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网络传媒 >> 如何提升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
详细内容

如何提升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

时间:2023-01-15     作者:刘秀丽 吉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原创】

为了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社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各类图书的质量严格把关,同时,还要建立明确的图书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出版流程更加完善,还要加强对编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培训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编校队伍的综合素养,使编校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提高重视,始终坚持保障图书质量的初衷,承担起传播文化的使命,在编校过程中始终秉持“工匠精神”,真正达到提升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的目标。

为了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为广大读者生产出精美的图书,促进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出版社需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还要充分重视编辑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图书的质量,如定期组织编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出版物质量的监管等。

当前教辅图书编校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脱离实际,缺乏合理规划

无论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平台,其教辅图书通常呈现出数量多、种类繁杂的特征。部分教辅图书为了吸引用户,增加销售量,经常会选用一些夺人眼球的设计和排版方式,然而书中的内容却并不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不合理的设计形式经常会喧宾夺主,长期下来,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导致其选择困难。有些教辅图书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一些不符合标准的纸张和排版模式,导致教辅图书的携带难度增大,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不便,导致其难以真正得到大众的认可,进而难以实现教辅图书的作用。

(二)粗制滥造,缺乏编辑加工

从我国图书市场的结构来看,教辅图书的占比极大。随着教师和学生对教辅图书需求量的增大,教辅图书的品类也日益丰富,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目前,教辅图书的更新换代速度快,有时甚至三五天就能推出一本新的教辅图书,然而并非所有的图书都能保证质量,很多教辅图书存在文字表述不当、知识性较差和不符合出版规范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推动教辅图书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教师和学生挑选教辅图书时的难度,编辑在编校过程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避免教育出版事业被这种恶劣的市场竞争形态所影响[1]。

(三)技术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在教辅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技术性问题。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编辑加工软件被应用到图书生产过程中,导致教辅图书在编辑加工时难以达到专业要求,图书的质量参差不齐。此外,现在很多出版企业缺乏足够的优秀书稿撰写者,其在选拔员工时也经常会聘用一些没有行业经验和相关教育背景的工作人员,入职后也未对员工进行图书策划和编辑加工的培训,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图书策划时缺乏创新能力,最终造成教辅图书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同时,目前教辅图书的管理体系并不健全,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单位甚至不能严格执行工作流程。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教辅图书的质量。

教辅图书的主要特征

教辅图书的主要作用是助学助考,因此其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以数字多、公式多、图表多为特点的理科类教辅图书,其即使出现一个小问题,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教辅图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备连续性,虽然每册图书相对独立,但是其内容却具备连续性和规律性的特点,通常一个系列的教辅图书以相同的名称命名,涵盖许多分册内容,贴近教育实际需要。教辅图书在进行编辑策划时,编辑人员应结合时下的热门话题展开工作,从而使教辅图书更加贴近生活。要想促进教辅图书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把握教辅图书的实时性特征[2]。教辅图书在编辑策划时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教材内容的改变对图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在编校理科类教辅图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习题的练习,还要注意题干与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常识,是否具有科学性。

提升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的有效策略

当前教辅图书存在的典型问题,一是没有结合实际,在宏观层面缺乏有效全面的规划;二是内容上粗制滥造,缺乏深入加工,导致教辅图书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此外,还存在技术落后、编辑策划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目前,部分企业缺少优秀的教辅图书编辑人员,而现有工作人员只能从原有题库中查找相关内容,无法对书稿内容进行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整合,这直接影响了图书质量的提升。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就需要立足实际情况,从选题策划开始就严格把控质量。第一,在进行选题策划时一定要慢。这里的慢并不是指整体效率低,而是指慢工出细活,围绕市场需求对图书进行详细的策划;第二,要做到快。这是指在选题策划完成之后,实施的过程要快;第三,流程要规范。只有流程规范才能促进编校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取得突出成效;第四,要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当前的教辅图书而言,要想提升图书的整体编校质量,就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资源,要整合更多的资源使编校工作发挥出更好的成效;第五,要不断学习。这是指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编辑还要掌握教辅图书发展的特点,根据教辅图书的连续性、实时性和周期性特点,及时调整教辅图书的内容。

(一)慢:选题策划阶段要慢

出版社必须以建设优质的产品线为目标,在确立新选题时不断调整出版方向。要注意提高图书的社会效益,切不可贪大求快,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出版社的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形象,推出优质的图书产品。首先,要加强核心产品线的设计工作。在确定教辅图书的选题和出版内容时,应当着重对选题质量进行控制;其次,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编辑能力,提升图书的整体质量,从而推出更多的精品内容;最后,要避免编校人员“抢进度”的情况出现,避免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严格把握教辅图书的质量。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要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市场调研和选题论证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使选题策划更具精确度。要在搜集更多市场信息和类比同类产品的基础上,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探讨与沟通,使出版社的主编和相关作者等编校人员对选题有更多的认知。要具备清晰的编写思路,不断完善图书的细节。要根据提纲内容确定样张内容和题目数量,使教辅图书的格式更加规范,有效保障教辅图书的最终质量[3]。

(二)快:选题实施阶段要快

教辅图书出版工作通常存在赶进度的现象,在图书生产高峰期,编校人员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这种现象不利于对教辅图书质量的把关。教辅图书的编辑人员应当掌握编校工作的这一特点,尽量避免追赶进度所造成的质量缺陷问题。在教辅图书的选题实施阶段,必须明确项目的实施进度表,按时完成各环节的工作。要及时了解“三审三校”等环节的工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争取在进度期限内提高图书的整体质量。在样张审核的过程中,如果样张无法达到要求,还需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让作者进行修改。若多次修改后,仍旧无法达到出版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尽快更换作者,避免延误图书的上市时间或者影响教辅图书的质量。

(三)规范:流程管理要规范

教辅图书的编校工作流程相对复杂,且时间紧迫,所涉及的人员众多,更容易发生各种编校事故。为了避免失误,出版社应该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使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更具规范性,从而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如此一来,在保证工作进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优化出版工作的流程,使得相关制度更具可行性和规范性,从而为提升出版物的质量提供保障。出版社要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一读”的出版制度,从而保障各类图书的出版质量。在“三审三校一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环节都不能流于形式。在“三审”(初审、复审和终审)的过程当中,要重点把握教辅图书的政治关、知识关和文字关,使得图书质量得到保障。在“三校一读”的过程中,三个校次的工作人员需要把握各自工作不同的侧重点。通过编辑校对工作应当真正清除图书中的各类错误,使得图书质量得到保障。编校工作人员应该对教辅图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提出较高要求。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作者和相关编辑人员的语言文字及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用书体验。

出版社还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使编校工作人员清楚个人的职责,认真完成出版社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出版社可以通过考察图书的质量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奖惩,以激励工作人员更好地工作。奖惩分明的考评机制可以使相关编校工作人员更具责任感,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只有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内容,使编校工作更具规范性和专业度,才能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编校工作,避免错误率过高的情况发生。完善的制度还能提高出版物的整体编校质量。

(四)整合: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当前,为了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社常常会聘用一些社外的专业编辑工作者和专家对书稿进行外审。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审工作中,相关人员虽然对教育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并非一线教学工作者,他们往往已经脱离一线工作很长时间,对教材内容也不够了解,因此在进行编校时很难根据教学内容对相关题目的设计等内容进行把关,有时对题目的难度和题量缺乏有效的判断。因而,在外审环节,可以聘请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和相关专家进行审稿,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还可以聘请一些退休教师或退休的高级编辑工作人员完成对相关书稿内容的把关工作,从而提升教辅图书的整体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社还可以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专业知识背景的外校工作人员进行校对,要对教辅图书的类别和编校要求进行确认,从而确定外校人员是否有能力完成工作。出版社要对外校工作者的工作流程严格把关,提高外校工作者的工作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完成对教辅图书质量的确认工作。可以通过对教辅图书的质量检查、抽查来判断外校工作人员的能力是否达到出版社的要求。出版社还应组织外校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外校工作者在编校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社可以搭建专门的平台,供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增加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帮助其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编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提升对外校工作者的管理水平,最终使教辅图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学习:编辑要不断学习以提升综合素养

编辑工作人员是教辅图书质量的把关者,因此,提升编辑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也能够提高编校的整体质量。优秀的编辑工作者要将学习行业知识作为终身事业,从而提高个人的编校水平。无论是新编辑还是具备丰富经验的老编辑,都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学习,从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内容,及时掌握编辑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编辑要遵循编校工作规范,增强个人的文字功底。通过保持专业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编辑可以更好地完成编校工作。出版社还应更新各类技术,使编辑工作者可以借助专业技术来提高编校质量。出版社也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各项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使编辑人员能够清楚行业的相关规定,提高个人的编校水平。工作人员可以在参与学术会议和行业培训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出版社还可以邀请专家到社内进行讲课,让编辑工作者与行业资深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行业的一手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在参与相关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的过程当中,编辑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为了提升新编辑的业务能力,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使老编辑帮带新编辑,让老编辑向新编辑传授专业编校知识和出版知识,打造学习型编辑队伍,使得新编辑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相关工作,真正达到教辅图书编辑的要求,从而尽快地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教辅图书是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拓展,编辑有义务,更有责任以专业的知识和完成出版工作,为教学助力,为教育加分。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应当认真分析当前教辅图书出版存在的各种典型问题。要避免教辅图书缺乏有效的规划、编辑加工过程不仔细以及技术落后,缺乏创新性等问题。通过把握教辅图书的特点,在选题策划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选题实施阶段做好进度的把控工作,不断完善教辅图书编校工作的业务流程,同时完善相关制度,整合各项资源,提升相关编辑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真正达到教辅图书的编辑要求,推动教辅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为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辅图书。



参考文献

[1]段艳文.2019年期刊业观察[J].青年记者,2019(36):18-20.

[2]李雅楠.普通科技期刊提升影响力的路径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21(01):19-21.

[3]李永强.新时代出版学升级的时代之需、学理之问、行业之要[J].出版科学,2021,29(01):5-11.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