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探究
详细内容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探究

时间:2023-01-17     作者:申燕 鄄城县文化馆【原创】

群众文化以广大群众为主体,具有多样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全民文化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现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总结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存在的不足,探究进一步推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优化策略。

文化是实现国家发展的根本,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期间,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深刻反思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强体制和活动形式的创新,使群众文化活动和广大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更紧密的联系,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发挥群众文化事业的真正价值,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实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以社会群众为主体,进行自我创作、参与和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通过挖掘与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1]。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现象,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交往娱乐、自我实现与审美教育功能,同时也表现出突出的传承性、主体性、民间性与通俗性特征。群众文化建设是依托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区域性群众的利益,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事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构成。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必须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是国家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推动国家文化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思想上的充实。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第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群众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的传播,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使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先进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增强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的认可度。与此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为广大群众创造了众多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加深群众对传统文化、制度文化的了解,推动广大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理性认知外来文化[2]。与此同时,基层优秀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可以将新的思想理念融入传统文化中,令传统文化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进一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第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在活动互动中增进感情,化解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有利于刺激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公益性原则。群众文化事业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开展,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公益性事业,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因此必须坚持公益性发展原则。地方政府部门要承担起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做好基础设施保障,在策划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淡化盈利目的,凸显公益性,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群众文化服务,提升群众个人修养,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3]。第二,通俗性原则。群众文化活动是广大群众追求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在建设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时,必须保障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的通俗性,紧密贴近群众日常生活,才能高效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采取通俗易懂且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形式,如剪纸、传统绘画、舞狮等,向群众传递各类通俗的文化知识,才能提高文化活动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同时,通俗性也是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群众参与积极性不足

由于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视性不足,很多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规模有限,形式过于单一,导致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一,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仅是遵循上级命令开展文化活动,未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更多是旁观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个人参与性严重不足[4]。第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时未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文化资源,部分场地、设施被挪作他用或处于闲置,大大打击了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没有将群众文化活动与当地历史民俗文化资源有效融合。各地均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实现兼容并蓄[5]。很多基层单位在开展活动时只是按照文件要求,开展“电影、戏曲进乡村”等活动,缺乏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很多群众认为地方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只是一个形式,进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参与其中。第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过于单一,常见形式如歌咏比赛、广场舞等,群众没有多样的选择,参与积极性明显不足。部分地区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出现了照本宣科的问题,只是定期开展特定形式的活动,严重缺乏创新,群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完成工作任务,难以真正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活动的吸引力非常有限。此外,部分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开展存在较大偏差,虽然设计了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计划,但由于硬件设施、文化产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影响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6]。

(二)专业文化人才不足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缺少专业的文化人才,且人才流失率偏高,人才结构整体失衡,进而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专职不专干,条块分离的不良现象[7]。群众文化专职工作人员在负责群众文化活动相关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的工作内容,进而导致精力被分散。再加上单位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进一步影响了群众文化专职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其次,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乏高专业水准的文化人才。大多数优秀文化人才更愿意在大城市发展,基层地区很难吸引到高专业素养的文化人才,再加上待遇、职称、晋升等问题,导致基层普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同时,现有基层文化工作骨干人员的年龄均偏大,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新鲜血液。第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少带头人。带头人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素养,同时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对当地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明确的规划。但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缺少带头人的问题,文化活动创新性严重不足,文化作品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偏低。

(三)发展资金支持不足

发展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第一,群众文化活动相关设备的养护资金短缺。各地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视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建设了很多大规模、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但其工作重心大多放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设施的养护更新、配套设施的采购经费则相对不足,部分设备器材由于缺少配套设施,无法正常投入使用。第二,缺少专项活动经费。很多群众文化社团是由周边居民自主建立、管理和发展的,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音响、道具和服装等均由社员自主添置,缺少活动经费,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群众文化社团自主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文化活动的开展质量[8]。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一)增强群众参与积极性

第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基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特点,充分把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动态性与差异性。要切实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理念,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理论培训,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探索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健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让群众掌控选择权,发挥首创精神,彰显群众主体地位,创新“菜单式”服务模式,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对于开展文化活动的想法和建议。基于此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令群众文化活动更贴近基层群众的需求与喜好,进而有效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第二,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资源的结合,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的同时防止外来文化渗透造成的负面影响。现代群众文化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要格外重视其历史传承性,群众文化活动要和地方文化紧密联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举办传统灯会、茶艺会等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可以在南方地区组织赛龙舟、舞狮等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组织传统摔跤活动。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结合流行要素,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第三,要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创新发展机制。在活动内容方面,要综合考虑群众需求和地域文化,由地方文化馆牵头,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如美术、音乐、阅读活动、才艺比赛、打鼓、下棋等,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组织引导作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加强和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另外,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要重视新媒体在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依托网络平台,可以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可以开展线上展览、培训、慕课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活动,地方文化馆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令广大基层群众了解获取途径和方式。互联网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思想和价值观,地方文化馆可以定期组织讲座、宣传活动等,既能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也有助于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高水平且稳定的专业文化人才团队是助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应提高基层群众文化业务骨干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现有津贴补贴制度,设立专项补助,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薪酬待遇,通过多样化的措施手段让基层文化工作者获得更好的待遇,另外在职称评定和晋升方面也要优先考虑基层文化骨干工作人员。其次,要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文化机构就业。有关部门可以和高校联合组织学生体验群众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要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基层文化工作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进而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注入新的力量[9]。最后,要广泛吸纳具有较高经营能力、策划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社会文化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文化人才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大力扶持手艺人、乡贤等组建乡村艺术队,发挥榜样和“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培养基层文化能人,充实专业文化人才队伍。

(三)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文化经费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支撑,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就必须探索构建新型财政投入机制,不断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经费保障。首先,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合理配置发展资金,建设、完善戏曲音乐室、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基层群众文化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第二,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应切实发挥自身的主导职能,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专项资金,将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承担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职责。同时,要健全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利用落实到基层。第三,要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资金的筹集,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减轻政府部门财政压力的同时,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鼓励当地企事业单位、个人以资金、服装、道具等方式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自身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加以宣传,实现共赢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在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创新,对群众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众观。

 


参考文献

[1]刘艳枫.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路径分析[J].核农学报,2022,36(11):2324.

[2]李颖.新时代基层文化馆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J].参花(上),2022(09):116-118.

[3]师文娟.文化馆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分析[J].中国文艺家,2022(07):181-183.

[4]王倩.基层文化馆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策略研究[J].参花(上),2022(07):104-106.

[5]张忠良.浅谈文化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有效路径[J].文化产业,2022(17):160-162.

[6]李艳.重视基层文艺团队建设 繁荣百姓群众文化生活[J].中国民族博览,2022(09):122-124.

[7]潘扬.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对策[J].商业文化,2021(23):132-133.

[8]夏宏俊.浅谈基层群众音乐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艺术评鉴,2022(05):32-35.

[9]徐洁.基层群众声乐培训对群众文化的推动作用探讨[J].中国文艺家,2021(10):185-186.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