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海南文化在东南亚交流机制探究
详细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海南文化在东南亚交流机制探究

时间:2022-11-28     作者:张茜 张引 张梦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创】

推动海南文化在东南亚国家有效的高质量传播,提升海南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不仅是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的实际需要,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文化在东南亚交流传播背景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是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寻求全球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倡议,其中文化交流是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国际间深入广泛的文化交流,能够有效促进国际间各个领域的交流协作。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仅为沿线国家商业贸易往来提供了诸多便利和商贸服务,在全球化背景下还承载着中西方国家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相结合,以期开展的相关研究能够为海南文化在东南亚国家交流传播提供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概述与共性

海南文化概述

本文所探讨的文化定义,是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即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

海南文化的总体特征有民族性、多元共生性、多文化形态并存的高度兼容性。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将海南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东南亚文化概述

东南亚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高度开放的特征。东南亚文化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能与其他文化互相融合为重要特征。东南亚文化由于历史发展的因素,较少主动向外扩张,更多的是主动吸收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诸多特征,其自身文化体系中涵盖了上述各种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东南亚文化是海洋文化,东南亚国家的诸多节日习俗均体现了这一特征。从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看,东南亚的地貌特征多为半岛、岛屿和海湾,这里有丰富的捕捞作业以及与海洋相关的表演演出等活动,东南亚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海洋文化息息相关。

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共性

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具有诸多共性,原因如下。第一,从地理位置来看,海南和东南亚地理位置相近,且两个地区间人员流动带来的人文交流活动较为频繁。第二,中国是东亚文化的核心,东南亚国家受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诸多国家如新加坡、越南的主体族群与中国族群有亲缘关系;第三,东南亚国家汉语使用率很高,语言是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共同的语言为东南亚和海南文化的深入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共性有:第一,二者文化的共同特性是开放、包容、融合。第二,海南和东南亚地理位置接近,两地居民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有诸多相似,有利于文化交流融合。第三,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同属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和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海南和东南亚占据“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通过海洋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从海洋文化角度来看,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共同点包括: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引领和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和东南亚国家在海洋运输、海洋环保、资源开发等各领域发展迅速,往来增多,二者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驱力的潜力和实际需求不断提升。海南和东南亚国家可以借助海洋资源开展更多高水平的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要对海洋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充满探索进取精神的海洋生存方式进行凝练和艺术化呈现,形成独具海南和东南亚文化特色的海洋文化艺术形式。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国家传播交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和东南亚已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是政府层面主导的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的艺术交流活动,如歌舞、书画交流、摄影交流等。这种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交流时间较短,交流形式较为单一,交流的受众不够广泛。

海南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但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需要培养一批各相关重点领域的专业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才:专业的翻译人才、专业的海南文化研究人才(如文学研究领域、影视研究领域、民间文化研究领域)、数字新媒体研究的专业人才。二是在开展两地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提升交流的水准和层次。具体来说,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价值观的阐述和表达,文化形式的碰撞与融合以及文化思想的宣传,以确保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有内涵。三是对海南与东南亚文化的重要契合点——海洋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未来,可以将海洋文化作为交流活动的重要内核和重心展开交流。

海南文化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交流机制探究

政府、民间联动构建海南文化在东南亚国家传播和交流的新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在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跨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融合碰撞促进了世界文化和文明新发展阶段的形成。随着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次数不断增多,国际间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从政府主导的层面来看,中国与东盟就《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达成共识,东盟赞赏中方提出“3+X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为三大支柱。在“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和此愿景的共同引领下,中国与东盟的交流活动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交流层次不断提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造的文化软实力也有待进一步夯实。在当前海南全面建设自贸港的关键时期,海南应充分利用现有交流合作平台和资源,与东南亚国家在各个领域开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交流,充分发挥海南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和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区位优势。同时,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要取得更加长远和具有实效的成果,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笔者认为,民间层面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两种文化作为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在碰撞与融合时还存在文化融合程度、文化接受程度的客观问题。二是两种文化交流需要借助各种媒体的宣传影响,目前海南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以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为主,民间媒体及民间自媒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三是海南文化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层次需要不断向纵深处发展,具体来说是需要在民族文化传承、海洋文化一脉相承的融合创新、民俗文化的深度交流三个方面展开,不能只停留在舞蹈音乐、绘画展览、举办文化论坛等常规且相对单一的文化交流形式上。

跨文化交流需要尊重信任的良性互动

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借助政府和民间力量,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在保留海南文化本土地域化特色的同时,注重找寻其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建立相互尊重、良性互动的文化交流关系。

利好政策下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

海南与东南亚国家开展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能够提升海南文化在国际社会的软实力。政府主导统筹的各项文化活动、发布和倡议的各项政策是海南文化传播的强大后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海南要坚持开放为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东南亚目前有孔子学院30余所,海南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东南亚孔子学院提供的平台,不断拓宽海南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渠道,在政府引领下办好高水平交流活动。如针对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利用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节等已经开展的活动,高水准打造一批能够保持海南特色并能与东南亚文化产生文化共鸣的艺术演出活动。针对文化赛事活动,在政府主导下探寻海南民俗文化和东南亚民俗文化的多个共同点,举办以民俗文化交流为切入点的文化赛事活动,以增进双方文化的深入交流。针对中华文化展示活动,要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特点,选择更加合适的展示内容。

发挥新媒体优势,构建融合创新型文化传播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海南文化的高效率、高质量传播离不开新媒体传播媒介的拓展和传播方式的优化。当前社会文化传播媒介已经从纸张传播向视频、音频、VR技术的升级应用等多种传播媒介转变。如借助新媒体,建立海南文化数据库,助力文化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加强在线交流,营造两地民众自发交流的良好氛围。

针对民间文化交流,海南和东南亚国家的节庆习俗、文化信仰、祖先崇拜、文学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均可作为新媒体时代多种传播媒介下海南故事和东南亚故事共享的来源。将这些趣味性、共鸣性、文化融合力强的故事用不同的新媒体媒介加以呈现,能够提升传播效果,进而促进文化的民间交流。通过真正扎根民间的文化表现方式,夯实海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之间的桥梁。

针对性发展,积极开展相关文化的互动交流

海南和东南亚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寻亚洲不同地域间文化共性的过程。二者在开展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难以量化的,不仅能够有效弘扬海南本土的优秀文化,更能在无形中加强彼此的认同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东南亚不同国家文化的主体特性,并结合东南亚11个国家具有代表性又有所区分的文化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传播活动,以确保海南文化传播在东南亚不同国家的接受程度和交流效果。

针对东南亚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有必要根据各自的文化特点和习俗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播活动。具体来说,可以邀请在海南留学的东南亚留学生和赴海南旅游的游客开展以海南民俗文化和东南亚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打造跨文化品牌,推进海南和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打造全球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开展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交流以及与国际其他文化的融合交流。同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还要着力构建能良性运转、有实践操作可行性、与时俱进的交流机制。本文力图在海南文化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找到文化交流的路径,充分挖掘和保护海南本土文化的优势,并基于此,积极开展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力争取得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新成果。

参考文献

[1]焦勇勤,孙海兰.海南民俗概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2]古小松.东南亚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4]朱竑,曹小曙,司徒尚纪.海南文化特质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115-119.

[5]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2015(02):92-95+2.

[6]闫广林.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任洪生.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实、挑战与应对[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02):74-83.

[8]王吉甫,王清华.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十年志[J].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04):136-151+158.

[9]于淑艳,亓元.研学游背景下的海南东坡文化开发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3):91-92.

[10]谢茜,夏立平.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02):109-116+159.

[11]李晓霞.中国对东盟人文外交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12]任洪生.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实、挑战与应对[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02):74-8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