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清代广东私家刻书群体探析
详细内容

清代广东私家刻书群体探析

时间:2023-01-14     作者:庄严 王磊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原创】

清代早中期在广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东地区的中西交流扩大,经济逐渐发达,基于技术、文化和经济的合力推动,私家刻书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催生了丰富的文化成果,再加上文化交流的深入,北方大量稿钞本流入广东,为广东私家刻书提供了刊刻的稿件来源,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私家刻书的发展与繁荣。清代广东私家刻书群体主要有文人学士、富商巨贾、藏书大家等,由于各自的身份、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刻书群体从事刻书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体现出了崇高的人文情怀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清代广东出版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后,我国刻书业自唐代中后期开始兴盛,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两代继续发展,各个时期的刻书业形成了不同特色,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中国历代刻书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府刻书、私家刻书和坊间刻书。所谓私家刻书,是指凡不是以卖书为业,而由私人出资刻校的书,这些书称为“家刻本”“家塾本”或“宅塾本”。

有清一代的学术研究工作,是由反对宋人专谈理性之学,而变为专治训诂笺释的汉学,进而发展为考据学。又以善本日出,互有异同,故又由考据学而发展为校勘学,同时辑佚之学也兴起。在这种情形下,私家刻书蔚然成风,且以辑刻古籍为主。

清代顺治年间,社会尚处动荡之中,且统治时间较短,故广东私家刻书不多。清代康熙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广东刻书开始兴盛。乾隆时大兴文字狱,刻书事业因而转衰。嘉、道后又开始转盛,咸、同、光三朝进入高潮期。进入民国后,由于西方印刷术的普及,我国传统印刷术逐渐衰落。众所周知,刻书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清代广东文化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随着元、明、清大一统国家的持续发展,广东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深化,雕版印刷技术不断提高;二是自宋代以来,经济重心南移,广东经济得到极大发展,成为“天子南库”所在之地;三是清代长期奉行的“一口通商”政策,广东和海外的联系日益加强,新思想、新技术不断引入;四是大批华工漂洋过海,华侨文化发达;五是省内土客文化从冲突到言和,民众逐渐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合力。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催生了丰富的文化成果,再加上文化交流的发展,北方大量稿钞本流入广东,为广东公私刻书提供了刊刻的稿件来源,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私家刻书的发展与繁荣,各方力量纷纷加入刻书队伍。本文试从私家刻书的群体及其文化情怀进行分析。
       文人学士的图书刊刻与学术流播

清代活字印刷较为盛行,为私家刻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一些文人学士出于对学术的热爱,一旦经济条件许可,便会进行图书刊刻。

广州万木草堂的主人康有为(1858—1927),广东省南海区人,清末民初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公车上书”的发起人。刻有本人著述的《新学伪经考》十四卷、《孔子改制考》二十一卷、《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十一卷、《论语注》十六卷等,这些著述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顺德读书草堂的主人简朝亮(1851—1933),广东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曾与康有为一同求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门下,研习经史、性理、词章之学。其一生淡泊功名,潜心讲学著述,志在“正人心、挽世风”。自清光绪至民国间,他刻印了《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十卷、《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四卷、《朱子大学章句释疑》一卷、《孝经集注述疏》等多部作品。

番禺修本堂的林伯桐(1778—1847),儒家学者、诗人,嘉庆年间举人,道光时曾任德庆县学正,丁父忧三年后居家开馆授徒传经。阮元督粤时建学海堂,延其为首任学长,曾为邓廷桢二子家塾教师。刊行《修本堂丛书》,涵括《毛诗通考》三十卷、《毛诗识小》三十卷、《古谚笺》十一卷、《学海堂志》《修本堂稿》四卷、《两粤水经注》四卷、《史记蠡测》一卷等。清道光年间先后刻《许氏说文解字双声迭韵谱》一卷(邓廷祯撰)、《修本堂丛书》十种九十三卷。

这个群体刻个人著述、先人及族贤著述、时贤居多,规模较小,一般刻单本著作。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文人学士往往关注某一学术领域,并颇有成绩,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便进行图书刊刻,以经史类居多,间及集部,大多质量较高。这些著作多为学术著作,从学术探讨与传播的角度出发,选择性地刊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清代学术的传播与流变做出了贡献。

富商巨贾的图书刊刻与文献存传

清代康熙年间以及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鸦片战争结束,全国仅有广州粤海关“一口通商”,广州及周边商贸发达,资金雄厚,富商巨贾热衷于搜残存佚,刊刻罕见珍本,并延聘专人校勘,负责刊刻书籍,尤以十三行商人潘仕成和伍崇矅为代表。

广州市荔湾区的海山仙馆业主潘仕成(1804—1873),其先祖以盐商起家,他继承家业后继续经营盐务,以至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潘仕成既经商又从政,既好古也学洋,一生为官、经商、治学,有见识、有财资、有学问,对藏书情有独钟,是远近闻名的“藏书迷”。他在广州荔枝湾主持修建的私人别墅海山仙馆,占地上百亩,内有“文海馆”,藏书数万卷。依托扎实的学问、殷实的家底和丰富的家藏,潘仕成于道光咸丰间延请南海谭莹审校,刻成《海山仙馆丛书》,内含经、史、子、集四部分,共五十六种四百八十五卷,堪称岭南文化经典。另外,道光间还刻有《佩文韵府》一〇六卷、《大清律例按语》一百零四卷、《海山仙馆丛贴》六十卷、《选刻经验良方》十卷等。值得一提的是,得广州中西交流之便,潘仕成还刻印了不少西方数学、医学、地理类图书,如法国传教士玛吉斯的《外国地理备考》等。

南海粤雅堂业主伍崇曜(1810—1863),道光十三年(1833),伍崇曜接替其兄伍元华任怡和行商和十三行公行总商。邑廩生,以赈捐赐举人,后加布政使衔。家富于财而喜结交文人,并多方访求珍稀古籍,搜罗颇丰,筑“远爱楼”为藏书之所,构“粤雅堂”为辑书校书之地。伍氏刻书,重视乡邦文献,偏好孤本秘笈,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书,凡传统学科之门类都有。伍氏的刻书活动,从道光十一年(1831) 起至同治二年 (1863)止,持续三十余年,前后辑刻达二百多种,二千余卷。所见有:《粤雅堂丛书》三编三十集一百八十五种一千三百四十七卷、《岭南遗书》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八卷、《楚庭耆旧遗诗》三集七十四卷、《粤十三家集》十三种一百八十二卷、《金文最》一百二十卷、《舆地纪胜》二百卷、《西湖书院重校史论丛编 》四种十一卷(清)刘口辑。伍氏所辑刻各书,错讹脱夺极少,雕版精良,形式大观,尤以辑刻《粤雅堂丛书》为人称誉。

富商巨贾由于资金雄厚,往往刊刻大型丛书,注重对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且由于聘请专人进行校订,刻书质量较高。《粤雅堂丛书》的整理编撰者谭莹好搜集粤中文献,因此丛书来源广泛,包罗万象,种类齐全,内容完备,正如伍崇曜在序言中表明了他的收书原则:“恐抱璞而遗玉,谓披沙而拣金,踵谬沿讹因陋就简。”“千兔裁定束乎两牛,岂韩淮阴之将兵多多益善,实赵平原所爱士碌碌无奇,灯务饰乎九华?琴必珍乎百衲?”现在来看,《粤雅堂丛书》中确是收录了许多难得的珍本、足本。可以说,《粤雅堂丛书》是清末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丛书之一,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历史、科技、地理、音韵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晚清重臣张之洞深为赞誉。富商巨贾由于财力雄厚,收书完备,在文献收藏尤其是乡邦文献的保护上居功至伟。

藏书大家的图书刊刻与文化传播

清初,承明代藏书遗风,各地藏书家颇不乏人,特别是明末江南各地藏书家,一方面继承前代遗书,逐步加以扩大补充,建立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另一方面,经明末的社会变动,部分藏书散出,一些藏书家能集中流散图书,数量增多,质量提高,成为藏书名家。乾、嘉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文化教育事业的提倡为私人藏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特别是适应文学、语言、史学、地理学等研究的需要,私人藏书得以迅速发展。一些家境富裕的藏书家受当时刻书风气的影响,也纷纷加入刻书队伍,广东的藏书大家参与图书刊刻的也不乏其人,其中代表性的有以下三位。

南海三十三万卷楼的孔广陶(1832—1890),为孔子第七十代孙,清代广东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因经营盐业致富,筑“三十三万卷书堂”“岳雪楼”藏书,收藏丰富,喜刻名籍。曾活字印《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刻书有:唐徐坚等撰的《古香鼻鉴赏袖珍初学记》三十卷,唐虞世南撰的《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孔广镛等编《岳雪楼书画录》五卷,《古香斋》十种等。

广州碧琳琅馆的方功惠(1829—1897),湖南巴陵(今岳阳)人,以父荫任广东监道知事,官至潮州知府,出仕广东三十余年。清代著名藏书家,在广州建“碧琳琅馆”“玉笥山房”“传经堂”“十文选斋”以藏书,藏书达二十余万卷,所藏珍本、秘本、孤本极多。编刻有《碧琳琅馆丛书》四部,另刻印有《古小学汇函》《古经解汇函》《全唐文纪事》等图书。

南海面城楼的曾钊(1793—1854),曾任合浦教谕,后调钦州学正,举学海堂学长。博览群书,笃学好古,读一书必校勘伪字脱文,嗜蓄书,遇秘本或雇人影写,或怀饼就钞,积七八年,得数万卷,堪称读书人中的“有心人”,是清代广东著名藏书家。筑有“面城楼”以藏书,清嘉庆道光间自刻《面城楼丛刊》三种十九卷、《诗毛郑异同辨》二卷。自著有《周礼注疏小笺》《面城楼文存》等。

藏书家群体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寻访图书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丰富收藏的基础上,汇刻小型丛书,且以类编为主。藏书家的刻书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属性和一定的规模,在文化艺术文献的保存和传播方面功不可没,如上文提到的《古香鼻鉴赏袖珍初学记》《岳雪楼书画录》及明人诗文集等均是代表某一文化艺术领域的图书。

地方官员的图书刊刻与教化育人

官僚是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仕途的,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学识水平。清代一些有文化情怀和远见卓识的官员如阮元等在广东任职期间,也组织刊刻了大量典籍。

阮元(1764—1849),江苏仪征人,清乾隆年间进士,在粤期间,重视教育,开创学风,创立学海堂书院,刊刻《皇清经解》,为岭南培育了大批人才。梁启超盛赞:“广东近百年的学风,由他一手开出。”清中后期,在阮元等人的示范效应下,广东的一些地方官员更加重视对典籍的刊刻。

广东藩司募刊康熙三年(1664)敕撰《数理精蕴》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数理表八卷;广东臬署尹继善刊《世宗上谕(雍正四年谕旨)》;广东提督方耀曾翻刻《相台岳氏古注五经》九十三卷、《前汉书》一百二十卷(汲古阁本)(汉班固撰、班昭补)、《后汉书》一百二十卷(汲古阁本)(宋范晔撰);道光间两广节署卢坤刊《文心雕龙》十卷(梁刘勰撰、清纪昀评);道光十三年(1833)两广节署卢坤刊《史通削繁》四卷(唐刘知几撰、清纪昀评)、《朱批庄子》十卷(周庄周撰)、《朱批陶渊明诗集》四卷(晋陶潜撰)、《朱批昌黎先生文集》(唐韩愈撰)、《朱批苏文忠公诗》五十卷(宋苏轼撰,清纪昀评)、《五色批五家评点杜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明王世贞、王慎中,清王士禛、宋荦、邵长蘅评),卢氏还刻有《朱墨本史记菁华录》《朱墨本纪评瀛奎律随》《朱墨本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嘉庆四年(1799)阮元自刻《经籍纂诂》十卷;等等。

一个地方的教化离不开地方官的努力,而地方官的素质则影响了教化的程度。地方官承担了重要的教化责任,不仅要将中央的命令传达到地方,还要将教化的引导作用在地方上发挥起来。地方官员是国家和地方连接的桥梁,同时要在地方上推行中央的诏令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地方官员肩负地方文化教育的职责,往往选择思想性比较强、有教育意义的典籍进行刊刻传播,以实现教化子民的目的。

清代广东的出版业,由于学者及藏书家纷纷参与刻书,富商巨贾高薪延请文化名人进行校勘订误,官员更是遴选人才对典籍进行甄选考辨,因此刻书质量整体很高。由于各自的身份、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刻书群体从事刻书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体现出了崇高的人文情怀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清代广东出版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相较刻书业发达的江浙地区,清代广东的私人刻书家多了一份公心,少了一份功利。他们不以书扬名,不以书获利。当代的出版人,应该学习古人的这种情怀与担当,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多出好书,多出精品。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曹淳亮.广州大典·第二辑·海山仙馆丛书[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2]陈建华,曹淳亮.广州大典·第三辑·粵雅堂丛书[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3]罗志欢.清代广东部分书坊及私人刻书简述[J].图书馆论坛,1993(02):70-73.

[4]罗志欢.清代广东部分书坊及私人刻书简述(续)[J].图书馆论坛,1993(03):77-83.

[5]王倩,王磊.清代十三行商人的图书刊刻及责任担当探析——以《海山仙馆丛书》和《粤雅堂丛书》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4):80-83.

[6]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