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以筝曲《清明上河图》谈音乐中的感性与理性
详细内容

以筝曲《清明上河图》谈音乐中的感性与理性

时间:2022-12-02     作者:陈妍 武汉音乐学院【原创】

随着筝乐艺术的快速发展,乐曲的取材越来越多元化,音乐表现的层次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相同作品如何呈现出不同的音乐,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演奏者的二度创作。从演奏角度出发,首先应该正确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想法,在此基础上,将演奏者自身的艺术要求、审美追求、舞台经验、人生阅历等多方面因素融入作品,对音乐进行呈现。二度创作的“点”一定是在严格遵循谱面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二度创作的“面”绝不是单一的,各种客观存在的因素都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多面的,需要感性与理性相互交织。优秀作品的呈现似如期绽放的粉蝶花,即使汲取大量养分也是一生绽放一次。作品呈现之前的“养分汲取”需要理性地分析,舞台上演奏时的“如期绽放”则是演奏者情感表达的方式。作品的“再生”是指每个阶段受外界影响后,调整、融入、升华曾经二度创作的结果,是对旧作品进行新演绎的过程。

自古以来,古典诗词、画作、音乐、书法等艺术门类都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展现文化魅力的形式,是审美价值的体现。诗词为人们提供想象空间,画作给人们带来灵感,演奏则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中国诗词与画作间的联系(这里特指根据诗歌绘画),起源于汉代画家刘褒为《诗经》中的《北风》《云汉》二诗配的插画,其在诗歌盛行的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后,于宋代发展至成熟。宋代美学家对“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一问题,尤为感兴趣,并认为其实质是不同门类艺术的审美意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问题。音乐在先秦时期是与“诗”“舞”共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成为三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丝弦乐器之一,古琴至今仍保留着部分弹唱曲,其中的唱词基本都来源于与琴曲相关的诗词歌赋。当今,“诗”与“乐”依旧紧密相连,虽然以古琴曲这种直接关联的形式不多见,但以诗意产生灵感,借此表达音乐情感的作品层出不穷。

本文选择对与中国传世名画之一同名的筝曲《清明上河图》进行研究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这首蕴含古典诗词与绘画两种艺术门类的作品,探究不同艺术门类如何在音乐中进行表达,以此体现二度创作中理性与感性的交织。在现代筝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作曲家受诗词、画作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很是多见,创作灵感往往与诗词本身的意境、情感有一定的联系。多思维、多角度地收集理性素材,可以让演奏中的情感表达更加合乎情理,而不是一味地展示音乐技术、张力和个性化。接下来,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笔者探索古筝三重奏版《清明上河图》这首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

理性初识《清明上河图》

古筝三重奏《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林玲教授改编的古筝作品。原曲为作曲家刘为光先生为箫与箜篌创作的二重奏作品,该作品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题材,采用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自度曲的音调风格,以音乐的结构、织体、节奏和色彩为素材,刻画出了一幅宏大而生动的历史画卷。从汴梁郊野的春光,到繁忙的汴梁码头,再到热闹的市井街道,林玲老师在改编上并非极力倾向于现代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而是采用非传统演奏技法的同时,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筝曲的音乐特色[]。《清明上河图》三重奏的曲式结构打破了传统音乐三段体结构的创作思维,既有着以变奏展开手法的多段体音乐结构,又有唐代大曲“散序”“中序”“破”的结构特征;同时还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散—中—快—慢—散”的布局方式。《清明上河图》大体包含三个主题结构:汴梁郊野、市井民风和虹桥飞度。该曲在结构布局上的创新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用写意的手法将静态画与动态曲相结合,充分表现出宋都汴梁的市井人情[]。传统的音乐结构与鲜明的主题奠定了这首音乐作品素净温润却不失灵动的音乐基调。初步了解作品是理性认识的第一步,而一切源于作品的情感、个性化都始于理性初识。

感性初赏画作《清明上河图》

提到《清明上河图》,最先想到的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用一幅长达约5.28米的宏伟画作记录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的人文景象[]。绘画总是给人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所以外行看到一幅画作时,通常都是欣赏画作上存在的实物。初赏《清明上河图》,如穿越时空般来到北宋的都城,一览而尽的是这个时代的繁荣景象。细看画作,大到对各类建筑、山川美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及民情风俗的描绘,小到建筑风格、清明之景、人物形态等细节的凸显,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为绘画领域的门外汉,无疑会被这幅画作的写真性和代入感所触动。透过画作感受到的正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审美追求“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纵观宋代的文学、绘画及音乐,都在民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环境和人民生活的稳定。这一时期绘画发展由唐代的宗教化时期转入文学化时期。这幅画在呈现出繁荣景象的背后还蕴含着何种情感呢?宋徽宗在《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一诗中写道:“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文人用他们的方式在感叹昔日繁华的汴京早已空寂无人,该画作或许也是他们追忆亡国的方式之一。《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了解宋朝城市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理性与感性“奏”《清明上河图》

通过前文的分析,对该作品及同名画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对于三重奏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就可以在理性的乐谱分析与感性的画面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演奏作品。

从音色看三重奏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该作品是著名作曲家刘为光为箫和箜篌创作,由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和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首演并传世。箫的音色柔和、典雅,演奏技法与笛子大都相同,但在灵活度上却远不及竹笛,所以多用于长音演奏呈现线性音乐,将悠长且柔美的音乐线条清晰地勾勒出来。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音色较为清亮,因音域较为宽广,再加上其是以竖琴为根本,以古筝等乐器辅助发展而成的,所以其按照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降C大调定弦,音色透亮、干净、空灵,极具特色。传统五声音阶的线性音乐结合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的点状音乐,从音色的组合来看本身就具有创新性。林玲老师改编的古筝三重奏,在大量保留原版旋律线的同时,充分发挥古筝特有的音色,对箫和箜篌的音色进行了模拟与再造。采用古筝中摇指技法模拟箫的旋律线条,用古筝的上滑音代替箫的倚音,既保留了旋律性,又比箫的气震音音韵更加绵长婉转,更增添了几分韵味。用古筝的快四点指序代替了原本箜篌的弹奏,利用声部的交替新增了骨干音的强调,音色上相较于箜篌音色更加饱满、圆润,听觉上也更具流动性。在乐曲的引子部分(1至5小节),林玲老师在二声部中添加了古筝的泛音演奏,仿佛将镜头拉回到了千年前寂静的汴郊城外,看山间水雾缭绕、若隐若现,感受清晨万物苏醒、生机勃勃,营造了一幅静谧、空灵、温润的音乐画卷。林玲老师的改编充分发挥了古筝的声韵特点,既展现了作曲家原本对作品的解读,又给予了演奏者个性化表现的空间。

从音乐形态看三重奏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该作品中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对话形式”。林玲老师在改编过程中非常注重段落的衔接、旋律线的突出,并在每一次承上启下的关键处采用不同的“音乐对话形式”。

第一,传递式对话,在行板与快板连接处(60—63小节)采用相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旋律走向在声部之间交替。由二声部开始传递至一声部后,在一三声部之间交替。这时的画面就好像来到汴梁河边,人们有的感叹河边景色秀丽,有的

在赞叹精美的建筑,有的在围观街市的热闹,无一不在心中感慨这盛世繁华(如图1)。

image.png 

 

图1 谱例 (图片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古筝重奏曲集(二)》)

第二,一领众和式对话,48小节是全曲出现的第二次旋律线条,改编利用节奏型、音色、技法的变化,强调骨干音增添音乐性和律动性(如图2)。image.png       

图2 谱例 (图片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古筝重奏曲集(二)》)此旋律采用古筝的轮指技法,在靠近线性音乐的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颗粒性,让音乐更加灵动。二声部采用琶音(柱式和弦)强调骨干音,使音乐变得更加活泼,增强了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性,音乐层次也更加丰富。

从古筝演奏技法看三重奏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古筝的演奏技法就好似画家手中的画笔,是“筝”这件乐器用来勾勒音乐画作的专属画笔。三重奏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每一个声部采用的技法其实并不复杂,但在听觉上却极为丰富,充分地展现了“筝”明亮、柔和的音色,同时也迎合了画作中工而不板、细而不繁、妍而不媚的艺术追求。技法的变化可以带领听众从画作赏析的角度感受音乐。韦羲曾在《照夜白》一书中提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开卷依次是俯瞰、平视、俯瞰三段不同角度的风景,将视野从郊外一点一点拉回汴河[]。对应三重奏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第5小节,二声部泛音与三声部十六分音符相互交织,使得音乐的线条被浅浅勾勒出来,将俯视汴京城的“远”演奏出来。在第11小节后,二声部由泛音技法变为呼应一声部旋律的弹奏技法,一声部采用摇指技法演奏主题旋律。两种技法的配合将平视赏画的距离以细微的方式拉近,音乐的写实性也因此一点一点带入听众的耳朵里。乐曲在第25小节处分别以长时值滑音、长时值泛音、跨八度勾托连接泛音等技法,将音乐传递到远方(如图3)。

image.png

图3 谱例 (图片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古筝重奏曲集(二)》)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汴京城中一切繁杂的景物都纳入了这幅统一却又富于变化的画作中[]。从赏析的角度出发,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万般景物的真实感和空间感。这种直观的带入感能够充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其不禁想穿越回数百年前一览那繁荣盛世,即便无法从专业透视法的角度赏画,也仍能感受到其呈现出的效果。在音乐世界里也是如此。在乐曲第191小节急板处可以看到,在一声部弱起拍采用的小撮和三声部采用密集的点指配合的基础上,两个声部的八分音符具有稳定性,整个旋律线非常饱满又律动感十足(如图4)。

image.png

图4 谱例 (图片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古筝重奏曲集(二)》)

一声部中,小撮声音集中且具有跳跃性,在下行大二度极进时又增添了稳定性。二声部与三声部的骨干音相同,而三声部采用点指演奏旋律音,更加具有紧迫感,仿佛置身于汴京城中与市民一同赶集嬉闹。三个声部的演奏蕴含了点状音乐与线性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旋律线条,听觉层次丰富。

通过对音色、音乐形态、演奏技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演奏提供一些思路。音色奠定了这部作品的音乐色彩,丰富且浓厚;音乐形态凸显了三重奏声部之间的交流性,使得音乐的表达性、语言性更强;演奏技法是演奏者技术的展现,也是音乐表达的方式。在这些理性分析基础上表达的音乐情感能够更加贴合作品原本的内涵。理性分析的内容并不具有同一化的标准,是感性想象后产生的结果。所以,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不是起点与终点,而是相互交织。

参考文献

[1]蔡慧婷.古筝三重奏《清明上河图》演奏研究[D].泉州:泉州师范学院,2021.

[2]陈培培.古筝三重奏《清明上河图》声部协作探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3]连静.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风格及其历史地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韦羲.照夜白:山水、折叠、循环、拼贴、时空的诗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

[6]马圣超.从《清明上河图》看传统山水画中的都市风情[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