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单一媒介到多元媒介:全媒体背景下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探析
详细内容

单一媒介到多元媒介:全媒体背景下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探析

时间:2023-01-16     作者:烁 宁1—2 1.中国传媒大学;2.内蒙古大学【原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核是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内在本质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而且在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了少数民族革命史,更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后发优势突显。全媒体平台为内蒙古红色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与手段,实现了由单向传播到多元互动、突破时空与沉浸体验、文化共享与商业消费等多重维度的构建。在全媒体大数据赋能下,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经历了由单一媒介形态到多元媒介形态的发展过程,让受众对传播效果有了全新的认识,形成了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常态,助力内蒙古实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引言

处于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拥有少数民族文化,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故事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蒙古马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无数革命先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留下战斗的足迹,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光辉的红色文化历史。与以往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不同,全媒体并不局限于原有的单一媒介,而是对同一信息客体用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的符号形式加以编码。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全媒体环境同以往其他传播环境相比更具有开放性特征,既有的媒介场景被逐渐打破,媒介场景无处不在,这促使媒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全媒体以新兴媒介为主导,不再延续传统媒介的线性模式传播,而是形成了不断扩张、如同网状的节点化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打破了原有传播模式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扩大了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实现了实时的文化传播,促进了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面对前所未有的媒介发展态势,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媒介也逐渐从单一化媒介向多元化媒介进行转化。

传统媒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一)纸质媒体:政府活动推广平台

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库,划定搜索范围为报纸和期刊,划定搜索条件为含有“内蒙古红色文化”关键词的文章,划定发表时间为2001年至今,排除重复文献和不相关内容,进行内蒙古红色文化纸质媒体传播的研究,可以发现符合要求的新闻报道共有67篇。其中《内蒙古日报》3篇,《中国民族报》3篇,《赤峰学院学报》3篇,《红色文化资源研究》3篇,占比4.48%,《北方经济》2篇等(如图1)。通过分析这些文献内容可以看出,文章以内蒙古红色文化故事、内蒙古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活动和政府推广内蒙古红色文化的相关政策报道为主,且在版面上通常占据着新闻版面和首页版面。

image.png

图1 图注(来源)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可知,红色文化资源频次为23,红色资源频次为18,革命精神频次为10,文化传播频次3(如图2)。对比《内蒙古日报》和《中国民族报》中围绕内蒙古红色文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时间可以发现,《内蒙古日报》的报道时间主要集中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以内蒙古民族地区革命历史回溯、内蒙古红色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内蒙古红色文化相应活动等为内容,报道版面大多为首页版。《中国民族报》相较于《内蒙古日报》来说在对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报道中更具有前瞻性,报道内容更多涉及内蒙古红色文化相关活动的开展、内蒙古红色文化历史宣传活动的回顾总结以及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等。

image.png

图2 图注(来源)

杂志媒介相较于报纸媒介而言,更具有专业性,内容深度也远大于报纸,其受众都被细分到特定的某一领域中。同样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库,划定搜索范围为报纸和期刊,划定搜索条件为含有内蒙古红色文化关键词的文章,划定发表时间为2001年至今,排除重复文献和不相关内容,进行内蒙古红色文化杂志期刊的传播研究,可以发现符合要求的期刊篇幅为102篇。主要集中在《实践》《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等杂志媒体,其内容涉及红色文化的各个领域,包含《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的《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讲述百年党史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百年内蒙古”油画、雕塑作品展》等。

(二) 广播电视:视听盛宴相互交融

广播电视台除了与报纸杂志有关于内蒙古红色文化活动的相同新闻报道外,因其媒介特殊性,内蒙古各盟市电视台还会播出相应的内蒙古红色文化宣传片、纪录片和专题片等。例如,2021年10月25日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学习党史 精神为源”沉浸式红色故事会《那一幕》,通过五期节目讲述多松年、李裕智、刘洪雄、高凤英、贾力更五位内蒙古革命烈士的事迹,重温了内蒙古地区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革命经历,让新时代的奋斗者汲取红色精神,释放青春活力,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使命,以丰富的视觉盛宴向受众再现辉煌历程,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进一步传播内蒙古红色文化。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也频繁在节目中提及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舞剧《骑兵》、歌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都是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优秀作品。例如,《新闻联播》对2017年11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进行报道。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期间专程看望了乌兰牧骑。通过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内蒙古红色文艺作品的报道,促使内蒙古红色文化在全国受众中广泛传播,不同地区的受众都能感受到内蒙古红色文化的魅力,促进了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不断发展。

(三) 电影媒介:感官大片传播文化

随着红色文化的不断传播,内蒙古电影创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内蒙古红色文化加以阐释,拓宽了内蒙古电影的创作领域。《海的尽头是草原》《天上草原》《珠拉的故事》《圣地额济纳》等影片应运而生。例如,影片《红色之子·单刀赴会》以“红色之子”乌兰夫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为蓝本,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了银幕。对于影片中“红色之子”乌兰夫的英雄塑造更加注重内蒙古地方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特质的发掘,将内蒙古红色文化同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大大摆脱了以往少数民族电影缺乏艺术性的创作模式。

 媒体:媒体融合助力传播

(一)App客户端:信息接收方便快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传统媒体纷纷向全媒体方向进行改革。不仅是单一媒介的纸媒报刊,政务媒体也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变化尝试着向全媒体转变。通过对内蒙古主要媒体门户网站和App客户端的研究,可以发现内蒙古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渠道以内蒙古主要媒体门户网站为主,如内蒙古新闻网和实践杂志社融媒体平台。

内蒙古新闻网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是政务媒体进行全媒体尝试的第一个产品。以“内蒙古新闻网”App为全媒体终端进行宣传,连接内蒙古新闻网专属网站、“内蒙古新闻”微博账号、“内蒙古新闻”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新闻”抖音账号、“内蒙古新闻”快手账号等平台全网同步发布信息。在百度搜索框、微信搜索框、抖音搜索框中分别输入“内蒙古新闻网”,可以看到内蒙古新闻网全媒体平台对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报道情况,结合不同平台的新闻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围绕内蒙古红色文化进行报道数量较多的是内蒙古新闻网,报道内容相对较为广泛,包括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推荐、内蒙古红色历史故事、内蒙古红色文化展览活动、推广内蒙古红色文化比赛等。

实践杂志社蒙古文融媒体平台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热门新闻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不同于内蒙古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的严肃风格,而是将新媒体环境下的热点话题和热点现象与内蒙古红色文化相结合,使受众在关注热门话题时也能加深对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内蒙古频道、新浪内蒙古、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平台均有关于内蒙古红色文化的相关报道。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除了新闻内容发布外,其融媒体平台上还包含了互动讨论、数字政务、舆论引导等不同领域,传播媒介更是包括了除纸质媒介之外的移动媒介,足以展现内蒙古红色文化在各大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传播范围较广、传播速度明显的特征。

(二)社交媒体:随时随地传播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播媒介已从原有的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逐渐扩展到移动媒介中,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也充分利用手机移动媒体的便捷性,全面覆盖微博和微信。通过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内蒙古红色文化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不仅有政府官方机构、媒体平台、社会相关协会进行内蒙古红色文化内容发布,还包括个人账号也会发布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打卡内容,其中包括内蒙古晨报、青城地铁、内蒙古展览馆公众号、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博物院公众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掌上内蒙古、网易内蒙古等百个账号参与其中。

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微博账号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微博共发布微博9115条,粉丝数93.5万,转评赞25.3万。发布内容多为图片加文字形式的文化景点类、美食类、展览类和新闻报道类,关于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微博3081条。其中互动量基本为个位数或无互动,微博点赞数和评论数也基本为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是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的标志性账号,也是内蒙古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宣传工作的先锋部门,这样的互动量不免令人唏嘘。究其原因是账号发布微博的风格较为严肃谨慎,内容多为大众化美食风景推荐,微博话题标签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等。综上所述,类似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机构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应充分了解全媒体环境,全网同步发布内蒙古红色文化内容,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活跃度高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而推动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

(三)机构网站:正面宣传文化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是红色文化的数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以红色革命历史事件、红色遗址空间展示和红色人物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通过网上展厅将群众带入到当年那个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记忆中。最有特色的当属红色印记板块,作为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主要以内蒙古红色文化遗址和展览馆为内容,包括察哈尔抗战纪念馆、开鲁麦新纪念馆、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徐永清烈士馆、锡林郭勒盟红色旅游纪念馆等。通过搭建全媒体平台,不仅可以通过网站特定的链接直接进入以上场馆的官方网站,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参观。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通过数字文化工程,集合数字化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数字加油站,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将内蒙古红色文化优秀信息资源推送给广大农牧区群众,拓展了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对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纪念馆官方网站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网站都毫无例外地将内蒙古红色文化信息进行了融合传播,不再是单纯的图片加文字形式,而是结合当下的全媒体环境对相关机构网站进行互相推荐,并利用VR、AR等技术丰富展示和传播方式。

其他渠道:打造全媒体新格局

(一)户外传播:简单粗暴有力度

户外传播也称为户外广告传播,在政府传播中户外广告一般被称为公益广告。通过利用空间中独特的展示手段向受众传递红色文化信息,尤其适用于公共场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多频次接触,场域空间大,方便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户外传播。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自身特性是传播主体同受众之间进行信息互动的桥梁,内容信息往往决定受众所能接受多大程度上的关键点。全媒体时代,大数据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展了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渠道,给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就是充分利用户外宣传展板,例如,内蒙古户外宣传展板中设立的“红色记忆”板块巡展,展板上展示了抗日英雄在内蒙古的光荣岁月和光辉历史。受众行为是人们出于某种需求动机而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活动,如果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契合受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受众就会更加关注其传播内容。在大数据引领下,受众会对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接受程度逐渐前置,处于不同成长阶段和成长环境中的受众所表现出的接受特征、所适宜的接受序列都是不同的,因而根据受众具体的接受特征来确定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才能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二)线下活动:促进受众接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其下属单位为弘扬内蒙古红色文化特此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展览,例如,内蒙古红色历史文化图片展览、重温内蒙古红色文化景点展览、中国共产党党史展、内蒙古革命历史展等,讲好革命文物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各地馆藏红色文物为主要资源,以小见大,利用不同维度的立体空间展示,结合全媒体丰富新颖的传播方式,向广大群众诠释了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主题概念、辉煌经历和伟大精神。建党百年之际,各地博物馆、红色遗址和文化纪念馆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等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共同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研究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陈列展览进社区等多种方式举办当日活动,让馆藏红色文物走进群众身边,为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教育服务。

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聚焦红色主题,结合内蒙古独有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艺氛围,推出系列红色文化文艺作品。例如舞剧《骑兵》《草原英雄小姐妹》、歌剧《江格尔》等。通过举办内蒙古红色文化系列展演活动,将内蒙古优秀戏剧曲艺作品和乌兰牧骑红色革命文化情景短剧带到群众身边,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的红色故事,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红色文化活动,助力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

  旅游传播:增强受众文化认同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社交媒体打卡拍照留念、短视频个性化推荐、热门博主直播带货占据了核心地位,受众在红色旅游中可以发挥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社交、教育等功能,进而增强信念感、促进文化交流和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在传播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渠道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拥有更为丰富的内容选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点赞、关注、互动、直播等成为当下进行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2019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内蒙古各地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推出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例如,亮丽北疆·草原红色之子红色旅游线、纪念内蒙古民族解放战争红色旅游线路、纪念抗日战争红色旅游线路、航天载梦红色旅游线路等。此次红色旅游专线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结合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以推出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为核心的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接受内蒙古红色文化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这些都促进了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实地传播。

结论

综上所述,内蒙古红色文化主要通过三类媒介形态进行传播。一是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由于纸质媒体在传播形式、组织管理以及传播广度上十分单一,媒介形式的单一性构成了这一阶段媒介形态的主要特征。二是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主的影视传媒。随着影视传媒的出现,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媒介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媒介生态的竞争也由此变得更为激烈。三是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媒体。至此,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媒介由单一媒介形态发展到多元媒介形态。全媒体以其自身的便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不仅构建了受众对传播效果的新认知,更成为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一种新的传播常态,加快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内蒙古红色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栾轶玫.融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2]内蒙古日报.文献纪录片《集宁战役》在北京开机 布小林出席并讲话[EB/OL].(2018-10-17)[2022-12-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499630235274594&wfr=spider&for=pc.

[3]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EB/OL].(2017-11-22)[2022-12-30].http://www.gov.cn/xinwen/2017-11/22/content_5241435.htm.

[4]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大力弘扬红色文化[EB/OL].(2021-06-10)[2022-12-30].https://www.sohu.com/a/471414022_121106854.

[5]张华,赵佳银.现代户外传播媒体可持续发展探究[J].今传媒,2013,21(08):68-69.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赵建国,王大钟.旅游传播论[M].北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11.

[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史安斌.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溯源与现实反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4):27-37.

[10]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1]张宏宇.上海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12]王建平.融媒体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J].声屏世界,2016(03):64-65.

[13]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