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苏州建设“设计之都”的机遇与选择
详细内容

苏州建设“设计之都”的机遇与选择

时间:2022-11-29     作者:祝嘉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原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保护和发展世界城市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城市间合作交流的目标,发起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在创意城市网络的7个领域中,“设计之都”因其对经济、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备受关注。苏州要想建设成为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设计之都”,就必须充分挖掘苏州的文化基因,从丰富的手工业资源、苏州园林以及江南文化中汲取“设计之都”建设的文化内核;借鉴世界“设计之都”的发展路径,结合自身特点,作出建设具有苏州特色“设计之都”的路径选择。第一,从加强顶层设计,助推产业升级,激发创新活力的角度建立多轨并行的政策支撑;第二,从助推江南文化与传统工艺的转化到深化设计产业融合的层面分析江南文化跨界融合高质量转化的路径;第三,从创新设计教育体系和增加设计人才供给的角度探索加强设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模式创新。

“设计之都”的建设背景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十一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并于2004年10月发起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该项目基于世界各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推动各成员城市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从创意产业层面加强世界城市间合作,从而发挥创意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

对于国内城市而言,相较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项目”,其对“创意城市网络项目”认知度不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各地城市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反思与调整,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渐向低碳、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推动了我国创意城市的发展。

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城市不同程度地介入、参与到这项计划中,目前已有17个城市成功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南京入选“文学之都”;成都、顺德、澳门、扬州、淮安入选“美食之都”;长沙入选“媒体艺术之都”;青岛入选“电影之都”;哈尔滨入选“音乐之都”;深圳、上海、北京、武汉入选“设计之都”;杭州、苏州、景德镇、潍坊入选“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此外,重庆、东阳、广州、天津和厦门等城市也在积极组织申报中,重庆、广州拟申报“美食之都”,东阳拟申报“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厦门拟申报“音乐之都”,天津拟申报“设计之都”等。

“设计之都”的内在驱动

(一)设计文化的驱动

设计文化氛围是“设计之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征,多元的设计文化背景孕育着这个城市的创意潜力。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文化多样性和思维碰撞是重要的创新来源,并在建构强大与富有活力的创意城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设计文化的形成一般基于其历史文化、地理区位、民族特色以及文化交流等因素,开放多元、文化包容和历史传承是城市文化孕育设计文化的内在动力。这些要素在城市中汇集,逐渐由文化要素凝聚转化为设计文化环境,包括展览馆、书店、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有助于创意灵感激发与表现的物理空间,以及设计竞赛、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激发文化参与的灵感空间,城市中丰富的文化设施与大众的高度参与最终形成设计文化的自觉。

(二)设计产业的支撑

设计与产业集群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城市的设计氛围和环境吸引、集聚和培育设计人才,形成设计消费市场,进而形成设计产业。韩国首尔的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法国巴黎的时尚设计业、意大利米兰的家具创意设计业以及英国伦敦的工业设计等,都与地域产业结构及优势资源的构成密切关联。设计产业的集聚程度与“设计之都”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先驱,后工业时代的伦敦为了摆脱“雾都”的称号,充分利用历史留给伦敦的丰富工业遗产,基于传统制造业大力拓展数字媒体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时装纺织设计和产品设计等产业。伦敦发挥工业集群基础完备、门类齐全的优势,同时汇集了英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设计机构,传统产业的良好基础为设计产业的渗透、融合提供了土壤,创意设计业的介入对传统产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伦敦设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

(三)设计人才的培养

创意设计的核心要素是人,保障设计人才的供给是“设计之都”建设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原发型还是后发型的“设计之都”,都应将设计人才的吸引与培养放在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中,设计人才的聚集度决定了设计产业的发展高度。

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城市创意活力的保障,是保持创意生命力的源泉,各“设计之都”为此不遗余力地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例如赫尔辛基探索了独特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和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在基础教育方面,将设计课程融入中学甚至小学教育中,将芬兰传统的设计包括家具设计、陶瓷设计、纺织品设计等引入课程体系,培养深入了解民族特色的潜在设计群体。在高等教育方面,芬兰著名的阿尔托大学通过三所大学的强强联合(赫尔辛基经济学院、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和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实现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有思想的设计师。

苏州对设计文化的挖掘

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发祥地,其有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苏式设计”在其中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苏工、苏作作为江南文化中最富人文魅力和美学精神的部分,承载着江南设计文化的价值观。提炼与活化苏式设计文化,从文化和产业升级的维度重新审视“苏式设计”,为古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从手工艺之都到“设计之都”

2014年,苏州入选“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作为国内手工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丰富的工艺美术门类为苏州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资源和绝佳的发展机遇。苏州的玉雕、苏扇、缂丝、年画等工艺美术在中国设计史中拥有重要地位,充分挖掘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原发性要素,是工艺美术向设计产业转化的必由之路。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师徒相传,重在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纹样的继承;而现代设计则是发散性的系统性工程,重在对要素的整合和与产业的互动。提炼抽象手工艺中的设计理念、工艺美学和传统文化是从手工艺向设计转化的重要路径;从匠人工坊传统运作方式向设计产业集群的转化是城市构建创新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从守护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向凝聚创意产业的设计师的转化是“手工艺之都”向“设计之都”转型的决胜条件。

(二)从园林之城到设计之城

“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江南园林是苏州文化的精髓,发端于春秋,兴起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是江南历史文化的代表和中华园林艺术的翘楚。苏式园林通过叠石、理水、经营草木、营造亭台楼阁,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园林留给苏州的,不仅仅是亭台楼阁的建筑之美,更多的是这些传统建筑符号中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一处不工,不成苏园”的设计匠心正是打造创意城市空间的内在要求,也是苏州城市设计的宝贵财富。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是“设计之都”的直观表现,利用古城的空间特征和历史遗迹将城市和生活环境纳入城市设计,把城市空间、道路交通的无障碍设计作为“设计之都”建设的主要措施,从而激发出城市独特的魅力,打造苏州的专有城市IP,强化“设计之都”的定位特征和城市意象。

(三)从江南文化到设计文化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苏州以其创新性、包容性、时代性,在江南文化的构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江南”既是自然地理概念,又是经济地理概念,更是文化地理概念。江南文化资源作为传承历史文脉的特殊资源,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

自然维度的江南流淌四季,历史维度的江南记录变迁,经济维度的江南创造财富,文学维度的江南述说天堂,建筑维度的江南营造意境。江南文化丰富的内涵为苏州设计提供了庞大的素材库,充分开发与利用好“江南文化”的素材库,能够为设计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城市文化与设计文化的互动发展。

苏州“设计之都”的建设路径

(一)探索多轨并行的政策支撑

“设计之都”的建设,承担着构建苏州设计创新体系的重任,需要透过全局性视角进行规划与实施;同时,设计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地方资源的支持,通过确定重点发展的创意产业领域,加强设计创新研究与知识转化,加强“设计之都”多样性文化建设,加强设计产业引导和城市设计品牌建设等配套政策的建设,促进区域设计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苏州“设计之都”的建设目标。

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多领域协同合作

明确苏州建设“设计之都”的战略定位和设计产业的发展目标,将苏州打造成为有历史、有活力、有文化、有魅力的“设计之都”。制定苏州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将城市发展与“设计之都”建设相结合,自上而下规范相关政策的落实。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明确“设计”的重要地位;从政策研判与实施的中观视角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从激励政策与媒介创新的微观视角激发下游设计的活力。

2.引导苏州设计产业优化升级

鼓励传统制造业、建筑业和装饰行业孵化设计单元,逐步形成可独立运作的行业设计矩阵,促使各系统培育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设计生态系统。支持时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设计、国潮设计等新型设计产业发展,促使其向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推动设计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贯穿三大产业的设计产业链。

3.激发苏州中小设计企业创新活力

中小设计企业富于创意,精于细分领域,具有旺盛的创造力,是创意产业的主力军,是构成“设计之都”的微观主体。加强对中小设计企业的综合扶持,在企业孵化、研发、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搭建产业平台,发挥中小设计企业高效、灵活、创新力强的优势,打造设计“爆品”,激发中小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帮助中小设计企业推进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深耕“细分领域”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建立创新融资与担保制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创意基金”“创新基金”,重点扶持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特征的设计企业,帮助中小设计企业探索新兴领域,尝试技术创新,敢于参与国际竞争。

(二)推动江南文化跨界融合、高质量发展

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江南文化奠定了苏州城市文化的基本体系。苏州在建设“设计之都”的道路上需将传统手工艺资源转化为设计产业的发展要素;将江南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创新动力,深化产业融合,促进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助推江南文化与传统工艺的转化

苏州传统手工艺在江南文化的浸润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品格和实用价值。探索建立传统保护—设计转化—产业推广的创新设计生态圈和开源的参与机制,形成“保护+开发”的创新产业链。在传统保护方面,加强技术融合,探索数字化、智能化保护;在设计转化方面,有计划地开放文化资源,有组织地推动文化输出,调动设计资源,将其引入传统文化领域,从社会需求出发构建消费群体—产品需求—创新设计—生活方式的设计路线,激发设计主体的创意活力;在产业推广方面,借助科技传播,借力“国潮产业”创造市场需求,提升“新苏作”的创新价值。

2.深化江南文化与设计产业的融合

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苏州文化资源向设计产业发展要素转化的速度,使设计产业与其他产业共生性发展,以文化促发展,以设计促经济。可以从三个方向深化产业的融合:首先,多方共建,拓宽江南文化发展的投资渠道,建设互动协作机制;其次,着力打造江南文化IP,构建苏州设计的品牌生态链,实现“江南文化IP+设计”的立体化、多维度融合;最后,整合江南文化资源与设计产业发展需求,搭建资源共享、品牌共享、市场共享的开放平台,促进江南文化品牌升级、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一体化运作,使江南文化资源注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经济,从而实现江南文化与设计产业的共生共赢。

(三)不断加强设计人才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设计之都”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制定设计人才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等院校,打造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为“设计之都”建设提供充沛的人才资源。

1.创新设计教育体系

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设计启蒙,将艺术、设计启蒙引入基础教育课程,培育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加强文化引导,充分发挥苏州文化特色,将缂丝、玉雕、苏作家具等文化元素与科学、劳动、手工等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接受苏州文化的熏陶,培养苏州文化情结;与博物馆、美术馆、行业协会和苏州园林建立校外课堂,探索沉浸式文化教学模式,孕育苏州设计的种子。

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设计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定制化培育方案;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探索交叉学科培养模式,以“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管理+”构建大设计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业界导师指导、设计项目培育、入驻设计工作室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设计之都”建设的人才需求。

2.增加设计人才供给

制定设计人才发展规划:筑巢引凤,面向全球引进高端设计人才;支持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设计师落户苏州,在苏州设立工作室;鼓励青年设计师来苏就业、创业。搭建设计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苏州设计师之家,为设计人员提供培训、辅导、咨询、孵化等服务;营造都市设计氛围,有计划地举办内容丰富的创意活动,举办有影响力的设计竞赛和设计论坛,打造世界级苏州设计周,从而吸引设计人才加盟,增加设计人才的供给。

 


参考文献

[1]Jacobs Jane.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New York: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1992.

[2]张立群.世界设计之都建设与发展:经验与启示[J].全球化,2013(09):59-74+127.

[3]何雨.王长松.“设计之都”赫尔辛基成功的驱动因素与启示[J].人文天下,2018(07):42-4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