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剪纸工艺的创作思路研究
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剪纸工艺的创作思路研究

时间:2022-11-26     作者:纪瑞祥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创】

作为革命老区民间工艺和地方特色产业,剪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系统化设计思维,对传统剪纸元素进行分类梳理,通过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的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再创造。当今社会语境下,深挖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剪纸工艺文化,可以体现时空和观念的变化,引起受众的共鸣,成功促进剪纸工艺作品的市场化发展,为传承与传播剪纸艺术带来更大的契机。在实践中学习剪纸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探索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与方法。

剪纸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从形态上看,它是由长短不一的线条和各具特色的花纹组合起来的图案,需要结合传统文化才能窥探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这一艺术形式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经过文化的浸润和艺术创造不断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时代性内容。纵观历代剪纸名家的经典之作,其艺术创作中形式上的创新数见不鲜,而文化内涵的创新更弥足珍贵。在剪纸艺术中重视民族文化特质,通过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创作出富有诗意、充满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将哲学意义上的文化理念运用到剪纸实践中,便形成了三个层次:象、境、意,即主题、时空、寓意,剪纸艺术的经典要义即在于此。

母题与主题意象的甄选

剪纸是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继承了文化的很多特性。剪纸作为一种能代表革命老区的民俗文化符号[1],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又是一种旅游纪念品,剪纸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

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中以吉祥图形符号最为经典。剪纸作品的主题大多具有吉祥的寓意。人们渴望吉祥、丰收、喜悦的心理使创作者们不由自主地创造出许多自然界本不存在的动植物形象,如龙、凤等。很多吉祥纹样经过深入挖掘、改造成了品牌的形象标识。这些纹样主题丰富,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剪纸作品的母题是丰富的,例如作品《鼓乐声声》(图1)中造型元素有圆鼓、龙凤、蝙蝠、狮子、人物,代表了喜悦、欢庆、丰收和吉祥。观众看来,剪纸作品的精神所指是明确的,是创作者精神价值的外化,体现了其为丰收欢呼鼓舞。

剪纸艺术的语言风格具体表现在其对表现主义图形语言的组合运用[2]。上述各个母题和意向母题决定了剪纸主题以及观念的变化。在虚无主义和娱乐化肆行的当下,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传统文化在当代日益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其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灵魂”“利剑”。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对特定区域的追求与向往。借当地剪纸元素开发的工艺产品能充分体现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加深大众对乡村形象的印象,拉近人们与艺术品的距离。《鼓乐声声》中鼓身的寿桃,鼓下方的如意形底座,都可视为意向母题。龙凤代表吉祥,象征太平盛世,鱼与莲的图像符号强化传统与现代相遇的文化理念和方式,这些图像符号组合在一起寓意“连年有余”“福寿双全”“吉祥如意”“龙凤呈祥”等。

blob.png 

图1 《鼓乐声声》70cm×70cm

(作者拍摄)

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剪纸艺术的主题语言是丰富的[3]。《大吉图》(图2)中,公鸡的翅膀变成鱼,代表吉庆有余;公鸡头上放一朵鸡冠花寓意“官上加官”,这就是剪纸的文化寓意。剪纸作品的主题与母题也会受地域文化的限制,这一观点造剪纸作品上得到良好体现。将剪纸作品变为产品,可以采用装裱或者立体展示的形式。譬如选取剪纸作品的部分或整体图案做成剪纸折扇、团扇、立体笔筒,采用热转印技术,将剪纸图片印在T恤衫、帽子、背包、手机壳、手提袋上,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作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工艺产品。这样不仅能开拓剪纸艺术市场,还能让更多人喜欢上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blob.png 

图2 《大吉图》 70cm×70cm

(作者拍摄)

形态与时空观念的超越

剪纸艺术不仅能表现客观世界中的自然存在,还能以超越自然的夸张形态表现剪纸对象的内在特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符号,剪纸不仅能表现客观世界中的真实场景,更能以超越自然的形态造型去把握对象的内在规律,显现出主体的艺术世界,成为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理性符码。民间艺术图形造像从民间生活中来,虽然未必都符合真实的生活,但它是对生活的理性表达[4]。生活是艺术之源,文化是民族之脉。将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既能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传播,又能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

“对称剪纸”系列作品都是双数的图形元素,采用对称形式制作完成。民间艺术家忌讳形单影只,讲究对称、偶数。剪纸中无论人物还是动物、植物,常常是成双成对,如“双龙”“双狮”“对鸡”“对鱼”等,这是因为对称与偶数蕴含着平和、完美与吉祥。剪纸艺术的恒常性、丰富性和民俗化特征,形成革命老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和人格精神。

剪纸《千面鼓王》(图3)主体人物有十四只胳膊,人物的面部呈现正面和侧面多个角度,打破了二维展示方式。双龙装饰的鼓面也不符合素描中的透视原理,为了画面的美观采用适形表现。总之,画面图形的造型和物像结构的处理,体现的是艺术的“真识”,而非自然界的真实存在,这就使得图形的能指极富哲理性,给予受众一种收获后欢歌起舞、洋溢喜悦的情感体验,引起受众的互动与共鸣。在这里,空间的安定产生了秩序和节奏,有了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民间美术打破常规的时间与空间造型方法,日月同在,四季共时,夸张变形,如此种种,在民间美术中显得合情合理,和谐统一。

       blob.png      

图3 《千面鼓王》135cm×100cm  

(作者拍摄)

现代人整日面对钢筋混黏土建造的冷冰冰的建筑,紧张忙碌地工作、生活着,渴望身心得到良好的休憩和诗意的栖居。剪纸这一有温度、又具情感的传统工艺形式,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它让人们忘却了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忙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工作之余进行手工创作,“格物”等手工坊入驻各大商场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隐喻与象征寓意的运用

目前一些不成熟的旅游纪念品仅仅把民俗文化符号的形式单摆浮搁,主体形式所具有的深层含义与所要表达的隐性情感难以呈现,导致工艺产品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吉祥文化是图腾文化的延伸,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对未知的事物缺少探索和认知,在面对未知的自然现象时表现出恐惧,认为宇宙自然、山川海洋、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疾病死亡等都是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主导的。当人们渴望有能力去战胜灾难、疾病时,精神上的寄托就诞生了,他们试图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实现人们心中的所想所念。这种直观的趋利心理,使人们产生某种精神寄托,企图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活动祛灾祛难、逢凶化吉、吉祥安康,在这种意识下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对称系列剪纸中,龙、凤、虎、鸡、鱼以及牡丹、桃子、莲花等都是图腾纹样。山水纹、云纹、月牙纹、逗号纹等造型别致,生动形象,富有浓重的吉祥寓意。含有以上纹样的作品均体现出万物有灵的认同,对祖先的崇拜、对生命的追求等。以四川革命老区土家族为例,宣汉土家族有白虎图腾崇拜的信仰,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的吞口是对生活的希冀和对生命的讴歌。夸张的形态超越了自然界本身的存在,表现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视觉符号是具有超越性的,主要表现在对生活和自然形态的超越上。

剪纸视觉符号不模拟对象,而是以象征观念、互渗心理、感觉、理解、幻想为基础,以特殊的视觉观念造成“心象”和以意念造成“意向”[5],运用民间常用的剪纸符号——点、线条、块面构成月牙纹、逗号纹、圆点纹、锯齿纹等装饰纹样,使它超越客体对象。作品《大吉图》的主题形象为公鸡和牡丹花组合,代表富贵吉祥,而公鸡和如意相组合,又有吉祥如意之说。从公鸡身上的装饰纹样来看,公鸡的尾巴为山水纹,腹部鱼的装饰采用了剪纸中的云纹,点纹和逗号纹整齐排列,使得剪纸画面静中有动,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

剪纸《千面鼓王》作品巧用千手观音的夸张形态进行创作。作品左右阴阳结合,脸为三面,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胳膊上的纹样为代表丰收的鱼儿和莲花,大鼓鼓身为双龙戏珠,龙有行雨之说,为风调雨顺之意,珠为阴剪,内衬变形丰收的果实“丰”字,鼓托巧用木雕龙首的形式,整幅剪纸作品中欢快的鼓者用传统的打鼓方式释放出豪放的气魄,表达出丰收的喜悦之情。

对称剪纸系列作品的图像符号充分运用了隐喻的元素。《坐莲娃娃》(图4)身体为孩童坐莲,手持莲花取多子多福之意,身穿虎头图案的肚兜有保平安之意,头部扎鸡形发髻寓意吉祥安康,脖子上戴如意锁代表如意长命。作品的阴阳通过鸡和鱼的装饰图案来表现,以鸡喻天、喻阳,以鱼喻地、喻水、喻阴,坐莲娃娃就是阴阳和合体,寓意天地相合、阴阳相合、化生万物,鱼和莲都多子,代表子孙繁衍、生生不息。阴阳不是一成不变的,鱼咬莲,鱼为阳,莲为阴,取阴阳结合之意。正是民间这些特殊的隐喻符号,才使得受众在欣赏剪纸作品时,除了对其形态进行审美外还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悟,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探寻艺术的真谛。

blob.png 

图4 《坐莲娃娃》56cm×60cm

(作者拍摄)

当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时,便彰显出其精神内核。剪纸的精神内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诉求的纯粹表达;二是生命意味的自由贯通。系列剪纸工艺作品以灰红色系的视觉语言表达个性化的艺术主张,用点线面的穿插交错对人物、动物、花卉进行布局,用纯粹的阴阳关系表现心中的复杂情感,以视觉反差形成空间意境上的不同,凸显文化意蕴。在剪纸作品中,各类形象栩栩如生,呈现出地域风情与意境相互渗透的动态美感,那种弥漫其中的叙事式的剪刻手法,在充满节奏韵律的画面中暗含着文化,逐渐提炼为作品的韵味与格调,生成剪纸作品特有的意境与内涵。

某种意义来说,文化与精神的相互关联构成了剪纸作品的灵魂框架,使作品不再停留于虚浮的表面,在思想主旨上有了归属感与指向性。而最关乎作品成败的意境也受到文化与思想的影响。对称剪纸系列工艺作品,在整体构建中注重作品内蕴,通过构思为其注入生机和活力。通过阴阳结合的画面感,剪纸的艺术语言和符号特征,再加上地域性与时空观的浸润,唤醒受众的民族记忆。将约定俗成的、在乡村民众心中已经形成共识的剪纸符号,应用到工艺产品中。通过隐喻意义的可变性与象征意义的超越性来建构作品广阔的思想内涵,实现剪纸的诗意表达,创作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核,使其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只有将这些传统的元素置于现代的语境之中,以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对其进行组织建构,才能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使乡村传统文化符号焕发新的活力。乡村振兴背景下,剪纸工艺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蕾,李杨.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48.

[2]樊会敏.图案学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3]赵雁,姜圳,张亚池.以剪纸艺术为借鉴的秸秆家具装饰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4):28-29.

[4]文亚楠.楚风汉韵化顽石——浅析南阳汉画的浪漫美[D].重庆:重庆大学.2015.

[5]张宪昌.年画是艺术符号[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118-119+10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