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国学课堂 >> 解读《论语》
详细内容

解读《论语》

《论语》颜渊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 说道:“假若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 么样?”孔子答:“您治理国家,为什 么要杀戮?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会 好起来。领导人的德行如风,老百姓的 德行如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评析】孔子反对暴政,主张“德政”。 领导者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 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仁德者的所作 所为。统治者残暴无道,必然会引起百 姓的反抗。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 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 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 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 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子张问:“士要怎么样才 算通达?”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 什么呢?”子张答道:“在诸侯的国家 一定有名声,在大夫的封地一定有名 望。”孔子说:“这叫有名声,不叫通达。 通达的人,本质正直,讲道义,善于分 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常常 想谦让别人。这样的人仕途一定通达, 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通达。有名声的人, 表面仁德而行动却相反,以仁人自居而 毫不迟疑。他们在诸侯的国家徒有虚名, 在大夫的封地也虚有其名。” 

【评析】本章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 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 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 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 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讲的是名实相 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敢问 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 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 游逛,说道:“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 德修养,改正过失,辨别是非?”孔子说: “问得好!辛劳在先,享乐在后,这不 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吗?检查自 己的错误,不指责别人的缺点,这不就 消除潜在的怨恨了吗?因为一时愤怒而 不顾自身,甚至不顾自己的双亲,不是 糊涂吗?” 

【评析】孔子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 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做事,不要过多地考 虑物质利益;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 地指责别人;注意克服情绪冲动的毛病, 不要以自身安危作为代价。如此便可以 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是非。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