特质。壮锦独具一格的纹样映射着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取向与宗教信仰,其中几何纹、鸟兽纹、植物纹是壮锦中最主要的几种纹样体系。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选用大量壮锦独有的鸟纹、菱形纹与蛙纹进行服饰图案设计,并将壮锦纹样与现代图案进行融合,用于装饰图案上的“点”元素,在满足人们个性化、风格化审美需求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壮锦文化的艺术精髓。

第二,考证壮族服装制式,展示壮文化的情调美。壮族服饰因地区和支系不同,其式样和风格也各具特色。韦其麟《百鸟衣》以广西隆林地区“百鸟衣”故事为蓝本,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中的服装制式也选用了隆林地区的“沙梨壮”黑衣服饰为基底,男装带锦绣头巾,女装辅以云肩、银饰等华美的壮族银饰,将素雅与精致相结合,使繁与简相得益彰,展现出壮族服饰独特的审美格调。“沙梨壮”以黑衣黑裙为礼服,缝制讲究,局部用色灵活性大,其大面积的黑色形成天然衬托块面,百褶层叠的裙装彰显局部色泽美,无一不蕴含着壮乡人民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调。

第三,精选地域符号元素,浓缩百鸟衣故事美。韦其麟《百鸟衣》描绘了许多具有画面感的地域符号,展现出浓厚的壮乡风情。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里,古卡与公鸡和依娌采茶两幅画面中,选取了“金银花、日、公鸡、男性”及“金花茶、月、溪水、女性”这些氛围感极强的元素。第一幅画“公鸡”与“凤凰”结合形成类似“太阳鸟”的造型与背景中的太阳交相辉映,折射出壮族古老的“布洛陀”文化,加上遍地的金银花及古卡温柔的动作,营造出一种质朴淳厚的壮乡情怀。第二幅画依托“采茶”这一壮族特色劳动习俗,刻画出依娌勤劳朴实的壮族女性形象。同时将依娌的秀发化为月下的溪流,金花茶花瓣在溪水中流淌,营造出隽美的壮乡意境。

(三)地方文献的创造性转化

阅读可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文创产品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调动审美欲望,最终让读者产生阅读行为[2]。地方文献在各公共图书馆中均属于重点藏书,也是各图书馆区分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藏书资源。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独特的藏书性质,在开发、利用、宣传时往往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这使得大部分地方文献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长期处于封闭式的囤积状态。广西图书馆第一批“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将韦其麟《百鸟衣》的故事视觉化,创造性地结合现代美学与传统民族美学,从多个维度挖掘韦其麟《百鸟衣》的文化内涵,展示地方文献的美学魅力。后续产品则将整合可阅读的各种形式的文创产品,以特色展览、特色文化阅读区的方式展示给大众,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地域文化环境,将地方文献的精神文化内核以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精美艺术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从而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使读者产生阅读行为,提升阅读体验。

新型文创产品创作模式的作用

(一)有力宣传馆藏文献

深度挖掘馆藏书籍内容,将图书馆馆藏资源“文创化”,把文创产品视为“书籍”式的可阅读对象,通过文创来传承和传播文化,这也是图书馆文创最基本的特征[3]。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通过对韦其麟《百鸟衣》的视觉化呈现,增加了其对读者的吸引力,成为馆藏地方文献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地方文献沉淀着地域历史,是地域文化与当地民众的精神载体。将馆藏文献从被束之高阁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与相关文创产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合展示,可使阅读更轻松有趣,记忆更深刻,读者对地方文化的理解也会更全面,从而更好地进行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助力阅读推广

近几年,我国各类公共图书馆已进行了许多阅读推广活动模式的尝试和实践,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模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将线上与线下阅读推广活动相结合,走出图书馆,深入社区、校园与乡村的活动方式逐渐发展成熟。但将书籍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新型文化空间等形式与旅游相结合,长期为本地读者和游客提供特色化地方文化体验服务的新型阅读推广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阅读推广依然是以图书馆为主体进行的“中心型”服务,但与社会面融合,与新型文化空间融合,与各大景区融合等“分散型”服务更能引发读者对特色文化的共鸣,同时也是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探索的阅读推广新模式。

(三)创作续力文旅融合

当前,文旅融合已是国内文化事业的重点工作,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发展需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重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影响力。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特色文化资源,应当肩负起继承与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积极摸索文旅融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将地方文化特色符号与自然生态、公共娱乐场所等娱乐消费地点相结合,让阅读“活”起来,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

广西图书馆“百鸟衣”系列文创产品将借助对本地特色文化符号“百鸟衣”立体式、饱和式的文创产品设计,打造“一站式”特色文化体验,由旅游“引进来”,将文创“带出去”,使文化“传播开”,再通过阅读“聚拢起”,努力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交融发展的新业态。

文创产品肩负着阅读推广的重要使命,除了面向本地读者外,还应当面向广大的游客群体。新型文创产品应打开格局,将文创产品与旅游、特色文化空间结合起来,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打破空间限制,使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感受特色文化的魅力。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应结合文旅融合思维,力求以馆藏特色文献为根基,以精心打磨的图像与短文字设计为着力点,依靠系列文创产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的文化内涵,展现地方文献里的民族精神内核,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为文化建设和传承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韦其麟.百鸟衣[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梁秋萍.分析图书馆文创产品与阅读推广的关联性[J].办公室业务,2020(15):162-163.

[3]余懿.从设计学角度分析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优良性评价原则[J].公共图书馆,2020(01):36-3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