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传播视域下羌族夬儒节的抢救与保护
详细内容

传播视域下羌族夬儒节的抢救与保护

时间:2022-12-09     【原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羌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甲骨文记载的唯一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特殊民族。中国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仅羌族一个民族就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之中有距今仍然保存完好的,也有传承较好的,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却因为种种原因,面临濒临消亡或失传的困境,其中,羌族夬儒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从传播视域下研究夬儒节的抢救与保护,并提出运用多种传播业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背景及意义

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一场大地震,让一个原本不起眼的、云朵上的民族——羌族,跃入了世人眼中,引起了全球关注。羌族,也称“尔玛”或“尔咩”,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羌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分布比较分散,在中国四川、陕西、贵州、甘肃、云南,甚至日本都有羌族的足迹,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茂县、汶川、黑水,以及绵阳的北川、眉山的丹棱等地。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尤其以崇尚白石为信仰。这个族群崇拜的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及自然界的一切神祇,都没有固定的对象,都融合于白石崇拜的祭祀习俗中,其历史靠族群中的“释比”口授心传。“夬儒节”作为羌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正是该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羌族夬儒节,是羌人为纪念首次从狩猎和采集生活进入农耕生活的重大转变而举行的祭天、祭地、祭祀祖先的隆重活动。“夬儒”,是古羌语的表达,字面意思为“祭祀”,后有改变、前行和发展的意思。因此,羌族的很多活动,尤其是活态文化遗产,都是围绕祭祀活动进行的。羌族夬儒节在2014年被列入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是距今唯一一个可以原生态还原夬儒节的场所。自2012年至2018年前,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抬头”这一天,数百名羌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齐聚于理县蒲溪乡的祭祀塔前,以原生态的歌舞展现羌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祭祀场景。伴随着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释比戏”“羊皮鼓舞”“传统拉棍子舞”“萨朗”等表演,把织麻布、吊羊毛、羌笛制作、羌族剪纸这些富有古羌文化的特色民俗进行活态展示,同时把各类民间典故、歌谣、风俗、技能在生产生活中凝结成文化,将老百姓的生活习俗、家庭观念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原生态的古羌文化、人文风情与新村新貌融为一体,将蒲溪羌族人们生活、农作、祭祀等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夬儒节”,是羌族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古羌文化的活化石,不管是它独有的原始头饰,还是传统的祭祀方式,抑或是祭祀结束后的“萨朗”歌舞等文化元素,都是记录古羌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环境、生存条件、人口结构等在不断变化,羌族人口的迁徙,加之民族融合的逐渐汉化,以及现代生活理念的融入等因素,羌族夬儒节在现实中不断受市场化冲击,由于利益驱使,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强,尤其是“5·12”地震之后,这种活态文化陷入濒临消亡的状况。纵观整个西南地区,目前仅在四川理县蒲溪乡还保留着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那么,在当前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环境下,如何保留还原夬儒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性?如何保持夬儒节常态化而非节庆性?如何增强夬儒节实用性而非表演性?如何体现夬儒节民间性而非官方性?这些问题成为抢救和保护羌族夬儒节的关键所在。

羌族夬儒节,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我们去挖掘、抢救和保护。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发现较为完整的、比较系统深入的同类研究课题,也鲜有人在传播视域下研究羌族夬儒节的传承与保护。

夬儒节的文化基因与缺失

从认识论角度看夬儒节的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原为生物学的概念。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 ( Alfred Kroeber) 和克莱德·克拉克洪 ( Clyde Kluckhohn)《文化: 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 ( Culture: Acrit 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在对 “文化”定义进行解析时提到 “生物基因一样的文化单元”论断,对后继 “文化基因”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假设。中国学者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认识论角度研究文化基因de ,后期开始思考其民族性问题。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今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羌族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文化堪称中华文化的基石。

“夬儒节”是羌语音译,古时候祭祀的供品牛、羊、鸡被称为“夬”,“儒”是祭天神等一切神灵,夬儒节其实就是一种祭祀活动,其核心活动就是祭拜神灵,也叫祭山会或转山会。向山献祭,是先辈们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也是羌人崇拜自然之神和万物并祈求来年好运与和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释比

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民族,山与水,风与火,树木牛羊都是神,所以羌人自古好巫术,神职人员叫“释比”,又称“许”,相当于巫师、端公之类。“释比”的地位极高,是羌人最权威的文化和知识集合者,他们德高望重,知识渊博,擅长占卜、唱经颂典,能驱鬼祛邪,且能歌善舞,还能编演以各神祇、先祖、民族英雄事迹为故事的诗歌、传说和戏剧。释比能主持一切祭祀,为族人求吉纳福、降魔逐疫;释比唱经、释比祭祀更是古羌夬儒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整个寨子的人都会盛装集合在祭祀塔前,由释比主持,敲锣打o鼓,“歌舞不停,酒不休”,通宵达旦,以庆新生。这一祭祀活动中最为重要、也最关键的环节是由祭师引领整个祭祀,释比做法事,基本形式主要有击鼓、舞蹈、演唱《坛经》等。

羊皮鼓舞

夬儒节的另一个重要项目“羊皮鼓舞”,也是羌族释比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羌族生活习俗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表现形式。“羊皮鼓舞”最初是巫师在祭祀神灵、驱鬼、祈福、为死者超度时表演的仪式舞蹈,一般由1~2名或多名巫师表演。“羊皮鼓舞”是具有鲜明羌族文化特色的羌族祭祀舞蹈,在羌语中有多种称呼,如“莫恩纳莎”“莫尔达沙” 或“布兹拉”,是在法事活动中由释比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因此又叫“跳经”。它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羌人的生活条件、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萨朗

“萨朗”是羌族独有的代表性文化,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萨朗”就是由祭祀舞演变而来的,在羌语中称“萨朗”,是“载歌载舞”的意思,是羌族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圆圈歌舞,形式上又和藏族的“锅庄”相似,所以人们就把欢快的“萨朗”称作“喜事锅庄”;把在丧事活动中进行的“席步蹴”等形式,称作“忧事锅庄”。

羌戏

羌戏又称释比戏,羌语叫“刮浦日”,羌戏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民风村貌,虽是一种戏剧表演,但也是宝贵的文化传承。

夬儒节是羌族历史文化的基因,是羌族民族属性的DNA,意为羌人从此告别“哪里黑,哪里歇”的游牧生活而进入定居生活,是“耕一片地,建一个寨子”“安居乐业”全民进入新生而举行的报恩天神、报恩地神、报恩祖神的全民性庆典。

夬儒节的现状及保护问题

羌族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是截止到目前,夬儒节在整个羌族地区几乎已经全部失传,仅理县蒲溪乡一个村寨保留了夬儒节习俗。能够完整唱完《上坛经》《中坛经》和《下坛经》的人少之又少,一些释比因为年事已高,无法主持整场活动,而释比是家族相传,传男不传女,释比唱经是言传身教、口传心授,青少年往往对此并不感兴趣。笔者曾在2015年进行考察调研时,有幸偶遇了新一代释比传承人王小刚,他是极少数能够三天三夜完整唱经的传承人,从他那里,笔者了解到了夬儒节的现状。其中,作为羌族夬儒节的祭祀活动之一的“羊皮鼓舞”虽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却也陷入传承人严重匮乏的困境。

2008年汶川地震给羌族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虽然全社会对羌族给予了高度关注,保护传承羌族传统文化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假借保护之名,从中谋取私人利益之人,这些问题使珍贵的羌族夬儒节非遗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夬儒节抢救保护与传承

非遗传播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符号被理解、被使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遗得以传承和延续。非遗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变迁性,故而非遗文化符号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这也意味着它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符号。

从认知层面来看:提高当地民众非遗保护意识

非遗传播应是一种浸润式的“活态传播”,这势必要求提高整个非遗区域大众的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地方民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以润物无声的文化渗透力和强大的文明影响力对非遗区域民众进行教育和引导。例如,在理县蒲溪乡,农忙时村民多以农活为主,而在农闲时可以将当地村民组织起来学习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艺,并向非遗传承人传授非遗文化的交流推广方式等,将“农业”与“非遗”结合起来,做到“人人有非遗,家家有非遗”,让这些民众参与非遗传播,使之成为非遗“活态传播”的基本保障。

从心理和态度层面来看:重视非遗传承人的认知感和获得感

“人”是非遗得以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基石与灵魂。夬儒节的现状是传承规模小、传承人才匮乏。目前,羌族夬儒节还没有认定省级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理县当地很多年轻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非遗枯燥无趣,对非遗传承就业前景持负面态度,认为从事非遗不能带来经济收入,相比之下更愿意到城市寻找就业途径,愿意留下来的人少之又少。有传承人表示,许多徒弟学习时间很短,且不能坚持下来,多数是因为没有稳定收入而中途退出。因此,我们应当增加非遗存续空间,提高非遗传播的亲切度和真实感,以便传承人积极主动获得对非遗传承的认同感。

从行动层面来看:重视非遗传承群体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1940)关于“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理论指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我们普遍认为非遗传承人指的是个体对象而非传承群体的。目前,现有制度也仅限于对个人的传承认定,对群体的传承认定则无明确规定。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和历史渊源来看,非遗所有人属于非遗所在地传承群体,传承者个人只是传承群体中较为突出的部分。传承群体包含一系列传承者个体,而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其文化土壤,且离不开群体成员的日常生活。同理,假如单个传承人出现变故,如传承人因身体不佳、精力不济或疾病等原因而被迫淡出或退出传承,就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比如夬儒节中的核心人物“释比”,在思想领域里起着精神领袖的作用,每场活动也只有一个“释比”主持整个活动,一旦老释比不在,则有可能致使整场活动无法进行。所以个人认定原则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机制并不能满足其他普通传承人的权利要求,反而会激化代表性权利与群体性之间的矛盾,不利于非遗的有效传播。因此,我们应提倡并鼓励非遗以群体的方式积极传承,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从传播路径来看:推动传播媒介多元化

麦奎尔表示,新老媒体的快速融合不仅让媒体有了更广阔的场所,也丰富了其社会功能,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空间生产手段。在非遗传播中,许多传统文化颇具仪式感,会使人们对其产生一种距离感,因此,非遗传播不仅要注重传播形态,更要注重互动反馈,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打造更多互动式体验场景,让受众参与到非遗传播中去。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线上非遗数据库的建立、非遗项目现场直播、VR场景体验、短视频、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的出现,使非遗传播有了更广阔的传播路径。因此,要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非遗项目,让受众融入夬儒节的表演中,提升受众的消费体验,让受众自觉加入非遗传播。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非遗社区体系,组织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展示非遗技艺,设置适合受众参与的互动环节,以提高受众对非遗项目的体验感。共享情感体验能够产生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正是民族认同的基础。

非遗作为不同民族和群体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羌族夬儒节是羌族历史文化的基因,是羌族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人类民族文明发展的基础。如何更好地保留和还原原生态的羌族文化,让这颗璀璨明珠得以延续,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康彬.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由麦奎尔的《受众分析》谈起[J].新闻知识,2011(01):30-32.

[3]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雷尔森,黑兹尔·高德特.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5]斯科特·麦奎尔.媒体城市——媒体建筑与都市空间[M].邵文实,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6]李惠娟,张积家,张瑞芯.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亲属词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46(04):481-49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