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
详细内容

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

时间:2023-01-09     作者:李聪 玉林师范学院【原创】

陆川是广西第二大客家县,有着悠久的客家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方面有借鉴作用。拟以广西陆川客家的民俗、家谱、乡规民约为研究对象,对客家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营造和谐社会风气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有利于发挥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陆川是广西第二大客家县,因为县境内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清湖河六条河流,故名陆川(“六”“陆”谐音)。陆川有悠久的客家传统文化,如客家民俗、家谱、乡规民约等,在客家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今天的社会治理也提供了参考借鉴。

民俗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陆川主要有以下几种客家民俗。

春节和其他节日

客家人习惯春节拜年,初一不杀牲,还有食素的习惯,互相拜年道喜,互祝“恭喜发财”“身强力建”“万事如意”,还有舞狮、唱采茶、赛球、拔河等活动。初二开始探亲、迎客。客家人拜访亲友的时间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过完元宵节,春节才算结束。在春节期间,客家人有走亲戚发红包的习惯。而且在春节和喜庆的日子里,盛行舞狮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舞狮队到各村庄和邻近圩镇表演,舞狮表演形式有戏狮、逗狮、狮子“动地舞”等。

元宵吃汤圆,清明祭扫亲人坟墓,端午包粽子,七月十四供祖先,村村有“社公”,中秋节吃月饼。陆川素有赏月的习惯,富有人家用月饼供月,贫困人家则用芋头代替月饼。目前城镇农村地区普遍都吃上了月饼。陆川县内还有对山歌的习俗,当地居民喜欢听,也喜欢唱,有些地方甚至会通宵达旦。重阳节会拜老祖宗、祭祠,客家人大多不信佛,寺庙甚少。

饲养习俗

客家人有不杀自家养的耕牛的习俗,即使是菜牛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杀。他们认为牛有恩于人,不忍下手宰杀。如果意外伤残,请别人宰杀时,多用红布蒙住牛眼睛,用铁锤击其前额。如果客家人卖了牛(卖猪亦同),当晚他们会用牛肉(或猪肉)供奉祖先香火,表示今年有了新的收入,恭请祖先回来喝酒,与儿孙们一起庆祝。

唱八音

八音是陆川农村半专业乐队,专为迎亲、娶媳妇的大喜日子闹场,以击乐锣、鼓、钹、木鱼、唢呐为主,再加上二胡、笛子、秦琴等乐器。八音有专门的乐曲,一般有8人参加,气氛非常热闹。

饮食习惯

陆川县客家人大多都吃捞水饭,即洗米下锅后,多放水,然后把水烧开,待锅内的米煮到成饭的程度,就用竹子编织的饭捞将饭全部捞起,盛于木桶或其他器皿内。粥和粥水,人可以食用,但是剩下的都用来喂猪,陆川人养的猪肉嫩味美,与此有很大关系。

陆川客家人吃肉喜欢白切,用此法做成的肉类爽口、鲜嫩,非常可口。陆川当地的白切猪脚、白切鹅等菜闻名于两广,许多食客慕名而来,专门品尝这些别具风味的客家名菜。客家人特别喜欢吃鹅,逢年过节饭桌上都少不了鹅,在陆川有“无鹅不像年”之说。因此,陆川有养鹅的习惯。

家谱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某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它是一种特殊的文献,从内容上来说,其是中国历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的历史图籍。

陆川客家人重视自己家族的修谱和收藏。他们各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家谱。如陆川大桥《陈氏族谱》、陆川乌石《莲塘陈氏族谱》,陆川大桥镇米冲村周氏《孟九公谱》,陆川温泉镇《黎氏族谱》,陆川清湖镇良村《谢氏族谱》。

根据族谱的记载,陆川陈姓的发源地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先秦时期,陈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北地区。西晋末年,中原动荡,人们纷纷南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成为陈姓的主要迁移地。西晋末年,颍川陈实公六世孙、陈季方之曾孙、陈和之孙、陈台之子陈润,字文茜,在晋朝担任散骑常侍、南海太守,于晋永嘉二年(308)由光州固始县南渡入闽,初寓居福州乌石山,后迁长乐岱边,再迁闽侯居住。

陈润衍派,于唐武德二年(619)建置莆田县,成为开莆陈氏始祖,其后支系繁多,如莆田县浮山陈、侯峰陈、留坡陈、柘山陈、五象陈氏。到南朝,陈姓已经成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主要是颍川派陈实的后裔。到唐朝,陈氏后裔分别有开漳立派(圣王派,又称将军派、北庙派、龙湖派)、南院开宗(南院派,又名太傅派)、贡川发祥(贡川派)、义门开基(义门派)等。

陈政(陈实长子陈纪后裔)率军队南下泉州、潮州平叛。陈元光(陈政长子)承父职带领戍闽唐军,被称为“开漳圣王”,此为圣王派。

陈忠(陈实长子陈纪后裔)之子陈邕,官至太子太傅。因与李林甫不和,于开元二十四元(736)被贬入闽。始居兴化,后移居泉州,又移居漳州。此为太傅派。

陈雍(陈实长子陈纪支脉),在安史之乱前南迁入闽。他携次子陈野迁居南剑州沙邑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镇),此为贡川派。其子孙遍布三明、龙岩、南平、泉州、福州及江南各地。

陈旺是义门开基建庄之祖。据说陈伯宣从江苏吴兴入闽,居住在仙游县,路过庐山时,见此处风景秀丽,于是举家移居庐山圣治峰下。陈伯宣之孙陈旺任德安县知事,举家移居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此为义门派。

宋朝时期,陈姓大约有300余万人,为宋朝第六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四省。义门陈氏是陈氏最大的支脉。宋朝统治者认为陈氏过多,不利于统治,于嘉祐七年(1062)派人监护分迁江西、河南、浙江等16省,达291处(另加43官庄,共334庄)。

元朝初年,陈思辑封官于陆川,则由浙江天台迁陆川小垌(今大桥镇大垌村),在此发族,并为陆川宗系。陈思辑是大桥陈姓始祖。故此,在肇波宗祠内记有对联:“想当年自浙省天台正一脉,忆今昔居合平支分陆邑庆千秋。”

如今,陆川陈姓为第一大姓,主要分布于大桥、乌石、马坡、温泉月铜、横山、米场、沙坡等地。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是乡村群众集体制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自觉履行的民间公约。其内容广泛,包括社会公德、生产生活关系、贯彻国家政策法令等。其目的是加强团结,促进生产。

陆川客家也有自己的乡规民约。

客家人在饮食、交友等方面有着数不清的礼数。饭桌上的规矩主要有:1.吃饭、喝汤时不做不雅的动作;2.吃菜时不许胡乱动菜盘;3.吃饭时不许把筷子插入碗中;4.夹菜时要夹眼前的;5.吃饭时不许用牙齿咬筷子;6.吃菜时不许在桌子上的菜盘上随便夹菜;7.在吃饭时禁止敲打碗碟;8.如果长辈没开始吃饭,后辈也不能开始吃饭;9.在吃饭期间,发现米饭不够,不能说“要饭”和“再要一碗”之类的话;10.在吃饭时,不准闲聊;11.吃饭时不能擅自更换座位;12.一家人吃饭,后辈一定要请长辈坐在主位上。

行为举止的规矩主要有:1.要有站相,不可叉腿;2.禁止斜着眼睛看他人;3.走路要昂首挺胸,不可驼背;4.禁止咂嘴;5.坐着的时候不许抖动双腿;6.遇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事先向长辈报告;7.称呼长辈要客气,称为“您”;8.如果需要把东西放在过道,必须考虑为他人留出道路;9.禁止把垃圾堆在门后;10.禁止随便摸他人的头;11.给他人传递剪子时要把剪刀柄递给对方;12.禁止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

待客、做客的规矩主要有:1.主人开始吃饭,客人才可以吃饭;2.吃饭时,禁止发出较大的声音;3.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热情招待,茶七、饭八、酒满;4.去做客时,敲主人家的门一定不能过急;5.不能随便坐人家的床;6.不可以擅自进入主人的空房;7.不得擅自使用主人家的东西;8.在吃鱼期间,不可说“翻”之类的话。

陆川客家优秀文化的历史作用

陆川客家优秀文化在历史上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化解社会矛盾。客家以“温文恭谦让、仁义礼智信”为传统美德,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乌石镇客家一年举行4次祭祀社公的活动,由参与的群众集体出谷宰猪祭祀社公,然后在“社坛”上会餐,分社肉。“做社”是客家人喜气祥和、心情愉悦的时刻,所有的矛盾纠纷都会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古老的“社坛”中得到了最好的阐述。

第二,维护社会稳定。陆川客家人重乡情,主张和睦相处,通过祠堂的内在机制维系族群的生存发展。在陆川潘氏宗祠,可以看到,在祠堂二厅的窗门以及回廊上,贴着“宗族团结”“文明”“和谐”“奋发”“进步”等字样,在东侧的回廊上,则是祠堂重建委员会所刻写的“流芳碑”,记载着捐资重建祠堂者,在末尾处还刻写了3条族规和5条护祠禁约。族规和禁约,主要依靠族人自觉自律的遵守,以道德作为自我约束,并没有惩罚性的规定。因此,今日的宗族发展,已经与时代同步,注重和谐与文明的发展,不再强制族人遵守族规和禁约,取而代之的是依靠个人道德自律,突显族人的自律性。祠堂将伦理观念和生活民俗高度融合,兴建祠堂和创建祠堂文化的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睦相处,秩序井然。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春节的气氛在陆川客家人走亲戚中更加浓厚。客家在饭桌上的规矩是家里人坐在一起吃饭,长辈要坐主位。在行为举止上,客家人称呼长辈为“您”,不许称为“你”,这些都是尊老的表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客家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首次公开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要求“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是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社会治理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在陆川经济发展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的推介。客家祠堂和谢鲁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陆川乌石镇按惯例每逢阴历三、六、九在乌石街进行墟市贸易,吸引了博白三滩、广东化州等地的乡镇群众都来赶圩,人数超过数万。政府应重视圩镇贸易,加大监管力度,设立管理员,规范市场秩序,大力促进经济发展。陆川“白切鹅”声誉日渐提高,推动了养鹅业的发展。现在陆川养鹅已形成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养鹅业的资助。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猪品种之一,是世界级的名牌产品,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良种猪场为龙头的大型陆川猪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政府应大力支持陆川猪的生产销售。

在陆川文化建设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陆川客家山歌、山歌剧、客家啀戏等,都是优秀的客家文化,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它们传承下去。啀戏是以啀话进行说唱的戏种,以客家人劳动、生活、爱情等为叙述主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戏剧唱腔,流行于温泉、大桥、乌石等14个镇及其周边地区。八音是民间吹打乐,凡是民间的婚丧嫁娶、祭祖、祝寿、贺屋、赛神,以及节日里的舞龙、舞狮、舞凤的活动,都要演奏八音。八音的乐器编制为:大小唢呐一对、号筒二支、笛子、月琴、三弦、秦琴、笙、喉管、锣鼓、钹、叮叮、箫等。八音的演奏,主要有行奏与坐奏两种。后经专业文艺团体加工、整理,民间吹打乐八音更臻完美、热烈,并搬上了文艺舞台。学校作为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场所,要编撰优秀的本土文化教材,选择优秀的教师,传授优秀的客家文化。要整合温泉、大桥、横山、乌石等乡镇的民间啀戏队,定期开展文娱活动,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陆川铁锅以质优价廉而遐迩闻名,其生产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历史悠久。乌石镇的酱油是调味佳品,色香味俱全,其生产始于民国初年。这些都是陆川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得到传承与发展。

在陆川社会秩序构建方面,需要借鉴客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客家人的传统规矩很多,如尊敬老人、热情好客、谨言慎行、待人接物讲究礼仪等,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陆川的客家祠堂重视乡情,十分注重族群的和睦相处,并将伦理观念和社会民俗结合起来。客家人的祭拜比较讲究顺序,他们首先带着祭品去祠堂虔诚祭拜祖先,再将其带回家里,去祭拜厅神和牛圈、猪圈、鸡圈里的神,最后他们会到厨房祭拜灶神,祈求灶神继续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诸事顺利。这有利于客家族群的团结,也有利于客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地方政府应当肯定这些客家习俗,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

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历史上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当前的社会治理也具有借鉴意义。我们要继续传承与弘扬优秀的客家文化,积极推动陆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春艳.陆川县客家饮食习俗的文化适应与传承困境[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民族志(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3]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4]陆川县志编纂委员会.陆川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5]钟文典.广西客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