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期刊中心 >>城市印象 >>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详细内容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时间:2023-03-08     作者:史宏成 盐城师范学院【转载】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概念

社区作为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作为社会公众文化服务最贴近普通民众的主要场所,应高度重视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功能以及社会文化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关键的是加快形成符合社会市场特征的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由政府牵头开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近年来,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其内涵与形态不断更新,各种各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彰显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共享性和开放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契合了当前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促进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总的来说,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的,以公共服务产品和广大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服务行为。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不管服务的属性和内容形式如何,都应该坚持公开、高效、便民的理念。对于社区而言,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福利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类型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倾向于公益服务,因此,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和通常意义上的商业服务存在根本性差异。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点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坚持贴近群众,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均等化。在强调整体发展的同时,突显区域优势,以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全面发展。同时,将科学技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进程中,要突显地方优势,展现区域文化魅力,加大文化投入,并根据地方文化特色,从提升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层面着手,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难点

资金及专业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目前,政府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和场馆建设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来自地方公共财政。但省级政府无偿供给的文化设施数量有限,且大部分地区只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社会公益文化设施的修建费则主要由社会企业提供,而街道办事处的日常工作开销则由自己负担。若要开展大规模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则需要向上级申请,而上级提供的资金相对有限,且缺乏持续性。

社区办事处也可以用地方资金举办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但这些经费一旦全部用在活动的举办,其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将难以维持。因此,很多活动只有在申请到足够的资金后才能开展。由于资金投入少,政府部门不注重培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社区服务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常常无法处理好公益服务党委职责的问题,或不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这不利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另外,由于社区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人员,无法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下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单一、缺乏创新,无法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尽管部分民营企业和社会机构也加入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自上而下的政府文化供给模式下,政府部门对市民文化诉求的掌握并不精准,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不佳。同时,基层政府部门也并不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开展,没有及时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这不利于充分调动普通市民参与社会文化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时期,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更多公共资源的引入在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城市服务供给的失衡,供需矛盾突显,融资通道不畅等。此外,还存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职责界定不清,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管理水平较差等问题。

市民参与意识薄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喜欢使用科技产品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社区举办的各种社会生活服务活动不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加之很多市民觉得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属于政府职责,与自身无关,特别是青少年难以认识到社区服务功能。这造成社区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覆盖社区居民,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路径

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政府应注重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补齐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再次,以政府为核心,建立跨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机制,积极进行服务合作,合理利用和有效协调中心管辖范围内的公共资源,有效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群众活动中心等各类公共场所,进一步健全完善总馆、分馆等服务网点体系,切实促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与文艺团队、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合作、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各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延伸,提升居民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知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健康开展。

最后,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响应文化志愿者队伍政策和文化激励机制,给予文化志愿者队伍物质上的鼓励,并定期为文化建设志愿者队伍组织文化知识讲座和文化专业知识培训。

合理利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民主精神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维护自身文化需求权利的理性诉求。但不少居民缺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社区文化供给存有放之任之的心态,并没有建立起文化自觉,从而使得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

因此,应当加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充分调动全体群众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人人自觉治理社会的良好局面。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门户网站,创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官方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向居民发布实时资讯,发挥网络资源优势,突破时空限制,加强居民与社区、政府部门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动,增强居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其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打造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迅速发展,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政府部门必须要积极肩负起引导职责,发挥主导作用,投入足够的经费用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同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人才引进战略优化现有的人才队伍,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此外,非政府机构、社工团体、社会福利机构等组织也是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社工团队作为社会新生力量,既具有专业性的特征,也具备整合社会资源的优越性,更加贴近群众需要的业务范围,也更容易纳入城市社区服务系统。

社工团队参与社区服务,可以及时履行社区治理和服务有关的职能。政府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定量地引进专业社工,普及社工岗位,鼓励社工下基层,按区域人口标准配比。目前,我国社区工作队伍还存在较大缺口,单纯依靠政府调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社区工作,鼓励培育和发展更多民营社工组织,以此拓宽政府助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渠道。

鼓励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首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团队必须不断学习,保持自身活力,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掌握居民文化需求,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团队治理水平,完善运作模式,发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

其次,还要根据服务群体性质,满足老年人、青年等人群的需求,做到服务群体多样化,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

再次,及时了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序开展提出意见,及时解决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市民的参与积极性。

最后,政府部门应引导社会机构成立社区公共文化团体,对不同主体参与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成效作出判断,并做好反馈服务,进一步拓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推广的途径,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高市民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建立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管理

城市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其满意度是评价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构建以社区公共文化评价和政府管理绩效考核为主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系统,有利于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文化投入比与产出比更加合理。

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文化绩效评价事务所,利用其专业手段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严格评价,并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准确。另外,还需要采取常态化考核,加强地方政府部门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日常监管,以保证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更加合理合规。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地方政府部门的角色也在不断转换,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也获得了相应的进展。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将有利于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对保障维护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面发展,应着力拓宽治理渠道,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从而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7):197-198.

[2]赵彦盈.居民参与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策略研究[J].才智,2022(13):153-155.

[3]吴美.多中心治理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研究[J].市场周刊,2022,35(01):9-11.

[4]万凤霞.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9(27):75-76.

[5]施健.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03):82-85.

[6]胡志平,许小贞.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何以精准:社会企业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21,25(06):103-110.


站群导航
版权所有:《文化产业》杂志社    纠错电话:0351-4120998 邮 编: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  投稿邮箱:whcytg@163.com

晋ICP备2021019266号-1 |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47/G2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520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400004000083 | 邮发代号 22-41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77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www.whcyzzs.cn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钮 seo seo