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影视表演 >> 德彪西《第一狂想曲》的艺术特色和创作特征分析
详细内容

德彪西《第一狂想曲》的艺术特色和创作特征分析

时间:2023-01-18     作者:罗实 四川音乐学院【原创】

《第一狂想曲》是德彪西在创作生涯顶峰时期创作出来的,并且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功。该作品的出现突破了单簧管演奏艺术的瓶颈,使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第一狂想曲》这部作品不仅丰富了单簧管艺术的表现力,还很好地拓宽了单簧管演奏技巧的发展空间。这首曲子采用了独特的音响效果,充满着梦幻的色彩,虽然并没有直接将生活图景表现出来,但整个曲子却始终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为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其他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参考,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此,以《第一狂想曲》为例,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创作特征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详尽的分析。

莫扎特创作了极具代表性且占据着关键地位的单簧管音乐作品《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而德彪西创作的《第一狂想曲》则是能够与其相媲美的另外一部优秀的单簧管作品。德彪西受印象主义的影响,所创作的曲子具有明显的印象主义风格,更加强调听众的联想和真实感受。此外,德彪西还突破了传统的音乐结构,不断摸索和创新,采用与其他作曲家不同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令人震撼的作品,将曲子中的意境美和朦胧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生平以及曲子创作背景

德彪西生平

德彪西是印象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音乐领域中,他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打开了音乐新世界的大门。德彪西于1862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普通家庭,与其他大部分音乐家不同的是,德彪西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为其以后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作为印象乐派的开拓者,德彪西为印象乐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摆脱了古典音乐的枷锁和束缚,始终秉持着全新的创作理念,比如各种各样的感官印象,包括光影和声音,他都通过音响的效果将其呈现了出来,并且对不同声音的应用,为整首曲子营造出了一种朦胧幻想的美,画面中不仅涵盖了皎洁的月光,汹涌的大海,还有午后牧童放牧的情景等。另外,音符与音响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稍纵即逝的时空感,所呈现出来的音乐表现力达到了无可超越的地位。

《第一狂想曲》创作背景

《第一狂想曲》是德彪西在巴黎音乐学院担任比赛评委时受邀所创作的,是他晚年时期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单簧管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该作品音区的不断变化,给听众打造了一场十分美好的听觉盛宴,整首曲子中将印象主义音乐特点贯穿其中,充满了幻想的色彩。“狂想曲”源于古希腊语,寓意精神饱满,慷慨激昂,从19世纪开始逐渐被应用到音乐中,其特征是曲子短小且形式自由。德彪西从小就接受了相对专业的传统音乐教育,其创作的曲子具有奏鸣曲以及回旋曲的曲式特点,到了后期创立了特别的印象派音乐的风格,其中融合了印象乐派的神秘感和梦幻感。德彪西突破了浪漫主义风格的束缚,采用了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将画面中的听觉体验传递给了听众,并且从不同题材中找到了其在音乐中存在的关联,从而将单簧管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狂想曲》的艺术特色

要对《第一狂想曲》这首单簧管作品进行分析,除了要对德彪西生平及其艺术创作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他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演奏特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此曲主要由引子、呈示部、两个插部的展开部、再现部和结束部组成。呈示部又由主题、副题、经过句以及主题的再现组成。对《第一狂想曲》的音乐风格特色、调式色彩、和声变化、织体节奏、主题节奏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学生在学习单簧管方面有所帮助。

音乐风格特色

德彪西作为印象乐派的开拓者,更加注重调性的应用,通过调性表现作品的风情,打造多感官音乐,运用各种调式音阶将自由的音乐风格展现得恰到好处。比如,全音阶的应用可以促进音乐旋律无节制的流动,从而将无主属关系的和声效果展现出来,创设一种虚无缥缈的音乐神秘感,突出音乐风格的魔幻特色。这些独树一帜的特色都是德彪西创新性音乐风格的表现。除此之外,《第一狂想曲》中的音响色彩虽千变万化,但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使得音乐听起来十分通透。更重要的是,《第一狂想曲》在演奏过程中有着丰富的伴奏,为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增添了不少色彩,将整首作品的艺术效果推向了高潮。

演奏特色

调式色彩的意境感

《第一狂想曲》运用了看似有些许随意的重心音调式创作手法,通过严密又精巧的调式设计将作品的色彩意境形象地传达出来。首先是以单簧管引子独奏拉开此曲的序幕,采用鸣奏曲与回旋曲结合的方式营造演奏氛围,其次呈示部和展开部中的调性逐渐发生变化,由四降演变到四升,同时音乐气氛从缠绵舒缓向活泼快节奏转变,从而使调式变化呈现出来的意境感更具感染力,音节式的单簧管炫技华彩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这种印象派音乐风格特征的表现凸显了德彪西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

和声变化的朦胧感

德彪西的《第一狂想曲》运用了丰富的和声音响效果,呈现出朦胧的和声变化,凭借变化的和声给听众以虚幻与朦胧交织之感。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虚幻的事物通过不断变化的和声音效得以呈现,营造出梦幻般的情境。

织体节奏的空间感

演奏作品起始部分时首先营造虚幻的梦境,近乎缥缈的八度音配上钢琴声部的空旷音色,加上具有惺忪迷离之韵味的单簧管声部,渲染出一种迷雾的音韵。此曲主部主题通过钢琴声部三连音旋律将潺潺溪水的景象渲染出来,作品中的主人公跟随音乐的节奏顺流而上;副部主题展现的是拨云见日的主人公形象,给人以一种心情豁然开朗的感觉。随着乐曲的演奏,快节奏的三十二分音符像鱼儿在水里逆流而上,表达出一种想越过瀑布却屡次失败的感觉;接着是平稳二度做下行级进,呈现一种溪水缓慢流汇于水潭之中;而后又以音乐旋律和钢琴织体的变化凸显“光”与“色”的变换,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觉。

主题演奏的梦幻感

在《第一狂想曲》整首曲子中,主部主题一共出现了三次,有两次在呈示部出现,另外一次在再现部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呈示部的末尾位置,在原主题位置的基础上作出音移高八度的改变,变化较小。但因钢琴伴奏声部的变化较大,其就不再是十分平稳的三连音,而是三十二分音符琶音节奏形式的九和弦和十一和弦,旋律在快速推进,快节奏的三十二音符也随着和声色彩不断变化,充满活力的情绪开始出现于相对平静的主部主题上。接着,在曲子的再现部出现了主部主题,呈现出更为含蓄、趋于安静氛围的效果。然后是紧密的六连音出现在另一个呈示部,营造出的是一种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这三次主部主题的微妙变化,在不同伴奏织体的衬托下,传达出极具感染力的音乐情感,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梦幻感。

《第一狂想曲》的创作特点

学生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对了解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大有裨益,综合学习乐曲的内容,有助于乐曲风格的呈现和对乐句的处理,同时也有利于演奏者从形式和逻辑上更加精准地增强段落之间的层次感。

曲式结构特点

《第一狂想曲》引子伊始部分从一组平行八度的旋律开始,首先营造出一种空旷的幻境般的意境,其次是由单簧管奏出柔和的三个四分音符,以渐弱的形式达到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给人以一种触不可及,但却很有吸引力的感觉。接着,第三和第四小节中有一个音符被作者灵活改动——将钢琴声部的还原C变动为降C,从而产生了新的减十一和弦,在其衬托下整首曲子变得更加具有神秘感。同时在这首曲子的钢琴伴奏部分,是由九和弦分解后组成的连续三连音组合,引入的是第三、四小节的主题,似微风掠过海面,海浪拍打礁石,轻松、柔和又非常悦耳。

又如,在第20小节,德彪西十分巧妙地应用了一个分解的增三和弦,仅通过这一小节就完成了一个远关系转调——由四个降号转到四个升号,整个曲风转到优美流畅的副题,主题意境由原来的朦胧感转变为生机盎然之势。这恰好能够与主题表达形成鲜明对比,主题呈现出的意境犹如海面刚刚升起的太阳,副题描绘的意境犹如清晨的阳光照射云雾,整个画面感由冷到暖,以优美的旋律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76—83小节,以回旋的形式连接于两个插部之间;另一次是在124—137小节,旋律与第二个插部的旋律交织发出,调性特别,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旋律主题。

旋律与节奏特点

德彪西在创作音乐时,旋律表现手法不止于多数浪漫主义曲风所采用的如重复、扩展、模进、分裂等,更多是采用一种曲调短小、独具风格的语汇构成新旋律的模式,实现动静结合的音乐旋律。在节奏表现方面,复节拍和复节奏被德彪西广泛采用,相对不规则的节拍呈现出松散流动的风格。《第一狂想曲》很好地诠释了德彪西在这两方面的风格特色,其在旋律和节奏力量方面的高超表演值得学习。

在《第一狂想曲》的引子部分,其伴奏从一个平行八度的旋律开始,力度标记是PP (很弱),同时呼应于单簧管中的一个小动机,演奏出一种虚幻、梦幻般的情景,充满想象力。

《第一狂想曲》的第5小节,凭借单簧管声部开始出现的切分音、三十二分音符和断奏的形式共同构成了分散和弦等不同类型的节奏形式,在速度上也不断加快,进一步实现了幻想与狂想的相互交织,表达出一种在紧张的情绪中又不放弃继续探索的复杂心态。此曲实现了单簧管与钢琴伴奏的巧妙融合,打造了朦胧感和梦幻般的遐想空间。

在第9小节,引子内容逐步消失,钢琴伴奏的效能开始凸显,借助两小节之间不间断的三连音组成分解九和弦,再加上织体、和声色彩的进一步变化,营造出一种类似于童话般神秘的仙岛之境,浓密的森林仿佛出现在听众眼前,伴随着柔和的海风、平静的海面,呈现出动人心弦的真实感。

随着副部主题的出现,其所呈现的意境之韵与主部主题存在明显的差别。在钢琴伴奏部分的和声色彩的明显变化,使得单簧管的旋律层和钢琴伴奏的和声层各有风韵,使此曲的音乐空间更空旷。旋律的开始部分是由D大调的主音、上中音和属音共同构成的,在优美流畅的曲调的映衬下,给人以清晨阳光直射林中之感。到了副部主题的后半段,随着三十二音符的增加,变化速度更快,如在28小节标记为errant(加快),在30小节处标记为plus vite(更快),呈现出光与色的快速交织。

从《第一狂想曲》的197小节开始,全曲进入尾声部分,节奏开始变慢,单簧管声部休止,而钢琴伴奏力度渐强,更多呈现的是乐思之情。在201小节再次加入单簧管旋律,从三连音节奏转变为三十二分音符,形成两组七连音,营造出色彩鲜明的氛围。此曲的最后四小节,单簧管部分运用的是跳音,钢琴伴奏应用的是属音,最后在主音上结束,整体调性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德彪西虽然创作了很多片断式、不对称、不连贯的旋律,节奏也十分松散且不规则,但他有一套自己的创作理念。他并不是一位仅靠旋律和节奏进行创作的作曲家,而是根据创作主题的风格、复杂的情感因素和个人真实的感觉进行创作。

和声特点

《第一狂想曲》的和声部分同样很重要。德彪西深受法国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影响,不同于传统模式,其主要借助增加和弦、减弱和声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样巧妙的编排更能渲染主题,更能呈现虚幻又充满想象力的音乐意境,达到满意的音乐效果。比如,此曲中的第9—17小节,平行技术被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加以应用,钢琴伴奏部分的一连串三连音采用平行和弦的形式,此处平行移动的和弦,实现了音程结构上的高度一致性,音高变化鲜明,结构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别,每个声部表达的旋律多调性较为突出。这样的和声形式,既能生动地展现出色彩柔和兼具流动性的画面,又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使艺术效果更加显著。总之,德彪西对和声的巧妙应用和创新改编,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和声学的表现力和使用范围,其新的解读和诠释手法对后期单簧管音乐的发展有所帮助。

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凭借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完成了《第一狂想曲》这首伟大的单簧管作品,既丰富了单簧管乐曲的创作手法,又开辟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这首作品流传至今仍广受欢迎,研究价值很高。本文重点对此曲的调式色彩、和声变化、织体空间、主题演奏以及创作特点展开分析,希望对想要深入了解德彪西音乐的学习者及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让更多人对单簧管演奏艺术有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更有兴趣深入研究这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聪颖.“点线面”在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作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纪维剑.德彪西《第一狂想曲》探微[J].北方音乐,2015,35(04):47-49.

[3]李開鹏.浅析单簧管作品中指法技巧的应用——以德彪西《第一狂想曲》为例[J].音乐大观,2014(11):45-46.

[4]郭晔.浅析德彪西《第一单簧管狂想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2):114-116.

[5]董乐晨.德彪西《单簧管第一狂想曲》中表情术语的理解与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151-153.

[6]宋奇男,高燕.德彪西《第一狂想曲》的曲调细胞及其创作特征探究[J].黄河之声,2022(01):71-73+77.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