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
详细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

时间:2023-01-16     作者:黄玉华 雷碧辉 广西财经学院【原创】

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是精髓,故而其英译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首先分析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现状,其次梳理少数民族节日的类型,再次剖析少数民族节日命名特点,从英译名称的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和音译的适度性四个方面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英译策略,并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要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需要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传统节日是精髓,因为节日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其英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且专门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文献资料也不多。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现状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全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类是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如京族的哈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较多的研究针对全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对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研究力度不足,其中,对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的文献不足10篇,还有一些相关研究散见于节日文化翻译研究的文献中。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研究工作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

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学者从翻译技巧层面提出观点,如杨玲玲(2011)提出应尽量采用音译加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音译加解释等异化策略翻译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名称;李晓滢(2014)分析了音译法和直译法。

从学术影响力来看,相关文献的学术影响力比较有限,受众面狭窄,其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下载次数等数据都不太高。

上述文献梳理表明,我国已有部分学者开始了对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英译的探索,其成果对相关英译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相关研究尚存不足,受到的关注度不够,成果不多且影响力也不大。要想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就急需进一步加强。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类型

目前不少学者对节日进行了分类,比如乌丙安(1999)按照节日的性质将节日分为单一性节日和综合性节日,按照节日的内容将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陶立潘(1987)将节日分为宗教性节日、生产性节日、年节以及文娱性节日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是农事类节日。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先民在农耕的某些特殊阶段产生了相应的祈祝礼仪,从而形成系列节日。例如,壮族有秧神节、稻花节、仓神节等。除了农耕外,其他民族还有与林业、牧业、渔业相关的农事类节日。农事类节日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占比最大。

二是祭祀类节日。早期,先民面对无法战胜的自然环境时,就以为现实之外存在神秘的力量,并对其产生了敬畏及崇拜之情。他们通过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从而形成了众多基于崇拜和信仰的祭祀类节日。例如侗族萨玛节,萨玛可译为“大祖母”,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又如仡佬毛龙节,是基于仡佬族民间“龙神”信仰的一种节日。

三是纪念类节日。这类节日大多是各民族为纪念本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缅怀本民族英雄人物而确立的。例如,锡伯族西迁节是为了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傈僳族刀杆节,则是傈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四是娱乐庆贺类节日。这类节日以庆贺、感恩、社交为主题,通常有歌舞、庙会等热闹、丰富的活动。例如在多个少数民族都庆贺的三月三,青年男女会盛装打扮,聚集欢歌。又如,目瑙纵歌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万人狂欢舞”之称。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命名特点

为了更好地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名称进行英译,我们需要分析其命名的特点。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节日名称进行梳理,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命名特点。

一是按照当地语言发音命名。如京族的哈节,京语里的“哈”或“唱哈”有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庆祝诺茹孜节,“诺”是“新”的意思,“茹孜”表示年、季,当地人民以此迎接春天的到来。在翻译这一类节日名称时,可以考虑直译或意译,以体现这一节日名称在当地语言中的真实含义和文化内涵。

二是按照节日祭祀或纪念的对象来命名。如壮族的稻神节,是在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祭祀传说中的稻神,祈求五谷丰登;瑶族的盘王节,是为了纪念始祖盘王;布依族的查白歌节,是为了纪念当地一对为民除害,最后为爱殉情的青年查郎、白妹。对于这类以神名、人名进行命名的节日,可以优先考虑音译、直译等翻译技巧,这样能较为直接地传达出节日的含义和形象,让译文读者较为直接地了解该节日的来源和目的。

三是按照节日的活动来命名。这一类例子很多,如傣族的泼水节。在节日期间,人们用清水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就开始相互泼水,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因泼水是最主要的仪式,故而以此命名。又如彝族的火把节,主要有祭火、传火、送火等活动。对于这类节日,可以考虑采用直译等翻译技巧。

四是按照节日在农历中的日期进行命名。典型的例子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对于这类节日,可以考虑两种译法,一种是直译,直接译出日期,以体现这类节日与中国历法的渊源;还有一种是意译,挖掘节日背后的内涵并将其译出。

以上提到的译法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节日和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理想的译法应该是既能反映节日的内涵,又易于被译文读者接受,同时还有利于宣传与传播。因此,下文将提出几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名称英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英译建议

(一)英译名称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翻译的基本要求。译者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准确了解节日名称的内涵。但是现实中有不少译者望文生义,错误理解节日名称的含义,或是随意取词,导致用词不当。

以白族的三月街节为例,其是盛大的传统集会,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十五到二十日,人们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会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球类比赛等活动。有译者作了以下翻译:

译文一:March Street——摘自《云南旅游导游词》。

译文二:March Street Festival——摘自网络资料。

其中,译文一没能准确传达节日的真正含义,容易让译文读者误以为是街道的名称;译文二则会让译文读者误以为是名为“三月”的街道所庆祝的节日。综合三月街的节日内涵和其他部分译者的翻译,可以将其译为“The March Fair”。

(二)英译名称的规范性

翻译名称应该具有规范性。部分传统节日在中文中也曾有不同的名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名称基本都已统一,故其英译名也应加以统一。然而在现实的翻译中,经常有一个节日存在多种英译名的情况。

三月三是多个民族都庆祝的节日,目前可以看到不少英译版本。

译文一:Sanyuesan Festival——摘自《中国节日文化英文读本》

译文二:The Festival of March the Third——摘自《中国节庆文化丛书:三月三》

译文三:The Song Festival——摘自《中国少数民族图典》

译文四:Double Third Festival——摘自《中国民间风俗》

译文五:Double Third Singing Carnival/Festival——摘自《中国节日》

其中,译文一采用音译,没有充分传达节日的内涵;译文二不够简洁,读起来也不顺畅;译文三忽略了该节日在日历中的特点;译文四比较忠于原名,但是没有完整体现出节日的特色;译文五比较理想,综合体现了节日在历法和内容方面的特点,但是Carnival与原名的意思还是有些出入,所以建议将三月三译为“Double Third Singing Festival”。

同样的节日有不同的英译名,容易引起译文读者的认知混乱,也不利于节日文化的对外宣传。繁多的译名不利于进行更好的宣传,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术团体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名称的英译进行规范。

(三)英译名称的简洁性

简洁性是专有名词的基本特征。节日名称一般都比较简短、精练、易懂、易记,英译名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但是现实中有不少译者为了更完整地传达节日的文化内涵,采用了加注的翻译策略。

以侗族的侗年节为例。侗年节在农历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期间。侗族人民认为,在五谷丰登的秋后,农耕事务完毕,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故将农历十一月作为新春岁首。因此,侗年节相当于侗族人民的新年。有译者将其译为“Dongnian (New  Year’s Days of Dongs of Chinese Lunar Calendar)”(杨玲玲,2011)。

笔者认为,单纯的名称翻译应该是简洁、凝练的,其文化内涵可以在正文文本中加以阐释,以免冗余。可以考虑将侗年节译为“Dong People’s New Year”或“Dongs’New Year”。简洁的译名可以让译文读者记住这一节日名称,有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播。

(四)音译的适度性

音译是文化翻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其主要目的是保留原语发音原汁原味的特色,让读者能够体会原语及其文化内涵。但是,音译也要适度。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羌历年是羌族的新年,有译者认为应该保留羌文化的独特色彩,用羌语的发音“Rrmea jjea”进行翻译,即译为“Rrmea jjea (The Qiang Lunar Calendar New Year)”,同理,将羌族的“瓦尔俄足”音译为“Ssem Rregej Jjea (The Singing Party of the Qiang People)。节日文化翻译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文化得到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如果一味地按其发音对少数民族节日名称进行音译,容易使译文读者拼读困难,更谈不上对文化的接受和传播。

因此,建议将羌历年译为“Qiang’s New Year”;而瓦尔俄足节是羌族妇女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萨朗姐而举行的传统习俗活动,活动主要由当地的女性主持和操办,所以又被称为“羌族妇女节”,因为是传统节日,为了与“国际妇女节”进行区别,突显民族传统特色,可以考虑译为“Qiang’s Wemen Festival”。

在翻译时,要注意音译的适度性,译名一定要尽量避免给译文读者带来拼读障碍。不少名称如果采取直译等其他方法,能够更为直接地传达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融合了信仰、礼仪、饮食、服饰、艺术等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美好愿望,是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名称的英译工作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无论是理论研究工作还是翻译实践工作,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希望今后在组织和个人的层面加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从组织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和学术团体应对此高度重视,召集民族学、翻译学等领域的学者组建翻译队伍,共同研究对少数民族节日和民俗的翻译,对一些词汇的翻译进行规范,甚至建立相关语料库,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从个人层面来看,译者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语言基本功,深刻了解文化的内涵,使译文既能较为完整地呈现原语内涵,又能为读者所接受,即既具有忠实性又具有可读性,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华文.中国民间风俗[M].张伟华,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

[2]姜莉君.中国节日[M].合肥:黄山书社,2012.

[3]李春生.中国少数民族图典[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

[4]李溅波.云南旅游导游词[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5]李丽君,何志英.中国节日文化英文读本[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6]李晓滢.少数民族民俗节庆名称英译与文化输出[J].前沿,2014(02):181-182.

[7]陶立潘.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8]田阡,石甜.中国节庆文化丛书:三月三[M].罗红云,罗天霞,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10]杨玲玲.跨文化视阈下少数民族节日名称的异化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9):151-152.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