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文旅融合 >> 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内容

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22     作者:江志斌 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钦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挖地方非遗资源,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链,在将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重塑乡村文化新业态,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现对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进行研究,站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视角,重点探讨钦州市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地域性尤为突出,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生活基本面貌。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挖、传承与创新,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钦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涵盖了多种类型,例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目前很多非遗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不仅实现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而且有利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层面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作为切入点,探讨乡村振兴中非遗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活力与生机。

钦州非遗助力产业振兴,推动乡村经济增长

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

近几年,钦州市为了更好地推动钦州坭兴陶的保护与传承,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工作高度重视,促进文旅融合,将钦州坭兴陶制作技艺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钦州市举办了丰富的以坭兴陶为主题的活动,将坭兴陶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文旅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在钦江古龙窑、钦州老街、千年古陶城、贵台龙窑、大风江古灶等地,举办了40余项体现钦州非遗特色、展现坭兴陶文化和钦州文化软实力的系列活动。例如,钦州市2022年开展的坭兴陶主题活动十分丰富,在钦江古龙窑举办传统火祭仪式的同时,有添柴加薪、烧制技艺体验、窑宝展、文化展、优惠购、精品走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市民游客可以一站式享受赏陶、制陶、购陶的乐趣。一方面,有利于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深入了解钦州坭兴陶,充分体现了非遗价值;另一方面,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推动了旅游业的高品质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重点培育壮大陈皮特色产业

“浦北陈皮制作技艺”是钦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提及钦州市陈皮,必然以“浦北陈皮制作技艺”为代表。浦北陈皮在制作过程中非常讲究,原材料选取的是龙门林塘村本地的柑橘,主要步骤有选果、剥皮去肉、晾干烘干、十蒸九晒、质量认定、成品加工、密封存放等。陈皮存放时间越长,药效越显著。

“世界陈皮看中国,中国陈皮看广西,广西陈皮看浦北。”随着浦北陈皮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其药用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浦北政府部门为了壮大陈皮产业,参考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紧跟农村产业发展脚步,打造商品化、规模化、区域化的陈皮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一轴两带三集群”的总体空间布局(一轴即贵合高速公路沿线,两带即环五皇山产业带和环六万山产业带,三集群即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浦北片区产业集群、五皇山周边产业集群、六万山周边产业集群),建设浦北陈皮产业示范基地和陈皮产业园,提高浦北陈皮的知名度。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大红柑的种植已经覆盖了多个重点镇,如福旺、张黄、平睦、小江、龙门等,陈皮产业成为浦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小陈皮,是千年古郡厚重历史的积淀。2022年8月23日,在浦北县举行了广西钦州市浦北陈皮产业园合作协议签约暨开工仪式,钦州市人民政府与广西供销合作联社、广西中医药大学、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有合作意向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浦北陈皮产业园总面积为4721.55亩,计划投资57.56亿元,产业园涵盖陈皮产业交易服务、企业孵化、科技研发、休闲旅游等功能,站在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视角下,致力于打造百亿元陈皮产业,形成了集繁育、种植、供应、销售、品牌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同时,还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为陈皮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构建专门针对浦北陈皮等其他药材药效的研究基地,研发健康养生产品,提升陈皮科技附加值。以陈皮特色产业建设为切入点,钦州市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在推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同时,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小仙草”做成大产业

仙草也被称为仙人草、凉粉草,以仙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黑凉粉、龟苓膏、仙草露等,是南方夏季非常畅销的特色消暑食品。“灵山仙草胶粉制作技艺”是钦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钦州市灵山县通过种植仙草,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在灵山县那隆镇芳塘村,田野中遍及仙草。自2014年起,此村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仙草以后,全村900多户农家摆脱了贫困。据了解,目前在钦州市灵山县仙草的种植面积高达5130亩,年产量达到了8000万元。自2019年起,灵山县计划用2—3年时间打造20000多亩的仙草种植基地,预计带动2200户农户,实现1.25万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0000元以上。

钦州加快非遗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基于农耕文明的土壤而产生和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在于非遗人才的培养。只有加快非遗人才培养,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让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

培养非遗人才可以从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稳定机制入手,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多元化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将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快非遗人才培养,进而助力农村非遗保护和传承。

例如,在钦州市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会想到坭兴陶,其是钦州市的名片。坭兴陶艺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较为独特,选用的是钦江西岸的硬坭和钦江东岸的软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烧制而成,独特之处在于“窑变”,是其他陶器没有的,堪称中国一绝,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钦州市成立了专门的坭兴陶研究中心,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将坭兴陶行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钦州市为了加快坭兴陶产业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个层面的举措,专设了扶持资金,将扶优做强配套政策切实落实;并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设立坭兴陶专业,开设陶艺名家工作室,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学术论坛,进行人才培训,加快坭兴陶产品研发和创新。

除此之外,钦州实行县、镇、村三方协作,深度挖掘,寻根探脉,摸清全县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底数,科学分类建立非遗传承人才信息库,实行定期维护、动态管理,助力非遗的普及和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深挖非遗文化底蕴,尽展乡村振兴魅力

钦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居住着壮、汉、瑶、京等民族。钦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宋代时期,交趾国攻占钦州时,知州陈永龄率领军民誓死抵抗,始终坚守阵地。晚清时期,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抗法援越。辛亥革命时期,涌现了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反清倒袁、勋劳卓著的名将黄明堂和陈德春两位将军。钦州政府将人文精神融入旅游观光产业中,打造以文化为基础的特色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又添新彩。

中国四大名陶之一——钦州坭兴陶,也可以作为钦州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旅游产品,其同时具备日用和文化传递等多重功能。相关部门应加大开发力度,引进资金,对其进行商业化包装,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此外,还可以考虑突破坭兴陶固有的文化特征,对坭兴陶进行包装宣传,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打造坭兴陶产业链,将坭兴陶文化发扬光大。

打造“非遗+生态”新业态,为乡村振兴赋能

钦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既有文学、音乐、歌曲,还有戏曲、技艺、体育、医药、陶瓷等。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文化遗产是兴产业、创品牌、促发展的坚实依托。因此,要深挖当地有效资源,充分发挥非遗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钦州市全面挖掘、保护与传承非遗,梳理其中蕴含的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与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

钦州市推动非遗传承基地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以市场潜力较大、带动性较强的非遗项目“灵山竹编”为切入点,由非遗传承人带动地方民众一起学习技艺,增加当地民众就业机会的同时,提升其收入水平。

此外,钦州市还开发了“非遗+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一些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将非遗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形成了“非遗+旅游”的新模式。非遗赋予了乡村旅游更深层次的意义,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例如,灵山大芦村利用传统节日、双休日举行了钦州跳岭头、大芦村楹联等诸多非遗项目活动,游客不仅能欣赏具有地域特色的表演,而且还能亲自书写大芦村楹联,对当地文化内涵有更深入了解。

又如,在奇石湖生态农庄、烟霞山举办的烟墩大鼓、灵山大粽、武利牛巴等非遗展示活动,游客不仅能够品尝正宗的灵山大粽、武利牛巴,而且还可以体验烟墩大鼓的制作和演出。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赋予了旅游业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了解钦州非遗。

在2019—2020年,钦州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106万人次,在全市接待游客量中的占比高达65.9%;乡村旅游消费约为195.89亿元,在全市旅游总消费中占比为58%。这足以说明,钦州市非遗与旅游业的结合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已成为乡民创收致富之路。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彰显非遗价值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非遗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遗对乡村振兴单向的助力,而是非遗和乡村振兴相互赋能,相互助力,良性互动。钦州市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地域特色,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因地制宜,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到一条乡村发展创新之路,多维度挖掘、利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唐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泾县宣纸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5):151-154.

[2]林逸宁.以非遗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福州实践[J].大众文艺,2022(12):4-6.

[3]马锁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体系建设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2(05):41-43.

[4]赵大泰,李元辉.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J].今古文创,2021(43):84-85.

[5]江桂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助力茂名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思考[J].源流,2019(09):52-54.

[6]肖远平,王伟杰.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9(03):23-28.

[7]杨欣灵.基于非遗文化传承的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钦州采茶戏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4):219-220.

[8]方文.浅谈如何保护和开发钦州历史文化街区[N].钦州日报,2021-01-21(006).

[9]付秋梅,王添.冯子材桑梓情怀对钦州新乡贤文化培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7):282-283.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