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破冰与发展
详细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破冰与发展

时间:2022-11-28     作者:周艺霖 王薛明 史宇航 武汉大学【原创】

以往提到主旋律,总会想到宏伟庞大的叙事。但随着时代发展,主旋律影片也在内容创作上不断丰富,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更加关注历史发展浪潮下每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使小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历史发展休戚与共,与愈发成熟的影视制作手段、商业宣发模式强强联合,将家国情怀的主旋律巧妙融入其中,变得“叫好又叫座”,既获得高收益的票房,又唤起观众心中的爱国热情,从而宣扬主流价值观。

在电影业中,“主旋律”一词最早可以追溯至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当中强调的艺术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引领。在今天,这一主题依然适用,众多主旋律电影也在撕掉“无聊刻板”的标签,逐渐向着百花齐放的多元化表现方向发展。

主旋律视听作品在内容上的创新与变化

主旋律视听作品是指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暗含主流意识形态,反映时代事件与社会变革中的重大历史节点的影视作品。近年来,不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视听作品在上映后收获高票房,也有不少作品成功“出圈”,风靡一时。如《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狙击手》《八佰》《长津湖》等。这是主旋律作品的又一次新生。这些优秀的主旋律作品转变了叙事角度,从微观视角切入,以平民化叙事风格受到了观众青睐。如《大江大河》就以个体命运反映社会变迁,聚焦于家庭成分不好但天资聪颖的学子、根正苗红带领村民紧跟乡村改革浪潮的“大老粗”,还有生意场上几经波折的个体户三人的人生故事,以小见大,力透纸背,通过个人命运反映时代变迁。

2021年2月1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引起了众多观众关注。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常规的历史叙事中融入了个性化的叙事策略,为典型人物的刻画营造了环境,对那个年代的人文风貌进行了艺术性还原,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这些共同构建出一种兼顾多种主体的多元文化认同,也使得该电视剧能够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

为了摆脱传统主旋律作品严肃的特点,《觉醒年代》另辟蹊径,以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策略和影视语言,展现与塑造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例如,在开头部分,李大钊等留学生与张丰载等人就如何救国进行辩论,陈独秀则以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并且随手吃起别人的盒饭。在其他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陈独秀或在群众前演讲,或带领群众游行,都是以领袖的形象出现,因此,《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形象无疑与其他作品中他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这能够使观众产生“陌生感”,并引发年轻一代的观众的兴趣。电视剧《觉醒年代》后半部分的剧情更是通过各种细节描绘了陈独秀的率性和才华,同时也将他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父子关系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此外,在塑造李大钊人物形象时,除了描写他寻求救国之道时的坚毅勇敢以外,还融入他与妻子、儿子相处的温馨画面,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

再如,2022年年初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将暴力美学极致化与浪漫化,为战争片的视听语言创造带来了新气象。“水门桥”这一切口具体而微,它是美军撤往兴南港的通道,也是事关美陆战一师生死存亡的一个关卡。《长津湖之水门桥》回望历史,向志愿军英雄致敬,恢宏大气,影像表现不无独特性,融入了编导各种极具挑战性的想法,复杂而沉重,集中展示了那一时代的精神及其意义。

主旋律视听作品创作背景之不同

中国电影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和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导向性,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职能。近年来上映的中国电影,在通过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的中国主流电影逐渐与商业片合流,一方面刺激主流电影焕发出新的生机,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为主流电影增强了传播力,拓宽了受众范围,将中国主流电影打造得更加富有历史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国庆期间,一部由七位导演联合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开创了主旋律视听作品的新纪元,不仅在制作形式上从之前的一位导演独导全片变成了七位导演“花开七朵,各表一枝”,更从内容上摆脱了从前的说教内容,从“小人物”着笔,走“亲民化”路线,见微知著,以小人物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缩影来展示祖国一路走来的风雨漂泊、筚路蓝缕。《我和我的祖国》之所以逆转局势,真正做到“叫好又叫座”,关键在于它跳出了最关键也是电影创作的第一步——宏观叙事手法的桎梏,在不改变其红色内核的情况下,从小处着笔,讲述每一个观众身上都会发生抑或都曾感同身受的激动瞬间,从而唤醒了观众的群体意识。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的小人物,如科研人员高远、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升旗手朱涛,等等,他们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缩影,是祖国飞速发展历程中的沧海一粟,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捍卫祖国的尊严,守护祖国的荣耀。因此,当看到“小人物”在荧幕上与“大时代”相联系时,荧幕前的观众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个体视角的描写,主旋律影视作品将国家精神和国家形象传递出来。从这些电影中可以看出,中国故事逐渐脱离20世纪的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也化解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故事讲述上的别扭和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主流电影在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家认同感,实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与影视传播的又一次融合。

主旋律视听作品在新时代中宣发政策之创新

接受美学视域下主旋律视听作品在剧作方面的完善

接受美学实现了将作品的主动权由作家交还给文本再交还给读者,读者得以在文本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填补文本的空白。随着视听作品的发展,故事的讲述方式和拍摄技巧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在完善了视听作品的“召唤结构”的同时,达到甚至超越了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标准。

比如,2022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狙击手》围绕“营救亮亮”这个故事展开,但在故事讲述中一直没有用过多的篇幅去描写亮亮,也没有交代他被美军击伤带走的过程。全片从五班接到任务去营救亮亮开始,给了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更能让观众带着疑问全神贯注地投入影片中,对影片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在五班士兵为了营救亮亮而相继牺牲时,观众会质疑一个伤兵是否值得士兵们如此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在亮亮濒死咬破手指给大永写下血书时,也并没有让观众看清大永是否看清了血书的内容,使得观众凝神屏气,心悬一线,从而超越了观众对该作品的多方面期待。影片直到最后,才向观众解释了亮亮如此重要的原因——他手中有极重要的情报,而这一情报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击败美军的重要转折点,这大大超出了观众的期待,即观众对战争片的定向审美观,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2022年春节档的一匹黑马,脱颖而出。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我和我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不仅取得了31.02亿的票房成绩,更是主旋律影片转型之路的开山鼻祖。《我和我的祖国》突破性地选择“拼盘式”讲述故事,不仅在剧情上带来风格完全不同却又温馨感人的小故事,缓解了观众长时间观看同一剧情的疲惫与乏味,还展现了七位著名导演各自迥异的个人创作风格,如徐峥的欢快活泼、薛晓路的温柔细腻、陈凯歌的浪漫恢宏等,使影片彰显出独具一格的魅力。在影片创作方式上的这一系列转变是影片在“召唤结构”上的重大突破,大大改变了观众原本对主旋律视听作品的刻板印象,用浪漫的诗意平和了主旋律视听作品过分严肃的说教色彩,用“平凡人的英雄梦”和娓娓道来的诗化手法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在超出观众对主旋律视听作品原本的期待视域的基础上呈现了新时代下主旋律视听作品的无限可能和未来的创作方向。

制作阵容豪华,众多流量明星加盟

随着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在数字传播时代的快速发展,粉丝群体给电影票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众多主旋律视听作品开始采用自身带有流量的明星,即采取“明星粉丝经济策略”。“明星粉丝经济策略”作为一种“围绕偶像的明星经济模式”,是“当下最普遍和传统的路径,明星所属的娱乐公司首先在纵向消费链上从周边产品生产到粉丝消费进行单向传递,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生产商利用网络对资源进行跨界的整合联系和利用”。如《建军大业》中刘昊然、欧豪的出现,欧豪饰演的叶挺更是因其精湛的演技一度“出圈”,加之粉丝的线上宣传和线下组织观影,给影片的票房和收益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长津湖》邀请了自带流量的吴京饰演主角“伍千里”,加之,朱亚文、李晨、段奕宏等实力派演员的加入,使《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也稳坐春节档票房头号交椅。粉丝圈层积极的线上宣传和线下应援大大提升了影片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全明星阵容的主创团队也有助于打破传播圈层,吸引更多观众。

但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导演没有使用任何流量明星,而是根据那个时代伟人的照片寻找演员,但这些演员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并在网络上大量“圈粉”。由此可见,主旋律视听作品也不可一味地依靠演员带来的流量,否则可能会与好的口碑背道而驰。好的作品和演员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作品会给演员带来好的口碑,但在视听作品中,内容仍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资本投入大,国家政府大力支持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主旋律视听作品在对战场的还原度及画面特效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在拍摄《八佰》时,为了真实还原战场,重新修建拍摄场地,冷峻真实地将一河两岸战火连天的“血肉战场”和夜夜笙歌的“欲望天堂”搬上荧幕,从而将观众直接拉回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同样,《长津湖》在拍摄时,为了还原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伟大报国精神,火烧战士的场面都采用真人演员真实拍摄而非特效制作,从而能够让观众更为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在影像上达到了近乎还原的程度。

同时,主旋律视听作品从战争的局限中跳脱出来。近年来,各类光辉人物的传记电影层出不穷,与其所在地区宣传相结合,既让观众了解了胸怀天下的伟人的一生,也与当地的风景旅游宣传相结合,获得了良好收益。如武汉大学放映电影《柳青》,不仅让全体师生走近了这位“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的伟大创业者和作家,也将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苦创业史波澜壮阔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电影《柳青》中贯穿的土地农耕文化、西北汉子嘹亮的信天游、丰收时节的风吹麦浪以及热火朝天的收麦场景等,都体现了西北平原辽阔粗犷的性格特征和中国人骨子里对土地独特的情怀。

总之,主旋律视听作品历经近百年的沧桑,在新时代成功焕发出新的光芒,在内容创作、人物塑造及宣发制作上都有了极大的创新,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主旋律视听作品超越一切不可能的非凡成就。但同时,新时代的主旋律视听作品也要在探索中逐渐培养国际化视野,放眼全球,将中国文化的价值有效地植入视听作品中,从而在激发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在国际上进行宣传,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儿女的宏伟气魄,进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信在政策支持、市场呼声、精湛的制作技术、动人的故事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加持之下,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将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主旋律视听作品,国家、人民的形象、精神、魅力将得以更加巧妙精致地展现出来,而视听作品与国家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的结合也将不断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繁荣发展,优秀主旋律视听作品也将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罗紫文.浅析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视听,2019(03):94-95.

[2]杨庭栋,梁子伟.主旋律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2):13-14.

[3]孙羽茜.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多元认同——以《觉醒年代》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4):87-89.

[4]周泓,张威.主旋律视听作品的微电影化与章回体叙事策略应用[J].今传媒,2021,29(12):88-91.

[5]黄莺.类型融合与多点式高光时刻设计:主旋律剧的互联网传播研究[J].现代视听,2021(12):55-58.

[6]张慧瑜.文艺生态的变迁——当下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J].艺术广角,2016(05):30-37.

[7]张慧瑜.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坐标[J].艺术评论,2020(03):43-50.

[8]董志铭.秩序的中断与召唤结构的空白点之比较[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9]文璇,刘光磊.《我和我的祖国》:洞见主旋律电影创作新思路[J].西部广播电视,2020(01):108-110.

[10]张霁月.粉丝文化与我国主旋律电影研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01):346-35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