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天门本土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路径探究
详细内容

天门本土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路径探究

时间:2022-12-22     作者:倪喆 雷鹏 盛一帆 李威威 天门职业学院【原创】

地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与地域优秀文化相结合。天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当前对其内涵和价值的挖掘还远远不够,研究天门本土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以本土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天门职业教育为例,从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社会实践、文化实践几个方面着手,以期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推动天门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取得实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院校也在逐渐改革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在文化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职业院校在全面深入改革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大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近年来,天门地区的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促进了本地区教育结构的调整,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作为支撑。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天门地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方职业院校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纵观现代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效载体与支撑。推动地方职业院校进行地方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加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内涵建设。

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全面展现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和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代言人”,生命力极其旺盛。职业院校应该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从地域文化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汲取精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创新职业教育,有助于宣传与弘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价值很高。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相结合,对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具有一定的价值引领作用;此外,在职业院校中传承与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该区域的发展。

因此,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依托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也应成为传承与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天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情况

湖北天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当地有三棒鼓、碟子小曲、天门渔鼓、莲花落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文化;以陆羽为代表的茶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石家河遗址;以剪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此外,还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唐代诗人皮日休、清朝状元蒋立镛、开国将军陈华堂等历史名人,这些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门文化。“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精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代传承。

天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相融合,首先要深入挖掘天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天门拥有大量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当地的花鼓戏在江汉平原广为流传,其艺术价值极高,挖掘空间大,备受大众青睐。其次,在当地职业院校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该灵活运用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应由职业能力的培养向职业素养的培养转变[1]。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天门本土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是推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此外,还要有机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长效机制,在职业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为传承和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天门地区职业院校所创建的校园文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门地区职业院校共有4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1所,中等职业院校3所。它们长期以来为天门及其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各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天门本土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融合还亟待加强。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天门地区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关于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促进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天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缺乏总体规划。天门地区的职业院校发展建设过程比较曲折,学校大都经历了合并、改制、转型等阶段,但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发展过程无序化,没有长期坚持建设的动力。

第二,忽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学校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热衷于”盖楼房,校园文化建设重心都放在硬件建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学校认为只需要让楼栋“会说话”或完善相应的宣传栏即可,而忽视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

第三,天门地区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通常都不太注重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运用。

第四,天门地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天门特色。目前,天门地区职业院校对天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层次远远不够,系统化研究不足,创新乏力,办学特色不够鲜明。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未能对本土文化元素进行充分利用,缺乏天门特色。

天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本地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的应用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历史环境为根基,通常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2]。职业院校是传播区域文化及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是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体。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近年来,天门职业学院与天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联手打造“陆子学堂班级建设工作室”项目,以便让学生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争做时代先锋

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天门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文化观。职业院校在依托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地域文化产生极强的认同感[3],充分利用天门当地的文化元素,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要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提升育人功能,尽可能地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天门职业学院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时,对“陆羽茶文化”进行了灵活巧妙的运用。在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两侧墙壁上,有极富特色的墙绘,一侧是《陆子讲经图》,另一侧是《六羡歌》,吸引学生驻足观赏、反复吟诵。此外,研究团队在学校率先成立“陆子学堂班级建设工作室”,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进行知识讲堂的开设,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学校需要为更多的文化爱好者提供可以交流的平台,并不断开展诸如陆子精神、寻根陆子、茶道文化等特色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氛围浓厚的“文化圈”。

本地区职业教育院校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主题,为学生编写了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学生可以利用早晚自习朗读了解学习先民事迹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进一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调研长本领,躬行实践出真知

充分发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院校中“第二课堂”的教育优势,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将天门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本地区职业院校组织学生调研团队寻访天门历史文化名人足迹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物,从而获得了宝贵的调研资料。例如,通过寻访调研陆羽在天门地区的历史足迹,学生调研团队体会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同时,学校以传统文化社团为依托,举办“校园品茶日”“戏曲进校园”“寻访茶圣足迹”等各类实践活动,鼓励部分学生参与讲解和展示活动,调动了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文化创新重应用,敏于思考谱华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宣传本地区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创建网络平台,更加全面具体地向师生积极宣传校园文化,及时向广大师生汇报本地区校园文化成果和实践调研的最新动态,公开征集全体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的热情。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引入各种新媒体技术,如借助移动平台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设计中,能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特性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建构更加高效的课堂体系。将新媒体运用到文化育人工作中,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文化传播出成效,引领校园新风貌

文化宣传、实践和创新工作的落脚点是学校,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出文化的作用,必须依托学校。近年来,茶文化专业学生在参加湖北省茶艺师技能大赛、全国茶叶制作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且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天门职业学院与天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联手,积极寻求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如天门职业学院与天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天门市委员会合作开展的《青游团·重走茶圣之路》活动,天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与天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天门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青少年校园电视戏曲展演》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天门职业学院与天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门市花鼓戏剧团联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花鼓戏”传承及人才培养。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灵活运用地域文化,能够让学生对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4]。因此,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研究地域文化的传承、宣传和创新,将地域文化的优势全面充分地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天门地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职业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将天门地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并灵活运用天门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支持,充分发挥出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而有利于实现地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施培松.地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以安徽理工大学“楚淮之声”地域文化育人项目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2):45-50.

[2]苗艳艳,尤吾兵.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逻辑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9(03):128-133.

[3]张慧.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育人能力研究[J].时代报告,2019(03):226-227.

[4]梁孝梅.扬州地域文化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研究[J].公关世界,2022(11):124-125.

[5]马亚茹.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心理机制探析[C]//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二).[出版者不详],2021:304-307.

[6]谢真真,闫茂森,许丽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C]//.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职业教育篇).[出版者不详],2022:162-16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