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化传承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研究
详细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研究

时间:2023-02-22     作者:李琳 潍坊科技学院【原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必须进一步发掘植根于中华民族基因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并加以改造创新,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缺乏合理、科学的理解,在传承传统文化价值上欠缺理性的思考,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主要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些思路。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在推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民众关注的重点,并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想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满足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意义,以及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文、历史、工商、农耕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刻表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的提高则需要借助文化的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形式,包括书法山水画、典籍古书和民俗技艺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代代相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延展性和权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包容,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和深厚的智慧,进一步丰富中华文化的传承理念,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传承性是人们解读和认识其当代价值的基础,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不仅有对人生价值的诠释,更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就是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体现分析

发挥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精神、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引用了我国的传统名句,并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公正平等等价值观都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人们对其生命力和未来价值的肯定,人们逐渐形成了自觉认同、力量、信念、社会责任的稳定心理特征。文化信仰源于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澎湃灵魂与独特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宝贵,主要原因是其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不管国家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唯有把中华文明继续点燃,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更是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文化产业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也是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文化类型。尽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文化,但很多地方特色文化风俗仍在无形中指导着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东北二人转、天津相声等,都是在借鉴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正在努力把民族文化和前沿技术结合起来,并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如韩国的电子游戏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美国的漫威文化等,把全球推向了文化发展的崭新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方可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当前,我国也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首位,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

有效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也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影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发扬光大,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果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就很难提升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中国各民族和睦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同根文化带给中华儿女强烈的归属感,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里。简言之,就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才使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繁荣。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

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常重要。一个国家要想有永恒的发展动力,就必须从民族文化入手,增强每个公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以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构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内部机制

在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把这种机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从而有效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方面,应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时代特点实现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因此谋划好下一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十分关键。2023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的第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与期待。

未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记忆、传承、创新、传播等四个方面。

首先,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建立并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强对典籍的整理、编纂、出版,深入研究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其次,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再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包括舞蹈、音乐、电影、电视剧等,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入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使其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

最后,融通多媒体资源,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大力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崇高的文化建设目标。

建设履行社会职能的外部机制

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而言,外在因素是十分关键的。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美德为基础,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传承中国精神和提升民族自信心为目标提高中华民族向心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建设社会职能外在机制方面,可以基于人类社会实践,通过强调历史的外在价值,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国家和社会各阶层对文化的重视体现了时代精神,逐渐把握时代命脉,引导人们在时代发展和传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从民族的角度加强历史,通过职能的协调和动员,体现当代社会价值。传统文化传承解决了当今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自信,实现了社会发展稳定运行的目标。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守过去,而是赋予传统思想与技术新的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当代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在传承其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

创新性改造是指通过把我国历史进程中落后的传统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加以改造,使新创造出来的传统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种子,并在改革进程中保持历史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社会改革,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是指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与延伸;其本质就是对价值观的升华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体现。如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资源。

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着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重大节日结合起来,抓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契机,举办一系列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各高校、中小学开展“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网络中国节”等系列活动也陆续开展,诞生了一批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动漫、微视频、直播等形式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环境下,利用科技赋能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如《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全景展厅项目,只需要在智能终端设备上轻轻一点,就能让用户足不出户感受文化遗产圣地,畅游中华大好河山。如敦煌研究院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腾讯共同开发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让用户通过手机近距离欣赏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画、彩塑、建筑。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动力源泉,其内涵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显得越发重要。新时代,唯有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每个中国人都能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持续绽放璀璨绚烂的时代光芒,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根芹,白新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发展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2):117-120.

[2]张旭超,张佳鑫.基于传承与创新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3.

[3]周博.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联系思考[J].福建茶叶,2020,42(01):248.

[4]王砚飞,苑鹏鸣.刍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意义[J].今古文创,2021(03):72-73.

[5]闫娟.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意义[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出版者不详],2020:485-487.

[6]陈俊秀.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生态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06):54-58.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