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建设分析
详细内容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建设分析

时间:2023-01-13     作者:王学娟 山东省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原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资源公共资源配置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的在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幸福感。所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建设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为核心,重视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群众文化的活力,优化群众文化的资源配置,并积极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

 如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却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很好地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例如认识不够深入,发展不均衡,缺乏创新活力等,没有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为群众提供更多文化服务提高该体系的服务质量,就要以群众为出发点,建设形式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多样更高质量的群众文化,从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

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群众,是指群众在业余时间自主进行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由于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活动不同,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是人们在完成本职工作后进行的社会性活动,所以其对群众产生的作用极为深远。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普遍大,而开展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可以适当地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减轻其生活负担,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第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群众文化可以让人们体更多种类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通过读书看报新媒体获取知识信息,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让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并且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从而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第三,促进群众和谐相处。群众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群体范围内开展群众活动让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认识熟悉,并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促进群众之间和谐相处。

第四,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群众的思想认识、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群众文化的形式十分丰富,并且有利于群众进行文化交流与学习,能够群众到更多文化知识,了解更多文化常识群众文化可以通过不断有意识加强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营造轻松和谐的文化交流氛围,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多地方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够重视,或者财力不均衡,导致很多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所欠缺,主要体现为活动场所数量少,面积小,设施相对落后布局比较随意,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比如设立的室内文化场所面积一般较小,利用率不高,设备也较陈旧,加上后期维护管理跟不上,即使建成,也难以吸引群众,难以满足群众需,而这些基础设施是群众开展活动的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很多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预算有限,又无法企业合作,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第二,文化形式过于单一。社区内的公共文化活动主要还是以歌舞表演为主,其他的就是各种节日期间的慰问演出等活动形式单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演出形式已经无法吸引群众的眼球,导致参与积极性也很低。

第三,无法迎合群众需求。很多地方举办的活动并不符合群众的需求,无法让群众产生认同感整体,大多数群众活动文化形式趋于雷同,内容也比较陈旧,缺乏特色,导致文化活动的开展质量与居民的需求有差距,影响力十分有限,最的服务效果较差。

第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推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大量专业的公共服务人才,但目前从事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难以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例如各地的文化馆、图书馆的相关从业人员,没有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只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缺乏服务意识,并且行政人员过于冗杂,缺乏专业人才,从而降低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第五,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有很大差异。目前来看,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并且缺乏群众文化建设意识,而东部沿海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较为先进。

第六,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个地区的城乡文化发展水平都有很大差距,总体上看,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村民的文化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并且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很多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是一片空白。

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实施路径

第一利用当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很多地区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松烟镇村为例,充分发挥当地公共旅游资源优势,从人均耕地极为匮乏人均收入微薄的贫困村,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举办国际艺术节,发展为旅游村,从而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如今的许村村民依靠旅游产业,开办农家乐,收入有了质的提升,在艺术节举办期间,村民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千元,平均年收入在五万以上。而针对村一些年龄较大的村民,政府也进行帮扶,例如让村民学习刺绣或者售卖小商品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许也吸引了企业投资。许村的案例展示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这一举措不仅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上助力当地居民提高了收入,让当地居民享受到建设文化服务体系的好处改善了居民的物质生活,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其中政府的贡献不容小觑,这也证明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适当地对贫困落后的地区进行资金和资源的倾斜,重视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农民也享受到文化生活的福利。

第二走进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就要走进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需求,而不是根据推测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山东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博兴县吕艺镇为完善当地的公共养老服务,实现文化养老,70岁以上的老人打造老年公寓,目前已有很多老人入住。为了满足群众对阅读的需求,潍坊奎文经济开发区建设社区书屋配置了种类丰富的书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知识,满足了其阅读需推动了文化建设,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以上两个地区积极走进群众的生活,充分考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程度做到让群众满意,让文化服务设施建有所用。更好地走进群众生活,就要深入挖掘群众需求,具体实施方式有很多如观察群众生活中不便利的地方走访社区内的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还可以开设信箱,接受群众的建议和反馈,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定期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一是政府,二是社会,而社会能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小,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各地政府,如果没有政府的力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实很难取得成效。从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其他地区很大差距,随着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列工作重点,并加大了对其的资金投入,助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效果十分显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共建设了1.4万余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文艺团体可以让村民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歌舞排练例如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村民结合自身民族特色,排练歌和黄泥鼓舞,不仅丰富了当地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而相关部门也为其配备了相应的教师设备。广西还有很多村子在政府的帮扶下,凭借当地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例如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除了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还配备了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了多公共设施,如篮球场、停车场等,方便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娱乐,并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开展相关的演出活动,在配套公共服务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总体来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几乎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基层的全面覆盖,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因受益的居民众多,可以说成果斐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案例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仍需注意的是,资金的匮乏是制约很多地区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因素,如果政府不能投入相应的资金,很多地区往往无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过政府也可以寻求其他方式来拓宽资金来源,或者进行一些投入较小的服务体系建设,如果资金过于紧张,也可以先进行部分投资,逐渐扩大范围,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结合社会力量,实现互利共赢。大多数地区并不具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条件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寻求办法进行融资,拓宽资金渠道,保障建设工作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例如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对公共服务有贡献的企业一些福利,从而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也可以利用已经投入使用的公共服务进行盈利;总之,需要政府寻求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径。作为范例,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就通过众筹的方式得到了很多企业的支持。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借助社会众筹助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建成百个文化院坝。文化院坝建设是利用居民生活的大院,进行公共文化建设,这样做的好处是贴合乡村文化而政府也会协助大院建设文艺队伍,开展文艺活动,并给予院坝一定的经济支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让农民可以在闲暇之余参与到文化生活中当地还利用社会众筹方式,组织当地企业对院坝进行一对一帮扶,通过社会的力量建设院坝,而文化院坝成立之后也会提供免费的演出,或者将自己的场地向民众开放,以回馈社会文化院坝除了进行文艺演出,也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德祥文化院坝利用自身平台销售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第五,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发展需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如果各地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认知依旧停留在过去,那么取得成效极其有限。要更好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群众的需求变化。在这方面,上海市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双”政策的实施,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也愈来愈高上海市为了响应“双”政策,打造了“周末美育课堂”。该项目由上海群众艺术馆发起,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邀请相关艺术家和专业教师在周末对前来上课的学生进行教学,而此活动不仅面向青少年,包含部分成人课程项目一方面可以满足少儿和青少年对美育的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很多家长不方便照顾孩子的问题。

第六,提升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准,提高服务水平。文化工作人员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关键对此,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引进更多专业人才,定期对文化工作者进行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工作人员传授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进行严格的培训与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文化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组建高水平团队,群众服务。为了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引进相关优秀人才,在引进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素质要求其能够深入挖掘群众的文化需求,并制相应计划,开展相关活动。对于已有的工作人员积极进行监督对于工作能力不强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督促或清退。其次,要对日常的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奖惩机制,促进合理的内部竞争,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让工作人员端正为群众服务的态度,提升服务水平,保障工作人员的专业,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定期对此进行检查考核最后,还可以通过组建文化志愿队伍,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专业技能,成立志愿者辅导站,采用“文化轻骑兵”模式,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基层为群众进行相关技能的免费辅导,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

综上所述,文化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愈来愈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群众文化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广泛的文化所以建设群众文化,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群众幸福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关键。当前,群众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社会群众多方不断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数字文化馆建设[J].山西青年,2019(23):225.

[2]张燕.基于群众艺术馆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81-82.

[3],张丹,李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地方文献联盟建设研究——以辽宁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联盟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7,39(03):42-45.

[4]苏巧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群众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7(06):1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